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散養土雞,土雞生態養殖方法
把養雞地點轉到山上(或果園),遠離村莊,疾病少,節省飼料,生長加快,但要注意以下四點 一、選址 雞場宜選在背風向陽的山凹處,有草有樹,樹可遮蔭乘涼,草可採食。在乾燥處建成冬暖夏涼的簡易雞舍 二、飼養 在家養30~45天,再移到山上飼養,成活率更高。白天放雞活動,曬太陽,覓食。早、中餐可喂半飽,發揮雞覓食的積極性,晚餐喂飽。食槽底大口小,口上釘上內卷邊,既可防雞嘴鉤出飼料,又可防雞進槽拉屎、扒出飼料。夏天晚上從天黑到夜裡10點鍾,在雞舍平地上1米高處吊盞電燈,誘蟲喂雞。無電,可掛盞煤油燈。給足清潔飲水 三、管理 雞舍要冬暖夏涼。要格外注意「倒春寒」的侵襲。晚上要讓雞回舍過夜。每天早上清掃雞糞。可養狗防野獸 四、防疫 小雞出殼7天,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每隻雞鼻孔各滴1滴;養60天,用新城疫ⅰ系疫苗和霍亂疫苗打針,每隻雞1毫升,預防雞瘟、霍亂。用食醋和涼開水各一半,或1片痢特靈溶於500克涼開水,讓雞飲;也可把黃豆塞入新鮮豬膽內,扎緊管口,風干。1月齡雞每雞半粒,2月齡雞每雞2~3粒,交替使用,防治白痢病的效果很好
⑵ 如何散養土雞
1、雞苗應選擇對環境要求低、適應性廣、抗病力強、活動量大、肉質上乘的土雞苗。
4、適時開料給雛雞第一次投料稱為開料。開料時間應適當推遲,最適宜時間應在雞出殼後24~36h。也可根據雛雞健康狀況和外界氣溫情況來定。
5、盡早開水雛雞第一次飲水叫開水。當雛雞運到後,盡快將它送進育雛室(冬季尤其必要)讓其自由飲水。
⑶ 散養柴雞怎麼養
眾所周知,雞的品種有很多,不同品種味道及營養都會有所不同,同時不同喂養方法,雞的營養雞味道也會有所不同,比如散養雞與圈養雞,散養雞會更加的營養美味。那麼大家知道如何散養柴雞嗎?下面與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如上所述,柴雞也可以叫做土雞、笨雞,屬於土雞的一種,味道非常的鮮美,含有極高的營養成分,尤其是散養的柴雞,那麼味道更是鮮美哦!
分享或轉發請註明內容出處:鳥基地博客 讓更多的小夥伴一起學習吧!
本文鏈接地址:http://b.niaojidi.com/yz/1677.html
⑷ 怎樣散養土雞
散養土雞首先要選好養殖場地,搭建雞舍,並提供運動場。由於是散養,不需要准備食槽,可以將食物投放到外面,讓其自行採食,定時給盛水皿添水,保證水分充足。定期給雞舍消毒殺菌,並及時注射疫苗,預防各類疾病的發生。需要繁殖的話,需要准備育雛室,控制好溫度和濕度,以便雛雞能正常生長。
2、散養土雞還是雞苗的時候不要散養,雞苗是很脆弱的,尤其是第一個月一定要養在室內,而且室內要保證一定的溫度,前兩周溫度在28-32℃為宜,溫度如果不適合可能會誘發雞苗的一些疾病。
⑸ 養雞怎樣養
一、品種選擇
養殖時選擇雞的品種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選擇一個好的品種是養殖成功的關鍵,優良品種有著較強的抗病力,肉的品質也比較好,產蛋量高等一系列優點,品種一般是肉雞、蛋雞或者是兩者兼用的品種,我國例如崇仁麻雞等都是比較優質的品種,雛雞選擇時一定要選擇有生產經營許可證的飼養場,確認雛雞沒有病害特別是傳染病才能將其合群飼養。
二、場址選擇
飼養土雞的地方要將它選擇建立在遠離居民區、工廠或者是交通要道等嘈雜有污染的地方,附近沒有污染源、人流量不大的荒山或者是上去,山上的樹不宜過大、樹冠應該較小和果樹比較稀疏的地方,養殖場的地表要有豐富的植被,至少有一半的地勢是平坦的且應該背風向陽、高溫乾燥、有充足的水源且排灌水方便等,但是注意不能將其建立在沿河地帶。
三、雞舍搭建
雞舍的搭建不需要太過於繁殖簡單容易的就可以了,條件比較差的地方可以用竹子或者是水泥搭成2米左右高的簡易雞舍,頂部需要用瓦蓋進行遮蓋,四周便可以用塑料布進行遮擋,在棚的兩端各開一個口利於雞與飼養人員的出入也能夠增強雞舍的通風透氣型,需要注意的是要將棚的支架用鐵絲將其辣牢,一般大棚在構造寬長在5*10米左右,高度在2米左右。
四、飼料選擇
飼料的品質直接決定著土雞以及土雞蛋的質量與產量,在土雞育雛期的時候主要是以全家雛雞料為主,長大之後放養以自帶配料為主,配料中包括精料、青綠飼料和鮮活飼料等,精料主要是以玉米等農作物為主小苗為輔,適當的加入一些復合的預混料,選擇一個合適的飼養場地,場地不能過於潮濕需要乾燥的環境,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證土雞的正常生長。
⑹ 怎樣養殖散養雞
養殖散養雞要做好以下幾點:
1選品種
要選擇放養的土雞或土雜雞為最佳, 因為它們具有耐粗飼、 抗病力強的特點, 而且產蛋高、 品質好、 肉質嫩、 味道美、 深受大眾喜愛。
2擇飼料
土雞的生長速度比較慢, 對飼料營養水平的要求也低, 但如果只喂單一飼料, 難會免造成營養缺乏, 影響發育, 降低成活率和產蛋率。所以要選擇優質土雞系列全價料、 混合料, 採取放養加補飼的形式進行飼養。也可以採用種植的南瓜、 薯類、 草類、雜糧等代替部分混合料。
3建雞舍
場地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 這既關繫到衛生防疫、 雞的生長和飼養人員的工作效率, 又關繫到養雞的成活率及效益。場地選擇應遵循一下幾個原
則: (1 ) 有利於防疫。 (2 ) 要交通方便。 (3 ) 在避風向陽, 地勢較平坦、 不積水的地方。 (4 ) 水源電源充足,植被好、 蟲蟻多、 隔離條件好的地方。 (5 ) 冬暖夏涼,溫度適宜。
4談飼養
4.1雛雞的飼養
小於 60d 天的雞稱為雛雞, 比較嬌嫩, 小於 10d天內的死亡率較高。應注意安排好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 ) 實施變溫育雛。雞雛對所處的環境溫度有比較高的要求。因此溫度的控制對於育雛很關鍵。育雛所給的溫度也隨著雛雞日齡的增長而不斷降低。比如, l~3d 時為 35~34℃, 4~5d 為 34~33℃, 6~8d 為 33~32℃……25d 以後, 便可停止加溫。
(2 ) 雛雞管理要加強。雞的飼養度, 按雛雞的天數的增加而減少。用育雛箱時, l~10d 的雛雞 60隻 /m2為佳, ll~30d 的雛雞 20 只 /m2為宜。同時,要滿足雞雛的光照條件。自破殼到 30d 要晝夜光照, 30d 後就可利用自然光照代替人工光照。
(3 ) 精心呵護雛雞。破殼後的雛雞如果出現啄食行為時,可喂點 5%的紅糖水或溫開水, 即可開食。開食時,放好飼料後可以用手做啄食飼料,以誘導雛雞吃食。要注意少吃多餐。1~20d 的每隔 2h 喂 1 次, 夜裡不需要餵食; 21~30d 的每天喂 5 餐; 31~60d 的每天喂 4 餐。
與此同時, 保證充足的、 干凈的溫水,而且要防止雛雞跑進水槽里把羽毛弄濕。雞雛要喂混合飼料,日糧的粗蛋白含量要在 13%~20%以上,其中動物性飼料在 50%~55%。 同時, 在日糧中拌入15%~20%左右的碎青菜。
4.2青年雞的飼養
2 個月到 4 個月的稱為青年雞。這個階段雞生長發育最快, 2~4 月的雞是生長最快時期,一般120d 就基本接近成年雞的大小。青年雞要在雞舍里飼養。雞舍建造以座北朝南為好。斜坡式房頂, 房頂的最低處用木樁支撐, 雞舍裡面要安置水槽、 食盆、 棲架。青年雞公母雞要分開飼養。60~90d 的每日喂3 次為佳, 90d 以後可以減少為 2 次。如果留作種用的雞, 飼料不能喂得太多, 以免出現難產, 產蛋期推遲, 降低產蛋量。
4.3成年雞的飼養
成年雞營養要豐富, 以滿足產蛋雞和越冬雞要根據需要增加日糧中的營養成分。飼喂成年雞要保證供料充足。雞舍保持清潔, 防止疾病發生。
5話病變
5.1大腸桿菌病
大腸桿菌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 大腸桿菌病的主要原因是致病性大腸桿菌,有著復雜的血清型。當地雞的大腸桿菌病主要可引發卵黃性腹膜炎、 敗
血症及出血性腸炎等。發病特徵: 雞的精神萎靡不振、 食慾減退、 羽毛松亂、 翅下垂、 腹瀉, 蛋雞產蛋量下降。兩周病變會造成一定的死亡率。這時要保持雞舍的衛生, 加強管理, 及時治療。
5.2組織滴蟲病
雞的組織滴蟲病又可以叫做黑頭病, 是雞的一種原蟲病。
發病特徵: 多發於三月內的雞, 常散發。發病雞一般體況較好, 但發病後期瘦弱。食慾減退, 嗉囊內基本沒有食物。
這時要加強飼養管理, 常消毒, 及時清除糞便,保持雞舍清潔, 乾燥, 通風, 防止病原污染飼料和飲水; 降低飼養密度。
6說免疫
目前對散養雞沒有統一的免疫程序, 而是依據當地的禽類流行病特點而制定免疫程序, 導致散養雞死亡率最高的是雛雞白痢桿菌病、 新城疫、 禽流
感等。所以養殖戶在為散養雞做免疫時, 既要考慮散養雞自身的特點,又要參考群養雞的免疫過程,制定可行性較高的散養雞免疫程序。
⑺ 散養雞怎麼養
飼養土雞的場地應選擇在道路、水電投資省,附近無工業、無污染源,人流量少的荒山或山區,樹冠較小、果樹稀疏的地方為宜,地表植被豐富,養殖區內60%的地勢應較平坦。地勢應背風向陽、高燥、取水方便、切忌在沿河密布雞場,場與場間距不少於200米。
選擇雞苗:不要隨意購買雞苗,要選擇正規的有一定養殖規模的雞苗場供應的雞苗,該場應有嚴格的種雞免疫程序,手續齊全;從雞苗的外表判斷,要求雞苗個體大小均勻、生性活潑、叫聲有力、頭大腳粗、眼凸有神、掙扎有力、羽毛潔凈、毛色一致。
從飼養品質考慮應選擇耗料低、成活率高、耐粗飼、易飼養、適應性強、抗病力強的雞苗。成年後,母雞體重應在1.5-2公斤左右,公雞應在2.5-3公斤左右。
場地設備:土雞的欄舍搭建一般較為簡易。在條件較差的地方,可利用毛竹、雜木等搭成屋檐高2米的簡易屋架,頂部及四周(除出入的門外)可用石棉瓦或稻草遮蓋,面積按15隻/平方米計算即可。
育雛舍可設在欄舍內的一旁。可用尼龍薄膜搭成高1-1.2米拱型棚,面積確定按35隻/平方米計算,內安裝數盞保溫燈、煤餅爐或木糠爐(煙排至舍外)即可。待苗雞脫溫後,即可拆除。除了基本的飼養雞舍(或雞棚)及配套的飼養設備外,應在場地外圍安置2米多高的鋼絲護欄,以防土雞跑丟。
⑻ 散養雞如何喂養和管理
散養雞是現在比較受歡迎的一種飼養辦法,其優勢便是飼養成本低,投資報答大,加上雞的抵抗力強,並且更受老百姓的喜歡吃,這種沒吃飼料完全放養的雞它的味道比飼料催熟的雞更鮮美,營養價值也更高,天然市場價格也會高,所以許多的投資者把目光放在了散養雞上面。
不過要真正做到散養雞的飼養很少,因為大多是不懂散養雞技能,在缺少散養雞技能的狀況,產蛋率以及生長速度都有受影響,下面主要講一講散養雞技能以及飼養技巧。
快速長蹬爪
當然,對於許多養雞戶來說,雞腳蹬子長才能賣出好價錢。要想讓腳蹬子長就得補充鈣物質。腳蹬子長短決議著雞的年紀持久,腳蹬子越長雞的年紀就越久,如何讓雞快速的長腳蹬子呢。使用用中亞達龍蹬爪王可以讓腳蹬子快速的生長,5、6天冠頭發紅,皮色發亮。提高土雞毛色光澤度,促進土雞冠頭的發育;促進骨骼成長,提高土雞骨架高度,加速腳蹬的生長。促生長,促進採食,降低飼料成本、縮短家禽生長周期。
場地挑選
散養雞的場所挑選是很要害的,能夠選在有果園的當地,這樣能夠充分使用,雞發生的糞便能夠被果樹吸收,果樹上面掉下的蟲子能夠被雞吃了,雞也能夠吃地上的蟲子跟青草,這樣的話就形成了一個很好的生態鏈,得到了充分的使用;還有一個優點便是雞能夠在樹下面乘涼,並且樹干能夠作為活動的工具,非常的好,能夠增強雞的抵抗力。一般像農家散養的雞它有個特色便是喜歡在樹林里邊鑽,便是去里邊找蟲子吃,這是很不錯的。
⑼ 在山上散養雞的養殖技術方法,謝謝!
1、精選良種。優良的品種是飼養優質肉雞的基礎。應選養皮薄骨細、肌肉豐滿、肉質鮮美、抗逆性強、體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著名地方品種。
2、注重放牧。放牧是提高肉雞肉質的重要措施之一。優質放養土雞的育雛技術要求與快大型肉雞無異,在育雛室內育雛30天左右轉入大棚飼養。一般夏季30日齡、春秋45日齡、寒冬50~60日齡開始放牧。
放雞場地宜選擇地勢高燥、避風向陽、環境安靜、飲水方便、無污染、無獸害的竹園、果園、茶園、桑園等地較理想。雞只既可吃上述「四園」中的害蟲及雜草,還可為「四園」施肥。放牧場地可設砂坑,讓雞砂浴。還要搭建避雨、遮陽、防寒的草棚或塑料大棚。
肉雞早出晚歸,放牧密度為50~70隻/畝,每群規模約500隻為宜。為防止雞走失或危害附近農作物,放牧場可設置圍欄,一直放養至出售。加強放牧可以提高雞肉的結實度,促進體格健壯及羽毛緊密光亮;還可採食青草、草籽、枯葉、蟲蠅等,節約飼料和提高肉質。
有條件的可以放一批雞換一個地方,既有利於防病,又有利於雞只覓食。
3、巧喂飼料。飼料是影響肉質的重要因素。優質土雞育雛期應飼喂易消化、營養全面的雛雞全價飼料。因其生長速度較慢,飼料中粗蛋白含量低於快大型肉仔雞全價料2個百分點,並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雛雞生長發育良好。
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飼料、農副產品、土雜糧,以改善肉質、降低飼料成本,一般僅晚歸後補喂配合飼料。出售前1~2周,如雞體較瘦,可增加配合飼料喂量,限制放牧進行適度催肥。
中後期配合飼料中不能加蠶蛹、魚粉、肉粉等動物性飼料,限量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對肉質和肉色有不利影響的飼料,不要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化學合成的非營養添加劑及葯物等,應加入適量的桔皮粉、松針粉、大蒜、生薑、茴香、桂皮、茶末等自然物質以改變肉色、改善肉質和增加鮮味。
4、嚴格防疫。搞好防疫滅病是養好優質放養土雞的重要保證。一般情況下,放養土雞抗病力強,較圈養快大型肉雞發病少。但因其飼養期長,加之放牧於野外,接觸病原體機會多,必須認真按養雞要求嚴格做好衛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得有絲毫鬆懈。
5、適時銷售。合適的飼養期是提高肉質的重要環節。飼養期太短雞肉中水分含量多,營養成分積累不夠,鮮味素及芳香物質含量少,肉質不佳,味道不鮮,達不到優質土雞的標准;飼養期過長,肌纖維過老,飼養成本太大,不合算。
(9)散養雞的養殖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土雞性成熟時間較晚,受季節影響大,春天飼養的土雞性成熟早,秋季飼養的土雞開產晚,一般開產日齡為150~180 日齡。
自然條件下,土雞的產蛋性能具有極強的季節性,主要受營養、溫度和光照的影響,每年春、秋季是其產蛋率較高的時期。而在光照時間縮短、氣溫下降、營養供應不足的冬季會停止產蛋。所以,土雞的年產蛋量低,一般只有100~130 枚。
土雞散養點屬於山區,周圍無工礦化工企業,無大氣、水質、土壤污染,這種環境下生長的土雞比農家散養的土雞還要好。
土雞散養於山坡上,山坡上植物茂盛,土雞在林間終日嬉戲吃食,享受到足夠的運動和日曬,這種土雞的抵抗力遠高於室內養殖的洋雞或者室內土雞,因此無需餵食抗生素也不會大批死亡。很多土雞蛋也都直接下在林間,撿拾土雞蛋的工作量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