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計算塑料袋的承重
摘要 親,您的問題本答主已經看到咯。我在認真思考,核對資料,編輯打字中,為您最最准確全面的答復,還請您耐心等待一下下。最後,我是在線的哦,妥妥的是活人一枚,別擔心哈!類類
② 如何計算塑料袋承重
1、規格為28×17×8
雙面3絲的塑料袋承重的能力在6斤左右
雙面4絲可以承重8斤左右
雙面5絲就能夠承重10斤左右
2、規格為32×20×10
雙面3絲能夠承重6斤右
雙面4絲可以承重8斤左右
雙面5絲就能夠有效的承重10斤左右
3、規格為36×25×11
雙面3絲承重的能力大約在7斤左右
雙面4絲的承重能力是在9斤左右
雙面5絲的承重能力大概是在11斤左右
③ PE塑料袋的計算公式(最好分別說一下平口袋的和立體袋的)謝謝!
寬度<MM>乘厚度<MM>乘1.84這是一米的重量再乘以長度<如280MM要摺合成0.28M>這就是一個袋子的重量
④ 在一個塑料袋中,有一定量的水,將其置於盛滿水的鍋中。當將鍋中的水燒開時,塑料袋內的壓力是多少
高於外界大氣壓力
⑤ 塑料袋的計算公式
現在介紹一下服裝內包裝塑料包裝成本的計算方法。 一、首先介紹一下常用的原料及區別: 一般服裝內包裝都用PP(聚丙烯)或PE(聚乙烯)。 二者的區別是PP做成的袋子比較硬,一揉沙沙響;PE的較軟。 二、具體計算方法 假設我們需要50*60CM、雙面8絲的PP塑料袋,5000隻, 雙面8絲是厚度,就是單面4絲。註:100絲=1毫米 公司吹塑機器2台,印刷機器1台,共60000元,6年報廢期;運營費用4500元/月,工人5人,工期2天。 計算公式如下: 塑料袋成本價=原料成本+工人費用+機器損耗+運營費用 計算方法在以前的博客文章中都有敘述,這里就不多說。 其中原料成本的計算公式如下: 長*寬*高*密度*單價=成本 註:長、寬、高米為單位 0.5*0.6*8/100000*910*12=0.26208元(原料價) 塑料袋價格=原料成本0.26208+工人費用0.08+機器損耗0.011+運營費用0.03 最終結果為:0.38308元 外加工廠的利潤,就是我們訂購包裝的價格了。
⑥ 一個塑料袋上放2個木板。。放硬幣。壓強
大的先起來
氣體可以認為類似液體可以傳遞壓強,所以大木板面積大,受到的壓力也大
還有大木板面積是小木板的4倍,重力也應該認為是4倍
設小木板重為G,大木板為4G,硬幣重為G'
P大=(4G+2G')/4S
P小=(G+G')/S
兩個式子比較可知:P大<p小。。。。。(你自己寫出這兩個式子,去掉分數線就能看出來了)
⑦ 初中物理壓強方面典型題
【本講教育信息】
一. 教學內容:
第十四章 壓強和液體壓強
壓強
課程標准要求
1.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什麼是壓力,什麼是受力面積;了解壓強的概念。
(2)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了解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3)了解壓強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稱、單位。
2. 過程與方法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了解,初步掌握使用控制變數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學習活動,培養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獲得對壓強的感性認識,為深入理解和應用打下基礎。
重難點突破
(一)重點
1. 壓強的概念
(1)壓強是描述壓力 的物理量,物理學中採用規定相同受力面積(單位面積),比較相同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的大小,從而引入壓強的概念,利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
(壓強),可以方便地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
(2)壓強的公式: ,公式中,F表示壓力, 表示壓強,S表示受力面積。
(3)壓強的單位:帕斯卡,1帕=1牛/米2( ),表示物體每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牛頓。
點撥:壓強是描述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所以物體受的壓強越大,我們說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例1] 質量為50kg的一位同學站在水平地面上,每隻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 。求:
(1)他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
(2)他能否站在承受最大壓強為 的泥地上?
(3)為了不致陷下去,腳下需墊一塊面積至少多大的木板?(木板質量不計)
分析:(1)這位同學的重量 。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則對地壓力F=G=490N,受力面積為兩只腳與地面的接觸的面積,
所以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 (2)因為 ,所以泥地不能承受。
(3)根據 ,要求 。
則 。所以,為了不致陷下去,腳下需墊一塊面積至少為 的木板。
答案:(1) ;(2)不能;(3) 2. 增大或減小壓強的辦法
從公式 可知,如果要減小壓強,可採用減小 或增大
的方法;如果要增大壓強,可採用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但還應注意從生活和生產的實際考慮是否可行。
拓展:現實生活和生產中為了增大壓強(或減小壓強),往往同時增大(或減小)壓力,減小(或增大)受力面積。
[例2] 下列做法為了減小壓強的是( )
A. 鐵路鋼軌鋪在枕木上 B. 縫衣針做得很細
C. 注射器的針尖很尖 D. 菜刀的刀口很薄
分析:要想減小壓強,方法1,壓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積,方法2,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方法3,同時減小壓力,增大受力面積,本題中B、C、D答案都是利用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
答案:A
(二)難點
利用 解決實際問題時,壓力F和受力面積S的確定
公式中壓力不是重力,二者的區別如下表:
重力壓力
定義由於 的吸引而產生的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方向 向下 向里
作用點重心
點撥:當物體放在水平面上靜止,且物體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這時物體對水平面壓力的大小等於重力,受力面積不一定等於物體的表面積要具體到某個問題中來考慮。
[例3] 如下圖,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A重8N,放在1m2的桌面上,用 的力向上提物體A。求物體A對桌面的壓強。
分析:求物體A對桌面的壓強,要求出A對桌面的壓力 ,及桌面的受力面積 。
答案:A對桌面的壓力 。桌子的受力面積 ,桌面受的壓強 。
思維能力拓展
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
[例4](05年汕頭市中考·課改卷)小紅的媽媽在超市買了好多食品,她用塑料袋提著回家,沒走多遠就感到手被勒得很痛,請你用學過的物理知識,給她提一個建議:
,這是利用改變 來 (「增大」或「減小」)袋子對手的壓強。
分析:手被勒得痛,說明壓強太大,要想法減小壓強,本題目顯然應利用增大受力面積的方法,如:用紙巾或手帕墊在手上等。
答案:開放性題目。如:用紙巾或手帕墊在手上;增大受力面積;減小
評註:現實生活和生產中採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增大(或減小)壓強,要根據具體情況而確定。
跟蹤巧練1:一個人在公園結冰的湖面上行走,不小心掉進了冰窟窿,工作人員需要接近冰窟窿去營救他,旁邊有長、寬差不多的梯子和木板,為了救人,應該( )
A. 立即跑向冰窟窿
B. 將梯子鋪在冰上,從上面爬過去救落水者
C. 從冰面上爬過去救落水者
D. 將木板鋪在冰上,從上面爬過去救落水者
答案:D
提示:人在冰面上走壓破了冰面,說明人對冰的壓強超過了冰所能承受的壓強,工作人員要救他,跑過去也可能壓破冰面,所以要設法減小壓強,在現有條件下,只能靠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式來減小壓強,因為木板的表面積最大,所以鋪上木板時,冰面所承受的壓強最小,這樣最安全,故選D。
綜合探究創新
壓強公式的應用
[例5](05年湖北省中考·課改卷)如下圖邊長為 的正方體金屬塊恰有一半放在面積為 的水平桌面上,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0N時,金屬塊對桌面的壓強為
,求此金屬塊的密度。
分析:金屬塊的受力面積: 根據題意: 得 金屬塊的密度為 方法提煉:兩物體接觸時,受力面積是指兩物體接觸的面積。
跟蹤巧練2:江河的冰面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強是 ,有一輛質量為28t的坦克,它的一條履帶跟地面接觸面積是 ,這輛坦克能不能從冰面上通過?
答案:對冰面的實際壓強小於冰承受的最大壓強,可以從冰面上通過。
提示: ,兩條履帶的總面積 ,坦克對冰面的壓強 。所以能通過。
誤區障礙跨越
1. 壓力的求法
用垂直於物體表面向里的力減去垂直於物體表面向外的力,如下圖(a)(b)(c)(d)(e)物體的重力為G,外力為F,則圖中物體表面所受的壓力分別為F-G、F、G+F、G-F、G。當向里的力減去向外的力為負值時,說明表面不受壓力的作用,如圖(a)中當
時,差為負值,表面不受力。
2. 物體受力面積的確定
人走路時,地面的受力面積是一隻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當站在地面上,地面的受力面積是2隻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如下圖所示。A物體底面積是100cm2,有一半放在1m2的桌面上,這時桌子的受力面積是A物體底面積的
,即 。
液體的壓強
課程標准要求
1.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液體內部存在壓強,以及液體內部壓強的計算方法。
(2)了解液體壓強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
(3)認識液體壓強的實際應用。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演示實驗的觀察,了解液體內部存在壓強的事實,知道液體內部不同深度處壓強的大小和方向。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觀察實驗中,培養科學態度。
(2)密切聯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重點難點突破
(一)重點
1. 液體內部壓強規律
液體和固體一樣,由於受到重力作用,對支承它的物體產生了壓強;液體由於沒有固定的形狀,能流動,所以對阻礙它的容器壁也有壓強,通過實驗又得出了液體內部也有壓強。
液體內部壓強有以下四個特點:(1)液體內部向 都有壓強;(2)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3)深度增大,液體的壓強
;(4)液體的壓強還與液體的 有關,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就越大。
注意:應用液體內部壓強規律解決實際問題時,液體的深度指的是從要求的位置到最高液面的豎直高度。
[例1] 小剛家中的洗碗池被菜渣堵塞,他將一細長管子插入池孔,然後往管中注水並將管子豎起來,水池很快就通了,這是為什麼?
分析:管子中的水對底部有一個向下的壓強,當管子豎直起來後,管子底部水產生的壓強很大,水池很快就通了。
答案:因為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他將一細長的管子插入池孔,然後往管中注滿水後,管子底部處水深,產生的壓強大,對池中菜渣的壓力也變得很大,所以能使水池很快變通暢。
2. 液體內部壓強規律的應用——連通器
(1)概念: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
(2)工作原理:液體內部某一深度處,壓強相等時,液體靜止,壓強不相等,則液體流動。
(3)特點:連通器內裝同一種液體,液體 時,液面 ;如果裝不同種液體,液面相平時,液體會流動。
思考:如果連通器內裝不同種液體,液體不流動時,液面相平嗎?
根據液體內部壓強規律,當液體靜止時,同一深度的壓強相等,如下圖所示,A點受到水向右的壓強 ,受到煤油向左的壓強 ,因為在同一深度,所以 ,即 ,又因為 ,所以
。
也就是說:如果連通器內裝不同種液體,液體靜止時,液面不相平。
[例2] 如下圖所示關閉閥門A,在連通器左管中裝水,右管中裝煤油,當兩液面相平時,打開閥門,問液體是否流動?( )
分析:閥門A同時受到左管中水向右的壓強和右管中的煤油向左的壓強。由於水和煤油到A點的深度相等。而水的密度大於煤油的密度,所以水向右的壓強大於煤油向左的壓強,即A點水向右的壓力大於煤油向左的壓力,因此閥門A打開後,液體會向右流動,當左、右兩管液體在A點產生的壓強相等為止。
答案:向右流動
(二)難點
液體內部壓強公式的理解
由壓強的基本公式推導出液體壓強公式,公式表明液體壓強只跟 和
有關,跟液體總重沒有關系,對這一結論會感到難以理解。我們已經通過實驗來證實,下面我們從理論上來推出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
假如想知道水面下20cm處豎直向下的壓強,可以設想在20cm深處有個水平位置的正方形平面,邊長為1cm,計算這個正方形平面上方的20cm高的水柱對這個底面的壓強,如下圖所示。
這個正方形平面的面積 ,這個水柱體積 ,這個水柱的質量 ,這個水柱對底面的壓力等於水柱的重力 ,則底面受到的壓強 。因此,深度為 處液體的壓強 。
點撥:公式進一步明確了:液體壓強只跟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系,與其他因素均無關(如受力面積、液體重力、容器形狀等)
[例3] 一試管中裝有某種液體,在試管處於下圖所示的甲、乙、丙三位置時,管內液體質量保持不變,則試管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 )
A. 甲位置最大 B. 乙位置最大
C. 丙位置最大 D. 三個位置一樣大
分析:試管傾斜後,液柱長度不變,但液柱高度改變。 ,由液體壓強的公式 可得 。
答案:A
思維能力拓展
液體內部壓強公式 的應用
[例4] 小明的父親是一名潛水員,有一天小明發現了父親潛入水庫時,在水面下各深度處的壓強記錄,如表一所示。
表一
深度/m359121520
壓強/Pa
小明很感興趣,好學的他利用所學的知識很快算出水庫中對應的深度處的壓強( ),如表二所示
表二
深度/m359121520
壓強/Pa
請按下列要求回答問題:
(1)小明計算壓強的公式是 。小明還有一次壓強計算未計算完,請你幫他完成,並將計算結果填在表二中的空格處。
(2)小明父親的測量值與小明的計算值在每個相同的深度都有差異,找出差異並分析原因。
差異 。
原因 。
分析:爸爸記錄的是水庫中某深度處總的壓強,也就是說是大氣的壓強與水的壓強之和。而小明只計算的是水產生的壓強。
答案:(1) ; (2)每個相同的深度,測量值與計算值的差異基本相等;約為 。這是由於在計算過程中未考慮大氣壓強。
評註:求海面(或河面)下某處的壓強,應是海面(或河面)上的大氣壓強與液體產生的壓強之和。
跟蹤巧練1:如下圖所示的容器中,水總的深度為7h,A點距離水面深度為h,B點離容器底部的高度為h,則水在A點和B點產生的壓強 、 之比為( )
A. B. C. D. 答案:C
提示: , ,所以
綜合探究創新
應用壓強、連通器的原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例5](05年泰州市中考·課改卷)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了液體壓強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老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有兩只杯子,分別盛有清水和鹽水,但沒有標簽,你能否用壓強計將它們區別開?
(1)當壓強計的金屬盒在空氣中時,U形管兩邊的液面應當相平,而小明同學卻觀察到如下圖(a)所示的情景。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氣壓
大氣壓(填「大於」、「小於」或「等於」);調節的方法是( )
A. 將此時右邊支管中高出的液體倒出
B. 取下軟管重新安裝
(2)小明再作圖(b)所示的檢查。當用手指按壓(不論輕壓還是重壓)橡皮膜時,發現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幾乎不變化。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
(3)壓強計調節正常後,小明將金屬盒先後浸入到兩杯液體中,如圖(c)和(d)所示。他發現圖(d)中U形管兩邊的液柱高度差較大,於是認為圖(d)杯子中盛的是鹽水。①
你認為,小明的結論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 簡要說明理由:
。
分析:(1)U形管中右管液面高於左管液面是因為左管液面上方的氣體大於大氣壓強,調節的方法是取下軟管重新安裝,因為如果將右管中高出的液體倒出後,等液體靜止時,液面仍不能相平。
(2)出現(b)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氣壓計的氣密性不好;壓強計金屬盒或軟管漏氣;U形管與軟管連接不好,(3)不可靠,金屬盒在兩種液體中的深度不同。
答案:見分析
評註:新課標要求加強科學探究能力,重視考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要求我們勤於動手、動腦做實驗,在實驗中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跟蹤巧練2:下表是小陽在做「研究液體壓強」實驗中的實驗數據:
序號液體深度/cm橡皮膜方向壓強計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水3朝上2.8
23朝下2.8
33朝側面2.8
46朝上5.8
59朝上8.4
6鹽水9朝上9.2
根據上表中的數據:
(1)比較序號為 的三組數據可得出結論: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2)比較序號1、2、3三組數據可得出結論 。
(3)比較序號為5、6的兩組數據可得出結論: 。
答案:
(1)1、4、5
(2)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壓強相等
(3)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提示:(1)從表中1、4、5看出,同一種液體方向都向上,深度增大時,壓強越大。
(2)比較1、2、3,同一種液體,深度不變。方向變化時壓強不變。
(3)比較5、6,液體密度變化,深度和方向都沒變化,故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
誤區障礙跨越
1. 液體壓強公式 中,對 的理解
公式中「h」表示從要求點到最高液面的垂直距離,易把它等同於「長度」。
三. 計算題
【試題答案】
壓強
夯實基礎典型題
1. C
提示:壓力與重力既相關又無關,當物體孤立地放在水平面上時,其壓力大小等於重力的大小,方向也與重力方向一樣,豎直向下,但大多數情況下壓力不是由重力引起的,如向豎直的牆壁上按圖釘,釘尖對牆的壓力是由人力引起的,方向垂直於牆面,故C正確,其餘錯誤。
2. D
3. D
4. B
提示:因路面承受的壓強是有一定的限度的,當汽車超載,車胎與路面接觸面積幾乎不變,根據
知,車對路面的壓強增大,有可能超過路面能承受的壓強,從而損壞路面,故B對。
5. ;牛頓(N);平方米( );N/m2;牛頓每平方米;帕斯卡;帕; 6. 壓力;壓強;壓強;壓強
7. ; 8. 9.
感到手被勒得痛,是因為手與塑料袋的提手處接觸面積太小,導致壓強過大而產生的,解決的辦法是在提手處墊上一塊手帕或毛巾,這樣可以增大手與提手處的接觸面積,在壓力一定時,可減小塑料提手對手的壓強。
能力提高典型題
1. D
2. C
3. C
4. A
提示:設一塊磚的重力為G,底面積為S,則磚B對磚A的壓強 ,磚A對地面的壓強 ,所以 5. 50N; 6. 增大壓強;減小壓強
7. 4
8. 蠟鞋模的面積 罪犯站立時與地面的受力面積 罪犯的體重為 說明:體重即為物重,在物理學中即為物體的重力。
拓展探究典型題
受力面(海棉和木板表面)的形變程度;
液體的壓強
夯實基礎典型題
1. D
2. B
提示:根據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規律,我們在設計堤坎的形狀時,應該採取下大上小的形式,B項中上下一樣大,顯然既不合液體壓強的規律,又浪費材料,故選B。
3. D
4. B
提示:由於三個容器中所裝液體的深度相同,根據 知,液體的壓強取決於液體的密度,顯然 ,故選B項
5. C
6. 由於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由於液體有流動性
7. 壓強;增大;相等;密度
8. ; ;米
9.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0. 11.
能力提高典型題
1. B
2. B
提示:由 可知,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決定於高度 ,容器倒置後,
增大,故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大,倒置前,容器是口小底大的形狀,此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 ,倒置後,容器是口大底小的形狀,此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
,故倒置後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變小,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始終等於它的重力,故倒置前後壓力不變;但倒置後受力面積會變小,故壓強會變大。
3. B
提示:柱形杯內放著的一塊冰,它對杯底的壓力與冰化成水後對杯底的壓力相等,都等於冰或水的重力,由於冰與杯底的接觸面積小於水與杯底的接觸面積,根據 可知,
,故選B項。
4. A
5. C
6. >
7. 600;1000;1800;18
8. 閥門A;連通器;上游閘門;閘門和閥門A;閥門B;連通器;下游閘門
9.(1)受到水向上的壓力
(2) (3) ,即 ∴
拓展探究典型題
1.(1) (2) 2.(1) (2)當密度相同時 (3)液體內部壓強隨密度增大而增大
(4)
⑧ 怎樣測量塑料袋內的氣壓或者充氣量啊,請教各位高手,謝謝了!
估計塑料袋內的氣壓不會很大,用簡易U形管壓力計可准確測得袋內的氣壓。如果壓力較大,可用市售壓力表計量。
一個塑料袋內的充氣量可以用排水法測得,如果要求更精確,可再用波意耳定律予以修正。
⑨ 塑料袋重量的計算:
重量=密度*體積=密度*42*18*0.00007=0.05292*密度(克),大約20個袋子1克左右。
塑料袋(Plastic bags),是以塑料(常用塑料有聚丙烯、聚酯、尼龍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來裝其他物品。因其廉價、重量極輕、容量大、便於收納的優點被廣泛使用,但又因塑料袋降解周期極長、處理困難的缺點而被部分國家禁止生產和使用。
塑料袋的發明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是越來越多的人不懂得如何有效的環保使用,導致了塑料袋污染的全球化。
與傳統塑料袋相比,環保袋所擁有的優勢:
1、水溶速度可設計選擇,完全溶解於水,無毒無污染;
2、拉伸度強,張力好;
3、透明度高,光澤好;
4、柔軟度高,觸感好;
5、耐油、耐溶劑性好,可熱封、可印刷;
6、透氣系數低,阻氣性好;
7、可加塑料子母扣或自粘膠袋;
8、抗靜電性能優良,不吸塵等。
9、可被水、空氣、陽光和生物降解。通常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分解為無害物質。
⑩ 塑料袋的計算公式及其如何報價
摘要 塑料袋材料成本計算公式:長*寬*層數*厚度*比重*價格=材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