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毛衣掛肩長度計算公式
掛肩計算中,(對於平袖型)應該先計算前後片掛肩總轉數:
前後片掛肩總轉數=(掛肩規格尺寸*2-修正值*2)*直密+肩縫耗*2
當然,對於斜袖產品(插肩,馬鞍肩等)則不計算前後掛肩總轉數,直接計算掛肩以上轉數:
掛肩以上轉數=(袖根尺寸+修正值)*直密
--------這里的修正值是指袖根和掛肩之間(也就是直角邊和斜邊)的測量差異,根據斜袖的傾斜程度而定,前人提供的經驗一般是6-7cm;
另外對於斜袖產品,其前、後掛肩尺寸應該是:
前掛肩尺寸=掛肩以上轉數-6cm左右
後掛肩尺寸=掛肩以上轉數-1.5cm左右
⑵ 連肩袖長74怎麼換算肩寬
肩寬的量法是左肩頂點至右肩頂點,根據人的體型順量,神長是肩點到手腕處。如穿在西裝內一定要比西裝袖長長二至三公分。
按布納克的計算,身高增加1厘米,即增加0.61%(依身高165厘米計算),下肢全長便增加0.63厘米,即增加0.71%(依中等下肢全長88厘米計算),而肩寬則增加0.17厘米,即增加0.45%(按中等肩寬37.5厘米考慮。
⑶ 男生標准三圍計算公式,以及肩寬計算公式。
普通男性標准三圍
胸圍=身高*0.48
腰圍=身高*0.47
臀圍=身高*0.51
三圍為人體的胸圍(bust)、腰圍(waist)、臀圍(hip)三者的合稱。
曲線美是衡量女性形體美的重要標志,而人體「三圍」又是構成曲線美的核心因素。
同一民族的男性和女性在身高、體重等參數之間存在相關關系,可以相互換算。日本學者大島正光得出的由男性數據求女性人體尺寸的換算系數(節選):胸圍系數為90%,腰圍系數為89%,臀圍系數為102%。
標准三圍
我國健美專家曾根據一般女性國人曲線體型的「三圍」,結合健身運動對人體形態,歸納出計算女性標准三圍的方法:
[胸圍=身高(厘米)×0.535],[腰圍=身高(厘米)×0.365],[臀圍=身高(厘米)×0.565]。根據統計結果得出「三圍」小於5厘米,說明過於苗條(偏瘦);大於5厘米,說明過於豐滿(偏胖)的結論。
職業女模特的三圍標准與此不同,由於職業需要,她們的三圍標准與正常標准有一定的差距。
針對中國人種特點,三圍尺寸的標准一般為胸圍84厘米,腰圍61厘米,臀圍90厘米。
⑷ 衣服的肩寬怎麼計算
可以通過測量來計算肩寬
受試者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兩肩放鬆。測試人員站在受試者背面,先用兩食指沿肩胛岡向外摸到肩峰外側緣中點即肩峰點,再用測徑器測量兩肩峰點間的距離讀數。測量誤差不得超過0.5厘米。
最大肩寬/肩最大寬:在三角肌部位上,上臂向外最突出部位間的橫向水平直線距離。
在《服裝用人體測量的部位與方法》中,總肩寬(shoulder width)定義為——被測者手臂自然下垂,測量左右肩峰點之間的水平弧長
(4)肩長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成衣尺寸
1、背中+袖長,從後背中縫與領子的接縫處,經過肩點到袖口的長度。
2、袖長,從肩點到袖口的長度。
3、上衣總長,上衣類及襯衣等上裝外套、連衣裙等,從肩線與領子的接縫處到衣邊的長度(包括連衣裙的)
4、裙長,後身中央的腰帶上部到裙邊的長度。
5、褲長,沿外側縫線,從腰帶上部到褲腳的長度。
6、檔長,從腰帶上部,沿前中心線到立檔的長度。
7、褲腿長,從立檔開始沿內側縫線到褲腳的長度
⑸ 襯衫肩寬袖長怎麼量
襯衫肩寬測量方法:
在被測量襯衫的紐扣打開情況下,將肩部(過肩)後領朝前,平鋪於台上,經後領口向下2.5-3CM處,自左肩袖縫水平量至右肩縫處。
襯衫選購注意要點:
一、領圍要合身
購買襯衫合不合身最應該注意的也是最容易忽視的,是襯衫的領圍。
如果領圍太鬆了,鬆鬆垮垮顯得不正經,沒有嚴肅的感覺,而如果太緊了,卡著脖子上班,誰都會覺得不舒服。
三、袖長要注意
袖長是襯衫最需要注意的,一件襯衫穿得有沒有品味,看你的襯衫袖長就知道了。
如果不是對襯衫有一定講究的人,買襯衫非常隨便,袖子長一點可以,短一點也行,這樣穿襯衫是沒有意義的。
正確來說,最合適的長度是手臂自然下垂時,袖長達到手腕關節下方2.5厘米左右處,且袖口能夠緊貼手腕,襯衫袖部才算達到最完美的視覺平衡。
三、細節泄露襯衫品質
紐扣。如果你是經常穿襯衫的人,你的地位也需要你在襯衫上顯露你的身份,那麼,襯衫的紐扣就是關鍵。
經典的原生貝殼扣就是品質的標志之一,越厚的原生貝殼扣價格越昂貴。襯衫的紐扣也是出了襯衫面料之外,最能看出品牌和名貴之處的細節。
⑹ 服裝尺寸中小肩寬是怎樣度量的
肩寬的測量方法:
受試者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兩肩放鬆。測試人員站在受試者背面,先用兩食指沿肩胛岡向外摸到肩峰外側緣中點即肩峰點,再用測徑器測量兩肩峰點間的距離讀數。測量誤差不得超過0.5厘米。
(6)肩長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肩寬指數的特點:
青春期前男女肩寬與骨盆寬差異較小,青春期末,女性肩寬明顯不如男性,但骨盆寬與男性接近。
我國城市女生20歲時肩寬平均為34.85cm,男生平均為38.46cm;而女性骨盆寬平均為27.11cm,男性平均為27.12cm;
女性肩盆寬指數即[骨盆寬(cm)/肩寬(cm)]×100,隨年齡增長而加大,表現女性臀部比較豐滿的體形特點,而男性肩盆寬指數隨年齡增加而減少,女性胸圍在青春期增加約20cm,增加幅度低於男性。大腿圍女性始終大於男性。
這種差異可能與兩種性激素作用部位不同有關,使體脂具有性別差異。最終男性形成肩部寬、胸圍大、骨盆窄、肌肉發達的男性體態,女性則形成骨盆較寬、肩部較窄、胸圍較小、體脂豐滿的女性體態。
⑺ 衣長,袖長,肩寬怎麼量
1、肩寬的測量
衣服的正面是平的。起點是衣服一側的肩縫和袖縫的交點,終點是另一側的袖縫的交點。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是路肩寬度數據。
(7)肩長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學習測量服裝尺寸,應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具有善於區別穿用對象而隨機應變,也要有判斷體型能力和較豐富的有關社會經驗概括起來應具備以下方面的知識與經驗:
1:有關服裝方面的體結構知識熟悉人體各部位比例關系,能識別,判斷特殊體型的類型、程度等。
2:准確區別服裝品種、款式、造型和裝飾的變化規律,掌握結構制圖、縫制等專業技能。
3:善於觀察,判斷穿用對象的心理,對服裝款式、造型,喜好要求等。
學習測量服裝尺寸,一方面是掌握服裝各品種對人體測量的有關部位,准確測量的具體方法。另一懂得觀察體型特徵,了解被測量者對服裝的要求。以確定成衣的款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7)肩長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來源:網路-服裝尺寸
⑻ 手工毛衣編織計算方法(掛肩 袖子 領子 要怎麼計算)
1、准備材料:棒針兩根、直尺一把、毛線一團
⑼ 標准身材胸圍.腰圍.肩寬.臂長.腿長怎麼計算
下面為大家提供的是女子標准體重的計算方法以及標准三圍的計算方法,經過計算之後,針對不理想的部位,我們可以有的放矢的做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塑身練習,從而使我們的身材更完美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骨瘦如柴.
女子標准體重(演算法一)
45+[身高(厘米)-150]X0.32+(年齡-21)÷5
體重演算法二
身高 - 112 cm
圍度演算法一
胸圍:身高 x 0.52
腰圍:身高 x 0.37
腹圍:身高 x 0.457
臀圍:身高 x 0.542
大腿圍:身高 x 0.26 + 7.8
圍度演算法二
下身比例:以肚臍為界,上下身比例應為5:8.
胸圍:在腑下沿胸的上方最豐滿處測量,胸圍應為身高的1/2.
胸圍:腰的最細部位其標准圍度比胸圍小20CM.
髖圍:在體前恥骨平行於臀部最大部位測量,髖圍應較胸圍大4CM.
大腿圍: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線下測量,大腿圍應較小10CM.
小腿圍:在小腿最豐滿處測量,小腿圍應較大腿圍小20CM.
足頸圍:在足頸的最細部位測量,足頸圍應較小腿圍小10CM.
手腕圍:在手腕與肘關節的中部測量,手腕圍應較足頸圍小5CM.
上臂圍:在肩關節與肘關節的中部測量,上臂圍應等於大腿圍的1/2.
頸圍:在頸的中部最細處測量,頸圍應與小腿圍相等.
肩寬:即兩肩膀峰之間的距離,應等於胸圍的1/2減4CM
這也不標准最好的話可以找量身材的幫你量踩標准`
⑽ 衣服的肩寬怎麼計算
衣服的測量方法
以下是衣服詳細尺寸的量法,希望大家能在網上買到合適衣衣
1:衣服或者連衣裙:(單位:CM)
●衣長:衣服後背處從領口線到下擺
(備註:一般量反面,連衣裙從後背中央最上端到裙擺的直接總長)
●肩寬:兩端肩邊線的距離
(備註:一般量衣服反面,對於沒有袖子的衣服不用量)
●袖長:從肩線到袖口的直接長度,
(備註:遇到斜肩的衣服,取與腋窩處相對的地方到袖口的長度)
●胸圍:兩腋下之間的長度距離*2
(備註:量的時候把衣服正面放平整開始量)
2\褲子或者半身裙:(單位:尺和寸)
●腰圍:衣服最下擺從左到右的距離
( 連衣裙量腰部最細的地方)
●臀圍 褲子:從臀部2/3處開始從左到右的長度,一般與前面拉練的底線平行處開始量。
(一般寬松的休閑褲不怎麼限制臀圍)
●裙子:臀部位置從左到右的距離(見圖示)
(A字裙或者貼身連衣裙需要量,大擺裙一般不限制臀圍。)
●長 度 褲子:從腰線接縫處到褲腳的直接長度。
裙子:從腰部中央接縫處到下擺的直接總長。
●大腿圍 褲子:從褲前襠接逢處到腿外圍的直接長度*2
●前 襠 褲子:一般低腰褲或者熱褲需要量前襠長度,一般從褲子腰部中間紐扣處到褲襠接處的直接長度。
網上購物難免經常被選尺寸而困擾,特別是那些特別提示衣服偏大或偏小款的,總擔心買了大碼不合身不好看,又擔心買小一碼穿不下還要花郵費換貨。
下面是常見尺碼和身材對應表。注意:
如果是以M碼開始的碼數:
M,L,XL則等於碼數表的S,M,L如果是以S碼開始的碼數,則等於碼數表的S,M,L,XL
當然以上是基本的尺寸對照,每個商家也都會有各自的尺碼和厘米對照表,但還是會被那一堆數字弄暈,下面就教給大家如何測量自己的身材指標,以買到合適尺碼的衣服。
一、基本測量指標
女性決定身材的重要指標是三圍:
胸圍、腰圍、臀圍。
男性決定尺寸的重要指標是肩寬、領圍(襯衫)、腰圍。
測量要點:
貼身測量,不要留有餘量。
胸圍要通過胸的最高點尺子平行地面一周。
腰圍要量腰部最細的部位,不要量褲腰的地方,基本上在肚臍以上3cm左右的地方,尺子平行地面測量一周。
臀圍要過臀部最高點,平行地面測量一周。
二、其他測量指標
三圍是基本的圍度,還有幾個基本的xx:
衣長、袖長、褲長。
測量要點:
衣長從頸部和肩部的交點開始測量,尺子垂直地面,量到你希望衣服的長度為止,得到的數據就是衣長。
袖長從肩最寬點量起,通過肘關節直到的合谷穴的長度是標準的袖長。
褲長:
從腰圍線開始到腳踝的位置的xx。
最後還有一個基本的尺寸就是肩寬:
肩寬一定要從後背量,從肩的最寬部量起,要通過頸椎和脊椎的交點,量出曲線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