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計件工資麻煩告訴我
計件工資的定義
計件工資是指按照合格產品的數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位來計算的工資。它不直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勞動報酬,而是用一定時間內的勞動成果來計算勞動報酬。
計件工資可分個人計件工資和集體計件工資。個人計件工資適用於個人能單獨操作而且能夠制定個人勞動定額的工種;集體計件工資適用於工藝過程要求集體完成,不能直接計算個人完成合格產品的數量的工種。
[編輯本段]計件工資的形式
計件工資具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1.直接計件工資。計件工人按完成合格產品的數量和計件單價來支付工資;
2.間接計件工資。按工人所服務的計件工人的工作成績或所服務單位的工作成績來計算支付工資;
3.有限計件工資。對實行計件工資的工人規定其超額工資不得超過本人標准工資總額的一定百分比;
4.無限計件工資。對實行計件工資的工人超額工資不加限制;
5.累進計件工資。工人完成定額的部分按同一計件單價計算工資,超過定額的部分,則按累進遞增的單價計算工資;
6.計件獎勵工資。產品數量或質量達到某一水平就給予一定獎勵;
7.包工工資。把一定質量要求的產品、預先規定完成的期限和工資額包給個人或集體,按要求完成即支付工資。
[編輯本段]計件工資的計算方法
計件工資計算的主要依據是計件單價,即工人完成每一件產品的工資額。一般按各該等級工人的日(小時)工資率除日(小時)產量來確定,計算公式如下:
計件單價=某等級工人的日(小時)工資標准÷日(小時)產量定額
若按工時定額計算計件單價,計算公式為:計件單價=某等級工人的日(小時)工資標准×單位產品的工時定額
『貳』 計件工資計算方法
計件工資是按照工人生產的合格品的數量(或作業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價,來計算報酬的一種工資形式。它不是直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而是用一定時間內的勞動成果——產品數量或作業量來計算,因此,它是間接用勞動時間來計算的,是計時工資的轉化形式。
計件工資是指按照合格產品的數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位來計算的工資。它不直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勞動報酬,而是用一定時間內的勞動成果來計算勞動報酬。
計件工資可分個人計件工資和集體計件工資。個人計件工資適用於個人能單獨操作而且能夠制定個人勞動定額的工種;集體計件工資適用於工藝過程要求集體完成,不能直接計算個人完成合格產品的數量的工種。
計件工資的顯著特點是將勞動報酬與勞動成果最直接、最緊密地聯系 在一起,能夠直接、准確地反映出勞動者實際付出的勞動量,使不同勞動者之間以及同一勞動者在不同時間上的勞動差別在勞動報酬上得到合理反映。因此,計件工資能夠更好地體現按勞分配原則。
計件工資是否合理,關鍵在於計件單價,計件單價應當按照普通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都能夠完成的工作量和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准確定,即計件單價=某等級工人的日(小時)工資標准÷日(小時)產量定額。如確定某個產品的單價,工人日工資為80元÷8小時(最好是7.5小時左右,我公司按7小時計)工人應當完成產品(工作)量。
『叄』 沖床計件工資怎樣算
沖床計件工資可以按照累進計件工資制、累進計件工資制、有限計件工資制、超額計件工資制施行。
累進計件工資制:
定義:累進計件工資制是指在完成合格產品的條件下,定額以內部分按正常計件單價計算工資,超額部分按照一種或幾種在原計件單價基礎上遞增的計件單價計算工資。
計算公式:
實得計件工資 = (定額內部分×一般計件單價)+ ∑(超定額部分×累進計件單價) 例:某廠規定完成產量定額200件以內,計件單價為2.8元,超額完成1%~10%部分累進計件單價3元,超額完成10%~20%部分,累進計件單價3.2元,超額完成20%以上部分累進計件單價3.4元計算,工人甲當月實際完成產量250件,求其實得計件工資。
實得計件工資 =(200×2.8)+(20×3)+(20×3.2)+(10×3.4)= 718(元)
評價:
累進計件工資制可直接累進,也可分段累進。適用於超額難度大,而又急需增加產量的產品。
累進計件工資激勵作用大,能促進勞動生產率的較快提高。實行這種計件時,必須制定先進合理的勞動定額和預先計算其經濟效益。否則,定額偏低,超額過高、成本加大,造成工資基金增加過多,經濟效益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因此,實行累進計件工資必須實行有技術根據的先進合理的勞動定額,計件單價的遞增比例必須事先要有精確測算,以保證實現預期的經濟效益目標。
無限計件工資制:
定義:指不論完成定額多少,均直接按同一的計件單價計算工資,超額不受限制。實行無限計件工資制的工人,計件期間不再領取本人標准工資。
計算:
計算公式:
實得計件工資 = 實際完成的合格產品數量 × 計件單價
或
實得計件工資 = 實際完成的定額工時×小時工資率
例:某工廠在一個月內共生產合格產品300件,每件產品規定的計件單價為3.50元,計算其實得計件工資。
根據公式,則為:實得計件工資 = 300×3.50 = 1050(元)
評價:
無限計件工資是工人全部工資都隨完成和超額完成勞動定額的多少,按統一的計件單價來計發,不受限制。這種計件工資形式應用得較為普遍,它計算簡單,工資和勞動成果的聯系密切,工人容易掌握。在計件單價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工人應得的工資同完成產量定額程度成正比,同單位產品實耗工時成反比,多勞多得,對促進工人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勞動效率有較強的作用。
一般來說,生產短線產品(包括零部件),生產的連續性、協作性要求不是那麼嚴格,能夠制定個人產量定額或工時定額,勞動成果可以單獨統計,並且可以由一個人有效地完成的工作,都宜於實行這種形式。
有限計件工資制
定義:
有限計件工資制是指對實行計件工資的工人規定超額工資不得超過本人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或金額的限制。超過限額不給計酬,也可採用計件單價累退辦法。超額越高,計件單價越低。如超額10%以內,每件1元,超過10-15%,每件0.5元,超過15%以上,每件0.2元(也叫累退計件工資制)。實行這種形式,一般是由於管理水平低,定額不夠先進,為防止超額過多而採取的一種限制辦法。
計算
公式:
最高計件工資額 = 定額產量×計件超額最高限額百分比×計件單價
或
最高計件工資額 = 月工資標准×計件超額最高限額百分比
例:某車間共有10名工人,月標准工資9000元,規定定額產量為3300小時,小時計件單價為2.73元,計件工資最高限額為標准工資的135%,計算最高計件工資額。
根據上式,則為:
最高計件工資額 = 3300 ×135%×2.73 = 12162(元)
或 = 9000×135% = 12150(元)
超額計件工資制
超額計件工資制是有時工資保證的計件工資制,工人完成勞動定額發給月計時標准工資。超額完成定額部分,按規定的計件單價發給計件超額工資。沒完成定額的,適當減發月計日標准工資。
有兩種不同的形式:
一種形式是定額以內部分按照本人的標准工資以及完成定額的比例計發工資,超額部分不同等級的工人按照同一個單價計發超額計件工資。
另一種形式是,定額以內部分實行計時,按照計時工資標准計發工資,保證本人的標准工資;超額部分,不同等級的工人按照同一單價計發超額計件工資。
其計算公式:
實得計件工資 = 定額內應得標准工資+超額部分應得計件工資
超額部分應得計件工資 = 超定額產量×計件單價 例:某工人月標准工資為800元,實行超額計件工資,規定的定額產量為250件,計件單價為3元,實際完成定額280件,求其實得計件工資。
根據公式,則為:
實得計件工資 = 800 + 3×30 = 890(元)
評價:
這種工資形式可以看作是對計時工資形式的一種補充。其中的第一種形式實際上等同於無限計件工資制,因為它並沒有保底工資,如果原來實行的是計件工資,現在改為這種形式,往往難以被員工接受;第二種形式的計時工資標准實際上是保底工資,超額部分可以理解成為獎金。
適用:從計時工資向計件工資的過度。
『肆』 計件工資計件單價怎麼計算
計件單價是否科學,主要取決於是否合理確定工作物等級和勞動定額。
(1)計件單價的計算。在企業工資基金有支付能力,職工技術等級、工作物等級和工資標准均相適應的情況下,計件單價是按工作物等級、相應的工資標准和勞動定額計算出來的。具體有兩種計算方法:①按產量定額計算;②按工時定額計算。按產量定額計算,其公式是:計件單價=該工作物等級的單位時間的工資標准/單位時間的產量定額;按工時定額計算,其公式是:計件單價=該工作物等級的單位時間的工資標准×單位產品的工時定額。
(2)集體計件單價的計算。按產量定額計算,其公式是:集體計件單價=計件單位定員內全體人員單位時間的工資標准之和/單位時間的產量定額;按工時定額計算,其公式是:集體計件單價=計件單位定員內全體人員單位時間的工資標准×單位產品的工時定額。
在確定計件單價時,工資標準的單位時間和勞動定額的單位時間應該相一致。制定計件工資制應遵循以下原則:在既定的國家和企業工資分配關系條件下,企業內部要爭取做到「工資等級、工作物等級、技術等級」相統一,以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技術特長,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更好地發揮計件工資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