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製作桃木劍或者木劍
、納福、辟邪等作用,這 點在書籍或者古裝劇中都有很好的體現。製作上,通常取天然桃木,純手工雕刻。一般認為,桃木劍具有辟邪鎮宅、化煞的作用。不過在使用中也要注意如何擺放桃木劍,以便使其發揮真正作用,這方面若有不懂之處可以和善如意吉祥物本人聯系,期待與大家的溝通交流
如何挑選桃木劍原料
1、挑選桃木
在每年的10~11月份,待桃都賣完後,是收購桃木的最佳時間。適合做桃木工藝品的桃樹品種有:黃桃木、油桃木、毛桃木或蟠桃木等。一般我們選擇蟠桃木來作原材料。因為它的質地好,結疤少,做出的桃木工藝品平滑、干凈。另外選擇桃木時要求樹齡在15—20年樹齡之間。樹齡太大,木質容易疏鬆。樹齡太小,木質又不堅硬。與此同時,要求桃木直徑在12厘米以上,無黑心、蟲蛀的,長度也不能少於50厘米。而且木頭越濕越好。因為濕的桃木不容易乾裂。選好桃木後要馬上加工,否則放時間長了也容易乾裂。
2、鋸板
桃木板的厚度都是根據想要的工藝品而定。先用圓盤鋸把枝杈和開裂的部分去掉,再把木料鋸成長度不小於20厘米的木段,彎曲的樹干從彎曲處鋸開,取中間直的部分使用。然後要把木段的外皮去掉,只留中間的直徑部分,去皮的厚度在2.5厘米左右,將木段帖住靠尺,木板一定要筆直,以保證後面加工的准確性。鋸好的板留在一旁備用。
3、浸泡
木板鋸好後要立即用清水浸泡。浸泡時,可將木板隨意擺放,水的高度只要沒過全部的木板即可。浸泡時間約為15—20天。浸泡完的木板取出來後就可以進入下一道工序了。
B. 桃木樹枝如何處理不裂啊。
要經過泡、煮、焐、烘、涼等十幾道工序處理,處理周期長達半年,等到木性穩定下來才可以加工成工藝品,這樣才不會出現裂痕。
還可以將濕桃木枝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陰涼處晾乾,然後選擇好的桃木完全浸泡在水裡。浸泡過的桃木用苛性鈉在水中煮4到5個小時。桃木煮沸後,立即用清水浸泡,直至不再吸水。
把煮好的桃木坯放在陰涼無風的地方晾乾。自然冷卻部分水分,使其基本定型。把它們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自然晾乾即可。
(2)桃木枝製作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桃工藝品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驟:
一、將選定的桃木片完全浸泡在水中。
二、將浸泡過的桃木放入燒鹼水中,用大火燒開。然後繼續在沸水中煮4到5個小時。煮沸打撈後,立即用清水浸泡,直到桃木不再吸水。
三、把煮好的桃木坯放在陰涼無風的地方晾乾。自然冷卻一些水分,使其基本定型。然後在通風乾燥的地方自然乾燥。
四、干桃木被加固並捆成捆晾乾。經處理後的桃木色澤美觀,無開裂、變形、無蟲子。
桃木的傳說:
古人曾稱桃木為仙木,傳說桃木是巨人誇父對死亡的渴望和手中的棍子的結果。更有傳說後羿被自己的徒弟逢蒙所殺,逢蒙暗算後羿的工具就是桃木杖。
桃木工藝品:
桃木工藝品種類繁多,現已發展桃木立體雕刻。平面雕刻。鏤空雕刻。線雕。桃木劍。桃木如意,桃木關。彌勒佛。壽星等多種桃木產品。僅桃木劍就3000多個品種。
C. 桃木枝材料的選擇
1挑選桃木在每年的10~11月份,待桃都賣完後,是收購桃木的最佳時間。適合做桃木工藝品的桃樹品種有黃桃木、油桃木、毛桃木或蟠桃木等。2鋸板桃木板的厚度都是根據想要的工藝品而定。3浸泡木板鋸好後要立即用清水浸泡。4煮燙為了進一步防止木板開裂,在浸泡完後,要立即將木板進行一次開水煮燙。
桃木經常被人們看作是吉祥長壽的特徵,有著陽剛之木,五木之精的美譽,亦稱仙木,通常是道教的一種佛具,自古就被認為具有鎮宅、納福、辟邪等作用。
D. 請教刻桃木劍的方法和工具
要干透後雕刻。需要鋸、刀、雕刻刀、木銼、砂紙等。製作簡單。先想好或先畫個草圖。也可以在網上搜一下『桃木劍』做個參考。祝你成功!
E. 桃木劍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如何挑選桃木劍原料
1、挑選桃木
在每年的10~11月份,待桃都賣完後,是收購桃木的最佳時間。適合做桃木工藝品的桃樹品種有:黃桃木、油桃木、毛桃木或蟠桃木等。一般我們選擇蟠桃木來作原材料。因為它的質地好,結疤少,做出的桃木工藝品平滑、干凈。另外選擇桃木時要求樹齡在15—20年樹齡之間。樹齡太大,木質容易疏鬆。樹齡太小,木質又不堅硬。與此同時,要求桃木直徑在12厘米以上,無黑心、蟲蛀的,長度也不能少於50厘米。而且木頭越濕越好。因為濕的桃木不容易乾裂。選好桃木後要馬上加工,否則放時間長了也容易乾裂。
2、鋸板
桃木板的厚度都是根據想要的工藝品而定。先用圓盤鋸把枝杈和開裂的部分去掉,再把木料鋸成長度不小於20厘米的木段,彎曲的樹干從彎曲處鋸開,取中間直的部分使用。然後要把木段的外皮去掉,只留中間的直徑部分,去皮的厚度在2.5厘米左右,將木段帖住靠尺,木板一定要筆直,以保證後面加工的准確性。鋸好的板留在一旁備用。
3、浸泡
木板鋸好後要立即用清水浸泡。浸泡時,可將木板隨意擺放,水的高度只要沒過全部的木板即可。浸泡時間約為15—20天。浸泡完的木板取出來後就可以進入下一道工序了。
4、煮燙
為了進一步防止木板開裂,在浸泡完後,要立即將木板進行一次開水煮燙。找一個水泥池作為煮燙池,不需要太大,池的長度和寬度大約2米左右就可以,建議您在煮燙池後面建一個小水池,可用來儲存排放出來的水。煮燙池的底部建有一個鐵鍋,周圍用水泥砌起來,與池底連在一起,同時池外設有灶膛,方便對池內木板進行煮燙。煮燙時,先把木板從鍋底整齊的一層一層縱橫交錯的擺放好,接著,繼續將池內放滿木板,然後就可以往池中添水了,水要沒過木板,最後要在木板上壓上幾塊大石頭,以免煮燙時木板漂上來。同時,為了防止日後木板被蟲蛀,要在水中加入防腐劑,可按照每立方米用100毫升防腐劑進行。水滿後蓋上一層塑料布,再在上面壓上石頭即可。
點燃灶膛的火,燒火的材料可以用鋸板時的下腳料。通過池底的鐵鍋,一點一點將池內的水燒開。大約兩天的時間,水基本煮開,接著還要再繼續煮24小時。煮好後,打開塑料布,將池中的水放入後面的小水池裡,這樣,如果還需要煮剩下的木板,就可以把水再重新放到煮燙池中,既節省了蒸煮時間,還節省了水資源。煮好的木板晾至2—3個小時,就可以取出了。
5、烘乾
煮燙好的木板放置時間長了可能會變形,這時候就需要烘乾。烘乾可以排除木板中多餘的水分。先在烘乾箱里放置煮好的木板,擺放時一定要橫豎交錯著分層碼放整齊,而且木板和木板之間要留有一厘米左右的空隙,以便熱氣分布均勻。擺放到最上面一層時,要在上面壓上幾塊石頭,防止烘烤過程中木板變形。
下面開始烘烤。打開電源開關,設置好所需要的溫度,然後在旁邊的烤爐內燒火,使烘乾箱逐漸升溫。烘烤時間約15天,烘烤的溫度由60℃到90℃逐漸升溫,(字幕—可調整烘乾箱本身的溫度控制,使其每天升高10℃)最高溫度不能超過100℃,高溫保持8天左右,然後溫度逐天遞減。如果一直持續高溫或溫度變化過快,會使木板過於乾燥引起燃燒或乾裂。所以,在烘乾箱內設有噴水孔,一但超過設置的溫度,孔內就會自然噴水,起到降溫的作用。烘烤完畢後要先關掉所有的開關和電源,再打開烘乾箱,取出木板。這樣烘烤的木板平整,利於加工。
6、風干
木板取出後,要將它們堆放到通風、乾燥的棚內進行風干,風干到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使用了。暫時不用的可以繼續放在棚內儲藏。注意一定要防止日曬雨淋。
桃木處理完畢後,下面就可以進行加工了。在加工前先要提醒大家,做同一件桃木工藝品時,盡量要使用同一種材質和顏色的木板。以保證外形及色調的一致。下面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桃木劍的加工方法。
桃木劍由四部分組成,劍鞘、劍身、劍盤、劍柄。首先介紹劍鞘的製作方法。
1、劍鞘的製作
製作劍鞘的木板要求不能帶疤,且不能有裂縫和有蟲眼,否則會影響到工藝品的質量。將選好的木板放到電鋸上,量好尺寸。以80厘米的劍為例,劍鞘長80厘米,寬6厘米,厚1.6厘米,根據定好的尺寸把板鋸開,四個邊都刨平。用電鋸鋸出的板不一定規則,所以要用壓刨機進一步壓型。將壓刨機調成1.6的刨度,壓刨好的板要求長60厘米,寬5.3厘米,厚1.6厘米。
接著,要刨出劍鞘里的凹槽。先根據板的寬度調好壓板之間的距離,壓槽是在木板上頂一個板推著木板往前走,可以起到保護手的作用。刨完的劍鞘凹槽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個形狀。然後,把劍鞘的兩塊板用白乳膠粘到一起,粘時一定要對齊,以免影響以後的操作。晾至3-4個小時後進行打磨。
先用電刨將四個面打磨平整,然後把兩個靠尺調到2.8厘米的距離,然後把劍鞘放到中間,把稜角磨圓潤滑,磨完後的劍鞘上會有毛刺,為了使其表面光滑,要用砂光機用80目的砂紙進行打磨。直到磨光滑為止。我們的桃木劍劍鞘上有各種美麗的花紋,這些花紋都是木工師傅用刻刀一刀一刀精心雕刻上去的,現在桃木劍劍鞘的外形做好了,就要在劍鞘上雕刻圖案了,雕刻的步驟是:先把畫好的圖紙固定在操作台上,(字幕--圖紙要和劍鞘的長寬對齊。)在圖紙上刷一層油墨,圖紙上的圖案由鉛筆繪制,且已經按照輪廓打好了眼兒,這樣,油墨會透過油紙自然的印到劍鞘上。
刷好後將圖紙揭開,檢查一遍,看圖案印的是否完整。如果有缺漏的要再把圖紙放好塗抹一遍有缺漏的地方。刷好後晾至10分鍾左右,待油墨干後就可以進行雕刻了。雕刻時,可以沿著油墨按照圖形分別選用不同型號的刀具進行雕刻,這些刀具是針對不同大小,花紋形狀進行製作的,另外大面積去除的地方可以用修邊機。最後再用小號平刀和龍須刀雕刻一些細小紋理,這樣使圖案更加精美。最後用砂紙將雕刻產生的稜角打磨光滑。做完這一步我們的桃木劍鞘就加工完畢了。
2、劍身的製作
下面我們來做劍身。劍身的長度要求大於60厘米,寬大於6厘米。割劍身的板時,與劍鞘比對好長短,劍身要比劍鞘略短。先把鋸片與固定板的距離調成4厘米。然後把四面都磨平。割好的做劍身的木板放到壓刨機上壓成一樣的厚度,再放進壓刨機壓出劍身中間高,兩側低的菱形,再用砂光機把劍心磨光滑,把一端磨平,另一端磨出劍尖。磨完劍尖後劍身也就加工完畢了。下一步就是劍盤和劍柄的製作。
3、劍盤和劍柄的製作
首先要挑選好兩塊顏色和大小一致的木板,再准備幾塊小的桃木塊兒,在兩塊木板之間塗上白乳膠,然後粘到一起。晾至3~4個小時後,用電鋸割成長15厘米,寬6厘米,厚2.5厘米的木板,然後再打磨平整。
木板做好後,我們要把劍盤和劍柄連接在一起。在木板的長度面和寬度面的中心位置做上記號,用電鑽在記號上各打出一個直徑約1厘米的小洞,用砂光機磨平。 然後把一個長度帶眼和一個寬度帶眼的木板上塗上白乳膠,最後用小木楔把他們連接起來,晾3~4個小時後打磨平整就可以了。
下面我們來雕刻劍盤和劍柄。首先把模板固定在劍盤和劍柄上,延模板邊緣畫出形狀,卸下模板,然後用線鋸去掉多餘的地方,接下來在劍盤頂端打出一個長約5厘米,寬3厘米的橢圓形,再次打磨平整。最後由工匠在劍盤和劍柄上畫出栩栩如生的圖案,根據圖案形狀用大小不同的刀進行雕刻,用刻刀去掉多餘的部分。最後用砂紙磨光滑即可。四個部分都完成後,我們要把劍盤、劍柄和劍身組裝起來。
4、組裝
首先在劍盤上我們留好的圓洞里打上三個點,使圓洞在三個點的中心位置,把劍心放在劍鞘里,在劍心長出的位置做上記號,按照記號把長出的部分鋸掉。用砂紙將毛刺打磨干凈。然後把劍心根部比在標好的三個點上,畫出劍心的形狀,用電鑽鑽去中間的部分,再用鑿子延線的邊緣修整一下,使劍心正好能放在這個凹槽里,套上劍鞘看看是否合適。最後用膠水塗在凹槽處,將其粘牢。這樣桃木劍的組裝就完成了。
5、修補
組裝好的劍上會有一些殘處,這回影響工藝品的質量,不過這些小問題在心靈手巧的工匠手下自是小事一樁。我們需要准備的工具和材料有:膠水,180目砂紙,細鋸末,雕刻刀。具體操作方法為:首先用膠水塗抹缺口處,再添上鋸末,然後用180目的砂紙打磨,如果沒有填平,就再塗一遍膠水,放上鋸末,打磨平整。如此反復操作,最終使表面平滑無痕。
6、噴漆
為了使劍身看起來有光澤,顏色更漂亮,還要在劍鞘的外部、劍身、劍盤、劍柄上塗一層清漆。清漆是透明的,塗清漆的目的為的是保持桃木的古香古色。噴完漆後腰24小時才能晾乾。最後還要給桃木劍加上一枚劍穗。您瞧,一把精緻的桃木劍完成了,將它掛在牆上,或擺放在桌子上,既可以美化居室,也可以陶冶情操。
F. 自己怎麼做桃木劍
桃木劍製作方法:
(1)挑選桃木
一般會選擇蟠桃木作為原材料。桃木的質地好,結疤少,做出的桃木工藝品平滑干凈,要求樹齡在15-20年樹齡之間,而且木頭越濕越好,因為濕的桃木不容易乾裂。
(2)鋸板
桃木板的厚度根據工藝品而定。先用鋸把枝杈和開裂的部分去掉,再把木料鋸成20厘米的木段,彎曲的樹干就從彎曲處鋸開,取中間直的部分。木板一定要筆直,保證加工的准確性。鋸好的板留在一旁備用。
(3)浸泡
木板鋸好後要用清水浸泡。浸泡時,水的高度只要沒過木板即可。浸泡15-20天。
(4)煮燙
為了防止木板開裂,在浸泡後要將木板進行開水煮燙。水要沒過木板,在木板上壓上幾塊大石頭,以免木板會漂上來。
(5)烘乾
先在烘乾箱里放置煮好的木板,木板和木板之間留一厘米的空隙,使熱氣分布均勻。打開電源開關,設置好溫度,在旁邊的烤爐內燒火,使烘乾箱逐漸升溫。烘烤約15天,高溫保持8天左右,然後逐天遞減。
G. 如何處理桃木
要經過泡、煮、焐、烘、涼等十幾道工序處理,處理周期長達半年,等到木性穩定下來才可以加工成工藝品,這樣才不會出現裂痕。
還可以將濕桃木枝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陰涼處晾乾,然後選擇好的桃木完全浸泡在水裡。浸泡過的桃木用苛性鈉在水中煮4到5個小時。桃木煮沸後,立即用清水浸泡,直至不再吸水。
把煮好的桃木坯放在陰涼無風的地方晾乾。自然冷卻部分水分,使其基本定型。把它們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自然晾乾即可。
(7)桃木枝製作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桃木工藝品的題材根植於傳統文化當中,代代承傳,表現了民族心態,體現了時代特色。在漫長的歲月里,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許多嚮往自由、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桃木雕刻品。
這些雕刻品巧妙地運用人物、走獸、花鳥、文字等,以神話傳說、民間諺語為題材,通過比擬、雙關、諧音、象徵等手法,創造出圖形與吉祥寓意完美結合的雕刻藝術形式。
H. 桃木棍的製作方法和要求有誰知道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盪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桃木避邪,民間傳說久矣,究竟源於何時,起於何載?
桃木治鬼的傳說豐富多彩,《淮南子·詮言》說:「羿死於桃口」。東漢許慎註:「口,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由是以來鬼畏桃也」。羿以善射聞名,逢蒙拜師學藝,學成後恩將仇報,從老師身後下毒手,舉起桃木大棒向羿的後腦猛砸。羿死後,做了統領萬鬼的官。古人關於桃木避邪的聯想,是與這一神話故事有關的。試想,桃木棒連統領眾鬼的羿都能擊殺,用來治鬼就更不在話下了。
另外,《左傳》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記載著桃木能發揮神秘力量的一件事:「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其藏之也,黑牡秬,以享司寒;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災也。」這段話是說:古人冬天把冰塊藏在深山大谷的冰窖里,藏冰時,要用黑色雄性生畜和黑黍祭祀寒之神,而取冰使用時,則要用桃木做的弓和棘制的箭進行除災的儀式。
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
傳說,主宰人間壽算的南極仙翁,掌上總是捧著一個碩大的仙桃,所以桃又有避邪去病、益壽延年之說。而南極仙翁手中的這顆仙桃,據傳就是產於古肥子國的肥桃。
傳說,主宰人間壽算的南極仙翁,掌上總是捧著一個碩大的仙桃,所以桃又有避邪去病、益壽延年之說。而南極仙翁手中的這顆仙桃,據傳就是產於古肥子國的肥桃。
古肥子國,即今天的山東肥城市,因西周時肥族人散居於此而得名。當時肥族人由東海遷至於此。東海度朔山的鎮山之寶--桃樹也被肥族人移植於肥子國。《漢書·地理志》載:「泰山郡有肥城縣,應劭所謂『肥子國』也。」另據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縣志·序》載:「肥城古肥子國也,春秋時入魯,為齊郡地。漢屬泰山郡。」
肥城栽桃歷史久遠,《春秋左傳》載:魯襄公17年,齊國與魯國交戰,齊兵分兩路,圍住魯國的兩翼:一是房,一是桃,即齊人圍魯北壁。魯襄公13年,魯國邊境已到達現今濟南長清一帶,所以齊人所圍之「桃」,應該是現在長清南面的肥城(今有肥城北部的齊長城作證),可見當時「桃」這個地方已經大量種植桃樹了。而《左傳》的作者左丘明為肥城人,則進一步證明了肥城即「桃」,「桃」即肥城之說。
那麼為什麼說天下只有肥城的桃木能避邪呢?
原來在舊的肥城縣城以西,有一山名曰陶(桃)山,陶山至小泰山之間,環繞山頂的是拔地通天的懸崖峭壁,雄奇險峻,綿延數十里,七十二個洞穴天女散花般分布在峭壁上,這七十二洞,洞洞都有妖魔鬼怪。每當夜幕降臨,七十二洞妖怪便鑽出洞來,闖進肥城,群魔亂舞,興風作浪,禍害百姓,塗炭生靈。此事傳至東海度朔山,山上神荼、郁壘二神聽後怒不可遏,他們飛速來到肥城,就地取材,折桃枝為武器,將妖魔鬼怪打的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僥幸逃走的妖怪看見桃枝便魂飛魄散。因東海與肥城呈西北--東南走向,神郁二神走到肥城所折桃枝是朝東南的,所以朝東南的桃枝便有了靈氣。此後,當地百姓便將朝東南的桃木枝折下,或做成寶劍懸於室內,或刻成桃人、桃符懸於樑上、門後,妖魔鬼怪望風而逃,再也不敢近前了。漢代《風俗通義》所說:「臘除夕飾桃人……葵以衛凶」的風俗,其實就是對神郁二神用肥城桃木避邪的解說。
記載桃木避邪之說歷史悠遠,《辭源》載:古時刻桃木人,立於戶中以避邪。漢時,刻桃印掛於戶懋,稱為桃印。後漢書儀志中「仲夏之月,萬物方盛,日夏至陰氣萌作,恐物不懋」……以桃印長六寸、方三寸,五色書如法,以施門戶。宋代刻神荼、郁壘二神像或只寫大名於兩塊門板之上,也稱「桃符」或叫「門神」,「……百鬼畏之」。
由此可見,只有桃木能避邪,也只有肥城的桃木才是真正的「降妖木」。
關於桃木能避邪的傳說不一,但桃木畢竟是吉祥平安的象徵。
I. 桃枝辟邪做法
一種是用來辟邪,一種用來縛靈。
這里只說第一種,第二種恕不傳授。
紅線必須是棉質的,以丈為單位(3.33米)可拼接,
可於香火旺的廟里誠心求得佛珠佛牌,或道觀之靈符錦囊,
再將其與紅線相纏,取燒制碗一隻,置於碗中。
注入桃木泡水,撒鹽撒香灰。
銀筷子一副,平置於碗口。
一日後倒水,
任其自然風干。
此方法有簡便做法,可直接連同佛珠泡水自然風干,
不過力量不及桃木水加鹽加香灰強。
佛家性質溫和,以慈悲匿惡為本,
道家重養心,上善若水,天下無為。
所求法器有靈性,化水後無孔不入,
香灰為焚,性屬火,
燒制碗,性屬土,
桃木化水,水與木。
銀筷子屬金(可用其他金屬筷子代替)
鹽表眾生百味。性屬人。
此乃第一種方法,
這類紅線用於保家鎮宅,也可以做項鏈手環,
小鬼不侵然大鬼不避。
J. 避邪用的桃樹枝該怎麼折
取一段直徑約3厘米的桃樹枝,綁根紅繩子,以紅繩為中點兩邊各取45公分即全長為90公分,取3為取其生氣,9為九轉之數,紅繩為鎖其靈氣。生氣九轉固能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