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花樣跳繩實訓步驟與方法

花樣跳繩實訓步驟與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7 02:38:55

① 在各種比賽中跳雙人繩的指定規則

各種方式的雙人跳短繩》教案
一、指導思想:
本課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依據《課程標准》而設計。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新是本課的主題。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為核心,遵循體育教學原則,結合學生實際,通過有效的合作學習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自學、自練、自控能力,並對其進行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及實踐能力培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體驗到相互協作、合作學習的情感和快樂,主動健康發展,體現快樂體育、成功體育的內涵。
二、組織方法:
教法:充分運用啟發教學法、講解法、示範法、游戲法,引導學生對兩人合作跳短繩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學生以自學自練為主,小組練習與比賽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組織能力及觀察評價能力,力求體現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學法:採取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法,來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運動水平。
三、設計思路:
跳繩是一項簡單方便,容易參與的運動。本課教學中,讓學生對他們很熟悉的跳繩活動進行探索、實踐、創編活動,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本節課開始部分通過游戲「捉尾巴」進行熱身活動,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為主體部分的學習做好身心等方面的准備。繩操的練習幫助學生活動各關節,同時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逐漸將課引入主題。其次,先讓學生先復習以前學過的個人跳短繩,看看誰跳得多,比比誰的花樣多,充分調動起學生的運動熱情,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體驗著運動的樂趣。教師適時提出要求:能否兩人一起跳繩?讓學生觀察圖片後,選擇自己喜愛的兩人合作方式進行嘗試練習,學生通過觀察——模仿——嘗試的學練方式來掌握技能。在展示環節,採用互幫互學加深對學生動作要點的理解。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運動能力的差異,提出不同的練習目標,力爭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學生們通過兩人合作,共同掌握了技能,發展了能力。通過游戲比賽,讓孩子們在享受成功樂趣的同時,感悟到其中的深刻寓意,學生們在游戲中體驗到了個人在集體中的價值,增強了自信。最後,在輕松愉悅的放鬆活動中,根據教師的語言提示,進行放鬆練習,學生用心去體會、去感悟,用肢體去表達,從而達到身心放鬆。
班級:四年級(水平二) 執教人:侯彥成
教學
內容
1、各種方式的雙人跳短繩
2、游戲:障礙接力比賽
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通過兩人合作跳短繩的學習,在教、學、練的過程中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運動。
2、技能目標: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新跳法,挑戰新技能,通過體驗練習,掌握兩人
合作跳短繩的基本方法,學會2—3種二人合作花樣跳短繩的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自信心,體驗運動的樂趣。
教學
重點
難點
重點:兩人合作跳繩節奏的把握。
難點:搖跳配合,兩人動作協調一致。
器材
1、跳繩若干根。(學生自備) 2、小墊子8個、呼啦圈4個。
3、錄音機1台。 4、黑板一塊。
教學
步驟
教學內容
教法與教學過程
學法與學習過程
組織形式與要求
導入階段
學習階段
一、課堂常規
1、體育委員集合整隊,檢查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教師宣布本節課教學內容。
4、安排見習生。
二、准備活動
1、游戲:《捉尾巴》
方法:讓學生將短繩對折2次後塞進褲腰間當作尾巴,然後在規定的時間內相互去捉,同時要保證自己的尾巴不被別人捉到,最後看誰捉到尾巴的數目最多獲勝。
規則:不準推、撞同學。
2、熱身繩操4*8拍
(1)上肢運動
(2)體轉運動
(3)體側運動
(4)踢腿運動
(5)腹背繞環運
(6)手腕、踝關節運動
一、基本部分
1、個人自由花樣跳繩。
(1)復習單人向前(後)搖繩連續並腳跳。
(2)復習單人向前搖繩連續單腳交換跳。
2、各種方式的雙人跳短繩。
(1)一人帶一人的雙人跳繩。
方法:被待人與搖繩人面對或通向站立。搖繩人兩手各握繩的一端,將繩放於體後。搖繩人發出「預備—跳」後,向前搖繩,兩人同時並腳跳起,繩從兩人腳下依次搖過,連續跳多次。
要點:能帶能跳,協同配合。
(2)兩人各握繩的一端,同搖同跳。
方法:兩人並肩站立,各用外側手握繩柄,將繩放在體後,其中一人喊:「預備—跳!」後,兩人立即同時搖繩,同時並腳起跳,連續跳數次。
要點:二人同搖同跳,協同配合。
(3)兩人跳繩,一人並腳跳。
方法:跳繩人左(右)手握繩,將繩放於體後,搖繩人面對跳繩人右(左)站立,手握繩。其中一人喊:「預備—跳」後,兩人同時搖繩,當繩搖至跳繩人腳下時立即跳起,繼續進行,連續數次。
要點:雙人協同配合,動作協調、靈活。
二、游戲:障礙接力比賽。
方法: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四組,聽到口令後,每組第一位學生迅速跨過小墊子、鑽過呼啦圈、然後跳5下短繩,最後轉身直線返回,擊第二個學生的手,依次進行,哪組最先完成獲勝。(得到一份禮物)
規則:
1、學生起跑時不準搶跑。
2、如果把障礙物弄倒了立即擺好,才能繼續跑。
3、返回時必須擊第二個同學的手掌。

1、師生互相問好。
2、教師宣布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要求。
3、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4、教師講解游戲方法和規則。
5、教師示範與學生互動。
6、師生交流。
7、教師帶領學生做熱身活動。

1、教師提出要求,引導學生花樣跳繩。
2、教師巡視指導。
3、師生互動

1、教師講解動作方法和要點。
2、教師與學生示範動作。強調節奏准確,動作同步。
3、教師出示圖片,帶領學生觀看講解。
4、教師分組,兩人一組進行練習。
5、教師巡視指導。
6、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糾正方法:
A、呼出「跳,跳----「節拍或口令等。
B 、兩人徒手或各握對折短繩一端,做模仿練習,兩人邊跳呼節奏練習。

糾正方法:
A、被帶入輕扶帶入者腰側跳,一臂距離。
B、在地上畫的區內跳或手拉手跳。
C、教師根據學生練習的差異,提出不同的練習目標。
D、展示點評。

1、教師講解游戲方法和規則。
2、教師布置場地。
3、教師分組,組織比賽。
4、教師評價過程。
5、滲透德育教育「勝不驕敗不餒」。

1、體育委員整隊、各小組報告人數。
2、體育委員向老師報告班級人數。
3、師生問好。
4、明確教學內容和目標。
5、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捉尾巴的游戲。
6、師生交流評出最優秀的「神手』。
7、學生在教師的示範下進行熱身活動。

1、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復習以前所學的個人跳繩。
2、和同伴比跳得多,跳的花樣多。
3、師生交流,學生展示。

1、學生認真聽教師講解,了解本節課的要求。
2、個別學生配合教師示範。
3、學生觀看教學圖片模仿練習。
4、學生兩人一組進行練習
5、觀察同伴進行思考比較。
6、針對教師易犯錯誤糾正,體會練習。
7、展示兩人合作成果。
8、師生交流。

1、學生認真聽教師講解游戲方法和規則。
2、學生幫助教師布置場地。
3、學生分組比賽。
4、師生交流,總結經驗。。
5、德育教育。
組織要求:
1、集合時快、靜、齊
2、動作協調、精神飽滿。
3、游戲:調動學生情緒,使學生在愉快和美中完成准備活動。
組織:圓形隊
通過學習體驗新跳法,挑戰新技能,掌握倆人合作跳短繩的基本方法,並在此基礎上創編兩人跳短繩的花樣。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自信心,體驗運動樂趣。
組織:四路縱隊,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恢復身心階段:一、教師集合整隊。
二、放鬆活動:《鈴兒響叮當》
三、教師小結。
四、師生再見。
五、收拾器材。
1、教師鳴哨集合。
2、教師播放音樂,帶領學生進行放鬆練習。
3、教師總結。
4、師生再見。
5、收拾器材。
1、學生聽到口令快快集合。
2、隨著音樂節奏進行放鬆。
3、認真聽小結。
4、師生再見。
5、收拾器材。
組織:四列橫隊
要求:使學生隨著音樂輕松愉悅的翩翩起舞,能夠讓學生身心逐漸地平靜下來,得到最大程度的放鬆

② 跳繩的好處和壞處

好處:

跳繩是一個簡單但是高強度的運動方式,它可以讓人同時鍛煉骨骼,肌肉;增強耐力;提高身體靈活性與四肢的協調性;相比於跑步,跳繩可以消耗掉更多的熱量。

壞處: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跳繩。雖然跳繩健身簡單易行,但1分鍾至少要跳72次,如有心臟病、關節炎或肥胖症,就不適合了。

①老年人應慎選跳繩。因為年過花甲的人膝關節本身已存在退行性改變,其功能只能維持日常生活需要及適度的運動。如果勉強跳繩,那就超過了膝關節的耐受限度,勢必加劇膝關節的蛻變與損傷,進而易導致膝關節疼痛與膝關節功能衰退。

②女性跳繩一定要注意內外衣服的合理性。

③胖人和中年婦女宜採用雙腳同時起落。同時,上躍不要太高,以免關節因過於負重而受傷。

(2)花樣跳繩實訓步驟與方法擴展閱讀

跳繩,是一人或眾人在一根環擺的繩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運動游戲。這種游戲唐朝稱「透索」,宋稱「跳索」,明稱「跳百索」、「跳白索」、「跳馬索」,清稱「繩飛」,清末以後稱作「跳繩」。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娛樂活動,南宋以來,每逢佳節都跳繩,家家戶戶都要比賽。

參考資料:跳繩遠比它看起來難--人民網 男子參加跳繩促銷後猝死--人民網

③ 正確的跳繩方法

跳繩動作要領:

1、自然站立,屈雙臂於身體兩側,雙手握住跳繩

2、跳躍時前腳掌點地,循環完成

3、保持腹部收緊,腰背挺直,自然呼吸

4、跳時呼吸要有節奏

5、要循序漸進的練習,跳繩的速度和時間長度應根據個人情況來定

6、跳繩運動後不要立刻停止下來,應繼續比較慢的速度跳繩或步行一段時間,讓血液循環恢復正常後,才可以停止下來。之後要記住做一些伸展、緩和的動作,才算是真正結束運動。

(3)花樣跳繩實訓步驟與方法擴展閱讀:

跳繩,是一人或眾人在一根環擺的繩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運動游戲。這種游戲唐朝稱「透索」,宋稱「跳索」,明稱「跳百索」、「跳白索」、「跳馬索」,清稱「繩飛」,清末以後稱作「跳繩」。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娛樂活動,南宋以來,每逢佳節都跳繩,家家戶戶都要比賽。

參考資料:跳繩網路

④ 快速跳繩的正確方法與技巧

首先介紹下—標准跳繩的方法:下面將會介紹他的具體步驟,可以參照他來學習,就能夠既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而且也能減肥。

身體自然站立,兩腳踝稍錯開,面朝前,目視前方3米左右。上臂貼近身體,肘稍外屈,掌心相對或向下手腕發力搖繩,在體側做畫圓動作。

繩子的轉動應勻速有節奏,腳尖點地(這樣可以緩解對膝蓋沖力,減少對軟組織的損傷以及對踝骨的震動與傷害),動作盡可能輕盈帶有彈性。

兩肩放鬆,腰腹部收緊,當躍起時,身體成自然彎曲姿勢(小腿不要綳直,不然會超級累,容易變粗),同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跳繩時候要注意閉嘴,防止牙齒磕到舌頭。

長度如何設置?保持身體直立,用一隻腳踩住繩體的中間點,同時將兩只跳繩手柄向上拉直,初學者剛開始訓練時,繩體末端與手柄交界的位置大約到胸口的位置,隨著自身跳繩水平的提高,繩子的長度可適當地調短。

常見的幾種錯誤動作有這么幾種↓↓↓對應自己是否也有這類問題,有的話及時改正哦:

錯誤一:位置不固定,周圍移動太大

錯誤二:全腳掌或者後腳跟落地,沒有緩沖式的落地,對膝蓋的沖擊非常大

錯誤三:跳起太高,膝蓋彎曲太多。

錯誤四:整個手臂參與搖繩,過度消耗體力

跳繩結束後,不要偷懶,做一些拉伸動作,能夠使得肌肉得到放鬆,線條變得修長,同時緩解疲勞,有效減輕第二天的酸痛。

01

⑤ 如何有效實施花樣跳繩特色

首先,我要不斷地學習,提高個人花樣跳繩能力並時刻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其次,建立以花樣跳繩的班級文化,校園文化、學校宣傳櫥窗里要有跳繩的有關知識;紅領巾廣播要有花樣跳繩專題。再次,要求學生人手一繩,組織藝體老師編排大型繩操,指導學生掌握有關跳繩的有關知識、技能。除此之外,在校內還要爭取全體老師的支持和參與,在校外要贏得社會和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2)落實規范:特色活動的教育科研不同於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也不同於一般的教研工作,它是一種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特色活動領域中的現象與問題進行研究的認知活動,如不按照這種規范去操作就不可能收到一定的實效。因此,要首先制定《花樣跳繩特色活動實施方案》確立了活動的目標、措施、實施辦法、步驟等。其次,選擇所要實驗的班級,最後,要注重過程管理及計劃的實施,這樣,才能使花樣跳繩的特色活動研究更具有規范化、科學化等。 (3)優化教學:花樣跳繩既然是學校的特色活動,那麼在開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依據「課內打基礎課外展特長」的原則,把體育課堂教學及課外活動作為課題的重點來突破。① 優化課堂教學:提供多種跳繩方法,並根據不同年級安排由易到難的動作,首先主要做到以激發興趣為基礎,以技能、技術與身體機能為提高,以表演、比賽為鞏固,如:在進行低年級教學時,主要是從發展學生興趣著手來設計教學方法,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評價,學會比賽等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② 強化技能訓練:花樣跳繩特色活動的過程中要注重特長與基礎的關系,普及與提高的關系,在普及跳繩活動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我認為更要進一步強化課外的訓練,要成立了興趣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有計劃訓練。為了更好地提高繩的技能水平,我們還應該給每位運動員提供展示的平台。 (4)強化考評:考評是一種能促進體育活動踏實開展的有效手段,我們要通過強化考評來規范花樣跳繩活動開展,達到增強學生的體質。 (5)特色表演:為了要讓花樣跳繩特色活動的進一步深化,我設計花樣跳繩的活動方案,並成立花樣跳繩隊,並把它與舞蹈藝術相結合,讓它真正地走上了舞台,我校的花樣跳繩隊多次參加比賽、演出受到了學校領導和學生的一致好評,真正地做到提高學校特色跳繩活動的實踐價值與社會價值,並真正贏得社會和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宿遷市實驗小學 張艷麗

⑥ 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准(2012)初中部分

水平四(7~9年級)
一、運動參與
參與體育學習和鍛煉

學習目標:初步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自覺上好體育與健康課,經常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如有簡單的體育鍛煉計劃,並付諸實施等。
【評價要點】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情況。

【評價方法舉例】讓學生說出過去一周內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和時間,並進行自我評價。
體驗運動樂趣與成功

學習目標:初步形成積極的體育態度。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在體驗運動樂趣的過程中初步形成積極的體育態度。如認識體育學習和鍛煉的重要意義,對提高體育學習和鍛煉的效果表達自己的觀點,認真上好體育與健康課,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等。

【評價要點】對體育學習和鍛煉的意義及價值的理解程度。

【評價方法舉例】讓學生說出體育學習和鍛煉的意義及價值,並相互評價課內和課外鍛煉時的表現。
二、運動技能

學習體育運動知識
學習目標1:簡要分析體育比賽中的現象與問題。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簡要分析現代體育與奧運會發展過程中所發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與問題。如簡要分析奧運會、興奮劑、球場暴力等事件與問題。

【評價要點】對現代體育與奧運會發展過程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與問題的認識。

【評價方法舉例】讓學生寫出關於舉辦奧運會意義的小文章。
學習目標2:提高體育學習和鍛煉的能力。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1)基本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如基本掌握運動強度和密度、靶心率、心率測定和運動量控制等基本知識和方法。

【評價要點】對科學鍛煉的基本知識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評價方法舉例】讓學生自我測定心率,並說出心率與運動強度和密度的關系。

(2)基本形成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與鍛煉的能力。如根據體育學習或鍛煉要求以及實際情況設置個人學習目標,選擇學習策略等。

【評價要點】發現和解決體育與健康學習過程中有關問題的能力。

【評價方法舉例】讓學生找出自製的鍛煉計劃中存在的問題,並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出修改。
掌握運動技能和方法

學習目標:基本掌握並運用運動技術。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1)基本掌握並運用一些田徑類運動項目的技術。如基本掌握並運用短跑、中長跑、定向越野、跨欄跑、接力跑、跳遠、跳高、投實心球等項目的技術。

【評價要點】完成所學技術動作的正確性以及速度、遠度或高度。
【評價方法舉例】評價學生掌握跳遠的助跑、起跳等技術的程度。

(2)基本掌握並運用一些球類運動項目的技術和簡單戰術。如基本掌握並運用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毽球、珍珠球和三門球等球類運動項目的技術和簡單戰術。

【評價要點】在比賽中運用所學技戰術的熟練程度。

【評價方法舉例】評價學生在籃球教學比賽中運球、傳球、投籃技術的運用情況,以及對傳切配合等戰術的熟練程度。

(3)基本掌握並運用一些體操類運動項目的技術。如基本掌握並運用器械體操、技巧、健美操、街舞、啦啦操、校園集體舞等運動項目的技術動作與組合動作。

【評價要點】完成所學動作的身體姿態、節奏感、協調性、柔韌性、力量和表現力。

【評價方法舉例】評價學生完成健美操、以單腿擺越成騎撐和後擺轉體90°下為主的單杠組合動作、以分腿騎坐和支撐後擺挺身下為主的雙杠組合動作等的質量。

(4)基本掌握並運用一些游泳或冰雪類運動項目的技術。如在基本掌握並運用蛙泳或滑冰、滑雪基本技術的基礎上,學習並掌握其他泳姿或有一定難度的滑冰、滑雪技術等。

【評價要點】對於所學不同泳姿或有一定難度的滑冰、滑雪技術的掌握程度。

【評價方法舉例】評價學生完成所學自由泳或者滑冰技術動作的質量。

(5)基本掌握並運用一些武術類運動項目的1~2組技術動作組合。如基本掌握並運用9~10個動作組成的武術套路等。

【評價要點】完成所學武術套路的連貫性、力量及其運用能力。

【評價方法舉例】由教師或者體育骨幹作為進攻方,觀察學生掌握和運用所學防身術的情況。

(6)基本掌握並運用一些其他較復雜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項目的技術。如基本掌握並運用竹竿舞、花樣跳繩、抖空竹、踢花毽等項目的基本技術。

【評價要點】完成所學動作的正確性、協調性、數量及運用情況。
【評價方法舉例】學生相互評價運用踢花毽技術進行課外鍛煉的情況。

增強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
學習目標1:提高安全運動的能力。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具有較強的安全運動能力。如比較全面地掌握安全運動、保護他人和自我保護的方法以及常見運動損傷的緊急處理方法;基本掌握溺水的應急處理方法等。

【評價要點】在體育活動和比賽中注意安全以及幫助他人安全運動的行為表現。

【評價方法舉例】評價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互相保護或幫助他人處理運動損傷的表現。
學習目標2:將安全運動的意識遷移到日常生活中。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安全行動的意識和能力。如在日常生活中走路、騎車以及特殊天氣(如下雨、下雪、大霧等)條件下注意安全,懂得自然災害(如地震等)或突發事件(如火災等)發生時主動規避危險的知識和方法等。

【評價要點】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的行為表現。
【評價方法舉例】讓學生說出在橫穿交通擁擠的街道等情況下的安全注意事項。

三、身體健康
掌握基本保健知識和方法
學習目標1:了解生活方式與健康的關系。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了解營養、睡眠、吸煙、飲酒等與健康的關系。如知道膳食平衡有利於促進健康,充足的睡眠有利於生長發育,不良生活方式有害健康;懂得食物中毒的常見原因;學會拒絕吸煙、酗酒的方法;了解毒品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危害,拒絕毒品等。

【評價要點】對生活方式與健康關系的了解程度。

【評價方法舉例】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情況說明合理飲食與控制體重的關系,或說出2-3種有效拒絕吸煙、酗酒的方法。

學習目標2:基本掌握衛生防病的知識和方法。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基本掌握一些疾病的預防知識和方法。如知道乙型腦炎、肺結核、肝炎的預防方法,不歧視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攜帶者;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識及預防方法,不歧視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不濫用鎮靜、催眠等成癮性葯物。

【評價要點】對所學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的了解程度。

【評價方法舉例】讓學生說出或寫出肺結核病或艾滋病的危害、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學習目標3:基本掌握青春期保健知識。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遵循青春期的身心變化規律,基本掌握保健知識和方法。如知道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特點和變化規律,青春期常見生理問題的預防和處理方法;了解異性交往的原則,學會識別容易發生性侵害的危險因素,保護自己不受性侵害;預防網路成癮等。

【評價要點】對青春期保健知識的掌握程度。
【評價方法舉例】讓學生舉例說明常見生理問題的預防和處理方法。

全面發展體能與健身能力
學習目標:在運動項目練習中提高靈敏性、速度、力量、心肺耐力和健身能力。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1)在多種運動項目練習中提高靈敏性。如在球類運動中提高靈敏性等。

【評價要點】運動項目練習中的靈敏性表現。
【評價方法舉例】評價學生在籃球運球突破時的靈敏性。

(2)在多種運動項目練習中提高速度水平。如在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項目中提高速度水平等。

【評價要點】運動項目練習中的速度水平。
【評價方法舉例】測評學生30秒快速跳繩或踢毽子的次數。

(3)在多種運動項目練習中提高力量水平。如在體操類運動中提高力量水平等。
【評價要點】運動項目練習中的力量表現。

【評價方法舉例】評價學生在完成單杠或雙杠動作過程中所表現的力量水平。

(4)在多種運動項目練習中提高心肺耐力。如在田徑類運動中提高心肺耐力等。
【評價要點】運動項目練習中的心肺耐力表現。

【評價方法舉例】測試學生800米(女)、1000米(男)跑的成績。
四、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

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
學習目標:具有堅決果斷的決策能力。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積極應對各種困難,並果斷作出決策。如在籃球比賽中,根據場上的形勢變化果斷作出決策行為等。

【評價要點】在體育活動中果斷作出決策行為的表現。
【評價方法舉例】讓學生舉出自己在體育活動中果斷決策的事例。

學會調控情緒的方法
學習目標:積極應對挫折和失敗並保持穩定情緒。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分析體育學習和鍛煉中遇到挫折和失敗的原因,並保持穩定和積極的情緒。如正確認識挫折的原因,保持良好的心態等。

【評價要點】應對挫折或失敗的情緒和行為表現。

【評價方法舉例】讓學生舉例分析自己在乒乓球比賽失利時的情緒變化和調控情緒的方法。
形成合作意識與能力

學習目標:樹立集體榮譽感。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在集體性體育活動中共同努力實現目標。如在比賽中為了集體的最終勝利,願意為同伴創造更好的進攻時機等。

【評價要點】在集體性體育活動中處理個人與集體關系的表現。
【評價方法舉例】讓學生舉例談談個人目標服從集體目標的重要性。

具有良好的體育道德
學習目標: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行為並遷移到日常生活中。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在體育活動、比賽和日常生活中表現出良好的道德行為。如表現出公平、誠實、友愛、禮貌、尊重等行為。

【評價要點】平時在體育活動和比賽中的道德表現。

【評價方法舉例】讓學生討論和分析體育活動和比賽中發生的較典型的違反道德行為,並相互評價體育活動中的道德表現。
第四部分
實施建議

在實施本標準的過程中,各地、各校應依據本標準的要求分別制訂地方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和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計劃(參見附錄1)。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計並有效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一、教學建議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主要體現在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掌握、運動技能的習得、體能的增強和學習行為的變化等方面。教師要認真研究學習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評價等問題,保證教學的有效實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一)設置學習目標的建議

1.在目標多元的基礎上有所側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目標應充分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思想,強調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四個方面目標的有機整合,充分體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多種功能和價值。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在體現學習目標多元特徵的同時,還應注意有所側重。

2.細化本標准提出的課程目標。教師應結合實際,將課程目標具體化,提高目標的可操作性,有計劃、有步驟地促進學習目標的達成。學習目標是由水平目標、學年目標、學期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組成的完整體系。教師應根據本標準的總要求制訂各層次的具體學習目標。具體學習目標一般應該包括「條件」(在什麼情境中)、「行為」(做什麼和怎麼做)和「標准」(做到什麼程度)三個部分。為了更好地表示目標的層次性,在制訂學習目標時應使用能夠體現不同層次意義的行為動詞。

3.目標難度適宜。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體能、運動技能等實際,設置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願望,經過師生共同努力能夠達成的學習目標。

(二)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的建議

1.體現「目標引領內容」的思想。教師應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認真分析教材,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和體能水平,加強學生健康維護的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

2.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設計要充分考慮不同學段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基礎、身體特徵、體能發展敏感期和心理發展特點等,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3.充分考慮學生的運動興趣與需求。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設計應以學生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為重點,並與學生已有的體育經驗和生活經驗相聯系,激發與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適合教學實際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設計要充分考慮場地與設施條件、季節、氣候和安全等具體情況,因時、因地制宜地進行體育與健康教學。

5.重視健康教育。各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雨雪等天氣的上課時間,每學年保證開展一定時數的健康教育內容教學。

(三)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的建議

在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習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實際、體育與健康課程資源等方面進行選擇與合理運用。

1.應有利於促進學生體育與健康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充分發揮體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

2.應針對不同水平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遵循不同內容的教學規律與要求,進行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法與學法創新,調動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的積極性。

3.應創設民主、和諧的體育與健康教學情境,有效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參見附錄2中的案例1、案例2、案例3)與傳授式教學等方法,引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通過體驗、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獲得體育與健康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培養應對問題、自我鍛煉、交往合作等能力,開展富有個性的學習,不斷豐富體育活動經驗,學會體育學習和鍛煉。

4. 應在運動技能教學的同時,安排一定的時間,選擇簡便有效的練習內容,採用多種多樣的方法,發展學生的體能。

5.應高度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做到區別對待、因材施教,特別要關注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有針對性地採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提高他們的自尊和自信,促進每一位學生更好地發展。

二、評價建議

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是促進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重要手段。本標准倡導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以多元的內容、多樣的方法、多元的評價標准和評價主體,構成科學的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體系,多方面收集評價信息,准確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充分發揮評價的診斷、反饋、激勵與發展功能,更有效地挖掘每一位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潛力,調動他們的體育與健康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更好地「學」和教師更好地「教」。

(一)明確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目標

本標准非常重視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強調通過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有效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因此,教師在確定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的目標時,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了解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和發展情況,以及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為制訂下一步教學計劃做好准備。

2.判斷學生在體育與健康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以便改進教學。

3.發現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潛能,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和個性的機會,鼓勵和促進學生進步與發展。

4.培養與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
(二)合理選擇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內容

1.體能。主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參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確定體能測試的指標,評價學生的體能水平。

2.知識與技能。主要根據本標準的學習目標與要求,以及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評價指標,評價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應用能力等。

3.態度與參與。主要對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的出勤率、課堂表現、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探究問題,以及課外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參與體育與健康活動的行為表現等進行評價。

4.情意與合作。主要對學生在體育學習和鍛煉中的情感表現、意志品質、人際交往與合作行為等進行評價。

各地、各校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學習需求,自行確定各水平學生不同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內容的權重分配。

(三)採用多樣的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方法

本標准強調各校根據學習目標的基本要求,結合本校的體育與健康教學實際,運用多樣的評價方法,全面、綜合地評價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學習評價既要注意評價的科學、公正、准確,保證評價結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又要注意評價的簡便、實用和可操作性,制訂出適合本校實際的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標准。通過學習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

1.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對體能、知識與技能指標應主要採用定量評價的方法(如等級制評價、分數評價等),對態度與參與、情意與合作指標應主要採用定性評價的方法(如評語式評價等)。對水平一的學生應主要採用評語式評價;對水平二和水平三的學生可以採用評語和等級制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水平四的學生以等級制評價為主,結合評語式評價進行綜合評價。

2.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觀察與記錄學生的行為表現,用口頭評價的方式,及時向學生反饋評價信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並改進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參見附錄3中的案例1)。在對學生學期或學年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時,教師應綜合學生在體能、知識與技能、態度與參與、情意與合作方面的學習情況和發展變化,以及期末測試成績,進行終結性評價,給出綜合成績,寫出評語(參見附錄3中的案例2),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並放入學生的「成長記錄袋」中。最後,對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成績進行班級匯總(參見附錄3中的案例3),上交給學校教務處。

3.相對性評價與絕對性評價相結合。本標准非常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進步幅度,建議教師將每學期結束時的測試結果、學生在該學期體育與健康學習各方面的進步幅度(即進步成績=期末成績-期初成績),以及教師的課堂教學記錄結合起來,對相應的評價指標(如體能、知識與技能指標等)進行綜合評價,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通過努力獲得進步所帶來的成功體驗,有效地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自尊和自信。

(四)發揮多方面評價主體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習評價的作用,既要採用教師評價,也要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並努力發揮其他與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有關人員的評價作用。

1.教師評價。教師在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中起主要作用。教師的評價應具有很強的權威性,須盡力做到全面和准確。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以表揚和激勵為主,並提供盡可能多的具體反饋以及改進與提高的建議。

2.學生評價。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評價的方式有自評、互評和小組內評價等。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評價的指導,提高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3.其他人員評價。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需要得到各方面人士的支持和鼓勵。建議讓班主任乃至家長等參與到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中來,上述人員的評價可以作為對學生評價的參考。

(五)合理運用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結果

教師應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與學生一起判斷體育與健康學習目標的達成程度,分析體育與健康學習的進步與不足,幫助學生改進體育與健康學習,不斷取得進步,增強自尊與自信,提高體育與健康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生活方式。

教師應正確處理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和「體育中考」等的關系,避免大量的「應試課」沖擊和替代正常教學課的現象,以免影響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

三、教材編寫建議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材分為教科書、教師教學參考書和掛圖、卡片、圖片、音像資料等。教材具有幫助學生預習、學習和復習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幫助教師制訂教學計劃、規范教學等重要作用。本標準是教材編寫的重要依據。

水平一至水平四均要編寫體育與健康教師教學參考書;水平一至水平三不編寫教科書,水平四可編寫1冊教科書。根據本標准對健康教育教學的要求,相應健康教育的內容可編寫在教師教學參考書或教科書(水平四)中。

編寫體育與健康教科書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性

教科書編寫要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科書要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與健康價值觀,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利於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

2.科學性

教科書編寫要以體育與健康的科學原理為基礎,符合學生認知與運動能力發展的特點,遵循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規律和具有邏輯性。教科書中的觀點、引文、文字表述和數據等要正確無誤,插圖要清晰、准確。

3.實用性

教科書編寫應精選與學生身心健康緊密相關的、對學生終身學習具有重要影響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以及科學鍛煉的方法,強調體能與運動技能的健康價值,引導學生主動將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方法運用於體育學習和鍛煉中,使教科書的內容與實踐課教學相互聯系、互為補充,共同促進學生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提高學生的體育與健康素養。

4.可讀性

教科書編寫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關注學生的興趣,內容新穎有趣、圖文並茂,吸引學生主動閱讀和學習,使教科書成為學生理解體育文化、健康知識和進行體育鍛煉的良師益友。

5.發展性

教科書編寫要充分考慮社會發展和學生發展的要求,針對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精神,注意選取對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長遠影響的內容,引導學生建構體育與健康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逐步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終身體育的意識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差異性

教科書編寫在貫徹本標准精神的基礎上,要充分考慮到各地經濟、文化、教育等發展的差異以及地理環境特點,體現獨特的思路,形成鮮明的特色。同時,還應滿足使用教科書地區學生的體育學習和鍛煉需求。

四、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

(一)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二)體育設施和器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四)自然地理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五)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六) 時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⑦ 實驗小學舉辦一次跳繩比賽。或一二等獎的人數占獲獎總人數的12分之五或一,三

∵由獲一,二等獎的人數占總人數的12分之5得,獲三等獎的人數占總人數的12分之7
又∵由獲一,三等獎的人數占獎三分之二得,獲二等獎的人數占總人數的3分之1
∴獲一等獎的人數占總人數12分之1

⑧ 小學生寒假體驗卡模板怎樣寫

活動時間:寒假期間

活動方法:①假日小隊 ②社區小組 ③個人

活動目的:培養六種意識

1、通過關愛家人,辦民族精神小報、記錄民族風俗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

2、通過藝術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藝術情趣。

3、通過科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

4、通過體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

5、通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文明舉止。

6、通過安全教育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安全自救能力。

活動步驟:

1、結合本校特色和實際情況制定出活動方案。

2、結合雛鷹爭章活動進行表彰、展示。

活動形式:

1、發放活動安排。

2、各中隊組織活動。

3、開學後總結,表彰先進集體、小隊、個人。

活動內容:

一、體育鍛煉:學習掌握一項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如花樣跳繩、踢毽、乒乓球、空竹、羽毛球等。

二、科學技能:①搞一項小發明寫一篇科技實踐小論文。

②設計一個網頁或製作一張電腦賀卡或電腦繪畫。

(2~6年級參加,主題:「文明禮儀伴我迎奧運」或「中華民族精神」)

三、藝術才能:①好字寫春聯(高年級毛、中鋼、低鉛)

②妙手繪心願(繪畫與手抄報、兒歌等形式的創作)

(內容:A將自己的新年願望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

B弘揚中華民族精神。1、2年級學生每人摘抄或創編3首關於民族精神或小學生文明禮儀的兒歌。3、4、5、6年級每人閱讀3篇關於宏揚民族精神、遵守文明規范的故事,並寫出讀後感,再辦一份「中華美德」彩色手抄報。學唱宏揚民族精神的歌曲。)

四、安全禮儀①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②製作「我愛我家」溫情卡,知道父母的年齡、生日及工作情況。過新年時,向家人表達你的祝福。

③做文明的小主人,待人接物有禮貌。

④遵紀守法,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的小公民。

A不進入電子游戲機室和營業性舞廳、網吧、錄像廳等公共場所。

B注意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電安全、旅遊外出安全、居家安全,學會一些基本的救護常識,加強防範意識,杜絕意外事故發生。不玩火,不打鬧,警慎事故發生。

C不和陌生人接觸,不經家長允許或無家長陪同不擅自外出,養成良好安全習慣。

(對照要求,將假期的安全禮儀活動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

⑨ 跑跳繩的方法是什麼

跳繩減肥方法: 1.目標:每分鍾跳上120~140下,理想的心跳速度約為150次/分鍾,一小時燒掉600~1000大卡的熱量(跳繩10分鍾的運動量相當於慢跑30分鍾)。 2.完美遐想:跳離地球引力,告別贅肉。 3.入門:開始時可以不用繩子,放段節奏歡快的音樂,並隨著音樂的節奏單腿輪流蹦跳,同時身體從右至左晃動。注意要屈膝,以減緩沖擊力。 4.熱身:開始時慢跳30秒或只跳30下,以後逐步延長時間,直至連續跳3分鍾。跳繩時,膝蓋盡量抬高,身體也要保持柔軟。繩甩動時,記住手腕一定要遠離身體。 5.放鬆:跳完3組後,休息1分鍾。然後單腿輪流蹦跳,深呼吸,讓肩、胳膊及腿部肌肉放鬆。 6.耐力:再持續1分鍾,拿繩不拿繩都可以,膝蓋盡量抬高,深吸氣/深呼氣,增強耐力。 7.花樣跳繩:試跳一組花樣跳繩(繩在頭頂時雙手交叉,繩在腳下時回歸原位),然後雙腳並攏,跳3下。此組動作反復做足3分鍾。 8.提高:開始單跳,然後隔一個就開始雙搖一次。掌握要領後,雙腳並攏左右橫向跳,再單腿跳,每分鍾60次。
跳繩趣味練習: 1、側身斜跳 這個動作能訓練你的耐久力,增強你的外展肌和內收肌。兩人一前一後站在跳繩的左右兩側,先側身單腳躍繩向前跳,然後斜身跳回原位。跳躍時應注意用力擺動雙臂。跳1分鍾之後休息10秒鍾,重復練習2次。 2、跳繩基本功:簡單跳繩法 准備動作:雙腳並攏,進行彈跳練習2至3分鍾(彈跳高度為3至5厘米)。 開始跳繩,注意手腕做弧形擺動。初學者先跳10至20次,休息1分鍾後,重復跳10至20次。非初學者可先跳30次,休息1分鍾後,再跳30次。 3、單腳屈膝跳 右腿屈膝,向前抬起。踮起腳尖,單腳跳10至15次,換左腿重復上述動作。休息30秒鍾,每側各做2輪。 4、分腿合腿跳 先做跳繩准備運動(參閱練習2),然後跳繩,跳躍時雙腳叉開,著地時雙腳並攏,重復動作15次。 5、雙臂交叉跳 先做跳繩准備運動(參閱練習2),然後雙臂交叉跳繩。當繩子在空中時,交叉雙臂,當跳過交叉的繩子之後,雙臂反向恢復原狀。 6、雙人跳繩對跳繩者集中注意力和協調一致的能力要求比單人跳繩高得多。 (1)採取並排站立的姿勢。每人用外側的一隻手握住繩柄。先開始練習簡易跳繩法(參閱練習2),兩人同時用雙腳跳繩,然後練習同時用單腳跳繩。 (2)採取一前一後的站立姿勢。身高者站在後面,並揮動跳繩。 7、繞旋跳 兩人跳繩練習:一人叉開兩腿蹲下,甩動繩子使跳繩在地上畫弧線,另一人則不斷地從甩動的繩子上跳過去。速度由慢逐漸加快,1分鍾後兩人交替。 8、側腳跳 先從簡易跳繩法開始(參閱練習2),然後用雙手手腕揮動跳繩,右腳跳繩,不著地的左腳則斜向一側,跳15次。換另一隻腳跳15次。非初學者可練習快速跳繩,即繩子從腳下滑過時連跳2次。練習時,應注意腳不要抬得過高、過慢,否則容易被繩子絆住。 跳繩減肥貴在堅持,通過這些有趣的跳繩方法,可以增加趣味,有利於長期堅持。 1) 跳法 雙腳齊跳,有彈回動作:每跳過一次繩子,雙腳再一齊在地上墊一下。 雙腳齊跳,無彈回動作:即連續不斷的跳過繩子。 單腳跳:就是兩只腳輪流跳,很像跑步的動作。 (2) 跳躍的速度 慢的:平均每分鍾跳60-70次。 較快的:平均每分鍾140-160次。 (3) 跳繩的步驟 第一階段:學習操縱繩子。
首先測量繩子的長度,將繩子雙折,其長度要從腋下到達地面,才算標准。然後雙手放身側成垂直狀,就是手肘與手臂成直角。先把兩上繩頭都握在右手裡,開始揮動,一圈又一圈的繞轉,直到右手能活動自如,再換左手,做同樣的動作。 第二階段:跳動要跟得上繩子的節拍。
再一次的如第一階段的動作轉繩子,但是要聽清楚繩子碰到地面的聲音,把每一次聲音連接起來,就變成節拍了。現在不但一面使繩子轉,並且雙腳也一起跳動,一直練習到雙腳的跳動能跟上繩子的轉動,使手腳能同速進行。這個運動是促進眼、手、腿三部份肌肉的協調,如果你開始的動作都正確了,那麼你以後跳繩的姿勢就會合乎標准。剛開始總是不太能得心應手,不要在意,只要有恆心,必能跳得順利。 第三階段:將前面兩階段的動作純熟的配合。
雙腳齊跳,有彈回動作:大部份的跳繩者都採取這種方法。首先,不用繩子,只是雙腳在地上跳,心裡數著一—二—一—二,跳起的高度要使繩

閱讀全文

與花樣跳繩實訓步驟與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9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5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9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4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4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1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7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8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5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9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7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4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9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7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