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用cfu計數
cfu法
(colony
forming
units)即平板計數法,是食品和葯品檢驗中常用的方法。cfu法為將樣品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系列稀釋,取合適的稀釋度(一般3個稀釋度),以塗布法接種於平板,或以混碟法進行操作,經過一定時間的培養之後,直接統計平板上的菌落。該方法測定的是樣品中所含的現時可培養的活的微生物數量,所以稱之為活菌計數法。對於那些不可培養的微生物,將不可能統計在內。該方法可以用於樣品中諸如細菌總量、真菌總量、放線菌總量等的定量測定。
活菌計數法中,每個菌落由一個單細胞繁殖而成,為肉眼可見的細胞群體,一般來說在每個平板上形成30~300個菌落屬於有效范圍,該法所測量數值有可能偏低,因為有可能兩個或以上的單細胞在一起形成一個菌落。
——《現代微生物學》科學出版社
Ⅱ cfu是什麼單位
cfu是菌落形成單位,菌落形成單位指單位體積中的細菌、黴菌、酵母等微生物的群落總數。在活菌培養計數時,由單個菌體或聚集成團的多個菌體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繁殖所形成的集落,稱為菌落形成單位,以其表達活菌的數量。
菌落形成單位常用CFU法,即平板計數法,平板計數法是將部分樣品取出混合均勻,用適當的稀釋液進行梯度稀釋,取一定量的稀釋液塗布或傾注瓊脂平板,在合適的溫度下培養一定的時間,然後通過肉眼觀察或電子計數器對所有可見菌落進行計數。
(2)cfu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活菌計數法中,理論上每個菌落由一個單細胞繁殖而成,菌落的個數傳統上叫個,但是一個菌落並不一定是一個微生物所生成,也可能是由一簇微生物(一個菌團)所生成,因此叫個不太准確,准確的叫法是菌落形成單位,cfu/g指的是每克樣品中含有的微生物菌落總數。
我國的國標中菌落計數原則是,選取菌落數在30 CFU ~300 CFU之間,無蔓延菌落生長的平板計數菌落總數。低於30CFU的平板記錄具體菌落數,大於300 CFU的可記錄為多不可計。每個稀釋度的菌落數應採用兩個平板的平均數。
其中一個平板有較大片狀菌落生長時,則不宜採用,而應以無片狀菌落生長的平板作為該稀釋度的菌落數,若片狀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餘菌落分布又很均勻,可計算半個平板後乘以2,代表一個平板菌落數。當平板上出現菌落間無明顯界限的鏈狀生長時,則將每條單鏈作為一個菌落計數。
Ⅲ 微生物檢驗菌落總數計算方法是什麼
7.1
菌落總數的計算方法
7.1.1
若只有一個稀釋度平板上的菌落數在適宜計數范圍內,計算兩個平板菌落數的平均值,再將平
均值乘以相應稀釋倍數,作為每 g(mL)樣品中菌落總數結果。
7.1.2
若有兩個連續稀釋度的平板菌落數在適宜計數范圍內時,按公式(1)計算:
(1)
式中:
N——樣品中菌落數;
∑C——平板(含適宜范圍菌落數的平板)菌落數之和;
n1——第一稀釋度(低稀釋倍數)平板個數;
n2——第二稀釋度(高稀釋倍數)平板個數;
。
d——稀釋因子(第一稀釋度)
若所有稀釋度的平板上菌落數均大於 300 CFU,則對稀釋度最高的平板進行計數,其他平板可
7.1.3
記錄為多不可計,結果按平均菌落數乘以最高稀釋倍數計算。
若所有稀釋度的平板菌落數均小於 30 CFU,則應按稀釋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計
7.1.4
算。
7.1.5
若所有稀釋度(包括液體樣品原液)平板均無菌落生長,則以小於 1 乘以最低稀釋倍數計算。
若所有稀釋度的平板菌落數均不在 30 CFU~300 CFU 之間,
其中一部分小於 30 CFU 或大於 300
7.1.6
CFU 時,則以最接近 30 CFU 或 300 CFU 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計算。
這里有個例子參考一下以上是<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中的計算方法。
Ⅳ 菌落總數的計算
菌落總數的測定,一般將被檢樣品製成幾個不同的10倍遞增稀釋液,然後從每個稀釋液中分別取出1mL置於滅菌平皿中與營養瓊脂培養基混合,在一定溫度下,培養一定時間後(一般為48小時),記錄每個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數量,依據稀釋倍數,計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樣品中所含細菌菌落總數。
在進行菌落計數時,有一些樣品的殘渣會在視覺上與菌落混淆,因此,在進行計數時應該仔細分辨。菌落的形狀相對規則,比較有光澤度,更飽滿,而樣品的殘渣比較不規則,沒有菌落的飽滿度和光澤度。
另外,還可向培養基中添加一定濃度的TTC,可以使菌落成紅色,便於觀測和計數,但TTC的濃度不宜過高,否則會抑制菌落的生長。
從溫箱內取出平皿進行菌落計數時,應先分別觀察同一稀釋度的兩個平皿和不同稀釋度的幾個平皿內平板上菌落生長情況。平行試驗的2個平板與菌落數應該接近,不同稀釋度的幾個平板上菌落數則應與檢樣稀釋倍數成反比,即檢樣稀釋倍數越大,菌落數越低,稀釋倍數越小,菌落數越高。
菌落計數所得結果,可分別按以下幾種不同情況作報告。 若1個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在30—300之間,則將該菌落數乘其稀釋倍數報告之。 若有兩個稀釋度,其生長的菌落數均在30—300之間,則視二者之比如何來決定。若其比值小於2,應報告其平均數。
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均大於300,則應按稀釋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 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均小於30,則應按稀釋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
計數和報告
1.操作方法:培養到時間後,計數每個平板上的菌落數。可用肉眼觀察,必要時用放大鏡檢查,以防遺漏。在記下各平板的菌落總數後,求出同稀釋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數,計算處原始樣品中每克(或每ml)中的菌落數,進行報告。
2.到達規定培養時間,應立即計數。如果不能立即計數,應將平板放置於0-4℃,但不得超過24h。
3.計數時應選取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平板(SN標准要求為25~250個菌落),若有二個稀釋度均在30~300之間時,按國家標准方法要求應以二者比值決定,比值小於或等於2取平均數,比值大於2則其較小數字(有的規定不考慮其比值大小,均以平均數報告)。
4.若所有稀釋度均不在計數區間。如均大於300,則取最高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如均小於30,則以最低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乘稀釋倍數報告之。
如菌落數有的大於300,有的又小於30,但均不在30~300之間,則應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如所有稀釋度均無菌落生長,則應按小於1乘以最低稀釋倍數報告之。有的規定對上述幾種情況計算出的菌落數按估算值報告。
5.不同稀釋度的菌落數應與稀釋倍數成反比(同一稀釋度的二個平板的菌落數應基本接近),即稀釋倍數愈高菌落數愈少,稀釋倍數愈低菌落數愈多。
如出現逆反現象,則應視為檢驗中的差錯(有的食品有時可能出現逆反現象,如酸性飲料等),不應作為檢樣計數報告的依據。
6.當平板上有鏈狀菌落生長時,如呈鏈狀生長的菌落之間無任何明顯界限,則應作為一個菌落計,如存在有幾條不同來源的鏈,則每條鏈均應按一個菌落計算。
不要把鏈上生長的每一個菌落分開計數。如有片狀菌落生長,該平板一般不宜採用,如片狀菌落不到平板一半,而另一半又分布均勻,則可以半個平板的菌落數乘2代表全平板的菌落數。
7.當計數平板內的菌落數過多(即所有稀釋度均大於300時),但分布很均勻,可取平板的一半或1/4計數。再乘以相應稀釋倍數作為該平板的菌落數。
8.菌落數的報告,按國家標准方法規定菌落數在1~100時,按實有數字報告,如大於100時,則報告前面兩位有效數字,第三位數按四捨五入計算。
固體檢樣以克(g)為單位報告,液體檢樣以毫升(ml)為單位報告,表面塗擦則以平方厘米(cm)報告。
Ⅳ CFU的平板計數法
CFU法 (colony forming units)即平板計數法,是食品和葯品檢驗中常用的方法。CFU法為將樣品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系列稀釋,取合適的稀釋度(一般3個稀釋度),以塗布法接種於平板,或以混碟法進行操作,經過一定時間的培養之後,直接統計平板上的菌落。該方法測定的是樣品中所含的現時可培養的活的微生物數量,所以稱之為活菌計數法。對於那些不可培養的微生物,將不可能統計在內。該方法可以用於樣品中諸如細菌總量、真菌總量、放線菌總量等的定量測定。
活菌計數法中,每個菌落由一個單細胞繁殖而成,為肉眼可見的細胞群體,一般來說在每個平板上形成30~300個菌落屬於有效范圍,該法所測量數值有可能偏低,因為有可能兩個或以上的單細胞在一起形成一個菌落。
——《現代微生物學》科學出版社
Ⅵ 空氣細菌培養數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1 空氣細菌培養的采樣方法
檢測空氣細菌總數的細菌培養法平板暴露法。此法簡便,目前大部分醫療單位採用。在消毒處理後,操作前進行,室內面積≤30m2對角線內、中、外處設3點,內外點布位距牆壁1m處,室內面積>30m2設4角及中央5點,4角的布點部位距牆壁1m處。
基本原理是:空氣中細菌等微生物可隨塵粒一起下降,在室內各采樣點處放好營養瓊脂平板,采樣高度距地面0.8~1.5m,采樣時,將平板蓋打開,暴露5min或10min,蓋好平板。將平板置於37℃恆溫箱培養48h計算菌落數。
2 細菌數的計算方法細菌總數(cfu/m3=4500N/A×T)
式中A=平板面積(cm2) T——平板暴露時間(min) N——平均菌落數(cfu)
這個計算公式是根據在面積100cm3的培養基表面,5min內能落下的細菌相當於10L空氣中含的細菌數而推算出來的。
3 空氣消毒效果和污染狀況的評價空氣消毒效果的比較
應在消毒前後取樣進行培養,如消毒後空氣中細菌數明顯下降,說明消毒效果好,下面規定適用GB15982——1995規定:Ⅰ類區域細菌總數≤10cfu/m3,並且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Ⅱ類區域細菌總數≤200cfu/m3並且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Ⅲ類區域細菌總數≤500cfu/m3並且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
Ⅰ類環境包括層流潔凈手術室和層流潔凈病房只能採用層流通風才能空氣中的微生物減到此標准以下。Ⅱ類環境包括普通手術室、產房、嬰兒室、早產兒室、普通保護性隔離室、供應室潔凈區、燒傷病房、重症監護病房、採用循環風紫外線空氣消毒器或靜電吸附式空氣消毒器,這類均為有人房間,必須採用對人無毒無害且可連續消毒才能使空氣中的微生物減到此標准以下。Ⅲ類環境包括兒科病房、婦產科檢查室、注射室、換葯室、治療室、供應室清潔區、急診室、化驗室、各類普通病房室和房間,採用紫外線消毒,化學消毒劑熏蒸或噴霧消毒。
Ⅶ 菌落總數的單位CFU是什麼意思,如何解釋
釋義:指在瓊脂平板上經過一定溫度和時間培養後形成的每一個菌落,是計算細菌或黴菌數量的單位。
一個活細菌可以在條件合適的固體表面上形成一個菌落,但是吸附於微小顆粒上的兩個以上菌體或粘連在一起的菌團可能共同形成一個菌落,但細菌的生活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可用菌落形成單位代替以往常用的「菌落數」作為平板計數的數量單位。
測算方法:
將菌液倍比稀釋成不同濃度,每種濃度吸1毫升加到融化溫度達50度的15毫升營養瓊脂培養中混勻使其凝固,置35度孵育24小時,每個平板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得到每毫升中細菌數量,取平均值即可得到較准確的CFU/ml。
(7)cfu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CFU的作用:
CFU主要作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標志,也可以應用這一方法觀察細菌對食品被污染程序的標志,也可以應用這一方法觀察細菌在食品繁殖的動態,以便對被檢樣品進行衛生學評價時提供依據。
CFU超標的危害:
1、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說明其產品的衛生狀況達不到基本的衛生要求,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
2、消費者食用微生物超標嚴重的食品,很容易患痢疾等腸道疾病,可能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危害人體健康安全。
3、需要強調的是,菌落總數和致病菌有本質區別,菌落總數包括致病菌和有益菌,但菌落總數超標也意味著致病菌超標的機會增大,增加危害人體健康的幾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CFU
Ⅷ 什麼是CFU
指單位體積中的細菌、黴菌、酵母等微生物的群落總數。也指1 mL水樣在牛肉膏蛋白腖瓊脂培養基中,於37 ℃培養24 h後所生長的腐生性細菌菌落總數。
在活菌培養計數中,由一個或多個生物體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繁殖形成的菌落稱為菌落形成單位,表示活菌的數量。菌落形成單位的計數方法不同於一般的計數方法。一般直接在顯微鏡下計算菌體數量會將活與死的菌體全部算入,但是CFU只計算活的菌體數量。
(8)cfu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中國現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規定,細菌菌落總數在1 mL自來水中不得超過100個。細菌種類繁多,有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它們必須在適合它們生長的培養基中培養。
然而,在實踐中並不容易做到,因此腐生菌通常在適合大多數細菌的培養基中培養,其菌落總數表明了有機污染的程度。水中細菌總數與有機污染程度呈正相關。因此,細菌總數是評價水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細菌總數越大,水污染越嚴重。
Ⅸ cfu菌落計數方法為什麼乘5
平均菌落數×稀釋倍數得到的結果應該是XXXCFU/g或XXXCFU/ml。如果總質量或總體積為5g或5mL,所以總菌落數應該為平均菌落數×稀釋倍數×5。
活菌計數法中,每個菌落由一個單細胞繁殖而成,為肉眼可見的細胞群體,一般來說在每個平板上形成30~300個菌落屬於有效范圍,該法所測量數值有可能偏低,因為有可能兩個或以上的單細胞在一起形成一個菌落。
平板菌落計數法
是種統計物品含菌數的有效方法。方法如下:將待測樣品經適當稀釋之後,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單個細胞,取一定量的稀釋樣液塗布到平板上,經過培養,由每個單細胞生長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即一個單菌落應代表原樣品中的一個單細胞;統計菌落數,根據其稀釋倍數和取樣接種量即可換算出樣品中的含菌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平板菌落計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