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用廢舊物品做燈籠
1、找一個不生銹的鐵罐,把標簽去掉,然後清洗干凈。
B. 中國統一冰燈燈和雪容年燈籠怎麼製作
如下。
?1、准備工具:氣球一個、自來水、冰箱、剪刀一把、漏斗一個
?2、拿出准備好的漏斗,把漏斗小心地插入氣球內,然後把准備好的自來水灌進去。
?3、在向氣球內灌水的時候觀察氣球的膨脹大小,等達到合適的程度後,便拔出漏斗,然後把氣球放入冰箱的冷凍室。
?4、氣球放入冰箱冷凍室40分鍾左右,等氣球內的水結出一層冰膜了而且形狀穩固後,即可以取出,然後用剪刀把氣球剪破剝掉,在已經凝結的冰罐的頂端戳個洞,把裡面剩下的水倒掉。
?5、把冰罐放入冰箱繼續冷藏,要點冰燈的時候再拿出來使用。
?6、然後冰燈的殼體就製作好了,最後在冰燈的殼體里放入蠟燭,冰燈就完成了。
C. 怎麼用廢材料做燈籠
1、找一個不生銹的鐵罐,把標簽去掉,然後清洗干凈。
2、裝上一些泥土。
3、倒入適量的水。
4、放入冰箱急凍。
5、當結冰後拿出來。
6、用一葉葉子貼在鐵罐上。
7、用鐵釘釘下固定一個位置,然後釘其它的位置,沿著葉子的脈絡訂出形狀。
8、噴漆,裝上泥土,放上蠟燭。
D. 怎樣製作冰燈
准備材料:
所需材料:氣球、水、冰箱、剪刀
具體步驟:
1、在氣球嘴口插上漏斗,然後往氣球裡面灌入冷水。
E. 古代冰燈是怎麼做出來的
古時候,居住於寒冷地區的農夫或漁民,在滴水成冰的夜晚喂馬或捕魚時,為了彌補照明用具的不足,經常用水桶盛水凍成冰罩,將油燈或蠟燭放入其間,以防被風吹滅。後來,有的窮苦人家在新春佳節或上元之夜,不甘寂寞又買不起燈籠,也做點冰燈擺在門前湊趣。故此冰燈又稱「窮棒子燈」。 「窮棒子」製作、使用的冰燈,由於難登大雅之堂,故此缺乏文字記載。第一次提到冰燈的詩歌是明朝唐順之寫的《元夕詠冰燈》:「正憐火樹斗春妍,忽見清輝映夜闌。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在火樹銀花、爭奇斗艷的元宵燈會上,忽然看見閃動清光的冰燈映照著沉沉的夜空,走近再看,竟見那冰燈的燈身之上有水滴集聚,似要消融,卻又輕緩有致,好似鮫人的珠淚,有一種光澤在。看的時間久了,周圍的觀賞人群便都覺得涼,那寒氣雖不急迫攻心,卻也著實令人生畏。 古代的冰燈製作,非常講究技巧。所用原料有冰,也有雪,為了延長展出壽命,有的還「以礬入冰」或「以礬水淋雪成冰」,使做出的冰燈「至二三月間方解」。清人方觀承在其《冰燈》詩序中寫道:「縛細篾為燈形,以水淋之凝結。」說明了古時冰燈的大致做法。 通過方觀承的這兩句話可以知道,因是水淋,若要成冰燈,則需要很低的氣溫,因此冰燈通常流行於北方,南方只有在氣溫極低時才會偶爾出現。至於製作的形狀,更是千姿百態,呈奇獻巧。《國朝金陵詩征》中寫新疆巴里坤的冰燈「廣長十餘丈,其內山原、樓閣、玉屏、石壁、幾案、人物悉搏冰為之,照以燭」。《吉林紀事記》記載當地的冰燈是「鏤八仙、觀音等像於薄片,裁以作燈,夜燃燭放光,幾如刻楮之亂真,其巧誠為不可思議。」正因如此,冰燈吸引了許多觀眾。新疆巴里坤的冰燈引得「城鄉士女奔集,觀者如睹」。《吉林通志》記載:「十五日為元宵節……於市張燈三日,金鼓喧闐,燃冰燈,放花爆……是日男女出遊,填塞衢巷。」 清朝末年,北京城裡也展出過冰燈。據清人夏仁虎的《舊京瑣記》記載,那時每當正月,京城裡總要舉辦各種燈會,六部衙門里也張燈結綵,名為「六部燈」。六部燈中「有冰燈,鏤冰為之,飛走百態,窮工極巧」。以後每逢正月十五,什剎海冰窖的工人還用什剎海天然冰製成中空的立體橢圓冰造型,內點蠟燭,擺在什剎海東沿義溜胡同西口的街頭上,供人觀賞。
F. 怎樣製作冰燈
准備材料:
所需材料:氣球、水、水壺
具體步驟:
1、使用漏斗把水壺里的水灌進氣球里。
G. 冰燈怎麼做
冰燈可以使用氣球來製作。
准備工具:
氣球一個、自來水、冰箱、剪刀一把、漏斗一個
製作冰燈步驟:
1、拿出准備好的漏斗,把漏斗小心地插入氣球內,然後把准備好的自來水灌進去。
H. 冬季在我國北方經常可以見到冰燈,你知道冰燈是怎麼發明的嗎
一、古人是怎麼發明冰燈相傳古時候居住於寒冷地區的農夫或漁民,在夜間所使用的照明工具正是用冰做的燈籠。那時冰燈的製作工藝十分簡單,只需把水放進木桶里凍成冰坨,鑿出空心,將油燈或蠟燭放入其中,一盞冰燈就完成了。後來,有的窮人在新春佳節或元宵之夜,不甘寂寞又買不起燈籠,就做冰燈擺在門前。
另一則民間傳說,是說古時候松花江邊的一個村子,正月過年時在門前點上燈籠避邪,但是燈籠的紙罩不結實,風大時還會被裡面的燈燒著。於是有人想了個新招,用冰來做燈罩,這樣就可以避免燈被風吹滅。
清朝道光年間,在黑龍江做官的西清所寫《黑龍江外記》中有關於冰燈的描述,冰燈在元宵節擺出來與其他花燈一起供人觀賞。冰燈有的高達五六尺,從遠處望去,就像水晶人一樣。附近十里八鄉的人都坐著車來觀燈,車輪聲徹夜不絕,這表明看冰燈已經成為黑龍江人民冬季生活的一部分。
I. 如何在家做自製的冰燈最好是可以像燈籠一樣手提著,放蠟燭在裡面。
找個杯子裝滿水, 放冰箱里, 注意別凍太長時間.
冰是從杯底和杯壁開始結的, 中間的最後結,
趕在中間結冰前, 拿出來, 把水倒掉, 中間的空腔就可以放燭或燈.
空腔大小你自己觀察, 覺得OK了就拿出來
J. 做燈籠的方法怎麼做
手工製作燈籠的方法步驟
一、所需材料:
1、燈籠骨架:硬紙板若干(廢舊包裝箱)、彩色復印紙
2、燈籠外部裝飾:紅色卡紙若干(越大越好,或者其他紅色包裝紙)、卡通年畫(貼畫)3張、賀卡3張、卷紙芯6個、紅色春聯(對聯)若干、鑽石貼紙、福字貼畫、中國結(購買或自製)等。
3、工具材料:剪刀、裁紙刀、寬膠條、雙面膠、膠水、膠棒、繩子等。
二、製作過程:
(一)製作燈籠骨架。
由於是雙層六角宮燈,最重要的是搭建骨架,可分為上下兩部分:
1、先做下層燈籠骨架。裁剪12塊大小相同的長方形硬紙板,豎著按圖示拼接並粘貼牢固。每塊骨架的大小取決於燈籠的大小。我們做的算是大燈籠,下層骨架每塊大小約為一張普通賀卡。
2、再做上層燈籠骨架。裁剪12塊大小相同的長方形硬紙板,橫著按圖示拼接並粘貼牢固。每塊骨架的大小要與下層燈籠骨架協調。
(二)上下燈籠外部裝飾
1、下層燈籠是主體部分,外部裝飾要精美、閃亮。燈籠當然是亮紅色的最好看。所以我選擇用亮紅色硬卡紙將下層的六麵包裹粘貼。6個側面粘貼不同的圖案,分別是3個羊年貼畫和3個立體花型賀卡。
2、下層燈籠底部裝飾:用現成的金色福字貼畫封住下層燈籠裝飾,然後穿上中國結,作為底部掛飾。
3、上層燈籠外部裝飾:分別用硬卡紙列印好吉祥的祝福語和祥雲圖案,依次粘貼牢固。為了體現孩子也參與的要求,我讓安安把燈籠外部貼了好多彩色的亮晶晶的鑽石貼。在光線的照耀下,燈籠更加閃亮絢麗。
4、上層燈籠的飛角:我採用及其環保的材料製作——廢舊的卷紙芯。幸好我之前有留存,6個卷紙芯修建好大小後,粘貼上紅色對聯(或其他紅紙)。
5、上層燈籠6個飛角裝飾:自製紅色穗子(流蘇),粘貼在飛角下方。
6、上層燈籠頂部裝飾:採用紅色包裝袋(或其他硬質包裝紙)蒙住上層燈籠頂部
(三)上下燈籠連接:用彩色或紅色粗繩將上下燈籠連接,並將上層燈籠骨架底部與下層燈籠頂部骨架固定好。
這樣,一個大紅燈籠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