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纜絕緣厚度怎麼算
19/0.25是束絲,束絲外徑不是按照正規絞合的計算,應該是1.154*SQRT(19)*0.25=1.26
1.6-1.26=0.34
這個絕緣厚度才0.17mm!-----真正的薄絕緣了!
1mm2的導體,絕緣外徑1.6mm-------問LZ,這是什麼電線?
1007的厚度也有0.38。。。。。。
㈡ 力學中如何計算冰面厚度和承受力的關系
選取統一形狀、大小的冰面如一個直徑10cm的圓形面,然後用同一個支架按同樣的方式架起,對圓上一定點位置如圓心位置施加緩慢增大的壓力,直至冰面破壞,期間記錄下力的變化,最大施力可視為該冰面的承受能力。對於不同厚度的冰面多次實驗,然後按照數據對應關系擬合出關系式。
㈢ 已知絕緣電線外直徑是1.6mm,導體結構是19*0.25mm,如何算出導體直徑和絕緣厚度呢
導體結構為19*0.25則導體直徑=0.25*5=1.25(19根細絲由內到外排成圓形(1+6+12),該圓形的直徑是細絲的5倍,可畫圖試試更容易理解)
絕緣厚度=(1.6-1.25)/2=0.175mm
㈣ 電纜護套厚度計算公式
t=0.035xD+1
原則:
1、按標准計算控制護套厚度,計算公式:D (擠前外徑)×0.035+1
2、在線測量護套厚度:護套厚度=(擠護套後的周長—擠護套前的周長)/2π或護套厚度=(擠護套後的周長—擠護套前的周長) ×0.1592
3、單芯護套最薄點:標稱值×85%-0.1
4、多芯護套最薄點:標稱值×80%-0.2
5、提高低密度聚乙烯護套擠出機的溫度,提高耐磨性、抗沖擊性、抗應力開裂強度,因為擠出溫度過高,易使塑料焦燒,或出現「打滑」現象;另外,擠包層的形狀穩定性差,收縮率增加,甚至會引起擠出塑料層變色和出現氣泡
性質:
高密度聚乙烯。同MDPE(中密度聚乙烯)、LD/LLD(低密度/線性低密度)相比,HDPE材料分子鏈結構規整,分子鏈具有更少的支鏈結構,且支鏈更短,分子鏈排列整齊,分子鏈間距離小,分子鏈間作用力大。
HDPE的這些近程結構特點決定了其具有以下基本性能:材料密度較高,結晶性好,結晶度大,分子層間作用力大。宏觀表現為材料密度高,拉伸強度等機械性能優於LLD/LD/MD,材料硬度高,耐磨損性能優異,耐化學腐蝕性能好。但由於其熔體流動性、材料柔韌性略差,對材料的加工有更高的要求。
作為護套材料的黑色高密度聚乙烯材料,選用護套材料專用高密度聚乙烯基礎樹脂,添加優質碳黑色母及其他相關的加工助劑,混煉造粒而成。優質的炭黑色母含量、碳黑顆粒度、分散度等因素,對光纜耐紫外線輻射老化、耐熱老化等長期性能影響巨大。
BJCCS採用的電纜專用HDPE護套材料,其基礎樹脂的選擇,碳黑含量、碳黑粒徑和分散度等,均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對於保證光纜的物理機械性能,適應敷設條件、環境老化,保證運行可靠性和長期使用壽命,具有其獨特的優越性。
㈤ 厚度是怎麼計算的
質量除密度,可以算出體積
保鮮膜通常材料聚氯乙烯,簡稱PVC
比重表中查到聚氯乙烯1.35-1.4克/立方厘米,這里取1.4
4市斤=2000克
假設厚度為X
35000*38*X=2000/1.4
厚度約為0.001074厘米(10.74微米)
㈥ 電線絕緣厚度計算公式
電線絕緣厚度計算公式:
t=(D-d)/2
其中:
t——絕緣厚度 (mm)
D——絕緣外徑 (mm)
d——導體外徑 (mm)
檢驗產品的絕緣厚度是否符合產品標准中規定的絕緣厚度為目的。產品標准中規定的絕緣厚度是根據該產品適用的電壓等級、導體截面的大小、載流量的大小、使用的環境條件、絕緣材料的電氣性能、物理機械性能並考慮長期使用壽命的諸多因素,經過科學的計算和長期實踐試驗而確定的,如果是比規定值小,會失去電絕緣性能,直至被擊穿,導致人身、財產損失,如果是比規定值大到某種程度(超過電線最大外徑),給使用者帶來諸多麻煩,直至不能使用,並給生產企業增加成本。
㈦ 求厚度公式怎麼計算
此題邏輯有點問題。一般耒說厚度乘以面積等於體積,知二可求一。而面積的求法較為復雜有規則的及不規則的故要根據具體形狀用不同的方法求解。
㈧ 關於電纜計算公式
一、電線電纜材料用量
銅的重量習慣的不用換算的計算方法:
截面積*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計算:120*8.89=1066.8kg/km
1、導體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銅線徑 G=銅比重 N=條數 K1=銅線絞入率 K2=芯線絞入率 C=絕緣芯線根數
2、絕緣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絕緣外徑 d=導體外徑 G=絕緣比重 K2=芯線絞入率 C=絕緣芯線根數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徑 D=上過程外徑 G=絕緣比重
4、包帶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過程外徑 t=包帶厚度 G=包帶比重 Z=重疊率(1/4Lap = 1.25)
5、纏繞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銅線徑 N=條數 G=比重 Z=絞入率
6、編織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數 / 25.4 / T d=編織銅線徑 T=錠數 N=每錠條數 G=銅比重
比重:銅-8.89;銀-10.50;鋁-2.70;鋅-7.05;鎳-8.90;錫-7.30;鋼-7.80;鉛-11.40;鋁箔麥拉-1.80;紙-1.35;麥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發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帶-0.55;PP繩-0.55;棉紗線-0.48
二、導體之外材料計算公式
護套厚度:擠前外徑×0.035+1(符合電力電纜,單芯電纜護套的標稱厚度應不小於1.4mm,多芯電纜的標稱厚度應不小於1.8mm)
2.在線測量護套厚度:護套厚度=(擠護套後的周長—擠護套前的周長)/2π 或護套厚度=(擠護套後的周長—擠護套前的周長)×0.1592
3.絕緣厚度最薄點:標稱值×90%-0.1
4.單芯護套最薄點:標稱值×85%-0.1
5.多芯護套最薄點:標稱值×80%-0.2
6.鋼絲鎧裝:根數= {π×(內護套外徑+鋼絲直徑)}÷(鋼絲直徑×λ) 重量=π×鋼絲直徑²×ρ×L×根數×λ
7.絕緣及護套的重量=π×(擠前外徑+厚度)×厚度×L×ρ
8.鋼帶的重量={π×(繞包前的外徑+2×厚度-1) ×2×厚度×ρ×L}/(1+K) 9.包帶的重量={π×(繞包前的外徑+層數×厚度)×層數×厚度×ρ×L}/(1±K) 其中:K為重疊率或間隙率,如為重疊,則是1-K;如為間隙,則是1+K ρ為材料比重;L為電纜長度;λ絞入系數
㈨ 水穩厚度計算公式
具體厚度設計圖紙上有說明,虛拋系數取1、4左右,不同的配料虛拋系數不同。
設計水穩厚度圖紙上有要求的,實際鋪築水穩路面時候要看設計厚度。比如說設計水穩厚度為20cm,實際鋪設時虛鋪為25cm左右。要是設計30cm就需要虛鋪37cm左右。具體多厚還要看水穩,不同水穩壓縫也不同。
㈩ 銅的阻值與厚度計算公式
銅的阻值與厚度計算公式是:R=ρL/S。
導體的電阻R跟它的長度L、電阻率ρ成正比,跟它的橫截面積S成反比,這個規律就叫電阻定律(law of resistance),公式為R=ρL/S 。其中ρ為製成電阻的材料的電阻率,L為繞製成電阻的導線長度,S為繞製成電阻的導線橫截面積,R為電阻值。
相關信息介紹:
1、電阻率ρ不僅和導體的材料有關,還和導體的溫度有關。在溫度變化不大的范圍內,幾乎所有金屬的電阻率隨溫度作線性變化,即ρ=ρo(1+at)。式中t是攝氏溫度,ρo是0℃時的電阻率,a是電阻率溫度系數。
2、由於電阻率隨溫度改變而改變,所以對於某些電器的電阻,必須說明它們所處的物理狀態。如一個220V-100W電燈燈絲的電阻,通電時是484歐姆,未通電時只有40歐姆左右。
3、電阻率和電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電阻率是反映物質導電性能好壞的屬性,電阻是反映物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