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異形挖孔井計算方法

異形挖孔井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0 00:06:09

⑴ 求人工挖孔樁計算公式

不知你要找什麼計算公式,看來是土方吧,孔的平面面積乘以孔深,就是土方量,我想你是要這個公式;如果是圓孔:R2π:(半徑的平方乘以3.14)。長圓就是圓面積加長軸減兩個半徑乘以短軸。。。哈哈

⑵ 人工挖孔樁中的異形樁:900X1400 水平長度500擴底直徑1300X1800請問體積公式是什麼怎麼

轉載,供參考: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和選用(1) 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和選用應考慮的問題
◎ 冷、熱流體流動通道的選擇
具體選擇冷、熱流體流動通道的選擇
在換熱器中,哪一種流體流經管程,哪一種流經殼程,下列幾點可作為選擇的一般原則:
a) 不潔凈或易結垢的液體宜在管程,因管內清洗方便。
b) 腐蝕性流體宜在管程,以免管束和殼體同時受到腐蝕。
c) 壓力高的流體宜在管內,以免殼體承受壓力。
d) 飽和蒸汽宜走殼程,因飽和蒸汽比較清潔,表面傳熱系數與流速無關,而且冷凝液容易排出。
e) 流量小而粘度大( )的流體一般以殼程為宜,因在殼程Re>100即可達到湍流。但這不是絕對的,如流動阻力損失允許,將這類流體通入管內並採用多管程結構,亦可得到較高的表面傳熱系數。
f) 若兩流體溫差較大,對於剛性結構的換熱器,宜將表面傳熱系數大的流體通入殼程,以減小熱應力。
g) 需要被冷卻物料一般選殼程,便於散熱。
以上各點常常不可能同時滿足,應抓住主要方面,例如首先從流體的壓力、防腐蝕及清洗等要求來考慮,然後再從對阻力降低或其他要求予以校核選定。
◎ 流速的選擇
常用流速范圍流速的選擇
流體在管程或殼程中的流速,不僅直接影響表面傳熱系數,而且影響污垢熱阻,從而影響傳熱系數的大小,特別對於含有泥沙等較易沉積顆粒的流體,流速過低甚至可能導致管路堵塞,嚴重影響到設備的使用,但流速增大,又將使流體阻力增大。因此選擇適宜的流速是十分重要的。根據經驗,表4.7.1及表4.7.2列出一些工業上常用的流速范圍,以供參考。
表4.7.1 列管換熱器內常用的流速范圍流體種類流速 m/s管程殼程一般液體
宜結垢液體
氣 體0.5~0.3
>1
5~300.2~1.5
>0.5
3~15
表4.7.2 液體在列管換熱器中流速(在鋼管中)液體粘度 最大流速 m/s>1500
1000~500
500~100
100~53
35~1
>10.6
0.75
1.1
1.5
1.8
2.4◎ 流動方式的選擇
流動方式選擇流動方式的選擇
除逆流和並流之外,在列管式換熱器中冷、熱流體還可以作各種多管程多殼程的復雜流動。當流量一定時,管程或殼程越多,表面傳熱系數越大,對傳熱過程越有利。但是,採用多管程或多殼程必導致流體阻力損失,即輸送流體的動力費用增加。因此,在決定換熱器的程數時,需權衡傳熱和流體輸送兩方面的損失。
當採用多管程或多殼程時,列管式換熱器內的流動形式復雜,對數平均值的溫差要加以修正,具體修正方法見4.4節。
◎ 換熱管規格和排列的選擇
具體選擇 換熱管規格和排列的選擇
換熱管直徑越小,換熱器單位體積的傳熱面積越大。因此,對於潔凈的流體管徑可取小些。但對於不潔凈或易結垢的流體,管徑應取得大些,以免堵塞。考慮到製造和維修的方便,加熱管的規格不宜過多。目前我國試行的系列標准規定採用 和 兩種規格,對一般流體是適應的。此外,還有 ,φ57×2.5的無縫鋼管和φ25×2, 的耐酸不銹鋼管。
按選定的管徑和流速確定管子數目,再根據所需傳熱面積,求得管子長度。實際所取管長應根據出廠的鋼管長度合理截用。我國生產的鋼管長度多為6m、9m,故系列標准中管長有1.5,2,3,4.5,6和9m六種,其中以3m和6m更為普遍。同時,管子的長度又應與管徑相適應,一般管長與管徑之比,即L/D約為4~6。
管子的排列方式有等邊三角形和正方形兩種(圖4.7.11a,圖4.7.11b)。與正方形相比,等邊三角形排列比較緊湊,管外流體湍動程度高,表面傳熱系數大。正方形排列雖比較鬆散,傳熱效果也較差,但管外清洗方便,對易結垢流體更為適用。如將正方形排列的管束斜轉45°安裝(圖4.7.11c),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表面傳熱系數。
圖4.7.11 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
◎ 折流擋板
折流擋板間距的具體選擇折流擋板
安裝折流擋板的目的是為提高管外表面傳熱系數,為取得良好的效果,擋板的形狀和間距必須適當。
對圓缺形擋板而言,弓形缺口的大小對殼程流體的流動情況有重要影響。由圖4.7.12可以看出,弓形缺口太大或太小都會產生"死區",既不利於傳熱,又往往增加流體阻力。

a.切除過少b.切除適當 c.切除過多
圖4.7.12擋板切除對流動的影響
擋板的間距對殼體的流動亦有重要的影響。間距太大,不能保證流體垂直流過管束,使管外表面傳熱系數下降;間距太小,不便於製造和檢修,阻力損失亦大。一般取擋板間距為殼體內徑的0.2~1.0倍。我國系列標准中採用的擋板間距為:
固定管板式有100,150,200,300,450,600,700mm七種
浮頭式有100,150,200,250,300,350,450(或480),600mm八種。(2)流體通過換熱器時阻力的計算
換熱器管程及殼程的流動阻力,常常控制在一定允許范圍內。若計算結果超過允許值時,則應修改設計參數或重新選擇其他規格的換熱器。按一般經驗,對於液體常控制在104~105Pa范圍內,對於氣體則以103~104Pa為宜。此外,也可依據操作壓力不同而有所差別,參考下表。換熱器操作允許壓降△P換熱器操作壓力P(Pa)允許壓降△P<105 (絕對壓力)
0~105 (表壓)
>105 (表壓)0.1P
0.5P
>5×104 Pa◎ 管程阻力
管程阻力可按一般摩擦阻力計算式求得。
具體計算公式管程阻力損失
管程阻力損失可按一般摩擦阻力計算式求得。但管程總的阻力 應是各程直管摩擦阻力 、每程回彎阻力 以及進出口阻力 三項之和。而 相比之下常可忽略不計。因此可用下式計算管程總阻力損失 :

式中 每程直管阻力 ;
每程回彎阻力 ;
Ft-結構校正系數,無因次,對於 的管子,Ft=1.4,對於 的管子Ft=1.5;
Ns-串聯的殼程數,指串聯的換熱器數;
Np-管程數;
由此式可以看出,管程的阻力損失(或壓降)正比於管程數Np的三次方,即

對同一換熱器,若由單管程改為兩管程,阻力損失劇增為原來的8倍,而強制對流傳熱、湍流條件下的表面傳熱系數只增為原來的1.74倍;若由單管程改為四管程,阻力損失增為原來的64倍,而表面傳熱系數只增為原來的3倍。由此可見,在選擇換熱器管程數目時,應該兼顧傳熱與流體壓降兩方面的得失。
◎ 殼程阻力
對於殼程阻力的計算,由於流動狀態比較復雜,計算公式較多,計算結果相差較大。
埃索法計算公式殼程阻力損失
對於殼程阻力損失的計算,由於流動狀態比較復雜,提出的計算公式較多,所得計算結果相差不少。下面為埃索法計算殼程阻力損失的公式:

式中 -殼程總阻力損失, ;
-流過管束的阻力損失, ;
-流過折流板缺口的阻力損失, ;
Fs-殼程阻力結垢校正系數,對液體可取Fs=1.15,對氣體或可凝蒸汽取Fs=1.0;
Ns-殼程數;
又管束阻力損失
折流板缺口阻力損失
式中 -折流板數目;
-橫過管束中心的管子數,對於三角形排列的管束, ;對於正方形排列的管束, , 為每一殼程的管子總數;
B-折流板間距,m;
D-殼程直徑,m;
-按殼程流通截面積或按其截面積 計算所得的殼程流速,m/s;
F-管子排列形式對壓降的校正系數,對三角形排列F=0.5,對正方形排列F=0.3,對正方形斜轉45°,F=04;
-殼程流體摩擦系數,根據 ,由圖4.7.13求出(圖中t為管子中心距),當 亦可由下式求出:

因 , 正比於 ,由式4.7.4可知,管束阻力損失 ,基本上正比於 ,即

若擋板間距減小一半, 劇增8倍,而表面傳熱系數 只增加1.46倍。因此,在選擇擋板間距時,亦應兼顧傳熱與流體壓降兩方面的得失。同理,殼程數的選擇也應如此。
圖4.7.13 殼程摩擦系數f0與Re0的關系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和選用(續)(3)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和選用的計算步驟
設有流量為去qm,h的熱流體,需從溫度T1冷卻至T2,可用的冷卻介質入口溫度t1,出口溫度選定為t2。由此已知條件可算出換熱器的熱流量Q和逆流操作的平均推動力 。根據傳熱速率基本方程:

當Q和 已知時,要求取傳熱面積A必須知K和 則是由傳熱面積A的大小和換熱器結構決定的。可見,在冷、熱流體的流量及進、出口溫度皆已知的條件下,選用或設計換熱器必須通過試差計算,按以下步驟進行。
◎ 初選換熱器的規格尺寸
◆ 初步選定換熱器的流動方式,保證溫差修正系數 大於0.8,否則應改變流動方式,重新計算。
◆ 計算熱流量Q及平均傳熱溫差△tm,根據經驗估計總傳熱系數K估,初估傳熱面積A估。
◆ 選取管程適宜流速,估算管程數,並根據A估的數值,確定換熱管直徑、長度及排列。 ◎ 計算管、殼程阻力
在選擇管程流體與殼程流體以及初步確定了換熱器主要尺寸的基礎上,就可以計算管、殼程流速和阻力,看是否合理。或者先選定流速以確定管程數NP和折流板間距B再計算壓力降是否合理。這時NP與B是可以調整的參數,如仍不能滿足要求,可另選殼徑再進行計算,直到合理為止。
◎ 核算總傳熱系數
分別計算管、殼程表面傳熱系數,確定污垢熱阻,求出總傳系數K計,並與估算時所取用的傳熱系數K估進行比較。如果相差較多,應重新估算。
◎ 計算傳熱面積並求裕度
根據計算的K計值、熱流量Q及平均溫度差△tm,由總傳熱速率方程計算傳熱面積A0,一般應使所選用或設計的實際傳熱面積AP大於A020%左右為宜。即裕度為20%左右,裕度的計算式為:
換熱器的傳熱強化途徑如欲強化現有傳熱設備,開發新型高效的傳熱設備,以便在較小的設備上獲得更大的生產能力和效益,成為現代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依總傳熱速率方程:

強化方法:提高 K、A、 均可強化傳熱。
◎提高傳熱系數K

熱阻主要集中於 較小的一側,提高 小的一側有效。
◆ 降低污垢熱阻
◆ 提高表面傳熱系數
提高 的方法:
無相變化傳熱:
1) 加大流速;
2)人工粗造表面;
3)擾流元件。 有相變化傳熱:
蒸汽冷凝 :
1)滴狀冷凝,
2)不凝氣體排放,
3)氣液流向一致 ,
4)合理布置冷凝面,
5)利用表面張力 (溝槽 ,金屬絲)液體沸騰:
1)保持核狀沸騰,
2) 製造人工表面,增加汽化核心數。
◎ 提高傳熱推動力
加熱蒸汽P ,
◎ 改變傳熱面積A
關於傳熱面積A的改變,不以增加換熱器台數,改變換熱器的尺寸來加大傳熱面積A,而是通過對傳熱面的改造,如開槽及加翅片、以不同異形管代替光滑圓管等措施來加大傳熱面積以強化傳熱過程。

⑶ 人工挖孔樁的工程量計算公式

人工挖孔樁工程量計算

人工挖孔工程量:

計量單位:m3

V=護壁外圍截面積*成孔長度

成孔長度----自然地坪至設計樁底標高

人工挖孔樁施工方便、速度較快、不需要大型機械設備,挖孔樁要比木樁、混凝土打入樁抗震能力強,造價比沖錐沖孔、沖擊錐沖孔、沖擊鑽機沖孔、迴旋鑽機鑽孔、沉井基礎節省。從而在公路、民用建築中得到廣泛應用。

(3)異形挖孔井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現場管理人員應向施工人員仔細交待挖孔樁處的地質情況和地下水情況,提出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應急處理措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和備有充足的應急措施所用的材料、機械。要制定安全措施,並要經常檢查和落實。

孔下作業不得超過2人,作業時應戴安全帽、穿雨衣、雨褲及長筒雨靴。孔下作業人員和孔上人員要有聯絡信號。地面孔周圍不得擺放鐵錘、鋤頭、石頭和鐵棒等墜落傷人的物品。每工作1h,井下人員和地面人員進行交換。

井下人員應注意觀察孔壁變化情況。如發現塌落或護壁裂紋現象應及時採取支撐措施。如有險情,應及時給出聯絡信號,以便迅速撤離。並盡快採取有效措施排除險情。

⑷ 人工挖孔樁井壁模板如何計算

圓形井井壁面積就按圓柱側面積計算,知道直徑,算出周長,然後乘以高就可以了。
π=3.14 d=圓的直徑 h = 圓柱高
周長=πd 側面積=πd x h

⑸ 人工挖孔樁的計算規則是怎樣的

人工挖孔樁工程量計算
①人工挖孔工程量:
計量單位:m3
V=護壁外圍截面積*成孔長度
成孔長度----自然地坪至設計樁底標高
②護壁工程量:
計量單位:m3
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的實體積
③灌注樁芯混凝土工程量:
計量單位:m3
V=樁徑截面積*(設計樁長+加灌長度)-相應高度護壁 混 凝土體積
加灌長度----設計有規定按規定,無規定按0.25m計取。

⑹ 求解。我想要挖孔樁的工程量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V1=3.1416*ha^2*(D^2/1.6+0.2/6)
V2=3.1416*D^2/4*0.2
V3=3.1416*hc*(D^2+(d+b*2)^2+D*(d+b*2))/12+3.1416*(d+b*2)^2/4*(H1-hb-hc)
V4=3.1416*(d+b*2)^2/4*H2
V5=3.1416*(d+b*2)^2/4*(Ha-H1-H2)
V挖=V1+V2+V3+V4+V5
V芯=V1+V2+V3+3.1416*d^2/4*(H+0.2-hb-hc)
V壁=3.1416*((d+b*2)^2-d^2)/4*L
V1為鍋底體積;V2為擴大頭圓柱體體積;V3為擴大頭園台體積+擴大頭以上中風化入岩部分體積;V4為
強風化
部分入岩體積;
V5為入岩以
部分挖孔樁體積;V挖為挖孔樁總體積;V芯為樁芯砼體積;V壁為磚護壁體積。

⑺ 人工挖孔樁計算公式

按你給的圖從上到下分為四部分:1:圓柱體(h1);2:圓台體(h2);3:圓柱體(h3);4:球缺體(h4)。公式分別如下
1:圓柱體 V=πr^2 h1=3.14*半徑的平方*圓柱體高
2:圓台體 V=1/3*πh2 (R^2+ r^2+R*r)=1/3*3.14*圓台體高*(圓台體底部大半徑的平方+圓台體 頂部小半徑的平方+大半徑*小半徑)
3:圓柱體 V=πR^2 h3=3.14*大半徑的平方*圓柱體高
4:球缺體 V=1/6*πh4 (3R^2+ h4^2)=1/6*3.14*球缺體高*(3倍球缺體半徑的平方+球缺體高的平方)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⑻ 如何計算人工挖孔樁的工程量

①人工挖孔工程量:

計量單位:m3

V=護壁外圍截面積*成孔長度

成孔長度----自然地坪至設計樁底標高

②護壁工程量:

計量單位:m3

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的實體積

③灌注樁芯混凝土工程量:

計量單位:m3

V=樁徑截面積*(設計樁長+加灌長度)-相應高度護壁混凝土體積

加灌長度----設計有規定按規定,無規定按0.25m計取。

(8)異形挖孔井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1)按樁截面面積乘以送樁深度以立方米算;

(2)人工費另計「人工配合」考慮綜合單價。若只計算水磨鑽鑽堅石

1、可按實際發生台班*台班費單價計算;

2、可計算實際堅石石方,按1m3多少錢*石方計算價格——實際堅石石方可以現場測量(挖了多深*樁截面);也可根據地質勘探報告估算石方含量(如100M地下范圍內,土質佔20%堅石佔80%,可按(1)計算量的80%計算。

⑼ 人工挖孔樁混凝土方量計算公式和步驟

樁身(3.14×0.8×0.8/4)×0.4。

擴大頭(3.14×1.6×1.6/4)×0.4。

圓的面積計算,3.14×半徑的平方=3.14×(直徑/2)的平方。

人工挖孔樁土石方量按挖方斷面積從孔底算到孔頂;人工挖孔樁護壁混凝土量按護壁斷面積從孔底算到鋼護筒底,沒有鋼護筒就算到孔頂。人工挖孔樁樁身混凝土量按樁身斷面積從孔底算到承台底。

(9)異形挖孔井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輸送與灌築:混凝土拌合物可用料斗、皮帶運輸機或攪拌運輸車輸送到施工現場。其灌築方式可用人工或藉助機械。採用混凝土泵輸送與灌築混凝土拌和物,效率高。

每小時可達數百立方米。無論是混凝土現澆工程,還是預制構件,都必須保證灌築後混凝土的密實性。其方法主要用振動搗實,也有的採用離心、擠壓和真空作業等。摻入某些高效減水劑的流態混凝土,則可不振搗。

養護的目的在於創造適當的溫濕度條件,保證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養護方法對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響。常用的養護方法有自然養護、蒸汽養護、干濕熱養護、蒸壓養護、電熱養護、紅外線養護和太陽能養護等。養護經歷的時間稱養護周期。

為了便於比較,規定測定混凝土性能的試件必須在標准條件下進行養護。中國採用的標准養護條件是:溫度為20±2°C;濕度不低於95%。

⑽ 人工挖孔樁的理論方量如何計算計算公式是

1、螺旋箍筋計算方法:在圓柱形構件(如圖形柱、管柱、灌注樁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圓周表面纏繞,其每米鋼筋骨架長的螺旋箍筋長度,可按下式計算: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其中 a=√(p^2+4D^2)/4 e2=(4a^2-D^2)/( 4a^2)式中 l——每1m鋼筋骨架長的螺旋箍筋長度(㎜); p——螺距(㎜); л——圓周率,取3.1416; D——螺旋線的纏繞直徑;採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離加上一個箍筋直徑(㎜)。公式中括弧內最後一項5/256(e^2)^3數值很小,一般在計算時略去。2、螺旋箍筋簡易計算方法方法一,螺旋箍筋長度亦可按以下簡化公式計算:l=1000/p×√(лD)^2+p^2+лd/2 式中 d——螺旋箍筋的直徑;其他符號意義同前。方法二,對於箍筋間距要求不大嚴格的構件,或當p與D的比值較小 (p/d<0.5)時,箍筋長度也可以按下面近似公式計算:l=n√p^2+(лD)^2 式中 n——螺旋圈數;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 」表示次方的意識。1、V1為鍋底體積;V2為擴大頭圓柱體體積;V3為擴大頭園台體積+擴大頭以上中風化入岩部分體積;V4為強風化部分入岩體積;V5為入岩以部分挖孔樁體積;V挖為挖孔樁總體積;V芯為樁芯砼體積;V壁為磚護壁體積。2、計算公式:V1=3.1416*ha^2*(D^2/1.6+0.2/6) V2=3.1416*D^2/4*0.2 V3=3.1416*hc*(D^2+(d+b*2)^2+D*(d+b*2))/12+3.1416*(d+b*2)^2/4*(H1-hb-hc) V4=3.1416*(d+b*2)^2/4*H2 V5=3.1416*(d+b*2)^2/4*(Ha-H1-H2) V挖=V1+V2+V3+V4+V5 V芯=V1+V2+V3+3.1416*d^2/4*(H+0.2-hb-hc) V壁=3.1416*((d+b*2)^2-d^2)/4*L

閱讀全文

與異形挖孔井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果手機用什麼方法變得音量大 瀏覽:695
少虧錢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429
男生蝴蝶斑的治療方法 瀏覽:326
坐便器的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589
你到底用什麼方法掠走我的芳心 瀏覽:41
確定剪切連接件的方法 瀏覽:50
邦列安使用方法 瀏覽:792
如何給自己洗頭發的正確方法 瀏覽:364
1723減23x7用簡便方法怎麼計算 瀏覽:524
高階段如何制定有效的學習方法 瀏覽:86
如何將數據轉換成數字方法 瀏覽:595
描寫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作用 瀏覽:426
間接測量方法包括 瀏覽:990
燧石雜質解決方法 瀏覽:1004
如何毛孔變小最快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32
彎管計算方法 瀏覽:103
蕁麻疹快速治療方法是什麼 瀏覽:105
手機去內存方法 瀏覽:66
小米note3音樂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8
柚子茶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