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粉條的製作方法
一般製作粉條有兩種方法:
一、手工加工
1、調糊:取含水量約為45~50%的潮澱粉,用約為粉量2.5倍的冷水徐徐加入,並用木棒不斷的攪拌,同時在潮澱粉中加入千分之三的明礬。明礬能增加粉皮的韌性和彈性,並且還有防腐和疏水作用,使產品不易吸濕受潮。
粉條的營養成分:
粉條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蛋白質、煙酸和鈣、鎂、鐵、鉀、磷、鈉等礦物質;可見它的營養成分還是比較高的,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和礦物質。
粉條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種鮮美湯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條本身的柔潤嫩滑,更加爽口宜人。口感好,而且很下飯的,是不錯的一種養生的保健食材。
㈡ 粉蒸粉製作方法
揭秘萬能粉蒸米粉做法,紅蒸白蒸粉一起解決,學會可以粉蒸一切。粉蒸菜裡面用到醬油、腐乳汁等重色調味料的蒸菜,又叫紅蒸菜,用的是粗顆粒的米粉,又叫紅蒸米粉。沒有用到醬油、腐乳汁等的蒸菜,像粉蒸魚、粉蒸菜等,用的是精細的米粉,又叫白蒸米粉。我這種辦法一次可以同時製作兩種粉蒸米粉,是一種一舉多得的方法。個人還是比較推崇原汁原味的原生態粉蒸米粉,不大習慣添加花椒、大料等其他香料,請朋友們根據個人習慣權衡吧。
萬能粉蒸米粉
用料:大米200克、糯米100克
工具:平底鍋、面篩、料理機
製作過程
1、做粉蒸米粉不能全用糯米粉,那樣做出來的米粉糯性太強,用起來不好用。按照大米:糯米2:1的比例,選用大米200克、糯米100克。如果不想麻煩,可以一次按著這個比例,多做一些粉蒸米粉,密封保存,放冰箱冷藏室可以長時間存放。
2、把大米、糯米混合下入平底鍋內,開小火,慢慢炒制,並用鏟子不斷翻炒,防止底部炒糊,上面還是生的。切記一定要小火慢慢焙炒,均勻受熱,不能心急。焙炒至糯米粒表面微微有點發黃,大米、糯米就炒好了。
3、把炒好的大米、糯米室溫自然晾涼,一定要徹底涼透,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料理。選用家用料理機,取適量米粒,裝入料理杯內,料理成粗細混合的粉蒸米粉。如果平時做紅蒸菜較多,就料理得較粗糙一點;如果平時喜歡做白蒸菜,那就多料理幾次,料理得細膩一點。
4、把料理好的粉蒸米粉過普通面篩,篩下去的部分就是精細的白蒸米粉,上面殘留在面篩裡面的就是粗顆粒的紅蒸米粉。把料理好的紅蒸米粉、白蒸米粉分開存放在密封容器裡面。一次用不了,也不用擔心,放冰箱可以長時間保存。大廚揭秘,粉蒸一切的萬能粉蒸米粉做法,學會紅蒸白蒸一起解決。
㈢ 真功夫的蒸粉怎麼做的
工具:要一套蒸籠(不知道你要做哪一種)有竹的,有鋁的,大一點的農貿市場都有。還要一些小小的蒸籠(就是一份一個的那種)。還要一口大鍋。價錢就不知道了,地域的差別,大小,質量的差別等等。
蒸粉可以自己做:糯米粉(要加點一般的米粉比例2:1),可以做兩種粉,一種加點辣椒粉和花椒粉,就是麻辣味的;一種加點五香粉就是五香味的。蒸的時候還要加點姜粒。
肉(排骨,羊肉等)先放點鹽,料酒和味精腌一會才可以和在蒸粉里。
㈣ 真功夫的瘦肉米粉上面的瘦肉很嫩很入味怎麼做的
嫩是用應該是用某種添加劑可以的,家裡一般用雞蛋清或者澱粉先抓下,用油的時候加點醋,味道的話看怎麼調了,他們的很多做法在家裡很難實現的···
㈤ 各種粉條的製作方法
1、手工工藝流程
選料提粉→配料打芡→加筋力源(明礬替代品)和面→沸水漏條→冷浴晾條→打捆包裝。
2、機械化加工方法
塗布工藝流程:精製澱粉原料--調漿--塗布--糊化脫布--預干--時效--切絲成型--乾燥--包裝--成品粉條,從鮮粉到成品加工時間只需2小時,實現時效可控化,大幅恢復鮮紅薯核心功能。
漏瓢式工藝流程:澱粉原料→制芡糊→合粉揣揉→抽氣泡→漏絲成型→煮粉糊化→冷卻撈粉→切斷上掛→冷凝→冷凍→解凍乾燥→(壓塊)包裝→成品粉絲。
擠出式加工工藝流程:配料與打芡--合漿--下料--加熱成熟並擠出--冷卻--乾燥--定長切割--包裝。
(5)功夫粉製作方法和視頻擴展閱讀:
正常的優質粉條,其實不是大家普遍認為的越耐煮質量越好,任何東西都有它的規律和極限,正常情況下同一品種的粉條耐煮性只與澱粉的糊化度、粗細或厚度直接相關。
一般的粉條或者採用低廉劣質澱粉製作的粉條為了滿足人們認為耐煮就是好粉條的認識,普遍用添加硼砂(易引起腎病)、明礬(易殺死腦細胞,致愚)、膠、甚至工業塑料(如PE、PVC)等來提升粉條的耐煮性和筋力。粉條業有一句行話叫無明礬不成為粉條,大致就是因為此原因。
一般紅薯類粉條在沸水中煮15分鍾到30分鍾後食用為宜,較厚的可至40分鍾。如果繼續煮下去,會由於粉條吸水量增加,口感筋力下降,出現局部的膨脹斷條、水溶性固形物提升等現象,再繼續煮下去粉條會變成小的短節,並最終因可溶性澱粉高溫溶化而出現輕度糊湯現象,凡是煮一兩個小時粉條仍不膨脹不斷條的,就有可能加入了明礬等添加劑,會出現質量隱患了。
網路--粉條
㈥ 海底撈拉麵(功夫面、舞面)怎麼做的!
製作方法:
【材料】:精粉2500克,水1500克,鹼面25克,鹽少許。
【製作過程】:
1.將麵粉和鹽面一並放入面盆內,一手倒水(水溫:冬暖,夏涼,春秋溫),一手和面,打成穗子,使麵粉與水全部摻合後揉光成團,再用雙手蘸水將面搋勻,搋到盆凈面光,不粘手為止。用凈布蓋上餳約半小時。
2.將鹼面用水100克化開成鹼水。
3.面餳好後,取l/2面團用雙手蘸抹鹼水搓成長條,兩手各抻面的一端,提離案板,慢慢溜條,即上下晃長,兩手合攏旋成麻花形,這樣反復晃動六七次後,當粗細均勻時放在案板上撒上乾麵撲滾勻後手提兩端,離案甩成長條,再放在案板上,去掉兩頭成對折兩條,一手捏住兩個端頭,另一手的四指套在兩根面條的另一端,懸空拿起,兩手同時用力抻拉,並上下抖動,反復拉六七次。邊拉邊滾面撲,將面拉成細香柱粗的條(64根),下開水鍋。下鍋時左手執兩端面頭,右手將面均勻地撒在鍋內,隨後將右手搭在面頭端,左手揪斷面頭,撒入鍋內即成。
㈦ 手工粉條怎麼做出來的
寒冷的冬季里,因為快過年了,家家戶戶都會在年前,做一些吃食,而粉條更是只有冬天才能做,溫度越低做出來的越筋道,因為工序復雜費時間,就需要早早做准備。我們這里做紅薯粉條居多。(圖:寒冰 文:郭莉花)
自紅薯從國外傳入就是我國一種主要的糧食作物,特別是在困難期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幫助。我們這里每家每戶都會種紅薯,因為紅薯好管理並且產量高,澱粉含量也高,紅薯的食用方法有許多,在秋天收獲後只剩下吃的和明年的種兒,其他的都是加工成粉蛋,這樣想吃粉條,涼粉,皮渣都是非常方便的。
現在的場景是把紅薯做成粉面,也是粉條製做的原材料。
把磨好的紅薯漿存入沉澱池進行沉澱
把紅薯澱粉用布包好,掛到桿上涼曬,干透後就是粉蛋,下一步這以製做粉條了
還是小時候見過做粉條,可惜當時沒有照相機無法把過程拍下來,今天經過一個加工粉條的作坊,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想去看看現在怎樣加工粉條,是否和小時候的記憶一樣。一進院子,極目四望都是晾曬的粉條,一排排,一行行像整齊的隊伍在寒風里屹立。
紅薯粉需要自己在家提前做好,秋天收獲紅薯後,把紅薯洗凈加工磨碎,過大羅,把紅薯糊過水濾粉,再過小羅,二次過濾,這樣在大鍋里沉澱一夜,粉就會沉澱到鍋底,只需要把上面的水倒掉,然後把粉放到粉包里掛在通風處,讓它自然晾乾,這是做好曬乾的紅薯粉,經過一兩個月的晾曬把粉蛋搓揉碎,就等著立冬做粉條子。以前都是把搓好的粉用篩子過濾,現在機器代替了手工,粉碎起來又快又細。
一個二十平米的房子支著兩口大鍋,一個攪拌機,作坊里水霧繚繞,三個師傅身穿護巾已經整裝待命,一個鍋里的熱水已經燒開,鍋上面吊著一個漏斗,攪拌機里已經有攪碎的紅薯粉。看到我進去就問干什麼,我告訴他們想看看現在怎樣加工粉條,師傅一聽就笑了,說這有什麼好看的,我笑著說還是小時候見過,就當回憶一下童年吧,他們告訴我馬上就要開始了,就等最有經驗的老師傅進行前期工作——勾芡。
勾芡,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芡的多少決定粉條的硬度和彈性,作坊師傅告訴我,芡少了,粉條易碎,不成型,多了也不行,多了粉條就發"粘",用熱水把磨碎的紅薯粉充分攪拌成糊狀,像吃的果凍一樣透明。
把芡和紅薯粉按照一定比例攪和後倒到攪拌機里,機器就像我們揉面一樣翻來覆去地把紅薯粉的韌勁攪出來,以前這道工序也是需要四五個壯勞力用手和胳膊長時間"踹"出來,現在只需要一個師傅就能搞定。
觀察攪拌粉的比例,需要的時候還得適量加生粉。
如果不勻,得用雙手用力的揣揉。
提起來揣好的粉讓它自然下流,用經驗觀察粉的粘稠度,是否得到做粉條的要求。
在揣好後就開始進行下一步工序---漏粉
這是一會兒漏粉條的篩子,以前這也是人工操作,一人拿個鋁瓢,鋁瓢底部都是圓洞,把揉好的粉團加入瓢里,用手掌拍打瓢邊,粉條就會從洞里流淌下來,開始是粗粗的,越往下越細,變成我們吃的粉條一般粗細。
看漏出來了,這是寬粉,扁平的粉條,像我們吃的麻辣燙就是這種寬粉絲,其實一般都是圓粉條。
粉條漏勺下面就是熱水鍋,漏出的粉條下到鍋里煮熟,師傅用長長的筷子一挑,粉條就飄起來了,熟啦!熱水鍋下面是一個涼水鍋,有涼水源源不斷地循環,以保證鍋里水溫不熱,飄起來的粉條順著流水槽就滑到了涼水裡降溫,女工們赤著半截胳膊,伸手把水裡的粉條撈起來,在手臂盤繞幾圈,我看著都覺得涼,可是她們忙得不亦樂乎,絲毫沒有影響速度。
要經過第二個涼水盆,二次降溫粉條,在這里需要把粉條找個細桿均勻的掛在上,兩個女工眼疾手快地撈粉,過涼水,把粉條在水裡搭在木桿上,攤放均勻,出水控水,一氣呵成,動作優美,彷彿戲里花旦優美的甩水袖。看一會兒功夫就做了這么多。
粉條必須經過冷凍,要是天氣不是太涼還得往粉條上面潑冷水讓它凝固,那樣才能有韌勁和彈性,而且晾曬時不會因為下垂的力量而斷掉,這也是為什麼冬天才做粉條的原因。
冷凍一天一夜後,把凍的硬邦邦的粉條放到溫水裡慢慢解凍,需要多洗幾次,粉條就分散開來,裡面水分被凍掉了,結構發生了改變,只需要在陽光下晾曬就好了。
老傳統老手藝,現在不到粉條作坊還真看不到這樣的場景,許多老手藝都失傳了,有的被新科技取而代之,有的直接就銷聲匿跡,回味老事物,紀念永相傳。
涼曬的成品,這就是粉條了。
進入冬至後,山村的田野里,石岸邊到處晾曬的都是粉條。
1.9萬閱讀
搜索
全自動粉條機價格
甘肅粉條廠家批發
粉條能泡一天一夜嗎
山西粉條生產線廠家
生產粉條廠家聯系電話
粉條燒成黑灰是假的嗎
㈧ 純手工米粉的做法
例如,峽江傳統米粉,其做法內容:
一,所用材料:
選用優質晚米,用井水(龍下村挖建一座深20米,直徑為2.8米的專用水)用竹籃清洗干凈,放到陶缸保持溫度在20度左右,經過10天10夜浸泡後,和著水用磨成米漿,再用紗布濾去水份,然後裝在竹篩里等第二天清晨起來,製成粉團放到鍋里煮至下沉2厘米後撈起,放入石臼中,用特製的木棍進行舂搗,使其成為韌性極強的米餜,放入木榨機榨成粉絲,再經清水浸泡7~10分鍾,攤放在竹排上曬到一定程度(開漿2-3次)後涼干,最後用稻桿扎把打包即為成品。
二,其製作主要器具:
木盆、竹籃、木桶、釣籮、漏漿袋、石磨、木榨機(含銅板細孔圓片)罩籮、戴球、浸米缸、曬粉架、米粉籮(長方形)、凈木板等。
三,主要製作步驟:
9、收獲晾曬好的粉條准備打包包裝
㈨ 自製五穀雜糧粉的方法
主料:黑米500g,黑豆500g,黑芝麻200g,玉米片300g,小麥500g,紅豆500g
輔料:白砂糖50g
步驟:
1.將所有原材料洗凈分別用小碗裝好備用,將洗凈的黑豆倒入炒鍋中。
2.用小米慢慢炒,至水干,豆熟。
3.將炒熟的黑豆嘗試一下,看熟了沒有,沒熟繼續炒,熟了的黑豆表皮有點開裂,黑豆的香味飄滿屋。將熟了的黑豆裝入一個大空盆當中備用。
4.將洗凈瀝干水的黑芝麻倒入炒鍋中小火炒。
5.黑芝麻鼓鼓的,香味飄溢,同樣也嘗試一下看熟了沒有,沒熟繼續小火炒,熟了就可以倒入盆中倒用。
6.將洗凈的黑米倒入炒鍋中炒到表面開花,吃一點熟了就可以裝入盆中了。
7.玉米片放入烤盤送到預熱好的烤箱中,100度烤20分鍾,可以在炒黑米的時候進行,因為黑米有些難炒。烤好的玉米片很脆,很香。
8.將小麥放入100度的烤箱烤20分鍾後取出放入炒鍋中接著炒。
9.炒好的小麥表面焦黃,小麥的香味飄滿屋。
10.將洗凈的紅豆放入炒鍋中小火炒制。
11.炒好的紅豆顏色成深紅色,很脆。
12.將所有的原材料倒入盆中混合均勻,放入磨粉機中磨粉裝盒。
13.磨好的粉很香,早晨當早餐吃。
㈩ 腸粉的做法和配料視頻教程
腸粉做法一,
材料
專用腸粉粉125克,水150克,肉50克,蛋2個,油少許,菠菜少量
做法
1、肉剁碎,腌好,蛋打成全蛋液,菠菜切段,粉調成粉漿。
2、鍋里水燒開,把蒸盤放在上面,熱了拿出來,塗上一層油,舀一勺子(大點的勺子)粉槳放在蒸盤上,放上少許肉,撒上蛋液、菠菜,大火蒸3分鍾即可。
腸粉做法二,
材料
腸粉500g、紅蘿卜1根、玉米1根、豆角100g、麥豆100g、冬菇6朵、豬肉500g、蝦米100g、蔥2根
做法
1、紅蘿卜、玉米、豆角、麥豆、冬菇、豬肉、蝦米、蔥全部切粒,炒熟調味,做成餡料。
2、卷腸粉:把腸粉攤開,往裡邊放適量餡料,再捲起,腸粉完成(因宿舍簡陋,條件不允許我自製米漿,所以買了豬腸粉代替)
3、包袱角:把腸粉攤開,分成等同大小正方形,往裡邊放適量餡料,再包好,包袱角完成(這個包袱角好像是我們家鄉特有的,在外面很少見)
4、包好的腸粉和包袱角放盤子上,燒開一鍋水,入鍋蒸約5分鍾即可。
5、想吃哪種,夾到碗里淋上生抽就可以啦!
腸粉做法三
材料
沾米粉4勺,玉米澱粉2勺,木薯澱粉2勺,小麥澄粉1勺,油1勺半,水450克
做法
1、准備蒸鍋,我不用什麼白布,就用做披薩的盤子,鍋里放水煮開,水要一直保持燒開有蒸汽的狀態,盤子要放平整,不然蒸出的粉皮厚薄會不均勻的,盤子先蒸暖一下,刷子刷層油,這樣粉皮容易脫落。
2、用勺子舀2到3勺差不多覆蓋盤底就可以大火蒸了,每次只能蒸一張,我就用了兩個鍋子替換蒸,看見粉皮起泡泡的時候就可以了,大約3至4分鍾吧。
3、拿出來慢慢捲起,披撒盤很好用,也不粘底,再說我也沒有工具就直接用手卷了,手上功夫還不錯吧,哈哈,前面幾張都做的原味的,後面的加了火腿碎、生菜、小蝦米,果然味道不一樣,蘸料我也沒有特意去調制,就用了李錦記蝦味鮮辣醬料,味道非常好,吃口很Q,也很滑爽,改天准備再做鮮蝦腸粉,喜歡的朋友也可以在家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