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匯保證金的計算方法
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杠桿類交易,我們先來看下杠桿的作用:杠桿交易,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小額的資金來進行數倍於原始金額的投資,以期望獲取相對投資標的物波動的數倍收益率,抑或虧損。由於保證金(該筆小額資金)的增減不以標的資產的波動比例來運動
國際外匯保證金交易中1標准手固定是10萬美金(所有正規平台都是統一的),因此你選擇的平台提供的杠桿倍數就直接決定了1標准手情況下你需要支付的保證金多少,比如我們選擇了100倍杠桿平台,那麼這個平台1標准手至少要支付100000/100=1000美金的保證金,以此類推。
同時需要交代的是,杠桿交易,杠桿交易只會放大你的盈利率或者虧損率,而不是放大你的盈利或者虧損,換句話說,同等手數的情況,兩個不同杠桿倍數的平台,你的盈利或者虧損是相等,
『貳』 外匯保證金交易的盈虧應該怎麼計算
外匯保證金交易盈虧計算方法:
保證金=N×每手和約金額乘以或除以開倉價格(當時的匯率)×5%,具體來講,某人想在歐元兌美元1.4500位置買入5手歐元則所動用的保證金為:
5×10000(歐元)×1.4500×5%=3625(美元)
如果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歐元兌美元上漲到1.4600,那麼,該參賽者的獲利便是:
獲利=5×10000(歐元)×(1.4600-1.4500)=500(美元)
以獲利比例看如果採用實盤交易的方式交易者用72500美元以1.45買入歐元,待其漲到漲到1.46時拋出可獲利500元,即0.69%,而保證金的交易方式的獲利為500÷3625×100%=13.79%。
『叄』 怎麼去計算外匯保證金外匯保證金的比例是多少
計算外匯保證金之前要先知道兩個數值,一個是合約價值,一個是杠桿。一般外匯的合約價值是10萬,那麼保證金=10萬×交易手數×當前匯率÷(該貨幣兌美元匯率)杠桿。舉例,操作1手歐美,杠桿是400倍。保證金=10萬×1手÷400=250美金。
『肆』 外匯保證金是怎麼計算的
不管你是哪個平台,1標准手的貨幣對都是10萬美金,而你需要投入的資金由這個平台提供的杠桿倍數來決定,如果這個平台是100倍杠桿,那麼就需要你至少投入1000美金,以此類推
另外1標准手情況下1個點例如歐元兌美元從1.3600到1.3601就是10美金的波動,這個和杠桿倍數無關,只和你下單手數有關
『伍』 外匯一手保證金是多少錢 外匯保證金怎麼計算
外匯合約的保證金隨著產品價格變動而浮動。當基準貨幣為美元,保證金為1000美元1手。當對應貨幣為美元,交易1手的保證金的計算公式為:即時匯率×合約單位100000基準貨幣×手數÷100。當對應貨幣非美元時,交易1手的保證金計算公式為:即時匯率×合約單位100000基準貨幣×手數÷(美元/該對應貨幣)的賣出即時匯率÷100。在「恆信外匯」最低可交易0.05手,保證金最低50美元。
『陸』 外匯交易保證金怎麼計算
外匯交易保證金=合約數/杠桿
大資金的話杠桿大小對風險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小資金的話杠桿越大可用保證金可抗的風險就越多,這樣更容易操作。
舉個例子:1000美金做迷你手,100倍杠桿下一單保證金佔用100美金可用保證金是1000-100=900美金,可以抗900點迷你風險;如果用400倍杠桿,做一單迷
手中保證金佔用是25美金,可以抗風險是975點風險,比100倍杠桿多抗75點的風險。這個就是基本的差別。
不過不是選好大杠桿就沒事了,要考慮到隔夜利息,因為杠桿越大 隔夜利息越大。所以說小資金做大杠桿同時要控制好倉位做短線,這樣盈利空間更大些。
保證金不是簡單的合約除以杠桿,美元、歐元和其他貨幣的保證金計算是不一樣的。
美元的計算:
例如美日,假設杠桿100倍,保證金就是10萬÷100=1000美金,0.1手的保證金就是1萬÷100=100美金的保證金,以此類推。
歐元的計算:
例如歐美,一手保證金等於歐美當時的匯價乘以10萬÷杠桿,比如歐美的匯款為1.5000,杠桿為100倍,保證金為:1.5000x10萬÷100=1500美元,0.1手的保證金就是歐美匯率x1萬÷100等於150美金。
其他貨幣的計算:
例如磅瑞,一手的保證金就是本貨幣對的匯款x10萬x歐美的匯率除以杠桿,比方磅瑞的匯率為1.6000,歐美的匯率為1.5000,杠桿為100,保證金為1.6000x10萬x1.5000÷100=2400美元,0.1手的保證金為1.6000x1萬x1.5000÷100=240美金。
『柒』 外匯中的杠桿和保證金怎麼計算
保證金交易中通常用到的杠桿從1:200—1:500之間不等,比較普遍的杠桿比例是1:100。當賬戶的杠桿是100:1, 買100美元,只需要支付1美元。外匯市場的標准合約1手=10 萬元(是基礎貨幣,就是貨幣對左邊的幣種),因為杠桿的作用,現在一手標准合約只需要支付1000美元。
保證金比例=1/杠桿。外匯保證金交易中,一個標准手的資金是100,000元基礎貨幣,也就是貨幣對中的前一個幣種(如投資交易歐元兌美元EURUSD,一個標准手需要100,000歐元EUR)。大額的資金門檻,使得早期的外匯交易僅限於機構之間進行。杠桿的引入,讓個人投資者也能夠參與到這個市場中來。
(7)外匯保證金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外匯交易注意事項:
當在下單前,就應該想好止損價是多少,止損價格是不是合理,下單以後,馬上把止損價填上,為什麼要一開始就要填止損,就是如果行情不是希望走的情況,這樣第一時間就可以減少虧損,止損止損就是停止虧損的意思,只有小虧才能保住元氣。
入單的點位是相當重要,雖然外匯是多和空兩種模式操作,其實是四種操作方法,低多,低空,高多,高空這四種,在單邊勢頭中,這四種模式都是可取的,如果是在震盪趨勢中,切記不可低空和高多,這樣就相當於追漲殺跌,很多人都是追漲殺跌導致虧損。
資金如何分配關繫到心裡承受能力的多少,倉位如果過大或者滿倉操作,趨勢逆轉,則虧損加大,心裡承受壓力也加大,不能仔細的分析行情走勢,從而造成錯誤操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杠桿交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保證金
『捌』 外匯保證金計算
1、何謂外匯保證金交易
說到外匯保證金交易,首先要說一下什麼是外匯交易?
外匯交易就是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進行兌換的過程。體現在具體操作上就是:個人與銀行、銀行與銀行、個人與交易經紀商、銀行與經紀商、經紀商與經紀商之間進行的各國貨幣之間的規范化或半規范化的過程。
外匯交易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交易筆數最頻繁的資金流動形式,每天成交額約逾1.9萬億美元。因為美元為事實上的國際儲備貨幣,所以二戰以來一般都以美元作為其他幣種的直接交易對象。隨著歐元的崛起,在外匯交易市場上,用歐元作為直接交易對象的交易量開始上漲。與其它金融市場不同的是,外匯交易市場沒有具體地點,也沒有集中的交易所,所有交易都是通過銀行、交易經紀商以及個人間的傳統櫃台、電話或者互聯網等形式進行交易。正因為沒有具體的交易所,交易的參與者遍布全球,因此外匯市場能夠24小時運作。交易過程中討價還價所產生的報價,則會通過各大信息公司傳遞出來,傳遞的媒介包括軟體系統、網站平台以及各種交易平台,投資者因此可以獲得實時外匯交易的行情。
那麼保證金交易又是什麼樣的外匯交易呢?
外匯保證金交易也稱為按金交易,它是指在金融機構之間以及金融機構與個人投資者之間進行的一種即期或遠期外匯買賣方式。從本質上講,有點類似於國內已經發展多年的期貨交易。在進行保證金交易時,交易者只付出0.5%~20%的按金(保證金),就可進行100%額度的交易,也就是「以小博大」。在獲利可能性增大的同時,風險也進行了同樣的放大,實在是需要鬥智斗勇的一種投資方式。
外匯保證金交易起源於1980年代的倫敦,後來被引入香港。在我國,1990年代初曾經有一批個人和機構參與過此類交易,也留下了各種各樣盈利和虧損的故事。
正如我們前面提過的,外匯保證金交易非常類似於期貨交易,同時,除了與期貨交易一樣實行保證金制度外,外匯保證金交易還有不同於期貨交易的諸多特點:
一、外匯保證金交易的市場是無形的和不固定的。所有交易都在投資者與金融機構以及金融機構之間進行,沒有類似證券交易所這樣的專門機構; 二、外匯保證金交易不像期貨一樣涉及交割日、交割月的概念,它沒有到期日.交易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無限期持有頭寸,但需清算隔夜息差; 三、外匯保證金交易的規模巨大,參與者眾多; 四、外匯保證金交易的幣種十分豐富,任何國際上可兌換的貨幣都可能作為交易品種; 五、外匯保證金交易的交易時間是24小時的; 其中比較特別的一點是:外匯保證金交易要計算各種貨幣之間的利率差,金融機構要向客戶支付或者從客戶保證金中扣除。
2、走進交易現場
知道了外匯保證金交易的來源和基本特點後,為了更深入的了解它,我們需要先知道這個市場里常見一些基本概念,本章將為您細細解釋。
貨幣代碼:美元USD、歐元EUR、日元JPY、英鎊GBP、瑞士法郎CHF、澳元AUD、紐西蘭元NZD、加拿大元 CAD。
匯率通常以下表中左側欄的形式表示,歐元/美元的報價顯示為EUR/USD,美元/日元報價為USD/JPY,依此類推。
如我們所看到的,上述幾種貨幣是目前市場上自由兌換度最高的幾種貨幣,外匯交易投資市場95%以上的貨幣間交易都是由這些幣種之間產生的。所以一般的金融機構也把這幾種貨幣的報價作為主要或者全部的報價內容。當然,如果今後某種貨幣在全世界范圍內逐漸起到更加明顯的流通和兌換特性,那它一定會被納入到這個報價體系中來;另外一個方面,如果其中某種貨幣的作用越來越弱,或者出現了該種貨幣被取消,它顯然會被篩選出去。
匯率顯示:在國際外匯交易市場上,匯率(也就是外匯報價)都是以五位數字顯示的,比如:EUR/USD 1.0597,USD/JPY 114.32,GBP/JPY 189.93。
匯率的變化:匯率的最小變化是指的匯率最後一位數字的變化(即為1個基點變化),如:EUR/USD的匯率一般是:X.XXXX那麼最小變化就是0.0001;USD/JPY的匯率一般是:XXX.XX那麼最小變化是0.01。
報價:外匯保證金的買進和賣出價格都是由銀行或做市商、經紀商自行決定報出來,也就是金融機構針對個人會對每種貨幣實時報出不同的買入和賣出價格,由個人客戶根據自身的判斷決定當時的買賣方向。當然,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也會實時報出對應的價格,只是和個人客戶看到的報價有一些細小的差別。舉例,如果一個經紀商現在的EUR/USD報價顯示為1.0595/00,就表示經紀商現在願意以1.0597買入您的歐元,願意以1.0600賣出歐元給你。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買入和賣出的差價(點差)為1.0600-1.0595=0.0005,也就是5個基點。對於投資者來說:點差越小,交易成本就越小,獲利的機會就越大。我們都知道證券市場里沒有點差的概念,但有手續費的說法,其實兩者相差不大,都是交易成本的問題。也就是你一交易就已經付出的點差或者手續費,你需要在後面的趨勢里彌補點差或手續費的基礎上,再進行盈利。
報價的分類:所有保證金的報價都分為間接報價和直接報價。這種分類是歷史形成的延續,他們在後面要講的每點盈利的計算上有著不同的表現。間接報價的貨幣包括:EUR/USD、GBP/USD、AUD/USD、NZD/USD等,也就是以一種非美元的貨幣的價格兌換美元貨幣進行價格比所產生的報價;直接報價的貨幣包括:USD/JPY、USD/CHF、USD/CAD等,也就是以美元貨幣的價格兌換非美元貨幣價格比所產生的報價。舉例來說,EUR/USD報價為1.0596,即表示每歐元兌換1.0596美元;USD/JPY報價為116.95,即表示每美元兌換116.95日元。
交易合約:外匯保證金的合約單位類似期貨和證券交易,都是以一個規定的最低固定數目作為單位來進行,也被稱之為1手(口)合約。需要大家明確的是:這里提到的交易合約是指的投資者投入保證金進行比率放大後的資金單位,而非客戶的本身實際資金大小。
交易說明:在外匯市場,貨幣買賣總是成「相對」交易,譬如歐元兌美元或美元兌日元。相應地,所有交易都是在買進一隻貨幣後,同時賣出另外一隻。基準貨幣是「買進」或「賣出」的基礎。貨幣對可以看作用來買進或賣出的工具。比如歐元兌美元(EUR/USD),如果你認為美國經濟將繼續下滑並且那將對美元不利的話,你可以「買入」EUR;也就是你買進歐元並且預期歐元相對美元會上升。相對而言,如果您可以「賣出」EUR,你「買進」美元USD同時賣出歐元,如果您預期美元相對歐元會上升。
盈利和虧損:盈利和虧損的計算就是計算買入/賣出貨幣組合時的每點價值,如果投資者在1.0635買入歐元,後在1.0650賣出,則表面盈利為15點。每點到底對應多少價值,要根據報價方式不同而定!間接報價的貨幣,無論匯率怎麽變化,每點價值都是固定的,但是對於直接報價的貨幣,就會因為匯率的變動影響每點的實際價值。
自動轉倉:在外匯市場交易中,所有的部位必須在兩個交易日平倉。舉例來說,如果投資人在星期二賣出十萬歐元,投資人必須在星期四拿出十萬元現金的歐元來平倉,除非這個歐元的部位辦理延展。大部分交易商、銀行自動為投資人提供延展服務,在北京時間上午六點的時候,會將投資人的外匯部位頭寸交換,使原來的外匯部位能在到期前轉移到下一個交易日。任何一個外匯部位延展會產生對沖或是拋補的價差,而這個價差則由銀行間隔夜拆借的利率決定。被交換位置的價格通常會不同。數量的區別會根據貨幣對、二貨幣之間的利率差別和每日價格的變動而變更。舉例來說,在某一天,美元對日元的每一手部位延展可能是0.50美元而英鎊對日元的每一手部位延展可能是2.0美元。
在北京時間上午五點﹝冬季時間六點﹞的時候,交易商、銀行會自動的將未平倉的部位頭寸計算利息而加進帳戶的資本金內(如果利息是正)或從帳戶的資本金內扣除(如果利息是負)。如帳戶的保證金要求是百分之二以上,投資人可以因為手中持有較高利率的貨幣而賺取利率的價差,但是如果持有較低利率的貨幣則會被系統扣除利息的價差。帳戶的保證金小於百分之二,則不論是持有那一種貨幣都會被扣除利息的價差。百分之二的保證金是外匯交易市場的約定俗成,然而大部分的外匯經紀商會要求至少百分之三到五的保證金比例,投資人才能延展部位,得到利率的價差。
特別注意事項:每逢星期四的時候,通常加減的利息價差會比平常大三倍以上,因為這天的外匯部位延展需加上周末的時間。
高杠桿、低保證金:外匯買賣的保證金是銀行或交易商避免客戶交易風險而要求客戶質押的現金。客戶存放保證金就可以持有比保證金價值大很多的倉位。目前市場上的外匯交易平台,您可以使用高至200倍的杠桿買賣,且採用自動化的程序,確保客戶不會損失超過投放於帳戶內的資金。帳戶的保證金百分比水平全部記錄在系統內,交易平台可依照各帳戶的情況,實時計算出持倉所需的資金(佔用保證金 Used Margin),和可供建立新倉的資金(可用保證金 Usable Margin),連同餘額,凈值和實時計算的盈虧信息,一同顯示於帳號窗口內。當帳戶超出最高可容許杠桿比例時,經紀商、銀行交易部有權清算戶口內某部份或全部的倉。客戶必須注意監控帳戶內的保證金情況,確保可在自主的情況下止損,特別是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時。
3、保證金是雙刃劍
外匯保證金是容易入門的投資,而獲利的主要因素可謂經驗、信息和運氣為主。正因為外匯保證金交易的雙向交易、放大、利息返還等特點,使得眾多的投資者紛紛通過各種渠道大量參與到此類交易中來。縱觀歷史,我們發現就像任何一種投資手段一樣,每種方式都有它的獨特有點。
優點:
1、資本低,一般少於實際投資10%;
2、雙向交易投資,漲跌都有獲利機會;
3、獲利可能性高,有時一天有一倍以上的獲利;
4、風險可控性,可預設限價和停止損點(這點要辯證的看,主要取決於投資者的經驗和交易能力);
5、24小時交易,隨時參與;
6、手續費低,交易成本少;
7、全球每天的交易量超過1.9萬億美元,不易落入人為操縱;
8、信息透明度高,所有行情、數據和新聞都是公開。
缺點:外匯保證金交易的缺點本質上都是如何應對市場可能巨大波動情況下的巨大風險的問題,因為一次平時看似小的錯誤投資,就算全部資金投入也只不過虧損本金的百分之一、二,而在保證金里,因為放大的作用,可能會虧空全部本金還不夠。
這種比率大的虧損,主要因為投資人在以下幾個方面出現問題:
1、放大比數過高,風險加強;
2、過分主觀,猜頭猜底;
3、賭博心理;
4、沒有資金控管,全倉押入;
5、缺少基礎分析能力,盲目跟風。
大家都會發現這些這些問題都是很常見的,正因為80%的人都知道而又都會犯的錯誤才是真正的錯誤!後面我們會繼續講解如何規避以上風險用好外匯保證金這種投資工具。
4、交易細節
正如隔行如隔山,保證金交易的市場里擁有眾多的術語和特殊稱謂,正所謂「可以不懂,但不能不知」。本章即為您詳細解釋主要術語的准確含義,為您瀏覽市場評論閱讀專業書籍時提供一點幫助。
交易部位、頭寸(POSITION):是一種市場約定,承諾買賣外匯合約的最初頭寸,買進外匯合約者是多頭;賣出外匯合約為空頭。
空頭、賣空、作空(SHORT):交易預期未來外匯市場的價格將下跌,即按目前市場價格賣出一定數量的貨幣或期權合約,等價格下跌後再補進以了結。
多頭、買入、作多(LONG):交易者預期未來外匯市場價格將上漲,以目前的價格買進一定數量的貨幣,待一段時匯率上漲後,以較高價格對沖所持合約部位,從而賺取利潤。這種方式屬於先買後賣的交易方式;空頭正好與之相反。
平倉、對沖(Liquidation):通過賣出(買進)相同的貨幣來了結先前所買進(賣出)的貨幣頭寸。
保證金(MARGIN):以保證合同的履行和交易損失時的擔保,相當於交易額的0.5%(200倍)~5%(20倍),客戶履約後退還,如有虧損從保證金內相應扣除。
揸:買入(源自粵語)。
沽:賣出(源自粵語)。
區間:貨幣在一段時間內上下波動的幅度。
上檔、下檔:價位目標.(價位上方稱為阻力位,價位下方稱為支撐位)。
底部:下檔重要的支撐位。
長期:一個月~半年以上(200點以上)。 中期:一星期~一個月(100點~200點)。
短期:一天~一星期(30~50點)。
熊市:長期單向市場向下。
牛市:長期單向市場向上。
區間振盪:貨幣在一區間內來回、上下波動。
牛皮市:行情波幅狹小。
交投清淡:交易量小,波幅不大。
交易活躍:交易量大,波幅很大。
上揚、下挫:貨幣價值因消息或其它因素有明顯方向性的發展。
膠著:盤勢不明,區間狹小。
盤整:一段升(跌)後在區間內整理、波動。
回檔、反彈:在價位波動的大趨勢中,中間出現的反向行情。
打底、築底:當價位下跌到某一地點,一段時間波動不大,區間縮小(如箱型整理)。
破位:突破支撐或阻力位(一般需突破20~30點以上)。
假突破:突然突破支撐或阻力位,但立刻回頭。
作收:收盤。
上探、下探:測試價位。
獲利了結:平倉獲利。
恐慌性拋售:聽到某種消息就賣出平倉,不管價位好壞。
停損、止損:方向錯誤,在某價位立刻平倉認賠。
空頭回補:原本是多頭市場,因消息或數據而走(賣出)沽市(沽入市或沽平倉)。
多頭回補:市場是空頭市場,後改走多頭市(揸入市或揸平倉)。
單日轉向:本來走沽(揸)市,但下午又往揸(沽)市走,且超過開盤價。
賣壓:逢高點的賣單。
買氣:逢底價的買單。
止蝕買盤:作空頭方向於外匯市場賣完後,匯率不跌反漲,逼得空頭不得不強補買回。
鎖單:是保證金操作的手法之一,就是揸(買)沽(賣)手數相同,但不平倉。
漂單:就是做單後不在當日(市)平倉的意思。
5、網路外匯交易
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已經走過了多個年頭,隨著網路信息應用的深入人心,網路消費、網路支付也變得越來越平常,應運而生的就是網路交易。這在中國的證券行業已經有了近4年的發展歷史,事實證明它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也博得了廣大投資者的認同。同樣,外匯市場里的網路保證金交易方式就是因此而深入中國,變成了一種可望而又可即的投資手段。在國際市場上,外匯保證金網路交易已經十分普遍,日益成為外匯交易的主要方式,不僅機構之間的交易開始採用這種方式,個人投資者也越來越多的通過互聯網參與外匯交易市場。目前在國內出現的交易商基本都是通過互聯網外匯交易的方式提供服務。
網路交易的發展,將個人以及小型投資機構很難介入的外匯交易實時呈現在每個投資者面前。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眾多經紀商通過網路提供外匯交易服務,從投資者自身的角度出發,有各種判斷的標准。
一般一個好的交易平台應滿足的基本條件是:
1、程序運行穩定,適應性強;
2、報價迅速、很少錯價、行情波動時穩定有效;
3、成交迅速、歷史可查找;
4、操作方便,無需費時學習。
更多的要求則體現在服務的層面上:
1、在線咨詢;
2、圖表功能;
3、賬戶報告;
4、保證金實時監察;
5、新聞提供;
6、下單實時運行。
6、NFA介紹
2000年12月,美國通過了《期貨現代化法案》,此項法案要求所有外匯交易商必須在美國期貨協會(NFA)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注冊為期貨傭金商(FCM),並接受上述機構的日常監管,在期限內不符合資格或沒有被核準的外匯業者將被勒令停止營業。這一法案的出台,使得網路外匯保證金交易走上了規范發展的軌道。
NFA是行業自監管組織。相對而言,美國的投資行業比較成熟和規范,因此,眾多投資者在選擇保證金經紀商時第一要看的就是:此機構是否在NFA注冊並接受管理,同時還會查詢機構經營過程中是否有過不良記錄等公開信息。這個措施為個人投資者了解交易商的信譽提供了一定的方便,在人為減少風險的項目上起到了比較重要的作用。
NFA介紹:http://www.nfa.futures.org/basicnet/Welcome.html
美國全國期貨協會(NFA)是根據美國《商品交易法》第17節的規定,於1976年組建的期貨行業自律組織,屬非盈利性會員制組織。1981年9月22日,CFTC接受NFA正式成為「注冊期貨協會」,1982年10月1日,NFA正式開始運作。
NFA履行的幾項監管職責為: 1、審核和監督會員必須符合NFA的財務要求; 2、制訂並強制執行保護客戶利益的規則和標准; 3、對與期貨相關的糾紛進行仲裁; 4、審批NFA會員資格,期貨代理商(FCMs)、介紹經紀人(IBs)、商品交易顧問(CTAs)和商品合資基金經理(CPOs)都可以成為NFA的會員。
行業道德標准:NFA實行的行業道德標准包括了《商品交易法》第17節特別規定的內容,例如禁止欺詐、操縱和欺騙性的行為,以及不公正的和不正當的交易等。NFA還禁止黑市交易,要求會員制訂對雇員和自由賬戶的監督制度。這些與CFTC和交易所的要求相類似的。此外,NFA要求CPO和CTA會員遵守CFTC和交易所的特別規定。NFA還制定了一條「了解你的客戶」的規則,要求會員對新客戶的情況進行全面了解,並在客戶開立期貨賬戶前提供期貨交易風險揭示書。
7、杠桿倍數如何訂定?
這是客戶及投資人朋友常常問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在專業資金控管中的一個大學問,是投資成敗的一個大關鍵。
我們用的方法之一就是:以實盤獲利能力的年收益/獲利能力,延伸推理而計算出的舉實例如下。
例如有操盤系統用於實盤的獲利記錄表,在2003年11月3日6:00AM投入1,000(K)(1,000K意即1,000千=1,000,000,是交易室中的專業術語),在EUR/USD=1.1600系統訊號發動買入EUR100萬元,其間做了36筆交易,到了2003年11月25日,歐元到了1.1800此系統已賺了USD29,790。意即一個月的100萬歐元實盤投入可賺取美金29,790。月報酬率為USD29.790/1,000,000×1.1600=2.2568%,推算年報酬率為2.568%×12=30.8%獲利率為3成。
投資人若決定參入保證金交易,以財務杠桿擴大收益率,但同時必須想到損失的可能風險概率也隨之同比率放大。此時我給投資人的建議及目前我操作的實務做法是放大兩倍(最多不超過三倍)。以結果論,倒推之:30.8%×2=61.6%,扣去手續費,執行時價差,獲利分紅,以保守心態,將績效打6折,即61.6%×60%=36.72,是客戶實得(免稅)的年收益。我問客戶,滿不滿意?若客戶點頭滿意這個收益率,我在提供他的基金操盤建議時,就只運用2倍的杠桿。各位投資朋友,看起來神秘又復雜難解的杠桿比率就是這樣制訂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