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RLC串聯二階動態電路特性的研究實驗中,用哪些實驗方法可以判斷電路處於諧振
有以下幾種實驗方法:
一、測量電壓法,要用毫伏表測電壓。
1、電阻電壓測量,當電阻上電壓最大時發生諧振。
2、當電感電壓等於(嚴格講是略大於,因為實際電感有電阻)電容電壓時發生諧振。
二、電流測量法
線路電流達到最大值時發生諧振。
② 求大神解答,RLC串聯電路中電流如何測量,取樣電阻應該如何選取Uc及UL如何測量
串聯電路,電流相等,電容電壓為電流×容抗(1/2πfC),電感電壓為電流×感抗(2πfL),諧振的定義就是容抗=感抗,所以電容電壓與電感電壓大小相等,方向(相角)相反。
當然,這里忽略了電感內的損耗電阻,如果計及這個小小的電阻分量,電容、電感電壓就不是完全相等了。
③ RLC串聯諧振電路實驗中的電流怎樣測
量程夠的話把電流表竄進去測啊,量程不夠的話用互感器轉一下就可以了,電流都是串聯測得
④ 敘述RLC串聯電路諧振點的測量方法
1、RLC串聯電路的諧振頻率的意義: 在一個含L或C或既有L又有C的電路中,由於C及L上電壓與電流不同相,那麼,這個電路兩端的電壓與電路中的電流一般來說是不同相的,但是,有一個特殊的頻率,當外加電壓的頻率等於這個頻率時,這個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同相,這個頻率就是這個RLC電路的諧振頻率。 2、品質因數Q的意義: (1)當出現串聯諧振時,電感或電容上的電壓與外加電壓之比就是Q; 就是Q=UL/U外,Uc=UL=Q*U外; (2)另一說:在串聯諧振出現時,容抗(或感抗)與電路中電阻R的比值就等於Q,即:Q=ωoL/R=(1/ωo*C)/R; (3)在串聯電路中電流是相等的,這樣,在一個周期里,在電容和電感上要進行無功功率的轉換,而在電阻上要消耗有功功率,那麼Q就是在一個周期里無功與有功的比值。 所以Q=W無/W有。 3、為什麼電容或電感上電壓可能大於總電壓的幅度? 對於一個串聯電路,處處電流相同,但是,L兩端的電壓要比它上面的電流相位超前90度,C兩端的電壓要比它上面的電流相位滯後90度,所以L上的電壓與C上的電壓的相位是正好反相的,當外加信號的頻率等於諧振頻率時,感抗與容抗相等,所以電容兩端的電壓與電感兩端的電壓大小相等而相位相反,這時,這兩個電壓相加的結果是抵消,全部的外加電壓都落在電阻R上,當R的值比較小時,電路中將產生較大的電流,而在電容和電感上,電壓、電流、電抗三者的關系是:Uc=Xc*I, UL=XL*I,若I很大,Xc=XL又不太小,Uc=UL就會很大,等於外加電壓的Q倍。若你的電路Q能大大大於1,Uc=UL就將比總電壓大得多。
⑤ 該RLC測量儀電阻、電容測量模塊說明
從電路看有RLC三種測量功能的切換,說量程是不準確的,量程是指同一種測量項目的不同的測量區間范圍,比如測電阻0~100歐姆,1k~100K等,關於RC的測量頻率,可由公式:f=1.44/(R1+2R2)*C計算。
⑥ RLC串聯電路諧振法測電容
用已知的R(大小不影響)和L串聯被測Cx,由交流信號源供電,用電壓表監測LCx兩端電壓,改變交流信號源的頻率,電壓表讀數為0時,
C=1/[(2πf)平方]*L,
這里C其實還含有電感L的分布電容C0,要精確測量還應按C=Cx串C0求出Cx。
(註:標准電感L的C0是已知的)
⑦ rlc串聯諧振電路實驗中用晶體管毫伏表比用通用常用的電流表,電壓表測量有什麼優點
晶體管毫伏表比用通用常用的電流表,電壓表測量有如下優點:測量精度高,頻率特性好,操作方便,最重要的是它有隔直流的功能
⑧ 測量rlc串聯電路的諧振頻率有幾種方法各有什麼優缺點
電路的諧振頻率是固有的,僅由LC的值所決定,與其他外部條件無關。 諧振頻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諧振角頻率: 諧振頻率:
⑨ RLC網路相頻特性曲線的測量實驗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RLC串聯諧振電路的研究 2 綜合 (提高型) 必做...測試並研究RLC串聯諧振電路的幅頻特性曲線 必修 07 線性電路的疊加性和齊...網路相頻特性模擬分析 2 綜合 (提高型) 選做...用虛擬儀器分析網路相頻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