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動滑輪在計算動力時,沒有說明不計繩重和摩擦應該怎麼計算在知道總攻的情況下
這種情況下,應該用總功W總除以動力(繩子末端)所移動的距離S就可以了,不需要考慮計不計繩重和摩擦。S=nh=2×被提物體上升的高度,這個也與繩重和摩擦無關。
『貳』 物理滑輪組動力怎麼算···什麼一根兩根的繩子···
希望採納哦
其實你這樣看,只要是接觸到動滑輪的線都算上,然後所求的拉力=(G物+G輪)/n,n是繩子,也就是接觸到動滑輪的繩子。絕對正確的,我昨天剛學完。
『叄』 滾珠絲杠驅動扭矩計算公式詳細解釋
根據能量守恆,T*w=F*v,式中如下:
式中T:驅動扭矩N.mm; w:絲杠角速度,w=2*Pi*n,F:軸向力,v:載荷移動速度,v=P*n,P:絲杠導程,n:滾珠絲杠輸入轉速。
T*2*Pi*n=F*P*n。
最終可得:T=F*P/(2*Pi),考慮傳動效率,得:T=F*P/(2*Pi*η)。
相關原理
1、按照國標GB/T17587.3-1998及應用實例,滾珠絲杠(已基本取代梯形絲桿,俗稱絲桿)是用來將旋轉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或將直線運動轉化為旋轉運動的執行元件,並具有傳動效率高,定位準確等。
2、當滾珠絲杠作為主動體時,螺母就會隨絲桿的轉動角度按照對應規格的導程轉化成直線運動,被動工件可以通過螺母座和螺母連接,從而實現對應的直線運動。
『肆』 滑輪斜面的牽引力怎麼計算公式
功的公式:W=FS
考慮是否做功要注意功的兩個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F);二是受力物在力方向移動的距離.(二者缺一不可)
功率的公式:P=W/t=FS/t=FV
斜面公式:FL=GH
杠桿平衡條件:動力乘動力臂=阻力乘阻力臂或F1L1=F2L2
滑輪:1)定滑輪相當於等臂杠桿;
2)動滑輪相當於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3)滑輪組相當於動力臂是阻力臂n倍的杠桿.
斜面的機械效率=(W有/W總)100%
W有是有用功即克服重力所做的功.(通常說應做的功.)
W總是總功即拉力所做的功.(有用功和額外功)
滑輪的機械效率:
1)定滑輪的機械效率=(W有/W總)100%(W有=GH W總=FS S=H)
2)動滑輪的機械效率=(W有/W總)100%(W有=GH W總=FnS S=H n是倍數) 例子可參考我的回答問題:
關摩擦力只提供公式:
1)滑動摩擦力的公式:fk=μkF正壓力(μK是滑動摩擦系數)
2)滾動摩擦力(阻力矩)M=KF正壓力.(K是滾動摩擦系數).
『伍』 如何計算汽車的驅動力
汽車的驅動力即牽引力,汽車的驅動力的計算公式:Ft=Ttq*ig*io*vT/r
其中:Ft——車輪驅動力;Ttq——發動機輸出扭矩;ig——變速器速比;io——主減速器速比;vT——整個傳動系的機械效率;r——車輪滾動半徑。
在機械工程中,牽引力是指包括汽車、鐵路機車、自行車等輪式車輛載具的傳動系統對車輪產生以旋轉力矩,通過動輪與地面或鋼軌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產生。
力的作用方向與車輛運動方向相同,力的大小取決於原動機的功率和車輛的運動速度,可由車輛使用者根據需要而控制。常記為F牽,與阻力相對。
(5)用滾輪驅動物體的驅動力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牽引力控制方式:
1、制動力矩控制方式
對將要空轉的驅動輪施加制動力,把發動機輸出的多餘轉矩在制動器上消耗掉,控制車輪的滑轉率在期望的范圍內,其方法類似ABS。
制動控制方式比發動機控制方式響應速度快,能有效地防止汽車起步時或者從高附著路面突然躍變到低附著路面時車輪的空轉。制動控制方式還能對每個驅動輪進行獨立控制,與差速器鎖止裝置具有同樣的功能。
但這種控制方式要把發動機多輸出的功率以熱的形式在制動器上消耗掉,因而制動器發熱嚴重,影響它的使用壽命,不利於提高汽車的經濟性。
2、發動機轉矩控制方式
控制發動機輸入到驅動輪上的轉矩,使車輪的滑轉率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
發動機控制方式則是根據路面狀況輸入給驅動輪最佳的驅動力矩,具體方法有改變燃料噴射量、點火時間和節氣門開度。上述兩種方法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起來綜合使用 。
而採用發動機轉矩控制,除了響應速度比制動方式較慢以外,另一個本質問題是在非對稱附著系數路面不能實現最佳驅動控制,其效能和ABS控制系統低選的情形相似。
為了實現驅動力最佳控制,即最大限度地提高汽車的經濟性、動力性、方向穩定性及可操縱性,目前正在朝著發動機轉矩、車輪制動兩者綜合控制的方向發展。
『陸』 驅動力怎麼算
Ft=Ttq*ig*io*vT/r
其中:Ft——車輪驅動力;Ttq——發動機輸出扭矩;ig——變速器速比;io——主減速器速比;vT——整個傳動系的機械效率;r——車輪滾動半徑
『柒』 求初中物理中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計算機械效率公式。
1、 定滑輪:①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②實質: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③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④對理想的定滑輪(不計輪軸間摩擦)F=GF1l1F2l2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動 的距離SG(或速度vG)2、 動滑輪:①定義: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可上下移動,也可左右移動)②實質: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③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④理想的動滑輪(不計軸間摩擦和動滑輪重力)則:F= 1 2G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 拉力F= 1 2(G物+G動)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vF)=2倍的重物移動的距離SG(或vG)3、 滑輪組①定義: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②特點: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③理想的滑輪組(不計輪軸間的摩擦和動滑輪的重力)拉力F= 1 n G 。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F= 1 n (G物+G動)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vF)=n倍的重物移動的距離SG(或vG)④組裝滑輪組方法:首先根據公式n=(G物+G動) / F求出繩子的股數。然後根據「奇動偶定」的原則。結合題目的具體要求組裝滑輪。
『捌』 驅動力怎麼計算
由發動機的轉矩通過減速器和效率可以算出車輪上的轉矩,除以車路直徑就得到驅動力了
『玖』 使用動滑輪提升物體的總功是用物體的重力和動滑輪的重力的合力起重物體上升的
如下圖:用動滑輪提升物體升高h米時,有用功為W有=G物h;總功為W總=F×2h。
如果不考慮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等阻力,那麼,動力做的功可以看作是總功,即:
W總=G物h+G動h=(G物+G動)×h
或者說:不計摩擦阻力時,動力F等於物體和動滑輪總重的一半。
現在既然提到總功了,就應該根據總功的定義來計算機械效率(測得的動力F是多少就用F的大小乘以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即:
『拾』 滾動小車計算驅動功率:請問在計算一個承載100噸的平車(自身重量7噸),滾輪直徑800,怎麼計算驅動功率
P=(T*n/9550)*0.8
p電機功率
T轉矩,總重/輪半徑。
n轉速,缺條件。
0.8效率。
自己算一下吧,最好加減速機能增大轉矩。用個小電機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