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cpk計算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Cpk應用講議
1. Cpk的中文定義為:製程能力指數,是某個工程或製程水準的量化反應,也是工程評估的一類指標。
2. 同Cpk息息相關的兩個參數:Ca , Cp.
Ca: 製程准確度。 Cp: 製程精密度。
3. Cpk, Ca, Cp三者的關系: 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兩者的中和反應,Ca反應的是位置關系(集中趨勢),Cp反應的是散布關系(離散趨勢)
4. 當選擇製程站別用Cpk來作管控時,應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還有是其品質特性對後製程的影響度。
5. 計算取樣數據至少應有20~25組數據,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計算Cpk除收集取樣數據外,還應知曉該品質特性的規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順利計算其值。
7.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數自動計算所取樣數據的標准差(σ),再計算出規格公差(T),及規格中心值(u). 規格公差=規格上限-規格下限;規格中心值=(規格上限+規格下限)/2;
8. 依據公式: , 計算出製程准確度:Ca值
9. 依據公式:Cp = , 計算出製程精密度:Cp值
10. 依據公式:Cpk=Cp , 計算出製程能力指數:Cpk值
11. Cpk的評級標准:(可據此標准對計算出之製程能力指數做相應對策)
A++級 Cpk≥2.0 特優 可考慮成本的降低
A+ 級 2.0 > Cpk ≥ 1.67 優 應當保持之
A 級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狀態穩定,但應盡力提升為A+級
B 級 1.33 > Cpk ≥ 1.0 一般 狀態一般,製程因素稍有變異即有產生不良的危險,應利用各種資源及方法將其提升為 A級
C 級 1.0 > Cpk ≥ 0.67 差 製程不良較多,必須提升其能力
D 級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應考慮重新整改設計製程。
參考資料:http://bbs.6sq.net/viewthread.php?tid=43227;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53/files/yanxb/html/article_3618_1.shtml
㈡ CPK如何計算
CPK= Min[ (USL- Mu)/3σ, (Mu - LSL)/3σ]
Cpk是指過程平均值與產品標准規格發生偏移(ε)的大小,常用客戶滿意的上限偏差值減去平均值和平均值減去下限偏差值中數值小的一個,再除以三倍的西格瑪的結果來表示。
Cpk=MIN(Tu-μ,μ-Tl)/(3*σ)
或者Cpk=(1-k)*Cp,其中k=ε/(T/2)
通常狀況下,質量特性值分布的總體標准差(σ)是未知的,所以應採用樣本標准差(s)來代替。
應用
1 當選擇製程站別Cpk來作管控時,應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還有是其品質特性對後製程的影響度。
2. 計算取樣數據至少應有20~25組數據,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3. 計算Cpk除收集取樣數據外,還應知曉該品質特性的規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順利計算其值。
4.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數自動計算所取樣數據的標准差(σ),再計算出規格公差(T),及規格中心值(u). 規格公差=規格上限-規格下限;規格中心值=(規格上限+規格下限)/2。
5. 依據公式:Ca=(X-U)/(T/2) , 計算出製程准確度:Ca值 (x為所有取樣數據的平均值)。
6. 依據公式:Cp =T/6σ , 計算出製程精密度:Cp值。
7. 依據公式:Cpk=Cp(1-|Ca|) , 計算出製程能力指數:Cpk值。
㈢ CPK的計算方法,舉例說明!
CPK:
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是現代企業用於表示製成能力的指標。
CPK=min((X-LSL/3s),(USL-X/3s))
Cpk——過程能力指數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Cpk應用講議
1.
Cpk的中文定義為:製程能力指數,是某個工程或製程水準的量化反應,也是工程評估的一類指標。
2.
同Cpk息息相關的兩個參數:Ca
,
Cp.
Ca:
製程准確度。
Cp:
製程精密度。
3.
Cpk,
Ca,
Cp三者的關系:
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兩者的中和反應,Ca反應的是位置關系(集中趨勢),Cp反應的是散布關系(離散趨勢)
4.
當選擇製程站別Cpk來作管控時,應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還有是其品質特性對後製程的影響度。
5.
計算取樣數據至少應有20~25組數據,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計算Cpk除收集取樣數據外,還應知曉該品質特性的規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順利計算其值。
7.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數自動計算所取樣數據的標准差(σ),再計算出規格公差(T),及規格中心值(u).
規格公差=規格上限-規格下限;規格中心值=(規格上限+規格下限)/2;
8.
依據公式:Ca=(X-U)/(T/2)
,
計算出製程准確度:Ca值
9.
依據公式:Cp
=T/6σ
,
計算出製程精密度:Cp值
10.
依據公式:Cpk=Cp(1-|Ca|)
,
計算出製程能力指數:Cpk值
11.
Cpk的評級標准:(可據此標准對計算出之製程能力指數做相應對策)
A++級
Cpk≥2.0
特優
可考慮成本的降低
A+
級
2.0
>
Cpk
≥
1.67
優
應當保持之
A
級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狀態穩定,但應盡力提升為A+級
B
級
1.33
>
Cpk
≥
1.0
一般
狀態一般,製程因素稍有變異即有產生不良的危險,應利用各種資源及方法將其提升為
A級
C
級
1.0
>
Cpk
≥
0.67
差
製程不良較多,必須提升其能力
D
級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應考慮重新整改設計製程。
PPK:
Pp(Performance
Indies
of
Process):過程性能指數,定義為不考慮過程有無偏移時,容差范圍除以過程性能。
(該指數僅用來與Cp及Cpk對比,或/和Cp、Cpk一起去度量和確認一段時間內改進的優先次序)
CPU:穩定過程的上限能力指數,定義為容差范圍上限除以實際過程分布寬度上限:
CPL:穩定過程的下限能力指數,定義為容差范圍下限除以實際過程分布寬度下限。
公式中的K是定義分布中心μ與公差中心M的偏離度,μ與M的偏離為ε=|
M-μ|
關於Cpk與Ppk的關系,這里引用QS9000中PPAP手冊中的一句話:「當可能得到歷史的數據或有足夠的初始數據來繪制控制圖時(至少100個個體樣本),可以在過程穩定時計算Cpk。對於輸出滿足規格要求且呈可預測圖形的長期不穩定過程,應該使用Ppk。」
所謂PPK,是進入大批量生產前,對小批生產的能力評價,一般要求≥1.67;而CPK,是進入大批量生產後,為保證批量生產下的產品的品質狀況不至於下降,且為保證與小批生產具有同樣的控制能力,所進行的生產能力的評價,一般要求≥1.33;一般來說,CPK需要藉助PPK的控制界限來作控制。
㈣ excel格式的CPK計算公式是什麼
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縮寫,是現代企業用於表示製程能力的指標。
製程能力是過程性能的允許最大變化范圍與過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
製程能力研究在於確認這些特性符合規格的程度,以保證製程成品不符規格的不良率在要求的水準之上,作為製程持續改善的依據。
當我們的產品通過了GageR&R的測試之後,我們即可開始Cpk值的測試。
CPK值越大表示品質越佳。
CPK=min((X-LSL/3s),(USL-X/3s))
Cpk——過程能力指數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Cpk應用講議
1. Cpk的中文定義為:製程能力指數,是某個工程或製程水準的量化反應,也是工程評估的一類指標。
2. 同Cpk息息相關的兩個參數:Ca , Cp.
Ca: 製程准確度。 Cp: 製程精密度。
3. Cpk, Ca, Cp三者的關系: 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兩者的中和反應,Ca反應的是位置關系(集中趨勢),Cp反應的是散布關系(離散趨勢)
4. 當選擇製程站別Cpk來作管控時,應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還有是其品質特性對後製程的影響度。
5. 計算取樣數據至少應有20~25組數據,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計算Cpk除收集取樣數據外,還應知曉該品質特性的規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順利計算其值。
7.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數自動計算所取樣數據的標准差(σ),再計算出規格公差(T),及規格中心值(U). 規格公差T=規格上限-規格下限;規格中心值U=(規格上限+規格下限)/2;
8. 依據公式:Ca=(X-U)/(T/2) , 計算出製程准確度:Ca值 (X為所有取樣數據的平均值)
9. 依據公式:Cp =T/6σ , 計算出製程精密度:Cp值
10. 依據公式:Cpk=Cp(1-|Ca|) , 計算出製程能力指數:Cpk值
11. Cpk的評級標准:(可據此標准對計算出之製程能力指數做相應對策)
A++級 Cpk≥2.0 特優 可考慮成本的降低
A+ 級 2.0 > Cpk ≥ 1.67 優 應當保持之
A 級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狀態穩定,但應盡力提升為A+級
B 級 1.33 > Cpk ≥ 1.0 一般 狀態一般,製程因素稍有變異即有產生不良的危險,應利用各種資源及方法將其提升為 A級
C 級 1.0 > Cpk ≥ 0.67 差 製程不良較多,必須提升其能力
D 級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應考慮重新整改設計製程。
㈤ cpk怎樣計算
Cpk——過程能力指數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Cpk應用講議
1. Cpk的中文定義為:製程能力指數,是某個工程或製程水準的量化反應,也是工程評估的一類指標。
2. 同Cpk息息相關的兩個參數:Ca , Cp.
Ca: 製程准確度。 Cp: 製程精密度。
3. Cpk, Ca, Cp三者的關系: 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兩者的中和反應,Ca反應的是位置關系(集中趨勢),Cp反應的是散布關系(離散趨勢)
4. 當選擇製程站別用Cpk來作管控時,應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還有是其品質特性對後製程的影響度。
5. 計算取樣數據至少應有20~25組數據,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計算Cpk除收集取樣數據外,還應知曉該品質特性的規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順利計算其值。
7.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數自動計算所取樣數據的標准差(σ),再計算出規格公差(T),及規格中心值(u). 規格公差=規格上限-規格下限;規格中心值=(規格上限+規格下限)/2;
8. 依據公式: , 計算出製程准確度:Ca值
9. 依據公式:Cp = , 計算出製程精密度:Cp值
10. 依據公式:Cpk=Cp , 計算出製程能力指數:Cpk值
11. Cpk的評級標准:(可據此標准對計算出之製程能力指數做相應對策)
A++級 Cpk≥2.0 特優 可考慮成本的降低
A+ 級 2.0 > Cpk ≥ 1.67 優 應當保持之
A 級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狀態穩定,但應盡力提升為A+級
B 級 1.33 > Cpk ≥ 1.0 一般 狀態一般,製程因素稍有變異即有產生不良的危險,應利用各種資源及方法將其提升為 A級
C 級 1.0 > Cpk ≥ 0.67 差 製程不良較多,必須提升其能力
D 級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應考慮重新整改設計製程。
㈥ CPK值如何計算
計算Cpk除收集取樣數據外,還應知曉該品質特性的規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順利計算其值。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數自動計算所取樣數據的標准差(σ),再計算出規格公差(T),及規格中心值(U). 規格公差T=規格上限-規格下限;規格中心值U=(規格上限+規格下限)
依據公式:Ca=(X-U)/(T/2) , 計算出製程准確度:Ca值 (X為所有取樣數據的平均值)
依據公式:Cp =T/6σ , 計算出製程精密度:Cp值
依據公式:Cpk=Cp(1-|Ca|) , 計算出製程能力指數:Cpk值
Cpk的評級標准:(可據此標准對計算出之製程能力指數做相應對策)
A++級 Cpk≥2.0 特優 可考慮成本的降低
A+ 級 2.0 > Cpk ≥ 1.67 優 應當保持之
A 級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狀態穩定,但應盡力提升為A+級
B 級 1.33 > Cpk ≥ 1.0 一般 狀態一般,製程因素稍有變異即有產生不良的危險,應利用各種資源及方法將其提升為 A級
C 級 1.0 > Cpk ≥ 0.67 差 製程不良較多,必須提升其能力
D 級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應考慮重新整改設計製程。
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縮寫,是現代企業用於表示製程能力的指標。
製程能力是過程性能的允許最大變化范圍與過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
當我們的產品通過了GageR&R的測試之後,我們即可開始Cpk值的測試。
CPK值越大表示品質越佳。
Cpk--過程能力指數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Cpk的中文定義為:製程能力指數,是某個工程或製程水準的量化反應,也是工程評估的一類指標。
㈦ cpk計算公式及解釋是什麼
cpk計算公式及解釋如下:
1、cpk計算公式是:CPK=Cp*(1-|Ca|)。
2、cpk解釋:過程能力指數是指過程能力滿足產品質量標准要求(規格範圍等)的程度。也稱工序能力指數,是指工序在一定時間里,處於控制狀態(穩定狀態)下的實際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說它是工序保證質量的能力。
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機器、原材料、工藝方法和生產環境等五個基本質量因素綜合作用的過程,也就是產品質量的生產過程。
運算方法
1、過程能力指數運算有5種計算方法:
2、直方圖(兩種繪圖方法)。
3、散布圖(直線回歸和曲線回歸)(5種)。
4、計算剩餘標准差;排列圖(自動檢索和排序)。
5、波動圖(單邊控制規范,也可以是雙邊控制規范)。
㈧ CPK的計算方法
信息安全領域的定義:CPK是「Combined Public Key」的縮寫,即中文名為組合公鑰,是一種加密演算法,以很小的資源,生成大規模密鑰。
工程領域的定義:CPK是「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縮寫。CPK的中文定義為:製程能力指數,是現代企業用於表示製程能力的指標,也即某個工程或製程水準的量化反應,也是工程評估的一類指標。
計算公式
CPK=Cp*(1-|Ca|)
Ca (Capability of Accuracy):製程准確度;在衡量「實際平均值」與「規格中心值」之一致性。對於單邊規格,因不存在規格中心,因此不存在Ca;對於雙邊規格,Ca=(ˉx-U)/(T/2)。
Cp (Capability of Precision):製程精密度;在衡量「規格公差寬度」與「製程變異寬度」之比例。對於單邊規格,只有上限和中心值,Cpu = | USL-ˉx | / 3σ 或 只有下限和中心值,Cpl = | ˉx -LSL | / 3σ;對於雙邊規格:Cp=(USL-LSL) / 6σ=T/6σ
注意: 計算Cpk時,取樣數據至少應有20組數據,而且數據要具有一定代表性。
㈨ CPK的計算和應用
Ca=(X-U)/(T/2) , 計算出製程准確度:Ca值 (X為所有取樣數據的平均值)
Cp =T/6σ , 計算出製程精密度:Cp值
Cpk=Cp(1-|Ca|) , 計算出製程能力指數:Cpk值
Cpk的評級標准:(可據此標准對計算出之製程能力指數做相應對策)
A++級 Cpk≥2.0 特優 可考慮成本的降低
A+ 級 2.0 > Cpk ≥ 1.67 優 應當保持之
A 級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狀態穩定,但應盡力提升為A+級
B 級 1.33 > Cpk ≥ 1.0 一般 狀態一般,製程因素稍有變異即有產生不良的危險,應利用各種資源及方法將其提升為 A級
C 級 1.0 > Cpk ≥ 0.67 差 製程不良較多,必須提升其能力
D 級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應考慮重新整改設計製程。
㈩ PPK CPK怎麼計算詳細的方法
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縮寫,是現代企業用於表示製成能力的指標。
CPK值越大表示品質越佳。
CPK=min((X-LSL/3s),(USL-X/3s))
Cpk——過程能力指數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Cpk應用講議
1. Cpk的中文定義為:製程能力指數,是某個工程或製程水準的量化反應,也是工程評估的一類指標。
2. 同Cpk息息相關的兩個參數:Ca , Cp.
Ca: 製程准確度。 Cp: 製程精密度。
3. Cpk, Ca, Cp三者的關系: 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兩者的中和反應,Ca反應的是位置關系(集中趨勢),Cp反應的是散布關系(離散趨勢)
4. 當選擇製程站別用Cpk來作管控時,應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還有是其品質特性對後製程的影響度。
5. 計算取樣數據至少應有20~25組數據,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計算Cpk除收集取樣數據外,還應知曉該品質特性的規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順利計算其值。
7.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數自動計算所取樣數據的標准差(σ),再計算出規格公差(T),及規格中心值(u). 規格公差=規格上限-規格下限;規格中心值=(規格上限+規格下限)/2;
8. 依據公式: , 計算出製程准確度:Ca值
9. 依據公式:Cp = , 計算出製程精密度:Cp值
10. 依據公式:Cpk=Cp , 計算出製程能力指數:Cpk值
11. Cpk的評級標准:(可據此標准對計算出之製程能力指數做相應對策)
A++級 Cpk≥2.0 特優 可考慮成本的降低
A+ 級 2.0 > Cpk ≥ 1.67 優 應當保持之
A 級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狀態穩定,但應盡力提升為A+級
B 級 1.33 > Cpk ≥ 1.0 一般 狀態一般,製程因素稍有變異即有產生不良的危險,應利用各種資源及方法將其提升為 A級
C 級 1.0 > Cpk ≥ 0.67 差 製程不良較多,必須提升其能力
D 級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應考慮重新整改設計製程。
PPK是短期過程能力,即初始過程能力,一般是在初期時確認過程是否穩定,如果大於1.67即可轉入長期過程能力管理CPK,至於CMK的計算方法是與PPK一樣的,前提是將模具與設備作為一個整體,即必須使用合格的模具,以排除設備以外因素的影響..
SPC.net屬於一個統計製成管制系統,是基於B/S架構利用同Microsoft推出的新一代ASP.net腳本語言開發的全新的統計製成管制系統。它順應微軟.net戰略。即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利用任何工具都 可以獲得網路上的信息,並享受網路通信所帶來的便利性。
簡單地說,運用Spc.niet統計製程管制系統,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地或、條件的限制,不產生新的網路系統維護因擾,沒有新的程式安裝,實現公司各階層主管對製程中的品質狀況進行及時、有關效地了解和監控與指揮,為保證品質、提升品質方便工作的及時改進。
說得詳細些:
SPC知識介紹統計過程式控制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簡稱SPC,是一種藉助數理統計方法的過程式控制制工具。在企業的質量控制中,可應用SPC對質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區分出生產過程中產品質量的正常波動與異常波動,以便對過程的異常及時提出預警,提醒管理人員採取措施消除異常,恢復過程的穩定性,從而提高產品的質量。
使用SPC技術,管理者可以清楚地知道:這個過程穩定嗎?它處於控制狀態嗎?這個過程的能力足夠嗎?根據問題的答案採取適當措施以糾正或維持過程現狀,從而使過程持續穩定地提供合格產品。SPC技術的出現之前,質量管理就是檢驗,抓質量就是把好檢驗關,這樣純粹的檢驗只能發現和剔除不合格品,而不合格品被發現時,其損失已經造成。即便是採取措施,也只能是「亡羊補牢」。越來越多的內部損失和售後投訴索賠讓企業不堪重負。SPC技術的出現,讓質量管理從這種被動的事後把關發展到過程中積極的事前預防為主,從而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也為企業贏得了更多的定單和更好的商譽。
近十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SPC所需要的對大量數據實時收集、計算和分析可以藉助於計算機和軟體來輕松的實現,從而在全球掀起了SPC應用的熱潮並持續至今。正是由於SPC在質量管理中的重要性,國際標准化組織(ISO)也將其作為ISO9000族質量體系認證的一個要素;美國三大汽車工業集團的QS9000認證也將SPC列為一項重要內容;同時,在企業中大力推行的全面質量管理(TQM)工作中,SPC也由於它特有的功能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有鑒於此,世界許多大公司不僅自身採用SPC,而且要求供應商也必須採用SPC控制質量,SPC業已成為企業質量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spc.com.cn/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