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快速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圖
工具/材料:粽葉、糯米、草繩、花生、大棗、燕麥。
1、挑取兩片粽葉,讓葉片光滑的一面朝上。在距離葉柄三分之一處用手將葉子凹成漏斗狀,漏斗下方一定要緊密,不然會漏米。
㈡ 粽子是什麼 做粽子的步驟
材料: 糯米、粽葉、豬肉、蒜、姜、醬油、五香粉、雞精、少許料酒、鹽。 做法: 1. 主料: 1.1 糯米洗凈,泡3小時備用。 1.2 將新鮮粽葉洗凈(如果是乾的粽葉就先要泡一天,把粽葉泡軟),摘出完整的擺放好備用,將不完整的粽撕成寬5mm的長絲備用。 2. 配餡: 2.1 將豬肉按肥瘦4:1的比例剁成肉末; 2.2 蒜、姜少許,搗成姜蒜泥; 2.3 將2.1~2.2兩樣備料倒入器皿,放入適量醬油、五香粉、鹽、雞精、少許料酒,攪拌均勻。 3. 包粽: 3.1 粽葉分清正反面(可以葉徑區分,徑往外鼓的毛的那面為反),正面朝上攤在兩手中,雙手外翻,將粽葉捲成圓錐狀; 3.2 將卷好的粽葉卡在左手虎口,虎口面向自己,有長尾巴的一邊靠外; 3.3 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粽葉卷中,舀一小匙拌好的肉餡放在米上,再蓋上一層米,壓一壓; 3.4 將葉尾蓋下來,在合口處用右手將葉尾捏籠,蓋頂形成等腰三角形,將多餘葉尾上卷(注意,卷形時要留少許空隙,米煮後會膨脹,但空間不要太大,否則容易散形); 3.5 將撕好的葉絲自卡在虎口下部的圓錐,往上繞過蓋頂來回兩圈,系牢(線圈正好一邊兩個角對系); 3.6 將多餘的葉尾剪掉(這樣一個四角菱形的粽子看上去較漂亮點)。 4. 煮粽: 4.1 先將鍋上倒入清水燒開; 4.2 放入包好的粽子,還要放入幾粒蒜砣,少許鹽,水要完全淹沒粽子; 4.3 中火煮兩小時左右,熟透即可起鍋,瀝水。
㈢ 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最簡
包粽子的方法是買
1、肉棕
A、5斤香糯米,用(不能過涼或過熱,水溫以手感有些熱但可以接受)溫水浸泡糯米2、3個小時(期間撓1至2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用個小簸箕或過濾籃濾干水分。
B、2斤去皮綠豆,以同樣的溫水同樣的時間浸泡,濾干水分。
C、2斤半肥瘦豬肉(單是瘦肉煮出的粽子口感不爽滑也不夠香),把肉切成寬2cm、厚1cm、長10-15cm條狀,接下來放入少許精鹽、味精(雞精)、料酒、薑片、生抽1小匙、(麻油)香油1小匙等調料並用筷拌勻待用。
D、把粽子葉放水裡煮,水開10分鍾後即可取出冷水洗凈剪兩端多餘後濾干。
E、把棉線剪若干條,每條長約20cm。腿上(膝蓋處)放一條毛巾以備弄濕衣物。
F、取兩張(均為反面)粽葉一頭一尾的反方向重疊(不完全),放入一小碗(125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間輕輕劃一字,放入1、2匙綠豆,接著是放肉條,放同等綠豆於肉條上,再填123克米蓋住綠豆。
G、右手先把外端粽葉往裡折疊並向後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樣手法完成另一端,綁粽子要先在中間綁一次後才從一端逐一綁向一端以防變形,繩子緊度不能過緊(煮爆)或過松(進水),以輕扯不移動即可。
H、綁好後逐一放到鍋里,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cm左右,點火……水開15分鍾後把鍋里上下粽子對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㈣ 粽子製作方法步驟簡單
包粽子,其實是個很簡單的事情,重要的是你得敢於嘗試,俗話說「一回生,兩會熟」,包一次就會,一款粽子超詳細做法奉上~
准備工作:
1、糯米提前一夜浸泡,天氣太熱的話,冷藏。
2、肉類提前一夜入味腌制。
3、如果是干粽葉,提前一夜浸泡,包前用熱水焯燙一下。如果是鮮粽葉,可以直接用,也可以先焯燙一下。
材料:粽葉、豬肉、糯米、鹽、香菇 、生抽、老抽、蚝油、料酒
做法:
一、粽葉放入開水中燙軟,撈出後用清水洗凈,用剪刀將前面帶徑的部分剪掉
二、糯米用清水泡3-4小時
三、豬肉切成絲,用生抽、老抽、鹽、蚝油、料酒、糖腌制待用
四、干香菇用清水泡發後切成塊狀。
五、泡好的米瀝干水分,加入少許的生抽和老抽攪拌均勻,使米上色均勻。
六、粽葉用水沖洗干凈。
七、將兩個粽葉疊加在一起,從中間一折捲成圓錐形
八、放一勺米,然後放一層肉,放幾塊香菇,最後再放上一層米,用手輕輕往中加一捏,就可以將上面的粽葉蓋下來,包住米,然後用棉線纏一下即可。
九、把粽子生坯放鍋中,加水(水量要多,必須淹沒粽子),用重物壓住,不讓其浮起。先用旺火煮2個小時,再添些水,燒開後改用小火燜煮4-5個小時,即可成熟。
粽子是怎麼來的
粽子是端午節漢族的傳統節日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說是為紀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2010年12月,江西德安縣宋代古墓出土了兩個實物粽子,據考證,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實物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筒棕」,直到現在的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這種風俗也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具有健脾補虛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助濕生熱,容易引起腹脹。因此每次要少吃一點,吃粽子時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幫助腸、胃蠕動,避免消化不良。
吃粽子一定要細嚼慢咽,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一方面避免吃得過快造成阻塞氣道窒息的危險;有的粽子里通常配有大棗,如果吃得過急,還有可能被棗核卡住,劃傷食道的,非常危險。
粽子黏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纖維質,含過多脂肪、鹽、糖,如睡前吃粽子,糯米就會在胃裡停留很長的時間,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慢性胃炎、食道炎,所以專家建議,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在冰箱冷藏後的粽子不宜直接拿出來吃,這樣的粽子又硬又冷,不但影響口感,對有胃病的人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要想消化吸收得快,最好充分加熱變軟後再吃;同時,吃粽子的時候不宜喝冷飲,喝冷的東西更容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讓人感覺到滯脹。
最後介紹一下粽子的另一種吃飯,煎著吃~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准備:肉粽兩個,剝除粽葉切片
2、起鍋少許油,小火,慢慢放入切好的肉粽片
3、煎到肉粽里的油溢出,將兩面糯米煎成鍋巴狀
關於糯米:老人、兒童、病人等胃腸浦化功能障礙者不宜食用,糖尿病、肥胖、高血脂、腎臟病患者盡量少吃或不吃。糯米年糕無論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都很高,體重過重、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濕熱痰火偏盛、發熱、咳嗽痰黃、黃疸、腹脹、糖尿病等病症患者不宜過多食用。
㈤ 粽子的製作過程
製作步驟:
1、糯米洗凈後泡3個小時;
2、粽葉用熱水燙過洗凈瀝干。
3、粽餡的調味:喜歡吃什麼就包什麼,鹹的要先腌入味;
4、將兩葉粽葉折成漏斗狀,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鹹蛋黃、板粟諸種餡料後,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後以粽繩扎緊。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
5、粽子的捆紮: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6、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後再用小火煮2個小時左右即可.
㈥ 端午節了,我想知道粽子的具體做法詳細的具體步驟。
棗粽子 棗粽子(北方)
原料配方
糯米1千克 小棗250克 白糖100克 葦葉、馬蓮草適量
製作方法
1.將糯米洗凈,用水浸泡3~4個小時;洗凈小棗,控水;用開水將葦葉煮透,再用冷水沖洗干凈;用清水將馬蓮草泡軟。
2.將葦葉3~4片(窄的用4~5片)一葉搭一葉地排好,折成三角形兜,用左手拿住,右手抓一些濕米放入,再放上2~3個小棗,再抓一些濕米放入,繼續放上2~3個小棗,然後再抓些濕米添平,把葉子包裹起來,包嚴包密,用馬蓮草捆好,即成粽子生坯。
3.把粽子生坯放鍋中,加水2.5~3千克(水量要多,必須淹沒粽子)。用重物壓住,不能讓其浮起。先用旺火煮2個小時,再添些水,燒開後改用小火燜煮2~3個小時,即可成熟。
4.食時,解開草繩、葦葉,蘸白糖。
產品特點 粘糯軟甜,清香味濃。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鮮果粽子
原料:紅棗或者栗子、白糯米
做法:首先將紅棗或者栗子切成粒,白糯米泡在冷水裡三四個小時,然後按照一層米、一層餡的順序,一共包裹上三層米、三層餡,最後將這些原料用蘆葦葉包裹起來,煮熟了即可。
●豆沙粽
原料:豆沙、白糯米
做法和鮮果粽子相同。
㈦ 包粽子的六個步驟
工具/原料:圓糯米、粽葉、粽繩、粽葉。
方法/步驟:
1、折疊粽葉:將兩張粽葉疊加在一起,折疊成漏斗狀,注意底部不要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