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會計中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累計折舊的計算公式
你是說固定資產累計折舊么,有很多種方法的。
1.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率=(1-預期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月折舊率
通常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2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4.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不過光看公式也做不來吧,還是要看例題才清晰明了啊~
B. 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呢
利潤率的計算公式: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
利潤率常用百分比表示。
拓展資料: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如以p`代表利潤率,C代表全部預付資本(c+v),那麼利潤率p`=m/C=m/(c+v)。
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
利潤率既然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因此影響利潤率變化的因素,首先取決於剩餘價值率的高低。假定其他條件不變,利潤率的高低同剩餘價值率的高低成正比,而同預付總資本價值的大小成反比。
利潤率的高低還取決於以下三個因素:
1,資本有機構成。在剩餘價值率既定的條件下,利潤率的高低同資本有機構成的高低成反比,即:資本有機構成愈低,一定量資本吸收的活勞動就愈多,榨取的剩餘價值量也愈多,利潤率就愈高;反之,則相反。
2,資本周轉速度。利潤率一般是以一年為期來計算的。假定其他條件(資本有機構成、剩餘價值率、工作日長度)相同,則年利潤率的高低同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成正比,而同資本周轉時間的長短成反比。資本周轉速度愈快,同量的可變資本在一年內就可以推動更多的活勞動,從而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量,使利潤率提高;反之亦然。
3,不變資本使用上的節約。如以靠犧牲雇傭工人健康為代價而實現的勞動條件的節約,可以減少不變資本的支出。
從而提高利潤率;通過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生產的排泄物(廢渣、廢水、廢氣等)減少並加以綜合利用,既可減少不變資本的支出,又可增加收入,從而提高利潤率;
社會勞動生產率的變動還會通過不變資本的構成要素,特別是原材料價格的變動(這情況同供求關系的變動無關),促使資本增殖或貶值(這情況同貨幣價值的變動無關),從而對利潤率發生直接影響。如其他條件不變,利潤率的高低同原料價格的高低成反比。
C. 利潤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1、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3、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3)利潤折損率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利潤結構基本合理:
(1)企業的利潤結構應該與企業的資產結構相匹配。
(2)費用變化是合理的、費用在年度之間沒有出現不合理的下降。
(3)利潤總額各部分的構成合理。
企業的利潤總額是由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差額三個主要部分構成。
D. 盈利率和虧損率的計算公式
1、盈利率=(定價-成本)/成本*100%=利潤/成本*100%=定價/成本-1。利潤率其實就是內部收益率,是指長期投資的年復利收益率。
2、虧損率=虧損額//收入額*100%。 虧損率是一定時期內的虧損額與商品銷售量或資金量的比值。 它代表了商業部門或商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虧損程度。
拓展資料:
1、盈利率,這一比率亦是國際通用的衡量投資價值的重要工具。比率越低,即表示投資價值越高。例如,假設某種股票目前每股市價為120元,平均每股稅後利潤為20元,代上公式計算,所得結果為6倍。當然,這種分析只能作為一種參考,並無絕對意義,因為其中還涉及投機與投資的區別,以及公司經營的發展狀況等。
2、計算這一比率時必須與當前的利率標准相比較,然後才能確定是否屬於有利的投資。此外,運用這一比率衡量股價時,應將各種不同的股票分別考慮,而且隨時注意究竟多少倍率才是合理的投資。美國證券投資專家指出:若干年前,10比1是公認的標准比率,但最近則認為這個倍率太高,不是健全的投資。目前美國金融界認為,這一倍率越低越好。
3、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如以p`代表利潤率,C代表全部預付資本(c+v),那麼利潤率p`=m/C=m/(c+v)。 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
E. 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是: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
(5)利潤折損率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決定和影響利潤率的主要因素
1、剩餘價值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剩餘價值率高,利潤率就高;反之,剩餘價值率低,利潤率也低。因此,凡是能夠提高剩餘價值率的方法,都會相應地提高利潤率。
2、資本有機構成。資本有機構成高,利潤率低;資本有機構成低,利潤率高。
3、資本周轉速度。資本周轉速度加快,提高年剩餘價值率,從而也提高年利潤率。資本的年利潤率與資本周轉速度成同方向變化。
4、不變資本的節省。在剩餘價值率、剩餘價值量一定的情況下,節省不變資本,可以減少預付資本,從而提高利潤率。
F. 葯店折損率計算公式
這個要自己計算。折損率是「固定資產折舊率」的簡稱。
計算的是固定資產折舊額與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比率。反應固定資產價值分攤到成本費用中去的程度。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首先要計算年折舊率(參見該條目),全面兼顧固定資產原值、凈殘值、使用年限等因素,然後在各月平均計提。折舊率包括個別折舊率、分類折舊率和綜合折舊率
葯店專用公式
1銷售額=來客數×客單價=品單價×動銷品種數=品單價×動惰本×經肯品種數
2毛利額=銷售額×毛利率=銷售成本一成本支出
3毛利率=毛利額/銷售額
4利潤率=凈利潤/銷售額=1一成本/銷售額一費用/銷售額一損耗/銷售額
5.環比增長率=(本期數據一上期數據)1上期數提如本月銷皆額一上月銷售額以上月銷售額,可技年、月、周計算等
6.同比增長率=(本期數據一同期數據)同期數拐
7,佔比=局部/整體的百分比,如,某分類銷售額合計的售額
8坪效=期間銷售額/期間營業面積也有不技銷售額計算而按照毛利額進行計算的。主要進行評定單位面積實現的效益的計算與評比
9達坡率=實際值標債成長率=(當期值一前期值)備期值坪效=銷告額/營
G. 利潤率怎麼計算
利潤率的計算公式:利潤率=利潤&pide;成本×100%,利潤率常用百分比表示。營業利潤率是指企業的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經營效率的指標,反映了在考慮營業成本的情況下,企業管理者通過經營獲取利潤的能力。
利潤率的表現形式:
銷售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收入總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的利潤,反映銷售收入和利潤的關系。
成本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成本總額之比。它表明單位銷售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產值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總產值之比,它表明單位產值獲得的利潤,反映產值與利潤的關系。
資金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資金平均佔用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資金獲得的銷售利潤,反映企業資金的利用效果。
凈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凈利潤(稅後利潤)與銷售凈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稅後利潤的能力,反映銷售收入與凈利潤的關系。
影響利潤率的主要因素: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剩餘價值率就轉化為利潤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是同一個剩餘價值量與不同資本數量的對比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潤率表示全部預付資本的增值程度,而且在量上總是小於剩餘價值率,從而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程度。利潤率是經常變動的,決定和影響利潤率的主要因素有:
1、剩餘價值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剩餘價值率高,利潤率就高;反之,剩餘價值率低,利潤率也低。因此,凡是能夠提高剩餘價值率的方法,都會相應地提高利潤率。
2、資本有機構成。資本有機構成高,利潤率低;資本有機構成低,利潤率高。
3、資本周轉速度。資本周轉速度加快,提高年剩餘價值率,從而也提高年利潤率。資本的年利潤率與資本周轉速度成同方向變化。
4、不變資本的節省。在剩餘價值率、剩餘價值量一定的情況下,節省不變資本,可以減少預付資本,從而提高利潤率。
的知識,歡迎大家前往環球青藤初級會計職稱頻道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利潤率怎麼計算?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H. 利潤率計算公式
資產利潤率=(利潤總額/資產平均佔有額)×100%。根據銀監會規定,金融機構資產利潤率計算公式為:資產利潤率=(凈利潤/資產平均余額)X100%。這一指標可進一步擴展為:資產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