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測量壓頭伸縮矩離的方法

測量壓頭伸縮矩離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9 23:55:53

怎麼控制氣缸的伸縮距離

控制任何一個氣缸的伸縮都只需要一個電磁閥。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給電磁閥的電磁頭通電和斷電,氣缸就伸或縮。至於用繼電器、還是開關、還是按鈕,來通斷電,也需要一個。拿個最普通的雙作用氣缸來說吧,氣缸的有桿腔和無桿腔各有1個接氣口,用一個二位五通單電控電磁閥控制,閥上有1個來自壓縮空氣的進氣口P,2個分別通向氣缸的A、B口。A和B始終是一個進氣一個出氣通給氣缸,氣缸也就只有伸出和縮回兩種狀態。給電磁閥通電只是切換一下A、B口的原始通氣狀態,即A和B反向進出氣,因此氣缸也跟著反向運動了。這時給電磁閥斷電,閥就會使A、B口自動回復到原位(閥里的復位彈簧作用),即A、B口進出氣又換向了,氣缸也就跟著回復。就這么簡單。要是單作用氣缸,氣缸只有一個接氣口,(氣缸里有復位彈簧使氣缸復位),就只需要二位三通電磁閥。即電磁閥只有1個出氣的A口接到氣缸,A口同時擔任進出氣,給電磁閥通電就是進氣(氣缸伸出),斷電就是排氣(氣缸縮回)。就怎麼簡單。當然,一個氣缸的伸縮只需要一個電磁閥,一個電磁閥的出氣口,分路給多個氣缸作同時伸縮,也只需要一個電磁閥控制,對么?明白了吧。

㈡ 維氏硬度壓頭與試樣表面距離對測試結果有沒有影響

如果距離在壓頭的最大伸縮范圍內,就沒有影響。超出了就肯定有影響。

㈢ 硬度計如何使用

1、壓頭和試樣接觸,載入初始試驗力,大指針轉三圈(小指針到紅點);用手柄載入主試驗力,待指針穩定後,用手柄卸載試驗力,讀取表盤上大指針的位置,比如大指針指在45.5,洛氏硬度即為45.5.

說明書:指針式洛氏硬度計,操作稍微復雜點,解析度0.5HR。

2、數顯洛氏硬度計,如WHR-150、WHR-60D、RTD700.

使用方法如下:

壓頭和樣品接觸,力值條到OK(載入初始試驗力),主試驗力自動載入、自動保荷、自動卸載,液晶屏自動顯示洛氏硬度值。

3、自動數顯洛氏硬度計RTD710,壓頭自動下降,自動載入初始試驗力和主試驗力。

使用方法如下:
一鍵式操作:當壓頭頂端與試樣距離0.5-1mm時,點擊「測試」按鈕,壓頭自動下降,自動施加初負荷和主負荷,自動顯示硬度值;

4、全自動洛氏硬度計,具有自動升降功能,

操作方法:

一鍵式操作:按啟動鍵,工作台自動上升,樣品觸碰到壓頭後自動載入,自動卸載,自動顯示硬度值。

5、快速洛氏硬度計,測試非常快速,4秒出硬度值。

使用方法:拉動手桿,松開手桿,顯示硬度值。(初始試驗力和主試驗力一起載入)

㈣ 顯微硬度計的顯微硬度計

它採用計算機軟體控制,高倍率光學測量系統,光電感測器等技術實現測量裝置與壓頭自動切換,通過軟體輸入,光源的強弱自動調節,並選擇維氏與努氏試驗方法、保持時間、文件號與儲存等,提供了各種硬度值的轉換表以供參考,在LCD大屏幕顯示屏上能顯示試驗方法、試驗力、測量壓痕長度、硬度值、試驗力保持時間,測量次數並能鍵入年、月、日期,試驗結果和數據處理等,通過列印機輸出。
它採用高倍率光學測量系統,目鏡鼓輪一次讀數。可測定鋼、有色金屬、IC薄片、薄塑料、金屬薄片、塗層、表面覆層、層壓金屬、熱處理碳化層和淬火硬化層的深度與硬度梯度。 1、顯微硬度計從測試方式上分為:
1.1普通顯微硬度計(如:MC010-HV-1000)
1.2數顯顯微硬度計(如:MC010-HVS-1000)
1.3自動轉塔顯微硬度計(如MC010-HV-1000Z)
1.4數顯自動轉塔顯微硬度計(如:MC010-HVS-1000Z)
1.5硬度測量分析系統(如:MC010-HVST-1000Z)
1.6電腦控制全功能顯微硬度計(如:MC010-HVST-1000ZA)
1.7金相顯微硬度計(如:JXHVST-1000Z)
2、顯微硬度計從砝碼力載入方式上分為:
2.1凸輪載入型(如MC010-HV-1000)
2.2砝碼垂直載入型(如MC010-HVS-1000Z)
2.3電子載入型(國外有生產)
3、顯微硬度計從升降控制上分為:
3.1絲桿升降控制型(如MC010-HV-1000)
3.2光桿升降控制型(如MC010-HVS-1000Z) 顯微硬度計由主機、測微目鏡、各種試台、標准硬度塊、各種壓頭、物鏡、調平角等構成。
測微目鏡是用來觀察金相或顯微組織,確定測試部位,測量對角線長度,數據的採集等;硬度計主機則是完成目鏡與壓頭的切換,在確定的測試部位進行施載入荷,完成平台的移動尋找像點等;相關附件主要是為了試件的夾持穩固等。 下面以MC010-HVST-1000ZA舉例來說明顯微硬度計的構造:
MC010-HVST-1000ZA顯微硬度計主要由圖像處理系統、機身、自動塔台控制系統、測微光學系統、大三通系統、加卸載機構、自動運動控制系統、升降系統、數據處理系統、顯示模塊及電路模塊等。如下圖示:
3.2.1圖像處理系統
高端的圖像處理系統採用最新光學技術與電子技術,通過大三通系統完美的與數據處理系統相結合,使壓痕的測試及觀察清晰准確,大大提高了測試精度。
3.2.2機身
世界主流設計概念的機體,呈現出精美的輪廓,高級的烤漆工藝讓機身持久光亮如新。
3.2.3自動塔台控制系統
採用高精度的電氣控制技術,配合一體化的塔台運轉系統,即保證了物鏡與壓頭的准確切換,同時也提高了定位精度,使塔台運轉輕松自如。
3.2.4測微光學系統
超大視野的目鏡,超大行程的十字平台移動結構,精準的光學系統,讓操作人員能夠輕松舒適的完成找基準、定位、選像及測量整個過程。
3.2.5大三通系統
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大三通系統,直接定位於塔台基板上,配合一體化的照明系統,能夠完美的與圖像處理系統、數據處理系統、塔台控制系統及測微光學系統結合,實現了高精度定位、一體化設計及即時的升級擴展等現代儀器設計理念。
3.2.6加卸載機構
垂直導軌結構的加卸荷系統。
3.2.7自動運動控制系統
行程重復性高達2um的精度,可在行程范圍內自由運動的控制方式,直接通過電腦控制的高精度載物台機構,不僅僅實現了操作的便利性,同時也為精密尺寸測量(如塗鍍層厚度、金相分析及硬度梯度等)及金屬結顯微硬度計的使用與操作 2.1顯微硬度計技術參數
2.1.1試驗力:0.098N、0.245N、0.490N、0.981N、1.961N、2.942N、4.903N、9.807N,即:10gf、25gf、50gf、100gf、200gf、300gf、500gf、1000gf;
2.1.2施加試驗力速度:0.05mm/s,自動加卸載試驗力;
2.1.3目鏡倍率:10X;
2.1.4物鏡倍率:10X(觀察)、40X(測量);
2.1.5壓痕范圍:最大壓痕測量長度250mm,最小壓痕測量長度0.1um;
2.1.6硬度測量范圍:最大硬度值9999.9,最小硬度值0.001;
2.1.7測試儲存次數:99次;
2.1.8試驗力保荷時間:0-99秒;
2.1.9試件最大高度:85mm;
2.1.10壓頭中心到內壁距離:110mm;
2.1.11最小檢測單位:0.025um;
2.1.12試台尺寸:110X100mm,試台移動范圍30X30mm,最小讀數0.01mm;
2.1.13光路切換方式:目鏡與CCD攝影同時觀看測試;
2.1.14電源:220V,50/60Hz;
2.1.15主機重量:毛重50kg;
2.1.16儀器外形尺寸:460X430X200mm; 硬度是一個重要的力學性能指標,它能反映材料彈性和塑性變形的特性指標。硬度測定時試樣制備簡單,試樣基本不被破壞,接近無損檢測,在不同尺寸與形狀的試樣上測定時,操作簡便,測量速度快,並且硬度與強度之間有著相似的換算關系,根據硬度值能夠得出近似的強度極限值;硬度測定是用標准形狀和尺寸的較硬物體在一定壓力下接觸材料表面,測定材料在變形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抗力,稱為硬度測試。用不同的載荷施加力的方法所得到的硬度是表現材料抵抗塑性變形的能力,肖氏硬度則表現了材料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日常中我們把載荷大於1kg測試力的稱為宏觀硬度,它主要用於較大的試件,希望通過硬度測試能夠反映材料的宏觀性能;載荷小於1kg測試力的稱為微觀硬度,它主要用於小而薄的試件,希望反映出微小領域內的材料性能,如顯微組織的相硬度、材料的表面硬度。
顯微硬度的測試原理基本和維氏硬度測試相同,所不同的是壓頭採用的是兩對面夾角為136°;底面為正方形的正四棱錐金剛石壓頭和一徑角為 ,橫斷角為 的金剛石錐形壓頭,即:克努普金剛石壓頭(入下圖)。顯微硬度計和維氏硬度計所用的載荷分別為:1kg、2kg、3kg、5kg、10kg、20kg、30kg、50kg、100kg、120kg等,常用的為1kg、2kg、5kg、10kg、30kg、50kg。載荷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試件的厚度。測試的最終硬度是通過壓痕單位面積上所能承受的載荷來表示的。將選定的固定實驗力(載荷)壓入試樣表面,並經過規定的保持時間(保荷),然後卸除實驗力(卸荷)後,在試樣表面殘留出一個底面為正方形的正四棱錐或克努普壓痕,通過測微目鏡測量其對角線的長度,得到壓痕的面積,顯微硬度值就是實驗力與壓痕表面積的比值。
上圖為正四棱錐金剛石壓頭
採用正四棱錐金剛石壓頭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F=所施加的載荷,單位為N;S=壓痕在試樣上的表面積;D為壓痕兩對角線長度;HV=顯微維氏硬度值。
公式的推導:
則 ,式中:F單位:g;d單位:um。
φ角選擇136°是為了使維氏硬度得到一個成比例的並在較低硬度時與布氏硬度基本一致的硬度值。在布氏測試法台規定0.25<d/D<0.5,最理想的d/D值是0.375, φ=44°,與此相對應的金剛石正四棱錐的兩以面間夾角就是180°-44°=136°。
採用克努普金剛石壓頭的計算公式如下:
此時壓痕的長對角線與短對角線的長度之比是7.11。硬度值為:
式中F單位:N
d 為長對角線,單位:mm
公式的推導:
式中:F單位:g;L單位:um。

㈤ 試驗機載入、控制和測量方式

1.7.1 變形的測量方式

室內岩石力學試驗中,岩樣變形的測量方式通常有3種,一是利用電阻應變片,二是使用線性變化的差動變壓器(簡稱LVDT),三是直接接觸式伸長計。進行流變試驗時也採用機械結構的千分表測量變形,以確保試驗結果的穩定性。

電阻應變片比較便宜,但粘貼之前需要對試樣的粘貼部位進行處理,粘貼之後經過一定時間的乾燥才能試驗。此外,由於岩石是非均質材料,顆粒尺度在毫米量級,試樣側面是機械切削加工形成的,也會產生一定的損傷。如果使用電阻式應變計測定軸向和環向應變,則該應變計的長度至少應是岩石內細小顆粒粒徑的10倍,而且應變計不應該進入試樣端部D/2的范圍(D為試樣直徑)[64]。更為關鍵的是,岩樣屈服破壞具有局部化特徵,電阻應變片不能反映岩樣屈服破壞過程的總變形,不能得到應力-應變全程曲線。

差動變壓器(LVDT,Linear variable differential transformer)固有的時間延遲和交流電對電子運動的限制,將對控制迴路的反饋速率造成不利的影響,用於測定Ⅱ類應力-應變全程曲線變得更加困難。一些試驗機利用LVDT測量載入壓頭之間的距離變化,以此作為岩樣的軸向變形。不過岩樣端部的加工質量將會顯著影響載入初期的測量結果,使變形模量產生離散和偏差。

國際岩石力學學會(ISRM)對單軸壓縮試驗建議方法草案[64]中,建議使用直接接觸式伸長計測量試件的軸向和環向(或徑向)的位移。測量得到的軸向和環向應變的讀測精度應該達到1%,且准確度為其量程的0.2。伸長計的整個可能的物理量程應超過最大的預期位移。建議使用2個軸向伸長計互成180°粘貼於試件上,位置大約為軸向尺寸的25%處和75%處。兩個伸長計的輸出端應該分開,在試驗結果報告中取均值。環向或徑向伸長計則應貼於試件高度的中部。

側向變形的測量方式同樣為上述3種方式。不過,由於岩樣屈服破壞的非均勻性,利用應變片只能准確測量岩樣彈性階段的側向變形,計算泊松比系數;而要研究岩樣的擴容,以及破壞過程的能量等問題,最好利用各種位移計來測量岩樣直徑方向的變形或周向的環向變形。

在利用圖1-12所示的方式測量岩樣的側向變形時,由於岩樣端面之間不可能絕對平行,載入初期,試驗機壓頭槌形座的調整作用使岩樣會產生宏觀移動,而位移計如果沒有與岩樣固定成一體,將會與岩樣發生相對移動,位移計的讀數就不完全是岩樣的側向變形。即使將岩樣側面測點附近磨成平面,也不能保證測量的可靠性。最為明顯的事實是,在單軸壓縮時利用圖1-12得到的側向變形可能是壓應變。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在彈性變形階段,岩樣側向變形數值是很小的。對於直徑為50mm、長度為100mm的岩樣,在泊松比系數為0.20時側向變形只有相應軸向變形的1/10。

圖1-12 岩樣移動對位移計測量側向變形的影響

對於花崗岩等脆性岩石,單軸壓縮破壞時軸向變形較小,彈性階段的側向變形更小,圖1-12所示測量方法得到負值泊松比系數是常見的。若彈性模量50000MPa,則軸向應力100MPa時的軸向應變為2×10-3。在泊松比系數0.2、岩樣直徑50mm時,相應的側向變形量0.02mm。岩樣端面的加工精度通常要求不平整度小於0.05mm,在載入初期試驗機壓頭會使岩樣位置產生變動,完全可以掩蓋岩樣的膨脹變形。

1.7.2 載荷的測量方式

試驗機軸向載荷有兩種測量方式,一是在載入構件上粘貼電阻應變片,通過測量金屬構件的變形換算載荷;對液壓系統載入的試驗機,可以利用壓力感測器測量載入油缸的壓力來換算載荷。至於圍壓當然是由壓力感測器測定的。一般壓力感測器也是利用電阻應變片測量彈性元件的變形,利用標定曲線來確定壓力的。不過試驗機的載入油缸是雙作用的,其後腔因回油必須具有一定的壓力。該壓力通常是較低的,但有時也會影響對試驗結果的理解。

有資料認為進行煤樣直接拉伸試驗得到殘余強度[73](圖1-13),就此則認為煤有不同於一般脆性材料的力學性質。文獻[74]也認為試樣存在拉伸殘余強度。不過這一觀點不符合常理,即試樣拉伸斷裂之後就相互分離,不可能承載。

在進行拉伸試驗時,設定試驗機軸向油缸以較低的速度回縮。即使煤樣完全斷裂不再承載,油缸回縮也需要一定的油壓來克服管路、接頭以及各種閥件的阻力。通常情況下,試驗機液壓系統的流量較小,壓力損失並不很大。但煤的拉伸強度較低,圖1-13 中試樣強度小於0.8MPa,所有試驗中的最大應力也只有1.5MPa左右。這使得管路阻力損失的影響顯著。如果進行壓縮試驗,最大應力達到15MPa左右,那麼圖1-13中的「殘余應力」就不會被特別注意。

圖1-13 煤樣直接拉伸的應力-應變曲線

1.7.3 伺服試驗機的控制方式

伺服試驗機是閉環控制方式。一般控制方式有軸向變形、環向變形和軸向載荷控制3種,即在試驗過程設定某個參數按照一定規律變化,通常是隨時間線性增加或減少,通過實際測量該參數的數值與預定的載入數值之間的差異,控制載入油缸的電液伺服閥。當然,伺服響應總是滯後的,也不總是恰當的,因而試驗曲線會出現波動。

使用載荷控制,即要求載荷隨時間線性增加,試驗曲線的波動較小,但一定造成岩樣的失穩破壞,不可能得到峰後的應力-應變曲線。而利用軸向變形控制,即要求岩樣的軸向變形隨時間線性增加,不可能得到Ⅱ類全程曲線。利用環向變形控制,即要求岩樣的環向變形隨時間線性增加(圖1-4),可以得到Ⅱ類全程曲線,但岩樣峰後環向變形增大較快,局部的破壞可以引起環向變形突然增加,為維持環向變形均勻增加的控制要求,試驗機可能會在軸向卸載,而卸載會影響岩樣的破壞過程。

所以,需要根據岩石的特性和試驗目的確定載入控制方式。

㈥ 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的測定方法有什麼不同

兩種都是測試硬度的標准,區別在於測量方法不同。

布氏硬度
用一定直徑的鋼球或硬質合金球,以規定的試驗力(F)壓入式樣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後卸除試驗力,測量試樣表面的壓痕直徑(L)。布氏硬度值是以試驗力除以壓痕球形表面積所得的商。以HBS(鋼球)表示,單位為N/mm2(MPa)。
其計算公式為:F/π(d/2)2
式中:F--壓入金屬試樣表面的試驗力,N;
D--試驗用鋼球直徑,mm;
d--壓痕平均直徑,mm。
測定布氏硬度較准確可靠,但一般HBS只適用於450N/mm2(MPa)以下的金屬材料,對於較硬的鋼或較薄的板材不適用。在鋼管標准中,布氏硬度用途最廣,往往以壓痕直徑d來表示該材料的硬度,既直觀,又方便。 布氏硬度試驗還可用於有色金屬和軟鋼,採用小直徑球壓頭可以測量小尺寸和較薄材料。布氏硬度計多用於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檢測,由於壓痕較大,一般不用於成品檢測。
舉例:120HBS10/1000/30:表示用直徑10mm鋼球在1000Kgf(9.807KN)試驗力作用下,保持30s(秒)測得的布氏硬度值為120N/ mm2(MPa)。
以一定的載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徑一般為10mm)的淬硬鋼球壓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時間,去載後,負荷與其壓痕面積之比值,即為布氏硬度值(HB),單位為公斤力/mm2 (N/mm2)。

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試驗採用三種試驗力,三種壓頭,它們共有9種組合,對應於洛氏硬度的9個標尺。這9個標尺的應用涵蓋了幾乎所有常用的金屬材料。最常用標尺是HRC、HRB和HRF,其中HRC標尺用於測試淬火鋼、回火鋼、調質鋼和部分不銹鋼。這是金屬加工行業應用最多的硬度試驗方法。HRB標尺用於測試各種退火鋼、正火鋼、軟鋼、部分不銹鋼及較硬的銅合金。HRF標尺用於測試純銅、較軟的銅合金和硬鋁合金。HRA標尺盡管也可用於大多數黑色金屬,但是實際應用上一般只限於測試硬質合金和薄硬鋼帶材料。
表面洛氏硬度試驗採用三種試驗力,兩種壓頭,它們有6種組合,對應於表面洛氏硬度的6個標尺。表面洛氏硬度試驗是對洛氏硬度試驗的一種補充,在採用洛氏硬度試驗時,當遇到材料較薄,試樣較小,表面硬化層較淺或測試表面鍍覆層時,就應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試驗。這時採用與洛氏硬度試驗相同的壓頭,採用只有洛氏硬度試驗幾分之一大小的試驗力,就可以在上述試樣上得到有效的硬度試驗結果。表面洛氏硬度的N標尺適用於類似洛氏硬度的HRC、HRA和HRD測試的材料;T標尺適用於類似洛氏硬度的HRB、HRF和HRG測試的材料。
HRC標尺的使用范圍是20~70HRC,當硬度值小於20HRC時,因為壓頭的圓錐部分壓入太多,靈敏度下降,這時應改用HRB標尺。盡管HRC標尺被規定的上限值為70HRC,但是當試樣硬度大於67HRC時,壓頭尖端承受的壓力過大,金剛石容易損壞,壓頭壽命會大大縮短,因此一般應改用HRA標尺。
HRA標尺的使用范圍是20-88HRA,由美國標准ASTM E140可以獲得以下換算關系:
27HRA≈30HRB
60HRA≈100HRB≈20HRC
85.6HRA≈68HRC
可見,HRA標尺的測試范圍涵蓋了從軟鋼(HRB)、硬鋼(HRC)到硬質合金的硬度范圍。然而,事實上HRA標尺很少用於測試軟鋼,主要用於測試薄硬鋼板、深層滲碳鋼和硬質合金。在硬質合金方面,由於技術進步,有些材料硬度已達到93-94HRA,這已超出標准規定。工程上超出HRA高端的測量范圍已成為慣例。 HRA標尺有一個特殊用途。在使用洛氏硬度計測試鋼試樣時,如果不知試樣是軟鋼還是硬鋼,可先用HRA標尺試測一下,當硬度值小於60HRA時可改用HRB標尺,當硬度值大於60HRA時可改用HRC標尺。
HRB標尺的使用范圍是20~100HRB,當硬度值低於20HRB時,由於鋼球的壓入深度過大,金屬蠕變加劇,試樣在試驗力作用下的變形時間延長,測試值准確度降低,此時應改用HRF標尺。當硬度值大於100HRB時,因為鋼球壓入深度過淺,靈敏度降低,精度下降,此時應改用HRC標尺。在使用HRB標尺測試鋼試樣時,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當預先不知道試樣是軟鋼還是硬鋼時,決不可使用HRB標尺做測試,因為用鋼球壓頭誤測了淬火鋼,鋼球就可能會變形,鋼球壓頭就會損壞,這是鋼球壓頭損壞的主要原因。遇到這種情況時應先用金剛石壓頭,用HRA標尺測試一下,再決定是用HRB還是用HRC。
HRF標尺的使用范圍是60~100HRF。HRF標尺是國外使用較多的一個標尺,它是測試純銅和較軟的銅合金材料很好的檢測手段。但是在我國,也存在標准硬度塊短缺的問題,它的應用也受到了限制。
HRG標尺適用於HRB值接近100的材料,對於鈹青銅、磷青銅、可鍛鑄鐵這些硬度范圍介於HRB標尺的高端和HRC標尺低端的材料,如果改用HRG標尺,就可以大大改善測試的靈敏度,提高測試精度。
分為金屬類洛氏硬度,塑料類洛氏硬度(HRR)

㈦ 壓力測量有哪幾類

壓力測量的方法有很多。按測量的方法來分,可以分為液柱式壓力測量, 彈性式壓力測量, 電氣式壓力測量,負荷式壓力測量。       液柱式壓力測量方法,主要採用依靠液柱壓頭與被測差壓(壓力)相平衡來工作的。這種測量方法的特點是,結構簡單,測量量程小,一般用正、負微壓的測量,如爐膛負壓,煙道風壓等場所,主要的測量儀表有:U形管壓力計、單管式壓力計、斜管式微壓計。        彈性壓力測量方法,主要利用彈性元件在受到力或力矩作用下,產生相應的形變(如位移或轉角),而形變與力或力矩有一定的函數關系。這種測量方法的主要特點是:不同的彈性元件形式與有著不同的輸出特性;彈性元件的剛性與靈敏度關系,剛性越強,靈敏度越差,量程越大,剛性越弱,靈敏度越好,量程越小;彈性遲滯和彈性後效,彈性遲滯即彈性元件的變形與加減負載不重合致現象,彈性後效即彈性元件的變形與加減負載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達到的現象。彈性壓力測量方法儀表主要有:膜盒壓力表,波紋管壓力表,彈簧管壓力表等等。        電氣式壓力測量方法,主要利用壓力感測器感受到壓力變化並按照一定的規律轉化為相同或不同性質輸出變數的儀表。這種測量方法的主要特點是:應用范圍廣,測量量程大,精度高、信號可以遠傳。主要的測量原理的儀表有:電容式原理壓力變送器、電阻式原理壓力變送器、擴散硅原理式壓力變送器、振弦式原理式壓力變送器等等。

㈧ 硬度測試過程中,感測器測得的位移是否能准確反映壓頭的壓入深度

看測量方式吧,如果直接測量壓頭的位移量肯定是可以測量出來的用ZLDS113可以達到微米級別,還有一個就是測量被壓物體上面凹坑,這個就看您的壓頭是什麼樣的了,尖點有多大了,激光的光電一般都有幾十絲的,如果壓頭很尖小於測量激光的光點那樣測量出來的值肯定不會是真實值。

㈨ 洛氏硬度測試計怎麼使用

洛氏硬度計的分類:
一、手動洛氏硬度計
二、電動洛氏硬度計
三、數顯洛氏硬度計
四、表面類洛氏硬度計
五、光學類洛氏硬度計
六、加高型洛氏硬度計
洛氏硬度計的特點
手動洛氏硬度計試驗操作簡單,測量迅速,可在指示表上直接讀取硬度值,工作效率高,成為最常用的硬度試驗方法之一。由於試驗力較小,壓痕也小,特別是表面洛氏硬度試驗的壓痕更小,對大多數工件的使用無影響,可直接測試成品工件,初試驗力的採用,使得試樣表面輕微的不平度對硬度值的影響較小,因此,此儀器非常適於在工廠使用,適於對成批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工件進行逐件檢測,該試驗方法對測量操作的要求不高,非專業人員容易掌握。
洛氏硬度計的應用
洛氏硬度試驗採用了3種壓頭,6種試驗力,根據金屬材料材質、硬度范圍及尺寸的不同,共有15個標尺可供選擇,可以測試從很軟到很硬幾乎全部常見的金屬材料,應用范圍十分廣闊。洛氏硬度計在工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成為檢驗產品質量,確定合理加工工藝的主要手段。可測試各種黑色和有色金屬,測試淬火鋼、回火鋼、退火鋼、表面硬化鋼、各種厚度的板材、硬質合金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熱噴塗層的硬度。
表面洛氏硬度計用於測試薄板金屬、薄壁管材、表面硬化鋼和小零件的硬度。
洛氏硬度計原理
在規定條件下,將壓頭(金剛石圓錐、鋼球或硬質合金球)分2個步驟壓入試樣表面。卸除主試驗力後,在初試驗力下測量壓痕殘余深度h。以壓痕殘余深度h代表硬度的高低。洛氏硬度試驗原理如圖所示。
1—在初始試驗力F0下的壓入深度;2—在總試驗力F0+F1下的壓入深度;3—去除主試驗力F1後的彈性回復深度;4—殘余壓入深度h;5—試樣表面;6—測量基準面;7—壓頭位置
右圖:洛氏硬度試驗原理圖
洛氏硬度值按下式計算:
N-常數,對於A、C、D、N、T標尺,N=100;其他標尺,N=130;
h-殘余壓痕深度,mm;
S-常數,對於洛氏硬度,S=0.002mm,對於表面洛氏硬度,S=0.001mm。每一洛氏硬度單位對應的壓痕深度,洛氏硬度為0.002mm,表面洛氏硬度為0.001mm。壓痕越淺,硬度越高。洛氏硬度試驗分為2種,一種是普通洛氏硬度試驗,一種是表面洛氏硬度試驗。洛氏硬度試驗採用1200金剛石圓錐和1.588mm、3.175mm鋼球三種壓頭,採用60kg、100kg、150kg三種試驗力,它們共有九種組合,對應於洛氏硬度的九個標尺,即HRA、HRB、HRC、HRD、HRE、HRF、HRG、HRH、HRK。表面洛氏硬度試驗採用1200金剛石圓錐和1.588mm鋼球2種壓頭,採用15kg、30kg、45kg三種試驗力,它們共有六種組合,對應於表面洛氏的六個標尺,即HR15N、HR30N、HR45N、HR15T、HR30T、HR45T。
HR-150A洛氏硬度計操作規程
操作規程
HR-150A洛氏硬度計試驗前的准備工作
一 使用范圍
試驗時立按下表選用壓頭和總試驗力:
刻 度符 號 壓 頭 總試驗力N(kgf) 標注硬度 符號 允許測量 范圍
B ∮1.588/mm鋼球 980.7(100) HRB 20-100
C 120°金剛石 1471(150) HRC 20-70
A 120°金剛石 588.4(60) HRA 20-88
A標尺: 用於測定硬度超過70HRC的金屬(如碳化鎢,硬質合金等), 也可測定硬的薄板材料以及表面淬硬的材料.
C標尺: 用於測定経過熱處理的鋼製品硬度.
B標尺: 用於測定較軟的或中等硬度的金屬以及未經淬硬的鋼製品.
(1) 調整主試驗力的加荷速度;(2)試驗力的選擇(150KG:1471N 100KG/980.7N 60KG/588N));(3 )小心安裝硬度計壓頭.
2. 試驗程序
(1) 將絲杠頂面及工作台上下端面擦凈,將工作台置於絲杠台上;
(2) 將試件支撐面擦凈置於工作台上,旋轉手輪使工作台緩慢上升並頂起壓頭,至小指針指向紅點,大指針旋轉3圈垂直向上為止;
(3) 旋轉指示器外殼,使C,B之間長刻線與大指針對正;
(4) 拉動加荷手柄,施加主試驗力,指示器的大指針按逆時針方向轉動;
(5) 當指示針轉動停止下來後,即可將卸荷手柄推回,卸除主試驗力;
(6) 從指示器上相應的標尺讀數;
(7) 轉動手輪使試件下降,再移動試件.按以上(2)-(6)步驟進行新的試驗;
(8) 試驗結束後用防塵罩將機器蓋好.
3. 注意事項:
(1) 定期在絲杠與手輪的接觸面注入少量機油;
(2) 硬度計使用前,應將絲杠頂面和工作台上端面擦凈;
(3) 定期用標准硬度塊檢查硬度計精度,決不允許在支撐面試驗;
(4) 當標准硬塊支承面有毛刺時應用油石打光,在其不同位置試驗時,硬塊應在工作台上拖動,不應拿離工作台.
洛氏硬度計主要技術參數
洛氏標尺:HRA,HRB,HRC,HRD,HRE,HRF,HRG,HRH,HRK
初試驗力(N):98.07(10kg)
總試驗力(N):588(60kg),980(100kg),1471(150kg)
硬度值讀數方式:表盤
試件允許最大高度:170mm
壓頭中心到機身距離:165mm
洛氏硬度計外形尺寸(mm):520×240×700
洛氏硬度計重量(kg):80
執行標准:GB/T230.2 國家標准、JJG112檢定規程
硬度值范圍
HRA:20~88
HRB:20~100
HRC:20~70
標准配件(附件):
金剛石洛氏壓頭、直徑1.5875mm硬質合金球壓頭
大平試台、中平試台、V型試台、HRC、HRB硬度塊
MC010-HRS-150數顯洛氏硬度計(大屏幕液晶屏顯)是機電一體化的硬度測試儀器.數顯洛氏硬度計外觀新穎,大屏幕顯示,菜單式結構,採用微機控制,硬度值以數字直接顯示.硬度測試結果可以直接列印輸出,升降螺桿與旋輪間自動反饋鎖合,外接RS232超級終端設置,可外接列印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直觀性;除試台升降外,完全實現了自動化,消除了操作和讀數誤差.
數顯洛氏硬度計還具有洛氏標尺的選擇/塑料洛氏標尺的選擇(可選配功能)/各硬度之間的硬度換算等功能.
數顯洛氏硬度計適用於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非金屬材料的硬度測定.
數顯洛氏硬度計適用范圍:
淬火、表面淬火鋼,調質、退火鋼,冷硬鑄件,可鍛鑄件,硬質合金鋼,鋁合金,軸承鋼,硬化薄鋼板等.
數顯洛氏硬度計主要技術參數:
洛氏標尺:HRA、HRB、HRC、HRD、HRE、HRF、HRG、HRH、HRK
初試驗力(N):98.07N(10kg)
總試驗力(N):588(60kg),980N(100kg),1471N(150kg)
轉換標尺:表面洛氏、布氏、維氏
硬度讀取:大屏幕數字顯示
數據輸出:內置列印機和RS232介面
總試驗力保持時間(S):0-60
試件允許最大高度:170mm
電源電壓:AC220V±5%,50~60Hz
壓頭中心到機身距離:165mm
數顯洛氏硬度計外形尺寸(mm):520×240×720
數顯洛氏硬度計重量(kg):約80
執行標准:GB/T230.2國家標准;JJG112檢定規程
硬度值范圍:
HRA:20~88
HRB:20~100
HRC:20~70
數顯洛氏硬度計標准配件(附件):
金剛石洛氏壓頭、直經1.5875mm硬質合金球壓頭
大平試台、中平試台、「V」型試台
HRC(2)、HRB硬度塊
RS232通訊線
電源線

㈩ 洛氏硬度計使用方法

洛氏硬度計使用方法:1、將絲杠頂面及工作台上下端面擦凈,將工作台置於絲杠台上;2、將試件支撐面擦凈置於工作台上,旋轉手輪使工作台緩慢上升並頂起壓頭,至小指針指向紅點,大指針旋轉3圈垂直向上為止;3、旋轉指示器外殼,使C、B之間長刻線與大指針對正;4、拉動加荷手柄,施加主試驗力,指示器的大指針按逆時針方向轉動;5、當指示針轉動停止下來後,即可將卸荷手柄推回,卸除主試驗力;6、從指示器上相應的標尺讀數;7、轉動手輪使試件下降,再移動試件,按以上(2)-(6)步驟進行新的試驗;8、試驗結束後用防塵罩將機器蓋好。

東莞市微克檢測設備有限公司洛氏硬度計是一款經濟型的洛氏硬度計。可測定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材料的洛氏硬度;應用范圍廣,適用於淬火、調質等熱處理的洛氏硬度測量;曲面測量穩定可靠。

閱讀全文

與測量壓頭伸縮矩離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10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7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400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6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10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5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2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8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9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5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100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6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8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8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2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5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71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9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