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呼吸測量方法

呼吸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4 22:13:26

㈠ 呼吸怎麼測量

護士診脈後手仍保持診脈手勢,觀察病人胸或腹部起伏,一起一伏為一次呼吸,計數30秒×2。危重病人呼吸不易被觀察時,用少許棉絮置於病人鼻孔前,觀察棉花吹動次數,計數1分鍾。

㈡ 除了阻抗法測量呼吸參數,還有什麼方法,有什麼優點

呼吸是人體生命體征的重要參數之一,也是危重病
人被監測的必備參數,是多參數監護儀所配置的基本測
量功能。
呼吸的測量方法一般有阻抗法、熱敏法、呼吸
氣體濃度和呼吸氣體流量法。
阻抗法是借用了心電監測的導聯線和電極,無需額外的配置,以其簡單、有效、無額外費用等特點而成為多參數監護儀的首選呼吸監測
方法。但是,實際在應用中因為不同設計和評價,其性能差異很大,將會影響到臨床的應用。
【阻抗法】
呼吸是人體胸腔自主的擴展和收縮,從引起胸部的阻抗變化,阻抗法的呼吸測量就是基於這個阻抗變化
來實現的。通過一對貼在胸部的電極和心電導聯線,引入一個高頻(如80
KHz正弦波)的恆流式載波電流,再
利用這些電極和導聯線將經過呼吸特徵調制的載波電
壓信號引入高頻放大電路,在繼續解調、濾波後恢復呼
吸特徵波形,從而得到呼吸信號。

㈢ 小兒呼吸如何測量

1.在安靜時觀察小兒胸部或腹部的起伏,1吸1呼為1次。計數1分鍾呼吸次數。並觀察節律、深淺度,有無呼吸困難或呻吟情況。正常值見上表。

2.當危重患兒氣息微弱難以觀察時,可用少許棉花置於小兒鼻孔前,觀察棉花吹動情況並計1分鍾呼吸次數。

3.小兒呼吸次數,受激動、哭鬧、活動等影響,因而應在安靜時觀察。

㈣ 怎麼測量呼吸頻率

呼吸頻率如何也可以作為檢驗人的健康標志之一。測量呼吸頻率的方法比較簡單:把手放在胸的下部,計算每分鍾呼氣和吸氣的次數。平靜時,每分鍾呼吸為16~20次。在體力勞動時,呼吸明顯加快,可以達到每分鍾40次左右,然而,經常鍛煉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呼吸是相當深沉和平穩的。

如果通過經常的鍛煉,發現自己的呼吸變得越來越長、越來越深,這是好的現象。在體力活動時出現的短促、淺表的呼吸意味著勞累過度的開始,需要休息一下。

健康的成年男性平均肺活量為3500~4500立方厘米;健康的成年女性平均肺活量為2000~3000立方厘米。

㈤ 四大生命體征分別是什麼如何測量

一、四大生命體征分別是:

1、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二、測量方法:

(一)體溫正常值及測量方法

1.口測法:先用75%酒精消毒體溫表,放在舌下,緊閉口唇,放置5分鍾後拿出來讀數,正常值為36.3~37.2℃。此法禁用於神志不清病人和嬰幼兒。囑病人不能用牙咬體溫計,只能上下唇啜緊,不能講話,防止咬斷體溫計和脫出。

⒉腋測法:此法不易發生交叉感染,是測量體溫最常用的方法。擦乾腋窩汗液,將體溫表的水銀端放於腑窩頂部,用上臂半體溫表夾緊,囑病人不能亂動,10分鍾後讀數,正常值為36~37℃。

⒊肛測法:多用於昏迷病人或小兒。病人仰卧位,將肛表頭部用油類潤滑後,慢慢插入肛門,深達肛表的1/2為止,放置5分鍾後讀數,正常值為36.5~37.7℃。

㈥ 呼吸和脈搏怎麼測量

可以觀察胸部的起伏,一起一伏為一次呼吸。或者是將少量棉花至於鼻孔出,觀察棉花的狀態以確定每分鍾的呼吸次數。在監測的過程中注意不要讓被測者緊張,以免數據不準確。

㈦ 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測體溫的方法
(一)操作方法
先把體溫計的汞柱甩到35℃以下,然後用蘸消毒液的棉球從水銀端開始朝另一端擦拭。體溫測量的方法有三種,試口表、試腋下表和試肛表。試口表時,將水銀端放在舌下,閉唇含住3分鍾後看結果。試口表前5分鍾內不可飲熱水或冰水,否則結果不準確。正常口腔溫度為36.3℃~37.2℃。試腋下表前,先把腋下擦乾,然後把水銀端放在腋下夾緊,5分鍾後看結果。腋下溫度比口腔低0.2~0.4℃。試腋下表前10分鍾若有洗操、擦身或有渾身大汗,結果也不易准確。兒童可試肛表,先在水銀端塗上油或油膏,輕輕插入肛門約3厘米,捏緊另一端以防體溫計滑出或折斷。5分鍾後取出看結果。直腸內溫度一般比口腔高0.3~0.5℃。
(二)注意事項
1.若是午後發燒的話,夜裡一定要再測一次,第二天早晨起床也一定要再測一次。
2.測量的體溫要記錄下來,向醫生提供,以便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3.體溫主用完之後,最好用75%的酒精消毒。傳染病病人用過的體溫計,更應消毒。

二、測脈搏的方法
(一)操作方法
1. 脈搏很容易在手腕掌面外側跳動的橈動脈上摸到,也可測量頸部的頸動脈或腹股溝的股動脈。乳兒可以直接把手放在心前區檢查。
2. 在測量脈搏之前,先讓病人安靜休息一會兒,避免過度興奮及活動,影響脈搏的准確
(二)注意事項
1.成年人的脈搏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鍾是60-80次。如少於60次是心動過緩。訓練有素的運動員,脈搏有時也在60次以下,這正是心臟健康有力的表現。如超過100次是心動過速。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脈搏可暫時增快,發燒時脈搏也增快。一般是體溫每升高1℃,脈搏就增加10-20次。但傷寒病人例外,因為他發燒很高,但脈搏並不快,這叫相對緩脈。而貧血、劇痛、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雖不發燒,脈搏卻也很快。
2.摸不到脈搏時,也可能是橈動脈相對的背例(反官脈),一般認為心臟停止了跳動。如果心臟確實停止,必須馬上進行心臟按摩。
3.正常人脈搏節奏快慢是有規律的,如果脈搏忽快忽慢,或者時有時無,這叫心律不齊。要是經常出這種現象,應去醫院檢查診治。

三、測量呼吸的方法
(一)操作方法
1.在測量脈搏之前或之後,護士的手仍按在病人手腕處,以轉移其注意力,避免因素緊張而影響檢查結果。
2.觀察病人胸部或腹部起伏次數,一吸一呼為一次,觀察1分鍾。
3.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觀察時,用少許棉花置於病人鼻孔前,觀察棉花被吹動的次數,一分鍾後記數。
(二)注意事項
1.要在環境安靜,病人情緒穩定時測量呼吸。
2.在測量呼吸次數的同時,應注意觀察呼吸的節律、深淺度及氣味等變化。

四、測血壓的方法
(一)操作方法
1、測前須休息片刻,取坐位或卧位,露出一臂至肩部(袖口不要太緊)。伸直肘部,手掌向上,(使肱動脈與心臟在同一水平面上。坐位時肱動脈平第四肋軟骨卧為時在液中線)。
2、放平血壓計,驅盡袖帶內空氣,平整無折的纏在上臂中部,松緊須適宜。太緊測得的 血壓偏低,太松則偏高。
3、在肘部摸出肱動脈的搏動點,將聽診器防於幗窩肱動脈搏動點,關閉氣門,握住輸氣球打氣至肱動脈搏動音消失,在打約20毫米貢柱,在慢慢防開氣門,使貢柱緩慢下降,並注意貢柱所指的刻度。聽到第一聲搏動時貢柱所指刻度為收縮壓,搏動聲突然便低或消失時,所指刻度為舒張壓。
(二)注意事項
1、血壓計要定期檢查,並應放置平穩,切勿倒置或震動。
2、打氣不可過高、過猛,蓋蓋時防止玻璃管折斷。
3、重測時應先使貢柱降至「0」時再測。
4、須密切觀察血壓者,應盡量作到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
5、對偏癱病人,應在健側手臂上測量。

㈧ 什麼是阻抗法測量呼吸

阻抗法是利用人體某部分阻抗的變化來進行生理參數測量,以幫助監護及診斷。由於該方法簡單、完全、無創且不會對病人產生任何副作用,故近來得到了深入發展與廣泛的應用。最初,阻抗測量技術主要用來研究血流的變化,並在心、腦、肝等血管功能狀態的測量與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呼吸測量方面,阻抗技術發展較慢。雖然國外學者早就研究出胸阻抗變化與呼吸活動有直接關系,但是由於心動、血流等低頻信號的干擾,給檢測呼吸波形帶來很大困難,因而使得利用阻抗法檢測呼吸信號在實際中尚未得到廣泛應用。設計了一種用阻抗法檢測呼吸信號的硬體電路。通過使用改進的四電極法以及對濾波放大電路的精心設計,使得電極皮膚運動以及心動、血流等低頻信號的干擾大大降低。經實測證明,完全能滿足臨床呼吸監護的需要。測量原理人體的胸部相當於一段容積導體,其阻抗包括電抗、感抗和容抗。由於人體感抗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計,而容抗在高頻電流作用下也很小,所以對高頻電流來說,胸阻抗基本上就是電阻的變化。根據電阻的定義,可以看出當物質組成改變即電阻率ρ改變,或當L / A變化時,電阻值都會改變。隨著人體一呼一吸的運動,胸廓會不斷發生變化,肺內氣體也隨之改變,這就相當於ρ和L /A發生了變化。因而人體胸部阻抗也就隨之不斷地變化。假設阻抗變化值為△V=I X△Z。因此,我們就可以通過檢測胸部電壓的變化△V來反映阻抗的變化△Z,從而間接地反映人體的呼吸活動。

㈨ 呼吸測試的方法是什麼

在安靜狀態下,正常呼吸,記錄每分鍾的呼吸頻率(一呼一吸為2次),下述頻率為各年齡段的最佳值。超過或低於該數值者屬於欠佳:20歲,35~40次;30歲,30~35次;40歲,20~30次;50歲,15~20次;60歲,10~20次。

閱讀全文

與呼吸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8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4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8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4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3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0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6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7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3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7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6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4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8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6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