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些感測器能用於振動的測量
我知道上海東太感測科技有電渦流位移感測器和一體化振動變送器可以測振動,電渦流位移感測器是測相對振動,非接觸式的,一體化振動變送器是測絕對瓦振振動的,是接觸式的。具體參數你可以去他們公司網站上看。 YTHN800系列一體化電渦流位移感測器:② 振動感測器校驗方法
導語:感測器是一種信號採集和轉變裝置,現如今廣泛應用在各行業的生產及研究領域中,振動感測器根據其工作原理為測量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普及率也逐漸擴大,然而在使用振動感測器的過程中,偶爾會出現測量數據失誤或者誤差的情況下,是否是振動感測器損壞了呢?這時候我們首先應該對振動感測器進行下校驗,看看問題出現在哪裡。
校驗也稱為校準、標定,它是通過試驗建立感測器的輸入量與輸出量之間的關系,同時也確定出不同使用條件下的誤差關系。振動測量中所使用的各類感測器,它的各項性能指標如靈敏度、線性范圍、頻率響應特性等,對測量數據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產生影響。根據國家計量檢定規程(JJG134-87,JJG297-91),感測器校驗的周期一般為一年,振動感測器的技術指標很多,因此校準的內容也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性能指標的校準:
1.靈敏度。它是指在規定的頻率范圍和周圍環境條件下輸出量(電壓、電荷)與輸入量(振動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比值。
2.頻率特性。頻率特性分為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幅頻特性是感測器靈敏度隨頻率變化的特性;性頻特性是輸入量與輸出量之間的相位差隨頻率的變化的特性,一般指考慮校驗幅頻特性。
3.線性范圍。線性范圍是指感測器輸入量與輸出量之間保持線性關系的最大機械輸入量的變化范圍。
4.橫向靈敏度。它是指感測器承受與主軸方向垂直的振動時,其輸入與輸出振動之間的比值。
5.環境因素的影響。在高溫、高壓、水下以及強磁場環境中使用時,要考慮環境參數對感測器的影響,並且要做出相應的修正,以便修正最後測得的數據。
通常情況下,只是對感測器的靈敏度、頻率特性和線性范圍三項內容進行校驗。振動感測器的校驗一般是在標准振動台或沖擊台上進行的。目前感測器校驗的方法主要有絕度法校準、比較法校準、隨機法校準、互易法校準和重力法校準等方法。
為了時刻保持測量數據的准確及安全性,我們應該定期對振動感測器進行校驗。而在校驗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的是,振動感測器的校驗是檢查儀器是否符合標准指標,看看與標准值相差多少,即便校驗的數據與標准值不符我們也不用不合格來表示的。振動感測器的校驗有多項指標可以進行核對,國家標准或者地方的標准,就看進行的測試的權威性來決定選擇哪項標准作為參考。
③ 振動感應器主要測試哪些
你說的是在線對設備狀態進行監控的振動感測器吧,主要測試振動的烈度,以反應設備的實時狀況,如果信號外接到振動數據採集儀器上,還可以分析頻譜,診斷設備的故障點。常用的有美國CTC的振動感測器。你可以去kmpdm公司網站上去下點資料看看,直接在網路里搜「kmpdm」就可以找到他們公司網站
④ 振動感測器能否測量物件在抖動時候的振幅度要怎樣測量
可以的用ZLDS100吧 非接觸式測量
⑤ 振動檢測感測器的測量原理是什麼啊
振動檢測感測器主要有電渦流感測器、速度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等。
在電渦流感測器的端部有一線圈,線圈通以頻率較高(一般為1MHz~2MHz)的交變電壓,當線圈平面靠近某一導體面時,由於線圈磁通鏈穿過導體,使導體的表面層感應出一渦流ie,而ie所形成的磁通鏈又穿過原線圈,這樣原線圈與渦流「線圈」形成了有一定耦合的互感,最終原線圈反饋一等效電感。而耦合系數的大小又與二者之間的距離及導體的材料有關,當材料給定時,耦合系數與距離d有關,其函數特徵為「S」型曲線,但可以選取它近似為線性的一段。所以電渦流感測器一般用來測量金屬表面的位移變化,也稱為位移感測器。
速度感測器一般由內部永久磁鐵,支撐彈簧,線圈,外殼和信號電纜構成。一般來說,速度感測器是直接和被測物體剛性連接在一起的;當被測量物體發生振動時,速度感測器和被測物體一起運動,但是由於速度感測器內的支撐彈簧的存在,使得永久磁鐵和線圈做相對運動,如此一來線圈切割磁力線,速度感測器就成了一個小型的發電機;被測物體的振動速度越快,感測器輸出的電壓越高,即振動速度與輸出電壓成正比。
加速度感測器是用來測量被測物體的振動加速度的,加速度感測器內有一片壓電晶體片,加速度感測器和被測量物體也是用螺絲連接在一起的,當被測物體發生振動時,由於慣性的作用會對壓電晶體片產生壓力使其發生形變,它的晶體面或極化面上將有電荷產生,所產生的電荷數與力的大小成正比。
⑥ 振動感測器的測試方法
在工程振動測試領域中,測試手段與方法多種多樣,但是按各種參數的測量方法及測量過程的物理性質來分,可以分成三類。 將工程振動的參量轉換成電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後顯示和記錄。電測法的要點在於先將機械振動量轉換為電量(電動勢、電荷、及其它電量),然後再對電量進行測量,從而得到所要測量的機械量。這是目前應用得最廣泛的測量方法。
上述三種測量方法的物理性質雖然各不相同,但是,組成的測量系統基本相同,它們都包含拾振、測量放大線路和顯示記錄三個環節。
1、拾振環節。把被測的機械振動量轉換為機械的、光學的或電的信號,完成這項轉換工作的器件叫感測器。
2、測量線路。測量線路的種類甚多,它們都是針對各種感測器的變換原理而設計的。比如,專配壓電式感測器的測量線路有電壓放大器、電荷放大器等;此外,還有積分線路、微分線路、濾波線路、歸一化裝置等等。
3、信號分析及顯示、記錄環節。從測量線路輸出的電壓信號,可按測量的要求輸入給信號分析儀或輸送給顯示儀器(如電子電壓表、示波器、相位計等)、記錄設備(如光線示波器、磁帶記錄儀、X—Y 記錄儀等)等。也可在必要時記錄在磁帶上,然後再輸入到信號分析儀進行各種分析處理,從而得到最終結果。
⑦ 感測器信號的檢測都有哪些方法
感測器輸出信號形式可以分為三種,包括增量碼信號、絕對碼信號以及開關信號。
目前,比較常用的感測器信號採集的方式包括有線採集和無線採集等兩種方式。有線的有RS485,RS232,乙太網等,無線的包括wifi ,2.4g,433mhz,490mhz和運營商網路GPRS。基於XL.SN智能感測網路的無線感測器數據採集傳輸系統,可以實現對溫度,壓力,氣體,溫濕度,液位,流量,光照,降雨量,振動,轉速等數據參數的實時採集,無線傳輸,無線監控與預警。在實際應用中,無線感測器數據採集傳輸系統常見的包括深圳信立科技農業物聯網智能大棚環境監控系統,智慧養殖環境監控系統,智慧管網管溝監控系統,倉儲館藏環境監控系統,機房實驗室環境監控系統,危險品倉庫環境監控系統,大氣環境監控系統,智能製造運行過程監控系統,能源管理系統,電力監控系統等。
⑧ 振動感測器檢測方法有哪些
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每天都會有新事物的產生,尤其是在現在工業上,更加趨向於數字化和信息化,工藝上測試系統目前最先進的檢測方法是振動感測器,那振動感測器是怎麼進行檢測的呢?測試方法有哪些呢?
振動感測器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振動感測器最突出的優勢就是多功能性、智能化以及數字化,振動感測器在工程中檢測方法有很多種,今天我們主要按照測量方法中的一些參數,還有測量過程中的一些物理性質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方法是是機械式的,測量過程中把振動的參量轉換成一些機械信號,這些信號經過一定的放大處理後,再進行測量以及記錄。測量過程中比較常用的儀器主要有杠桿式測振儀,還有蓋格爾測振儀,這種測量的頻率是比較低的,而且也不是非常精確,但是在一些現場進行測試的時候是最簡單的方法。
第二種方法是光學式的,這種測試不再把振動的參數轉換成機械信號,而是把這些參量轉換成光學信號,然後這些信號經過系統放大處理之後就可以顯示和記錄了,讀數的時候使用比較多的是顯微鏡還有激光測振儀。
第三種方法是電測,同樣,這種就是把振動的參數轉換成電信號,然後經過電子線路進行顯示和記錄。電測發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因為,電測法把振動量轉為為了電動勢、電荷還有其他的電量,之後才進行的測試,這樣更加准確一些。
上邊介紹的三種檢測方法雖然物理性質是不相同的,但是測量系統基本相同,有拾振環節,就是把振動量轉換成其他信號的這個環節,完成需要使用感測器;測量電路,要根據每一種感測器的各種變換原理還設計;信號分析以及顯示記錄環節,記錄的時候可以記錄在磁帶上,然後再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得到最終的結果。
振動感測器主要有相對式,還有電渦流式、電感式、電容式以及慣性式、壓電式、阻抗式、電阻應變式和激光式等等,每一種使用的技術都不同,性能特點有差異,而且適用的范圍也不同。
以上就是為您介紹的的振動感測器檢測的幾種方法,希望對您有幫助,振動感測器更加的智能化、數字化,為工業上帶來更多便利。
⑨ 振動測量有幾種主要方法
振動頻率是指機械部件振盪的速率,振動頻率越高,振盪越快。振動頻率可以通過數振動部件在每秒中的振盪循環數來確定其頻率。對振動頻率的測量方法,主要是用比較法和直接讀數法兩種。
(一)比較法
比較法測量振動頻率就是用同類的已知量頻率與被測的未知量頻率進行比較,從而確定被測頻率的大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李薩育圖形法
李薩育圖形法測量振動頻率的原理是把已知頻率的電信號和被測振動通過機電轉換裝置(測振感測器)轉換的未知頻率的電信號輸出,經過放大器輸入到示波器的z軸,示波器的y軸接信號發生器的已知頻率信號,這時在示波器熒光屏上就會出現一個圖形,這就是李薩育圖形。如果被測振動頻率與信號發生器的頻率不相同時,圖形就會變化不定。如果調整信號發生器的頻率使其與被測振動頻率成整數倍時,示波器上就會出現穩定的圖形,然後再根據圖形的形狀來確定未知振動的頻率值。
用李薩育圖形法測頻率,其測量精度取決於信號發生器頻率指示精度以及圖形穩定性程度。因此,用這種方法測量振動頻率要求示波器和振盪器的工作頻率范圍要大於被測振動頻率范圍,在測量中要注意把圖形調穩定後再讀數。
2、錄波比較法
錄波比較法是通過感測器將被測機械振動轉換成電信號,經過適當的放大後接到記錄儀器上,在刻有標准時標和幅度大小的記錄紙上,把振動的波形記錄下來,然後以一定時標內記錄的波形數來確定振動頻率。這種方法在工程測量中較為常見。
3、閃光測頻法
閃光測頻法是用閃光儀來測量頻率。閃光儀主要由一個頻率可調的電脈沖發生器和一閃光燈組成。脈沖電流使燈泡按已知頻率閃光來照亮振動物體,如果閃光頻率正好和物體的振動頻率一樣時,當物體每次被照亮,振動物體正好振動到同一位置,看起來就好像物體不振動了,這時從閃光儀上讀出的閃光頻率就是振動物體的振動頻率。
(二)直接讀數法
用直接讀數法測定物體振動頻率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指針式的頻率表;另一種是用數字式的頻率計。這兩種方法的共同特點是把被測的機械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然後再經過放大指示出來。隨著晶體管和集成電路器件的不斷發展,目前多數採用數字式頻率計來測量頻率。這種方法具有測量精度高、穩定性能好等優點。在使用數字頻率計測量頻率時應注意阻抗匹配,應保證感測器的輸出信號一定要大於數字式頻率計的觸發信號。如果感測器的輸出信號太小,則應在感測器與頻率計之間加一放大器,信號通過放大器放大後再送入數字式頻率計,否則頻率計就不能正常工作,即使有指示也不準確。除此之外,還要注意當振動波形失真太大時,要濾波後再調頻。
在機械設備中,每一個運動著的零部件都有其特定的固有頻率和振動頻率,我們可以通過分析設備的頻率特徵來判斷設備的工作狀態。若不了解設備的結構和運動零部件的振動頻率,就不能確切地判斷設備的故障。因此,設備振動頻率的計算和特徵頻率的檢測,是故障診斷工作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