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地形控制測量的方法

地形控制測量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7 01:14:59

如何用全站儀進行地形測量

我是學測量的
1、首先你得在測區做一個控制導線,要把這片區域給覆蓋了
2、然後就開始碎步測量,具體做法是,你在一個點上假設一起,瞄準後視定向,然後就可以觀測碎步點了,因為碎步點的方位和距離你可以觀測出來,所以可以在cad上容易的畫出來這些碎步點
3、然後就按照這個步驟,一塊一塊的測,當有些建築物的視線看不到時,你可以延伸一個導線點,把全站儀架設在這個延伸點上觀測
4、然後就是畫圖了,呵呵,不太詳細啊,還望諒解

⑵ 地形測量的介紹

地形測量(topographic survey)指的是測繪地形圖的作業。即對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進行測定,並按一定比例縮小,用符號和注記繪製成地形圖的工作。地形圖的測繪基本上採用航空攝影測量方法,利用航空像片主要在室內測圖。但面積較小的或者工程建設需要的地形圖,採用平板儀測量方法,在野外進行測圖。

⑶ 控制測量四個步驟

一)基槽開挖深度控制
當基槽開挖接近基底標高時,在基礎拐角處3~4m位置,在槽壁上每隔一段距離設置一個水平控制樁,一般比基槽設計標高高出0.5m~1.0m,用於拉線找平基礎底標高。

二)開挖達到設計標高的控制標記
在開挖達到設計標高後,一般每隔2.3m釘一30×30見方小木樁打入基底,並在小木樁周圍撒上白灰點或白灰圈作為基槽開挖到位標記。

三)基礎放線
1、在基槽開挖完成後,必須復核槽底的標高及幾何尺寸,確認無誤後准備砼墊層施工,砼墊層完成後進行基礎放線。
2、首先在控制樁 I 安置經緯儀,對中、整平後照準軸線另一端的控制樁 I'的小釘。固定水平制動螺旋,並使望遠鏡上下移動,從槽底層的另一端開始向另一端投測軸線標的記點。
3、彈線(軸線)
每隔一段測一個點(一般不超過3米)用紅筆點圓點。圓點外用紅筆畫圓圈標記,以便清楚位置。最後將各點用墨線彈成一條直線,此線為主軸線。

4、其它軸線的彈法(如圖3-1所示)

圖3-1 基礎彈線

1-孔洞位置;2-中心軸線;3-砌轉大放腳;4-基槽邊界線

根據墊層上已彈出的主軸線,測量建築物其它細部軸線時,由一個主軸線的交點為0點,沿主軸線量出細部軸線距離,將細部軸線的兩端對應點彈成墨線。最後完成所有軸線的彈線。

5、細部線的彈法
按圖紙所標注的基礎寬度,由軸線向兩側量距,定出邊界點,再彈出墨線,即為基礎寬度線。最後將圖紙標注的洞口位置、管井位置、門洞位置、牆、柱尺寸等彈出墨線。

注意:

1)偏軸線尺寸

2)洞口、預留口標高的(地面標注)。

3)預留插筋高度、位置。

四)首層牆體施工放線
當基層完成後,用控制樁將線引到砌好的基礎牆截面上。

1、用小白線將軸線兩端與控制樁對點拉通,對照拉通線每隔一段用紅筆標一個圓點,然後將各點連續用墨線彈成該牆的軸線。用同樣的方法將所有的軸線都彈出來。

2、在彈線時對已砌好的基礎牆進行復驗,利用主軸線檢查基礎有無偏移,防止出現半邊牆跨空現象(見圖3-2),同時還需注意整個建築物軸線總長誤差應控制在1/2000-1/5000范圍內。


圖3-2 基礎牆錯位

3、門窗洞口放線

A、門的位置在基礎牆平面上畫出;

B、窗的位置一般在基礎的側面畫出;

C、窗檯、門口、洞口的規格尺寸(長×寬×高)及標高一般在皮數桿上反映(見圖3-3)


圖3-3

4、皮數桿的設置

在砌築施工中,牆身各部位的標高是用皮數桿來控制的。皮數桿是根據建築物剖面圖的標高而設定的。內容包括:窗檯、門窗洞口、過梁、雨蓬、圈樑、樓板等構件的標高位置。

皮數桿一般設在建築物的轉角和隔牆處(見下圖)


圖3-4

立皮數桿先在地面上打一樁,並用水準儀在樁上測出±0.000標高。將皮數桿上的±0.000與樁上的±0.000線對齊釘牢。皮數桿釘牢後用水準儀進行復核,並將皮數桿立垂直。(如上圖:皮數桿設置圖)

5、高程傳遞

1)當牆體砌到一步架高時(1.2M),用水準儀在室內牆所有牆面上測定一條距室內地坪0.500M高的水平線,稱為「建築50線」。作為該樓層所有標高的控制線。二層及以上各層的標高傳遞應以首層為50線依據,豎直量取,每棟建築物應由三處分別向上傳遞,標高傳遞的允許誤差每層±3mm,總高H≤30m應為小於±5mm,總高30m<H≤60m應為小於±10㎜。
2)施工層找平之前,應先校測從首層用鋼尺傳遞上來的三個標高點,當校差小於3㎜時,取平均點,再用水準儀後視該點抄測該層50線,並彈好墨線,傳遞位置一般在垂直貫通的地方(如樓梯間、外牆等)。

⑷ 地籍平面控制網的布設方法及測量方法有哪些

平面控制網測量的方法:

1、導線網測量法,測量邊長和角度。

2、三角網測量法,在最少有兩個已知點的條件下,以測量三角形內角來求得未知點的坐標。

3、靜態GPS法,以接收衛星來解算求得未知點的坐標。

導線測量法的技術要求:當導線平均邊長較短時,應控制導線邊數;當導線網用作首級控制時,應布設成環形網,網內不同環節上的點不宜相距過近。

三邊測量法的技術要求:各等級三邊網的起始邊至最遠邊之間的三角形個數不宜多於10個;其三角形的內角不應小於30°;當受地形限制時,個別角可放寬,但不應小於25°。

原則

平面控制測量按其測區范圍、精度要求及用途的不同,可分為國家控制測量(大地測量)、工程式控制制測量和地籍控制測量。

國家控制測量是從全國的需求出發,在全國范圍內布設控制網,以滿足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需要,同時也為與地學有關的科學研究(如研究地球形狀和大小、大陸塊的漂移、地震預測預報等)提供必要的數據資料。

工程式控制制測量是從工程實際出發,在施工區域內布設施工控制網,用來測設工程建築物(構築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滿足設計和施工工藝的要求。

⑸ 淺析幾種常用地形圖測繪方法

陳奕寶 (上海隧道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上海 201401) 中圖分類號:TB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738(2012)05-0327-02 摘要: 現代技術的發展使得測繪技術不斷更新,新的測繪方法促進了測繪精度、測繪水平的提高。本文著重介紹了全站儀測圖和GPS-RTK技術兩種測繪方法,對其工作原理、特點以及適用范圍進行了總結,對相關工作人員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全站儀;GPS-RTK;測繪方法一、引言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極大的促進了地形測繪技術的更新,大比例地形圖的測繪方法由現在的全站儀配合測圖精靈、全站儀配合繪草圖等方法替代了原來的經緯儀測圖、平板白紙測圖等,新的測繪方法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精度上都有了質的飛躍。此外,測量中採用的GPS-RTK技術,極大的提高了大比例地形圖的測繪效率和精度。本文作者結合自己多年從事地形測繪的經驗,對全站儀測繪和GPS-RTK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對從事測繪作業的技術人員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二、利用全站儀測繪地形圖 (一)全站儀的主要特點。 全站儀具有耐用、精密、輕巧等特徵,操作起來簡單方便,內存大、測量精度高,可以實現乘常數加常數的改正、自動補償改正、水平距離換算等。隨著技術的發展,全站儀正向著標准化、智能型、開放性、全自動等方向發展,被防範用於建築施工測量、地形圖測繪等領域中。作為一種新型的測量儀器,全站儀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在進行地形圖測繪時,可以同時進行地形測量和控制測量。②運用全站儀進行工程施工放樣時,可將設計圖紙中相關點快速的測設到地面上。③運用全站儀進行變形監測時,可以實現對地質災害、建築物變形等的實時監測。④運用控制測量時,全站儀具有後方交會、前方交會、導線測量等功能,測量精度高,儀器操作簡單,可以大幅提高測量作業速度。⑤在一個測站就可以完成測量的全部內容,主要有高差測量、距離測量、角度測量等,並可以存儲和傳輸測量數據。⑥全站儀可以藉助傳輸設備實現與繪圖儀、計算機的連接,進而構成一體式的測繪系統,極大的提升了地形圖測繪的工作效率和測繪質量。 (二)主要工作過程介紹。 利用全站儀進行地形圖測繪主要包括以下過程:採集數據、處理數據、編輯圖形以及輸出圖形等。採集數據就是獲取地形圖測繪所需要的數據信息,主要是所測繪實體的屬性以及空間位置等信息。外業採集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工作方式,一種是在野外利用全站儀獲取數據,將獲得的數據存入全站儀的內存中,或者是將數據轉存到掌上電腦中,之後再將轉存的數據導入計算機中進行後期處理;另一種是直接將計算機與全站儀在野外進行連接,全站儀測量所獲得的數據實時傳輸到與其相連的計算機中,實地添加地理屬性,進而直接成圖。 (三)測繪方法分析。 1.建立地形圖測繪的平面控制坐標系。在正式進行地形圖測繪前,應當先建立平面控制坐標系。實際操作中,一般是選用大地坐標系作為平面控制坐標系,這樣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已有的國家三角點。如果在所測繪的范圍內不存在確定的控制點時,可以在測區內建立自己的直角坐標系,並以地球正磁北為零作為直角坐標系的起始方位角。 2.採集數據。在測區范圍內選擇一個視線開闊,可以觀察到測區內絕大部分測點的點作為全站儀的站點,並在該點設置標記。將全站儀架設在站點上,將掌上電腦等設備連接到全站儀上,開啟測圖精靈進行數據的採集。在進行地貌、地物測繪時,所需要的測點有所區別,有多點地物、帶狀地物、獨點地物等,因而就需要結合現場情況而分別對待。如在進行建築物測繪時,就需要進行至少三個點的數據採集,而進行獨點地物測繪時就只需要進行一個點的數據採集。在進行特殊地物測繪時應當依據地物的變化情況,合理確定采點的位置和數目,以求能夠很好的控制其形狀的變化,進而降低測量誤差。此外,在進行數據採集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若測量時同時採用多個棱鏡,應當盡可能的使各個棱鏡的高度相當;若需要變化某一點棱鏡高時,注意要更新改點的棱鏡高。②測繪作業時,測繪人員應當配有對講機,以便測量人員測繪時及時進行溝通,避免因溝通問題而出錯。③在設置全站儀測點時,要明確機器所在點的點號,以及後視點的點號,若點號弄混將導致測量數據全部報廢。 3.數據處理。依據測點坐標,參照測圖要求進行地形圖的繪制,而目前全站儀測圖主要是採用CASS測圖軟體來實施,該款軟體是以Auto CAD為平台的數字化測繪數據採集系統,通過其「電子平板」的作業方式,可以連接全站儀的所有數據介面,進而達到自動輸入記錄所採集到的數據,並在野外作業的條件下就可以完成地形圖的繪制;或者是利用掌上電腦下載測圖精靈數據,之後再結合數據在CASS上完成制圖。參照實地測量時所繪制的草圖進行地形圖的繪制,將各個測點用標准符號相連,在完成地物繪制後,結合測區實際的地形情況進行等高線的繪制,以對其進行修補。由於不同的紙張變形存在差異,地形圖與衛星圖像二者的投影不同等原因,使得地形圖與衛星圖片放在一起時不能達到完全重合,這時就需要通過兩圖的對照比較,以局部重合的辦法進行地物的繪制。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在已經能獲得地圖、航拍圖片等資料的前提下,進行實地考察並設置判讀標志,譬如地名、結構、房屋層次等文字元號,進而實現對地形圖地貌的繪制。 三、利用GPS-RTK測繪地形圖 (一)工作基本原理及技術特點。 GPS-RTK是一種實時動態定位技術,以載波相位觀測值為基礎,可以實時提供測點的三維定位結果。GPS-RTK通常由三部分構成:①基準站,主要為雙頻GPS接收機;②流動站,主要是實時差分軟體系統以及雙頻GPS接收機;③數據鏈,主要是GSM手機以及數據電台。 利用GPS-RTK技術進行地形圖測繪主要具有以下技術特點:①測量結果能夠實時動態的顯示出來,工作過程較為透明、直觀;可以實時查看坐標的定位精度,同時有效的解決了以往測繪技術不能快速成圖、實時動態放樣的問題。②外業作業時間短;觀測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只需要大約4s的時間就可以獲得測點的三維坐標。③作業時間不受限制;利用GPS-RTK技術測繪時,只要在測點能夠同時接收到4顆衛星的信號就可以進行測繪作業。④自動化水平高; GPS-RTK技術操作起來較為簡便,測量人員只需要將天線對中、整平,測量電線的高,然後開啟電源就可以實現自動測量,大大降低了測量人員的工作量,已然實現了智能化。 (二)GPS-RTK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GPS-RTK以其高效、自動、實時、快速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隧道、橋梁、道路、水利等工程測量中。①普通控制測量;利用 GPS-RTK 技術可連續測設加密控制點的三維坐標,以滿足局部區域使用全站儀進行分項工程測量的需要。②數字化地形圖測量;採用 GPS-RTK 測圖,可以大幅度降低測圖所需的控制點數目,改變了以往的「先控制、後測圖」的測量方式。只需一個人採集點位坐標數據,再將其導入到數字化軟體中,即可生成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大幅度減少勞動力,有效提升測圖效率。③地籍測量;GPS-RTK 技術可實時測定每一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點的位置,將獲取的數據處理後導入 GPS 系統中即可及時得到地籍圖。④施工放樣測量;RTK 隨機軟體中包含放樣的功能,可進行點、直線、曲線的施工放樣測量。在測量控制器中輸入事先設計好的點、線路要素,即可自動生成對應的放樣點,控制器通過實時顯示測點里程和偏移距離指導放樣工作。 (三)測量作業的工作流程。 採用GPS-RTK技術進行測量作業的工作流程如下:①相關資料的收集;在進行測量作業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收集測區已知的高等級控制點,並對控制點數據進行檢查以確保其真實性。②前期所收集到的高等級控制點絕大多數不能直接採用,需要對測區控制點進行加密,並將加密點和原有的控制點作為基準站的位置,測量其實際高程及坐標,之後將接收機設置在基準站上配置參數。③將GPS接收機安放在流動站上,並將接收機初始化;它可以再某一個測點上初始化後,進行動態測量作業,此外還可以在動態測量的情況下完成GPS接收機的初始化。③GPS測量時所採用的坐標系為WGS-84坐標系,而實際工程中大多使用的是地方獨立坐標系,因而就需要確定進行坐標轉換的參數。如果所測繪地區之前曾進行過靜態控制網測量,那麼就能夠很容易獲得轉換關系;若未進行過靜態控制測量,就應該在測區選擇控制點進行現場校核,選用三個以上的點來修正RTK參數。在明確了地方獨立坐標系與WGS-84坐標系的轉換參數以後,利用RTK中的測量控制器,就可以很容易的獲得定位點的獨立坐標。⑤在確定所使用的坐標轉換參數的正確性後,就可以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在測區內進行實時測量等工作。 (四)提高測繪質量的措施。 應用GPS-RTK技術進行地形圖測繪時,由於受到衛星狀況的限制、天空環境的影響,作業變形相比標稱距離小、數據傳輸時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限制和干擾,山區、城市高樓密集區測繪易失信號、初始化時間過長,個別設備精度和穩定性不高的影響,直接影響了地形圖測繪的質量和精度,為此,在測繪工作中要採取必要措施提高測繪質量,主要有:①測繪前盡可能選擇使用穩定性好、精度高的設備,規避由於設備質量對測繪的影響。②使用已有測點進行比較;利用布設控制網時的靜態GPS的多餘控制點,將其測量結果與RTK測得的結果進行對比,進而實現對測量結果的檢查,這種方法易受到控制點數目的限制,但方法較好。③重新測量比對法;在每次測量初始化以後,對前一次已經測過的高精度控制點進行重新測量,對比兩次測量的結果,若誤差在允許值范圍內方可進行測量,這種方法通常用於沒有控制點的地方。 四、結語利用全站儀配合使用測圖精靈程序,可以較為理想的採集繪制出不同屬性的地物、線形,進而生成大致的圖形,具有操作方便、直觀性強的優點。在控制測點數量少、通視性差的條件下,普通測量儀器無法順利進行測繪的山區,利用GPS-RTK技術很好的進行測繪作業,效果良好,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總之,利用全站儀、GPS-RTK技術進行地形圖測繪是較為理想的測繪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獲得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2]南親江,丁莉東. GPS-RTK在地質勘探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 能源技術與管理. 2008(06):132-133。 [3]彭維吉,彭奇娟,朱明建. 淺談全站儀數字測圖設站錯誤的可視化處理[J]. 北京測繪. 2010(04):218-219。 [4]趙衛林. RTK定位技術在地形圖測繪中的應用[J].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 2007(16):41-42 [5]令狐義強.GPS-RTK 技術在城市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34( 3) : 108-109。 [6]吳月琴. 大比 例尺 地面數 字測 圖的概 述和 草圖法 測圖 [ J] .山西建築, 2009, 35( 16) : 361- 363。

⑹ 控制測量都包括些什麼

一般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為大地測量、攝影測量、地形測量或工程測量建立控制網所進行的測量。 包括:①平面控制測量,是為測定控制點平面坐標而進行的;②高程式控制制測量,為測定控制點高程而進行的;③三維控制測量,為同時測定控制點平面坐標和高程或空間三維坐標而進行的。[1] 在測區內,按測量任務所要求的精度,測定一系列控制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建立起測量控制網,作為各種測量的基礎,這種測量工作稱為控制測量。 在一定的區域內為地形測圖或工程測量建立控制網(區一般是指域控制網)所進行的測量工作。分為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式控制制測量。平面控制網與高程式控制制網一般分別單獨布設,也可以布設成三維控制網。 控制網具有控制全局,限制測量誤差累積的作用,是各項測量工作的依據。對於地形測圖,等級控制是擴展圖根控制的基礎,以保證所測地形圖能互相拼接成為一個整體。對於工程測量,常需布設專用控制網,作為施工放樣和變形觀測的依據。編輯本段平面控制網
常用三角測量、導線測量、三邊測量和邊角測量等方法建立。
三角測量
三角測量是建立平面控制網的基本方法之一。但三角網(鎖)要求每點與較多的鄰點相互通視,在隱蔽地區常需建造較高的覘標。
導線測量
導線測量布設簡單,每點僅需與前後兩點通視,選點方便,特別是在隱蔽地區和建築物多而通視困難的城市,應用起來方便靈活。隨著電磁波測距儀的發展,導線測量的應用日益廣泛。
三邊測量
三邊測量要求丈量網中所有的邊長。應用電磁波測距儀測定邊長後即可進行解算。此法檢核條件少,推算方位角的精度較低。編輯本段邊角測量法
邊角測量法既觀測控制網的角度,又測量邊長。測角有利於控制方向誤差,測邊有利於控制長度誤差。邊角共測可充分發揮兩者的優點,提高點位精度。在工程測量中,不一定觀測網中所有的角度和邊長,可以在測角網的基礎上加測部分邊長,或在測邊網的基礎上加測部分角度,以達到所需要的精度。 小三角測量是在小測區建立平面控制網的一種方法,它多用於小測區的首級平面控制或三、四等三角網以下的加密,作為擴展直接用於地形測圖的圖根控制網(點)的基礎。此外,交會定點法也是加密平面控制點的一種方法。在2個以上已知點上對待定點觀測水平角,而求出待定點平面位置的,稱為前方交會法;在待定點對3個以上已知點觀測水平角,而求出待定點平面位置的,稱為後方交會法。 區域控制網同國家控制網相比較,前者控制面積較小,控制點的密度大,點位絕對誤差較小,精度較高。對於區域性平面控制網,根據測區面積、發展遠景、因地制宜、經濟合理的原則,在保證控制點的必要精度和密度的情況下,可以一次全面布網,也可以分級布網。分級布網通常先布設大范圍的首級網,再分階段進行低級控制點的加密。分級布網可以採用同一種測量方法,也可以採用不同的測量方法。設計時,應進行精度估算,測圖控制網要求全網的精度相對比較均勻。工程測量專用控制網,有時需在大范圍控制網內部建立較高精度的局部控制網。 區域控制網一般在國家控制網下加密,或以國家控制網為起算數據,以便統一坐標系統。若測區內無已知控制點可以利用時,可在網中任選一點用天文測量方法觀測其經緯度,換算成高斯-克呂格爾直角坐標,作為起算坐標。又觀測該點至另一點的天文方位角,將其換算成坐標方位角,作為起算方位角。在個別情況下,小測區也可採用假定坐標和磁北定向。三角網所需的起始邊長可用測距儀器直接測出。 當測區面積較小時,可將其視為平面。但在較大的區域內,則需考慮地球曲率的影響。為了合理的處理長度投影變形,應適當選擇投影帶和投影面。觀測成果一般應歸化到參考橢球面(或大地水準面)上,並按高斯正形投影計算3°帶內的平面直角坐標,以便盡量與國家坐標系統一致,有利於成果、成圖的相互利用。當測區平均高程較大時,為了使成果與實地相符,應採用測區平均高程面作為投影面。當測區中部遠離 3°帶中央子午線時,應以測區中部子午線為中央子午線,採用任意帶高斯正形投影(見高斯-克呂格爾平面直角坐標系)。 工程測量中的專用控制網,往往在某些方面有其特殊要求。在滿足這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有若干個不同的布網方案提供選擇。隨著計算工具的發展,可以應用最優化方法的理論確定最佳的設計方案。編輯本段高程式控制制網
主要用水準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方法建立。
水準測量
用水準測量方法建立的高程式控制制網稱為水準網。區域性水準網的等級和精度與國家水準網一致。高程式控制制網可以一次全面布網,也可以分級布設。各等級水準測量都可作為測區的首級高程式控制制。首級網一般布設成環形網,加密時可布設成附合線路或結點網。測區高程應採用國家統一高程系統。小測區聯測有困難時,也可用假定高程。
三角高程測量
三角高程測量是根據兩點間的豎直角和水平距離計算高差而求出高程的,其精度低於水準測量。常在地形起伏較大、直接水準測量有困難的地區測定三角點的高程,為地形測圖提供高程式控制制。三角高程測量可採用單一路線、閉合環、結點網或高程網的形式布設。三角高程路線一般由邊長較短和高差較小的邊組成,起迄於用水準聯測的高程點。為保證三角高程網的精度,網中應有一定數量的已知高程點,這些點由直接水準測量或水準聯測求得。為了盡可能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氣垂直折光的影響,每邊均應相向觀測。編輯本段平差計算
建立平面控制網和高程式控制制網時,為了進行檢核和提高精度,常有一定數量的多餘觀測(見測量平差)。對觀測值按最小二乘法原理進行平差計算,消除各觀測值之間的矛盾,求得最可靠的結果和評定測量結果的精度。對於觀測精度較低的控制測量,可採用近似法進行平差計算。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⑺ 地籍控制測量都有哪些分類地籍控制測量不同於地形控制測量的特點是什麼

地籍測繪的技術方法主要包括:解析法、圖解法和勘丈法等。

特點:精度要求高。特別是對界址點的精度要求。而且需要一些權屬信息。一般地籍測量最後都是要建立資料庫的,類似一些多維的數據。而地形測量就純粹的一個三維數據屬性了,附帶一些簡單的圖面信息了。地形測量相對地籍測量來說是比較簡單的。

地籍控制測量的目的

是在測區內建立一個具有一定精度和密度的地籍控制網,為該測區的地籍測量提供一個准確可靠的定位基準。地籍控制測量的精度直接影響界址點測量、地籍圖測繪和面積量算的精度,也影響地籍資料庫資料更新的質量和效率。地籍控制網是為開展地籍細部測量、變更地籍測量以及日常地籍測量而布設的測量控制網,具有控制全局、傳遞點位坐標、限制測量誤差傳播和積累的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地籍控制測量

⑻ 地形圖測繪方法有哪些

地形圖的測繪方法: 模擬法測圖和數字測圖兩種。目前,地形圖測繪主要採用數字測圖方法。

工程地形圖的測繪方法

(1)全站儀數字測圖

全站儀數字測圖是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測繪的主要方法,基於全站儀的數字測圖系統主要有兩種類型:

1、分為數字測記模式(全站儀+電子手簿或人工記錄數據再傳輸至成圖系統中經處理生成數字圖,內業成圖) ;

2、電子平板模式(全站儀+便攜計算機或PDA個人數據助理,實地成圖),實現「所見即所測,所見即所得」。

數字測圖系統具有基本數據編輯加工、圖形分層、符號配置等功能外,有些還具有屬性數據錄入與掛接、由離散點構建不規則三角網進而生成等高線、影響數據集成與疊加和不同數據格式轉換等功能。

(2) GPS RTK數字測圖技術,此方法完全與全站儀類似,利用RTK系統代替全站儀或與全站儀組合使用。

(3)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測圖:對於大范圍的地形圖以及大型工程建設場地測繪等,可以利用航攝影像、遙感影像、機載激光雷達掃描系統LIDAR或使用輕型飛機攝取影像, 使用數字攝影測量或遙感圖像處理系統生產生成DOM (數字正射影像圖)、DEM (數字高程模型)、DRG (數字柵格地圖)、 DLG (數字線劃地圖)以及復合模式組成。

(4)車載移動測圖系統測圖,又稱移動道路測量系統(MMS) , 以車輛為平台,集成GPS接收機,視頻感測器CCD,慣性導航系統INS,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快速採集道路和兩旁的地形數據成圖。

(8)地形控制測量的方法擴展閱讀

大地測量

研究和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地面點的幾何位置的理論和方法。大地測量學是測繪學各個分支的理論基礎,基本任務是建立地面控制網、重力網,精確確定控制點的三維位置,為地形圖提供控制基礎,為各類工程施工提供依據,為研究地球形狀、大小、重力場以及變化,地殼形變及地震預報提供信息。

測繪儀器

三維激光掃描儀、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GPS接收機、GPS手持機、超站儀、陀螺儀、求積儀、鋼尺、秒錶等如今在攝影測量方面,相機也成為了測繪中使用的儀器。

⑼ 控制測量的建立方法

常用三角測量、導線測量、三邊測量和邊角測量等方法建立。 小三角測量是在小測區建立平面控制網的一種方法,它多用於小測區的首級平面控制或三、四等三角網以下的加密,作為擴展直接用於地形測圖的圖根控制網(點)的基礎。此外,交會定點法也是加密平面控制點的一種方法。在2個以上已知點上對待定點觀測水平角,而求出待定點平面位置的,稱為前方交會法;在待定點對3個以上已知點觀測水平角,而求出待定點平面位置的,稱為後方交會法。

閱讀全文

與地形控制測量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9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5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9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4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4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1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7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8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5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9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7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4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9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7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