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放樣的具體計算步驟
需要曲直表,然後用曲直表的要素設計出來一個道路文件就能放樣了,每種不同的儀器所配的軟體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放樣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道路放樣
操作:測量→道路放樣
圖5-54 線路放樣主界面
進行線路放樣之前,需要進行道路設計,具體操作參見「§3.2道路設計」。
點擊「目標」按鈕,通過「打開」按鈕,選擇一個已經設計好的線路文件後,如圖5-55所示:
圖5-55 線路上各點的坐標
列表中顯示設計文件中的所有的點(默認設置),用戶也可以通過在列表下的標志、加樁、計算前的對話框中打勾來選擇是否在列表中顯示這些點。選擇要放樣的點,如果要進行整個線路放樣,就按「線路放樣」按鈕,進入線路放樣模式進行放樣;如果要對某個標志點或加樁點進行放樣,就按「點放樣」按鈕,進入點放樣模式。如果要對某個中樁的橫斷面放樣,就按「斷面放樣」。以下介紹線路放樣模式和斷面放樣模式,點放樣模式參見§5.4點放樣。
在放線庫中調入設計文件選擇進行線路放樣以後放樣界面如下圖所示:
圖5-56 線放樣界面
顯示的內容可以點擊顯示按鈕來選擇
圖5-57 顯示選擇
線路放樣實際上是點放樣的線路表現形式既在點放樣時以設計的線路圖為底圖,實時的顯示當前點在線路上的映射點(當前點距線路上距離最近的點)的里程和前進方向的左或右偏距。在圖5-56中會顯示整個線路和當前測量點,並實時計算當前點是否在線路范圍內,如果在線路范圍內,就計算出到該線路的最近距離和該點在線路上的映射點的里程;如果不在線路范圍內,就給出提示。
在線路放樣中設計了加樁計算工具,操作如下。按「加樁」按鈕,進入計算加樁和偏距對話框,如圖5-58所示:
圖5-58 加樁與偏距界面
一、加樁計算:
選擇「加樁」,然後輸入加樁點點名和加樁點里程,按「計算」就計算出加樁點的坐標(如圖5-59),並將該加樁點存入記錄加樁的數據文件中。
圖5-59 加樁點坐標信息
二、偏距計算:
選擇「偏距」,然後輸入坐標X和坐標Y,按「計算」就計算出該坐標點對應於該線路上的偏距和里程,如果不在范圍內就給出提示。
圖5-60 偏距計算
斷面放樣模式
首先在「道路放樣-逐樁點庫」里選擇要放樣的橫斷面上的點,點擊 「斷面放樣」按鈕,如下圖5-61,我們放樣的是中樁為120的橫斷面.圖中的直線段就是該橫斷面的法線延長線,這樣我們就可以非常方便的放樣這個橫斷面上的點.這里的主要參數有垂距和偏距,垂距指的是當前點到橫斷面法線的距離,偏距是當前點到線路的最近的距離。根據實際情況到線路高程變化的地方採集坐標即可。
圖5-61 斷面選擇
圖5-62 斷面放樣
注意:線路放樣的斷面輸出,需要在此處橫斷面放樣的界面下採集的文件才能進行相關的轉換。
線路放樣參數設置:點擊按鈕「選項」,出現如下對話框:
圖5-63 線路放樣參數設置
顯示設置上,主要是設置工作界面上顯示的內容,可以設置道路的標志點和加樁點。
橫斷面法線延長線長度:設置橫斷面法線延長線的長度,默認值是50m。
里程限制:用來設置放樣的起始里程和終點里程,如果當前點不在此范圍內時,不會計算偏距和里程,會提示不在線路范圍內。此功能主要應用在線路彎角比較大的地方,有的時候會把當前點投影到線路轉角的另一邊,此時就可以通過里程限制把轉角另一邊的線路先限制掉。
最後還有一個屏幕縮放方式,指的是屏幕的刷新,在測量中1S有一個數據過來,屏幕就會刷新一次,有時會不太方便觀看,就可以選用「手工」來自己控制顯示界面上顯示的內容。
在線路放樣功能界面下,我們既可以放樣,同時也可以進行縱橫斷面的測量,橫斷面的測量可以在斷面放樣中完成,縱斷面測量只要保持在線路上測量就可以進行.當然縱橫斷面測量之後,需要進行格式轉換才能得到我們常用的格式,具體如下圖5-64,首先點擊放樣界面下的「成果」菜單,選擇橫斷面成果輸出.
圖5-64 成果輸出
然後點擊上面的「打開測量文件」,選擇測量文件,根據需要,選擇緯地、天正、重慶交科院或者海地中的一種格式,完成後點擊下面的「轉換」按鈕,轉換成功後如下圖5-65
圖5-65 轉換成功
轉換完成後會在相應的文件夾下生成*.hdm和*.dmx文件,即橫斷面文件和縱斷面文件.
排序:在測量橫斷面上的點時不一定按照由遠到近或者由近到遠的順序,在輸出成果的時候選擇了排序之後就會按距離中樁的遠近進行排序,如果不選就會按照實際測量的順序進行轉換.
天正軟體格式和緯地格式的主要區別就是在輸出的點的高程上,緯地格式是高差,這里的高差可以有兩種方式:相對於前一點的高差和相當於中樁的高差,天正格式輸出的是直接測量的高程。
偏距與中樁閾值的設置:限制多大范圍內為同一中樁,多大范圍內為同一斷面.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② 彎頭製作放樣方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好多人員都想學一門技術,彎頭、三通放樣技術成為很多愛好者的首選。不過如果沒有老師指點,彎頭、三通放樣非常難學,還要有一定的放樣基礎。
很多網友都問我各種管件放樣展開的方法,說實在的,還真不好說清楚。有的學員一點基礎都不懂,就想快速成為老師傅,放樣准確簡單,那隻有使用合適的展開軟體。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放樣技術員都用實用的軟體放樣了,省時省力,方便快捷。可是還是有人想要學習手工放樣技巧,了解原理。
以下是我總結的幾種簡單彎頭手工展開方法。
1、板金展開圖樣一般都採用相貫線法放樣,沒有計算公式。制圖軟體繪制比較方便。
手工放樣步驟:(以一節為例,其餘方法相同)
1)先按實際尺寸畫出彎頭側面投影。包括接縫線。
2)按線把每一個封閉線框圖形分割成獨立的圖形。(可以裁剪,也可以單獨再畫。
3)取一個圖樣,(將中心線垂直的設置)畫在另一張紙上,沿圖樣高度畫兩條上下平行的橫線,並與中心線垂直,長度
正好是圖樣直徑的圓周長。(封閉的長方形)
4)將圖樣垂直方向作等分,並作好標記,然後將這些等分線垂直的畫到剛才畫的展開的長方形內,注意展開圖上的點一定要對應投影圖樣上的點。
5)將圖樣上斜線沿水平方向作等分。並平行的拉到展開的圖樣上,並對應相應的點。把展開樣上得到的交點圓滑連接,就是展開的曲線。等分作的越密,曲線越准。
6)放出咬口的量,和板厚處理。
彎頭下料必須知道彎曲半徑,厚度、幾節。
2、蝦米腰彎頭的畫法(以90°為例,其他角度相同)
③ 機械制圖畫圖步驟
機械繪圖的基本步驟:
1.首先按1:1的標准繪圖;
2.繪圖完畢後(先不進行標注)再插入標準的圖框(A3或A4,要帶「基點復制圖框」);
3.確定繪圖的比例(就是將圖框放大或縮小的倍數,其是根據圖的尺寸與所使用的圖框的尺寸確定的);
4.然後把繪制好的圖形復制到標準的圖框中;
5.在標準的圖框中進行標准工作,首先在「標准樣式管理器」中設置「全局的比例因子(為標准圖框的放大或縮小的倍數,如放大則為+、反之為—)」;
6.標注時可選在「標注樣式管理器」中有已經設置好的ISO—25及直徑標注設置;
7.繪圖文本中文字高度的選擇:標準是用標准字高(3.5)×圖框放大(如果是10倍就是×10)及縮小(如果是10倍就是×1/10即0.1)的倍數作為在圖框中進行文本書寫文字的標准字高;
8.然後經過預覽就可以列印出圖了。
④ 學習施工放線的步驟
全站儀施工放線過程:
准備工作
在運用全站儀進行放線前,我們作了一些必要的准備工作,首先是對種植設計施工圖紙上的樹木按就近同類的原則進行編號,比如把位置相近的幾棵銀杏編號為1,把旁邊的幾棵白臘編號為2等,同類樹木由於位置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編號(主要以位置作為編號的參考依據)。
再在這個編號下分別標出這些個體的代號,比如:1.1,1.2,1.3……;2.1,2.2,2.3,2.4……再從Autocad中命令「List」查出每一個編號的樹木群體中個體的X、Y、Z值,最後找到現有地物在圖紙上的對應點的坐標值(至少有兩個這樣的點位),後再編號。
最終將這些數據通過格式轉換工具轉換成全站儀能識別的格式,用數據線將這些數據輸入全站儀中。
現場放線
架儀器前,准備好大量的木樁作為標記物,根據圖上編號及同一編號中樹木的數量對木樁進行編號(用油漆在木樁上寫相應的號碼),完成後,在工作區域找到圖紙上標明的實際地物點,一個作為站點,一個作為後視點。
在站點上安放全站儀,調平儀器,調出相應的放樣程序,輸入站點點號(已在查其坐標時進行編號),再輸入後視點點號(已在查其坐標時進行編號),將全站儀目鏡對准那個後視點,點選「ok」,再調用「放樣」程序。
然後依次調用各點號,分別定出各個點位,拿相應點的木樁進行標記。通過用全站儀放線的方式,我們精確而快速地把圖紙上的設計符號變成了現實中的種植點位。
全站儀的優勢
1、數據處理的快速與准確性。全站儀自身帶有數據處理系統,可以快速而准確地對空間數據進行處理,計算出放樣點的方位角與該點到測站點的距離。我們可以在Autocad中方便地查出OA、OB、OC等各點的X、Y坐標。
同時也可以查出相應點的設計高程(Z坐標值),只要把這些數據從電腦中通過數據線傳輸到全站儀中(一次最多可輸入16000個點的坐標值),全站儀便能快速而准確地計算出O、A、B、C等的實際距離(而不是OA、OB、OC等的值)及相應的A、B、C等點的方位角。
由於測距和測角的精度很高,所以完全可以做到精確定點放線。
2、定方位角的快捷性。全站儀能根據輸入點的坐標值計算出放樣點的方位角,只要將這個差值調為0,就定下了要放樣點的方向,然後就可進行測距定位。
3、測距的自動與快速性。全站儀能夠自動讀出距離數值,只要將棱鏡對准全站儀的鏡頭,全站儀便可很快讀出實測的距離,同時比較它自動計算出的理論上的數據,並在屏幕上顯示出兩者的差值,從而可以判斷棱鏡應向哪個方向再移動多少距離。
到顯示的距離差值為0時,表明那時棱鏡所在的位置就是要放樣點的實際位置。
4、定完一個點後,可按「下一個(next)」鍵調出下一個要放樣的點,重復②~③步驟,便可依次放出其它各點。
5、由於全站儀體積小重量輕(只有4.9kg)且靈活方便,較少受到地形限制(除非全站儀無法看到棱鏡),且不易受處界因素的影響(只要三角架扎穩,一般不會引起儀器的偏移),只要合理保護全站儀,即使在復雜的自然條件下也可以照常工作。
6、由於所有的計算是由全站儀自動完成,所以放線過程中不會受到參與者個人的主觀影響。
施工放線技術要求
(1)測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按照測量規范,以及合理的天氣條件。遵守先整體後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要有嚴格的校核制度。建立一切定位放線工作要自檢、互檢合格後,方可申請項目部驗收的工作制度。
(2)測量儀器必須按規定進行檢測,鋼捲尺應送法定專業機構檢定。 (3)、測量人員應提前熟悉施工圖紙和現場各種高程坐標,控制點及精密導線網點,精密水準點,平面方格網點,仔細檢查審核施工放線依據。
(4)測量放線是確保施工質量的最關鍵的工序,必須嚴格按施工工藝進行,為保證測量精度,除熟悉圖紙,採用合理的測量步驟外,還要選用比較精確的經緯儀、水平儀、鉛垂儀等儀器設備進行測量放線。
測量工作開始之前,必須與總承包方取得聯系,與土建單位確認三項基準數值,由總包方移交控制網點等測量情況。
(5)測量放線時應控制分配誤差,不使誤差累計。
(6)測量點要統一;測量結構要隨時記錄,記錄清單要清楚明了,同時要有據可查
⑤ 簡述放樣的一般步驟
全站儀還是GPS?你是什麼牌子的儀器?比如徠卡的全站儀需要進入放樣程序定向後輸入坐標點放樣即可;徠卡GPS需要建立坐標系後輸入坐標即可。說明書自己看看,每個品牌的儀器都有售後電話問。
⑥ 機械制圖的步驟及方法
看你是手工繪圖還是計算機繪圖,計算機二維繪圖還是三維繪圖。如果想學習三維建模,首先要把二維制圖學好,對各種零件結構的表到方式要非常熟悉,至少常見的N視圖,和剖視圖要搞懂。三維繪圖首先要練習好裡面的草圖模塊,這個很基礎。對一般的零件能夠從二維圖想到三維空間圖。達到這種層次了才能開始三維圖學習。三維制圖,說白了 ,熟能生巧,有條件建議報班最好。
⑦ 放樣的方法步驟
根據建築物的設計尺寸,找出建築物各部分特徵點與控制點之間位置的幾何關系,算得距離、角度、高程、坐標等放樣數據,然後利用控制點,在實地上定出建築物的特徵點,據以施工。
平面位置和高程均通過對每個特徵點的放樣實現。特徵點的放樣通常採用極坐標法,也可用直角坐標法和交會法,高程放樣則常用水準測量方法。
當待放樣點同附近控制點的高差較大(如放樣高層建築某層或井下某點的高程)時,常用長鋼尺代替水準尺測設高程,或用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方法;放樣豎直軸線可用吊錘、光學投點儀或激光鉛垂儀等。
(7)機械制圖放樣的方法步驟擴展閱讀
放樣的基本要素由放樣依據、放樣數據和放樣方法三個部分組成。放樣的依據為放樣的起始點位和起始方向是已知的;放樣數據為得到放樣結果所必需的、在放樣過程中所使用的數據,由工程設計部門給定或由圖中獲得的;放樣方法為根據待放樣結果及其精度要求所設計的操作過程和所使用的儀器,是根據精度要求設計的。
放樣的基本內容,按位置劃分,可以分為平面位置放樣和高程位置放樣;按結果劃分,可分為角度放樣(方向放樣)、長度放樣、高程放樣和點位放樣;按照放樣的過程和精度劃分,又可分為直接放樣和歸化放樣。
⑧ 機械制圖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1、進入CAD的主界面,需要點擊工具欄中的圓。
⑨ 梯形放樣圖解步驟機械制圖
1、首先要熟悉圖紙,搞清楚樓梯的結構形式。樓梯梁、平台、斜跑的位置及標高。
2、以結構圖紙為依據,以樓層+0.50線及樓層平面軸線為基準,在牆上測量並彈出梁底標高及平面位置線。
3、按圖紙設計尺寸,將上下樓梯梁連線,彈出斜跑坡度線。
4、在斜跑線上均勻分出樓梯蹬位置線。
5、在周邊沒有牆的情況下,可將樓梯梁位置線彈在下層樓面上,支梁底時掛線墜對准即可。
⑩ 放樣的步驟是什麼
第一,找出放樣點坐標。第二,找兩個已知點,算出其絕對方位角!第三,分別算出放樣點到已知點的方位角和距離。第四,始終經緯儀,用其中一已知點為測站點,令一點為後視點,瞄準潑盤到其方位角,然後轉動到各放樣點的方位角,固定其方向,然後用皮尺拉出對應的距離即可!
或是
主要步驟是:根據圖紙上的已知坐標,預先計算出你需要放樣的點的坐標,由此來確定該點與正北方向的夾角和距離,然後將經緯儀架設在一個已知點,轉動對准正北方向,水平度盤置零,轉動你剛才計算出來的夾角,在該方向上測量出你計算的距離,那麼該點就是你需要放樣的未知點.
其實不一定是正北方向,可以是任何你方便的方向,取決於你容易操作與計算的方向.
說起來復雜,你最好找個會的,跟著做幾次就行了.
用全站儀更方便,幾下按鍵就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