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初始應力伸長值計算方法

初始應力伸長值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4 06:21:09

Ⅰ 預應力張拉實際伸長量計算公式的含義是什麼

計算公式的含義:

100%-20%+20%*理論伸長量,如果是兩端對稱張拉,將理論伸長量除2,兩端的伸長量再相加。

通常工程建設中就是用這種計算方法了 ,至於你說的相關依據現在還不敢確定,但是這種計算方法只是比較合理的計算方式。

如果你長束的鋼絞線張拉你不妨使用20%→40%→100%把初應力加大使其鋼絞線能接近綳緊狀態。

(1)初始應力伸長值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測量時注意事項:

1、錨具夾片必須室內存放,並採取防潮防銹措施,防止夾片銹蝕造成滑絲。

2、夾片安裝時檢查錨環夾片孔內應潔凈無雜物,同時夾片無銹蝕,嚴禁夾片被土、砂污染。

3、開始張拉時(張拉至張拉力15%前),觀察錨環應與錨墊板密貼,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4、張拉完成及時對伸長量進行校核,超出±6%暫停張拉,查明原因並調整後方可重新施工。

參考資料:網路:預應力張拉

Ⅱ 鋼筋張拉理論伸長值和實際伸長值的計算

1,首先計算張拉力:P=(1+m)δcon Ap (m是超張拉百分率,δcon是張拉控制因力,Ap是預應力筋截面面積)
即:P=1.03x0.85x450x6x1/4x3.14x20²=742249 N(6是根數)
2,理論伸長值=Fp·l/(Ap·Es)
FP──預應力筋的平均張拉力(N)
L──預應力筋的長度(mm);
AP──預應力筋的截面面積(mm2);
EP──預應力筋的彈性模量(N/mm2)
=1.03x0.85x450x6680/1.8x105(1/4x3.14x20²分子分母都有,自動約去,105是10的五次方,打不出來)
=14.62mm
3,推算值:x=0.1δcon/0.9δconx12=1.33mm
實際伸長值:12+1.33=13.33mm
4,理論伸長率:(13.33-14.62)/14.62x100%=-8.8%>±6,應暫停張拉

Ⅲ 油頂行程不夠或者油頂一次放不到位,需要兩次張拉 如何計算伸長量

兩次張拉伸長值之和,過程為:
1、初始應力張拉,記錄油缸伸長值L1,夾片外露長度L夾1;
2、中間應力張拉,記錄油缸伸長值L2,夾片外露長度L夾2;
3、倒頂應力張拉,記錄油缸伸長值L3,夾片外露長度L夾3;
4、回油,倒頂;
5、倒頂應力張拉,記錄油缸伸長值L4,夾片外露長度L夾4;
6、控制應力張拉,記錄油缸伸長值L5,夾片外露長度L夾5

初始應力取值應該根據管道的長度和管道的彎曲程度來確定,正常情況,50m左右的管道初始應力可取10%控制應力,100m的管道初始應力可以取20%控制應力,150米的預應力管道,初始應力應增大到30%左右

Ⅳ 怎樣計算預應力伸長值

怎樣計算預應力伸長值
理論伸長值計算公式
曲線預應力筋的理論張拉伸長值△LT按以下近似公式計算:
△LT=(1+exp[-(k LT+ uθ)]) Fj/(2ApEp) LT
式中: Fj —— 預應力筋的張拉力;
Ap —— 預應力筋的截面面積;
Ep —— 預應力筋的彈性模量;
LT —— 從張拉端至固定端的孔道長度(m);
K —— 每米孔道局部偏差摩擦影響系數;
u —— 預應力筋與孔道壁之間的摩擦系數;
θ —— 從張拉端至固定端曲線孔道部分切線的總夾角(rad)

Ⅳ 「預應力張拉」的實際伸長值有哪些計算方法呢

10%→100%,20%→100%,這也就是簡易張拉 其實跟直接拉到100%沒有區別,適用於短束10%、20%也就是給你參考的一個在鋼絞線拉至規定的初應力值。

Ⅵ 箱梁的預應力張拉計算方法,詳細的從預應力的初應力演算法到伸長值的演算法...

初應力簡單來說就是把預應力鋼筋鬆弛拉緊,如果按10%、20%、100%張拉,就是從20%到100%的實際伸長值加上0-10%的伸長值,但是0-10%的值不好計算,就採用10%-20%的伸長值了。伸長值指的是鋼筋綳緊後的伸長,所以部能加上初應力的伸長值,否則就比實際的長了

Ⅶ 初始應力伸長值怎麼

△L=PpL/AyEg
式中:△L—理論伸長值
Pp—平均張拉力(N)
L— 預應力鋼材長度(cm)
減去兩個10%初應力:預應力筋在穿束過程中有可能有交叉、松馳狀態,沒有完全挺直,張拉後的伸長值較大,所以控制伸長量時以初應力以後的伸長值為准,因為兩端張拉所以要減兩個10%。

Ⅷ 預應力 伸長量實測計算公式為什麼是「(20%-10%+100%-10%)」

之前10%含有非彈性變形,不能算到伸長量裡面,用後面的10%到20%的變形來替代,不過,還得減去回縮量的,你這個公式應該是不全的!

Ⅸ 各位朋友好,請告訴我預應力錨索張拉實際伸長值的計算方法奮斗

(1)、理論伸長值計算:
後張法預應力鋼絞線張拉伸長值計算公式如下:
△L=p×[1-e-(KL+μθ)]/ (KL+μθ)
Ay—預應力鋼絞線的公稱截面積mm2,取140 mm2。
ΔL——預應力筋理論伸長值(cm)
Eg——預應力筋彈性模量MPa(N/mm2),取2.03×105Mpa 。
P——預應力筋平均張拉力(N)
L——從張拉端至計算機截面孔道長度(m)
P——預應力筋張拉端的張拉力(N)
θ——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曲線孔道部分切線夾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對摩擦的影響系數,取0.0015
μ——預應力筋孔道壁的摩擦系數,取0.15
(2)、實測伸長值:
在初始張拉力15%σK狀態下作出標記,鋼絞線張拉15%σK作為初應力,初應力伸長值採用理論推算伸長值, 15%σK~100%σK的伸長值作為實測伸長值。

Ⅹ 實際伸長量如何計算

計算過程如下:

1、初應力宜在10%-3%,到達初應力時測量伸出鋼絞線長度L1(或者油缸出來長度),到達初應力2倍時,測量鋼絞線長度L2。

2、到達100%應力時測量L3,鋼絞線實際伸長量為:L3-L1+(L2-L1),然後兩端相加為總伸長量。如果分級張拉,按照同樣步驟測量,然後累加即可。

3、一端張拉工藝時,假如張拉端稱為A,固定端稱為B,那麼,張拉端開始從初始應力0拉至100%張拉力時,伸長也隨著應力的增加從A端慢慢的影響到B端,總伸長量是100。

4、採用二端張拉工藝時,因張拉形式的改變也導致B端形式由固定端變為張拉端、我們把A端與B端的中間點稱為C,那未張拉端A、B分別從初始應力0張拉至100%應力,伸長影響范圍分別從A端影響到C(伸長量50)和B端影響到C(伸長量50)。

(10)初始應力伸長值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預應力的計算特點

1、截面計算和預應力損失計算

體外預應力鋼筋與混凝土截面變形不協調,在應力計算中不能將體外預應力鋼束面積計入換算截面的特徵。

由於管道在結構體外,直線段體外預應力鋼束的摩阻損失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曲線段體外預應力鋼束的摩擦系數與採用的體外預應力鋼束類型有關。

由於截面變形造成的預應力損失需根據體外預應力體系與結構的粘結關系來計算。這部分包括混凝土彈性壓縮損失和混凝土徐變、收縮引起的預應力損失。若體外預應力鋼束為無粘結形式,則這部分損失計算與錨固點間相對位移差有關。故其計算方法與體內預應力鋼束不同。

2、體外預應力鋼束在轉向結構處的滑移

體外預應力鋼束在轉向結構處是否產生滑移以及由於滑移引起的應力重分布,需根據體外預應力體系與結構的粘結關系來判斷。

若鋼束在轉向點固定,則體外預應力鋼束在轉向結構處無滑移發生;若在轉向處可以滑移,則需要根據轉向結構兩端的鋼束拉力差和鋼束在轉向處的摩阻來判斷是否發生滑移。

3、體外預應力鋼束的二次效應

體外預應力鋼束僅在錨固和轉向位置處,才能與結構的豎向位移相協調,豎向約束點越少,結構變形時體外預應力鋼束偏離原位置就越多,這就是體外預應力鋼束的二次效應。二次效應是體外預應力結構在彈性階段區別於體內預應力結構的特徵之一。

由於二次效應考慮的是體外預應力鋼束與結構豎向變形的差異,故這種效應是非線性的,對二次效應的研究必須考慮結構的非線性影響。

體外預應力在有限元計算中的實現

目前體外預應力的有限元計算主要有兩種方法:

1、以等效荷載的形式添加體外預應力;

2、單獨建立體外束單元的方式實現。

方法1能近似的計算預應力損失,但無法考慮轉向塊的作用(粘結滑移),且由於方法1是以荷載形式表達的(沒有實際的結構),所以難以考慮鋼束的二次效應。

方法2用結構來模擬預應力,因此能較好的考慮鋼束的二次效應,但預應力損失的計算與轉向塊的模擬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但是這並不是不能克服的,這一點在WISEPLUS中已經提供了相關技術的實現。

閱讀全文

與初始應力伸長值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瓷磚下面潮濕用什麼方法快速干 瀏覽:83
腦部淋巴瘤治療方法 瀏覽:838
增加現金流凈額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7
釣魚主線和竿的連接方法 瀏覽:363
蘭花茶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587
綠蘿快速長瀑布方法 瀏覽:132
基金盯盤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540
雅萌20n使用方法 瀏覽:590
23分之3x70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421
內痔坐浴的正確方法 瀏覽:478
一般哪裡有賣孔明燈的製作方法 瀏覽:42
職高二項式分布計算方法 瀏覽:184
常用檔案分類方法之一 瀏覽:542
中文時態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668
用什麼方法能讓驗孕紙變兩條杠 瀏覽:854
多肉剪枝方法圖片 瀏覽:431
尿糖試紙的使用方法 瀏覽:799
信息數據統計分析方法 瀏覽:760
洗衣機如何排水方法視頻 瀏覽:127
樓邦防水塗料使用方法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