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站儀導線測量步驟
全站儀導線測量步驟並不復雜,下面講解一下詳細的測量方法,具體步驟如下所述:
1、到達指定觀測點後,首先要把全站儀的支腿調整平穩,觀察一下圖中手指的(紅框處)圓盤位置,只要裡面保持在中心位置就可以了。
❷ 如何使用全站儀測量配電線路的交叉跨越,具體操作方法是什麼
可以使用懸高測量方法,測量配電線路的跨越高差。
所謂懸高測量,就是測定空中某點距地面的高度。全站儀進行懸高測量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首先把反射棱鏡設立在欲測目標點B的天底B'點(即過目標點B的鉛垂線與地面的交點),輸入反射棱鏡高v;然後照準反射棱鏡進行距離測量,再轉動望遠鏡照準目標點B,便能實時顯示出目標點B至地面的高度H。
❸ 全站儀導線測量的具體方法,設站,後視,置零什麼的,具體的操作步驟。
實地選定控制點
總之,仔細看看錶格,按照格式將數據填寫到對應的位置就行了。計算過程中如果發現2C值太大,就檢查一下儀器是否精平到位。還要留心核對半測回之間、各測回之間測得的水平角、距離結果是否吻合。如果相差很大,則應該廢除熂重新測量。如果相差不大就取平均值作為觀測結果。為提提高計算精度,計算水平角值建設保留1位小數,距離值建設保留4位小數。
❹ 如何使用全站儀測量配電線路的交叉跨越,具體操作方法是什麼
可以使用懸高測量方法,測量配電線路的跨越高差。
全站儀,即全站型電子測距儀(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功能於一體的測繪儀器系統。與光學經緯儀比較電子經緯儀將光學度盤換為光電掃描度盤,將人工光學測微讀數代之以自動記錄和顯示讀數,使測角操作簡單化,且可避免讀數誤差的產生。因其一次安置儀器就可完成該測站上全部測量工作,所以稱之為全站儀。廣泛用於地上大型建築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或變形監測領域。
全站儀與光學經緯儀區別在於度盤讀數及顯示系統,電子經緯儀的水平度盤和豎直度盤及其讀數裝置是分別採用(編碼盤)或兩個相同的光柵度盤和讀數感測器進行角度測量的。根據測角精度可分為0.1″,0.2″,0.5″,1″,2″,5″等幾個等級。
全站儀是人們在角度測量自動化的過程中應運而生的,各類電子經緯儀在各種測繪作業中起著巨大的作用。
全站儀的發展經歷了從組合式即光電測距儀與光學經緯儀組合,或光電測距儀與電子經緯儀組合,到整體式即將光電測距儀的光波發射接收系統的光軸和經緯儀的視准軸組合為同軸的整體式全站儀等幾個階段。
最初速測儀的距離測量是通過光學方法來實現的,我們稱這種速測儀為「光學速測儀」。實際上,「光學速測儀」就是指帶有視距絲的經緯儀,被測點的平面位置由方向測量及光學視距來確定,而高程則是用三角測量方法來確定的。
帶有「視距絲」的光學速測儀,由於其快速、簡易,而在短距離(100米以內)、低精度 (1/200、1/500)的測量中,如碎部點測定中,有其優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隨著電子測距技術的出現,大大地推動了速測儀的發展。用電磁波測距儀代替光學視距經緯儀,使得測程更大、測量時間更短、精度更高。人們將距離由電磁波測距儀測定的速測儀籠統地稱之為「電子速測儀」(Electronic Tachymeter)。然而,隨著電子測角技術的出現。這一「電子速測儀」的概念又相應地發生了變
全數字鍵全站儀
化,根據測角方法的不同分為半站型電子速測儀和全站型電子速測儀。半站型電子速測儀是指用光學方法測角的電子速測儀,也有稱之為「測距經緯儀」。這種速測儀出現較早,並且進行了不斷的改進,可將光學角度讀數通過鍵盤輸入到測距儀,對斜距進行化算,最後得出平距、高差、方向角和坐標差,這些結果都可自動地傳輸到外部存儲器中。全站型電子速測儀則是由電子測角、電子測距、電子計算和數據存儲單元等組成的三維坐標測量系統,測量結果能自動顯示,並能與外圍設備交換信息的多功能測量儀器。由於全站型電子速測儀較完善地實現了測量和處理過程的電子化和一體化,所以人們也通常稱之為全站型電子速測儀或簡稱全站儀。
20世紀八十年代末,人們根據電子測角系統和電子測距系統的發展不平衡,將全站儀分成兩大類,即積木式和整體式。
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基本上都發展為整體式全站儀。
全站儀採用了光電掃描測角系統,其類型主要有:編碼盤測角系統、光柵盤測角系統及動態(光柵盤)測角系統等三種。
全站儀按其外觀結構可分為兩類:
(1)積木型(Molar,又稱組合型)
早期的全站儀,大都是積木型結構,即電子速測儀、電子經緯儀、電子記錄器各是一個整體,可以分離使用,也可以通過電纜或介面把它們組合起來,形成完整的全站儀。
(2)整體型(Integral)
隨著電子測距儀進一步的輕巧化,現代的全站儀大都把測距,測角和記錄單元在光學、機械等方面設計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其中測距儀的發射軸、接收軸和望遠鏡的視准軸為同軸結構。這對保證較大垂直角條件下的距離測量精度非常有利。
全站儀按測量功能分類,可分成四類:
(1)經典型全站儀(Classical total station)
TCRP全站儀
經典型全站儀也稱為常規全站儀,它具備全站儀電子測角、電子測距和數據自動記錄等基本功能,有的還可以運行廠家或用戶自主開發的機載測量程序。其經典代表為徠卡公司的TC系列全站儀。
(2)機動型全站儀(Motorized total station)
在經典全站儀的基礎上安裝軸系步進電機,可自動驅動全站儀照準部和望遠鏡的旋轉。在計算機的在線控制下,機動型系列全站儀可按計算機給定的方向值自動照準目標,並可實現自動正、倒鏡測量。徠卡TCM系列全站儀就是典型的機動型全站儀。
(3)無合作目標性全站儀(Reflectorless total station)
無合作目標型全站儀是指在無反射棱鏡的條件下,可對一般的目標直接測距的全站儀。因此,對不便安置反射棱鏡的目標進行測量,無合作目標型全站儀具有明顯優勢。如徠卡TCR系列全站儀,無合作目標距離測程可達1000m,可廣泛用於地籍測量,房產測量和施工測量等。
免棱鏡全站儀
(4)智能型全站儀(Robotic total station)
在自動化全站儀的基礎上,儀器安裝自動目標識別與照準的新功能,因此在自動化的進程中,全站儀進一步克服了需要人工照準目標的重大缺陷,實現了全站儀的智能化。在相關軟體的控制下,智能型全站儀在無人干預的條件下可自動完成多個目標的識別、照準與測量。因此,智能型全站儀又稱為「測量機器人」,典型的代表有徠卡的TCA型全站儀等。
全站儀按測距儀測距分類,還可以分為三類:
(1)短距離測距全站儀
測程小於3KM,一般精度為±(5mm+5ppm),主要用於普通測量和城市測量。
全世界精度最高的全站儀TCA2003
(2)中測程全站儀
測程為3-15km,一般精度為±(5mm+2ppm),±(2mm+2ppm)通常用於一般等級的控制測量。
(3)長測程全站儀
測程大於15km,一般精度為±(5mm+1ppm),通常用於國家三角網及特級導線的測量。
自動陀螺全站儀
由陀螺儀GTA1000與無合作目標全站儀RTS812R5組成的自動陀螺全站儀能夠在20分鍾內,最高以±5″的精度測出真北方向。
GTA1800R這款儀器實現了陀螺儀和全站儀的有機整合,GTA1000陀螺儀上架於RTS812R5系列全站儀。
GTA1800R在全站儀的操作軟體里實現和陀螺儀的通訊輕松完成待測邊的定向。
GTA1800R可以實現北方向的自動觀測,免去了人工觀測的勞動量和不確定性。
❺ 全站儀導線測量的具體的操作步驟
實地選定控制點
總之,仔細看看錶格,按照格式將數據填寫到對應的位置就行了。計算過程中如果發現2C值太大,就檢查一下儀器是否精平到位。還要留心核對半測回之間、各測回之間測得的水平角、距離結果是否吻合。如果相差很大,則應該廢除熂重新測量。如果相差不大就取平均值作為觀測結果。為提提高計算精度,計算水平角值建設保留1位小數,距離值建設保留4位小數。
❻ 全站儀如何進行平面控制測量
全站儀進行平面控制測量:
使用全站儀進行控制測量時,我們採用直返覘法進行觀測,既可消除拆光影響,又可檢驗測量精度。同時將全站儀氣象改正值設為用氣壓表和溫度計實測氣象條件值。
1.儀器測量前必須嚴格校驗盤讀數指標差,特別是豎盤讀數指標差的校驗。一周進行一次校驗,只要發現豎角盤左,盤右讀數指標差偏差過大,就要校儀器。
2.
嚴格控制安置儀器的位置:不宜在路上的非原生石板、石塊、雜草叢生的地方、膨脹土及繁忙公路,大樹下等位置建站。只要儀器安置在這些地方,人員走動、吹風等因素都會造成豎角3秒左右的抖動。即使無這些外界因素,操作人員的心跳也會造成儀器讀數2秒的跳動。使用中一旦發現儀器豎角有兩秒跳動,儀器三角架一定沒安實。同時要求讀數時,其餘人員遠離儀器,不得隨意走動.
3.視線對地滿足規范要求:《工程測量規范》要求視線對地不小於1.5m。以免出現視距誤差達0.09--0.05m的誤差。嚴禁視線上有障礙物。
4.雨後天晴不宜觀測。冬天山區雨後天晴的天氣,霧氣濃、空氣擾動大,不宜進行測量操作,因地熱輻射引起視線抖動等天氣條件不宜進行測量。並且清晨日出時,當測站與前視高差相差不大時,測站至前視方向不宜逆光,否則望遠鏡里根本找不到目標。
5.光學對中器使用注意事項:全站儀和棱鏡連接器都有光學對中器,很好使用。這里我不按:調平—對中—再調平—再對中的順序。快速建站的訣竅:而是對中--調平--再對中---再調平
(1)將全站儀固定在大致平的腳架上。
(2)調整腳架粗略對中後,使用腳螺旋精確對中,
(3)使用腳架居中圓氣泡後,使用腳螺旋精確居中長氣泡.
(4)稍稍松開儀器與腳架的固定螺栓,使用雙手輕微推動儀器基座精確對中,
(5)反復精平和對中完成建站.
6.
視距測回數:規范要求視距測量時測四測回,每測回讀數四次的平均度,再把三測回的數平均作為視距測量數。但在實踐中,由於全站儀測距精度較高,而測角因讀數記錄所須時間較少,只要只要視線上無干擾物,視距任意次讀數都不會變,一個測回數足夠,兩個測回反倒費時間.不知規范這樣要求的是不是該修改了.
7.視距直覘和反覘讀數比較可以發現錯誤和誤差來源:如視線障礙、對地距離過小、讀數錯誤、記錄錯誤、對測站中心不準等問題。可以減少人為誤差因素。
8.
利用豎盤讀數指標差提高測量成果精度。反復對中後讀數指標差仍不滿足求,就校豎角指標差。通過正反鏡指標差的驗證,查找誤差原因,使得測量成果的人為失誤因素降為零。提高測量成果准確率。
9.儀高、棱鏡高測量不易精確。按規范上要求:棱中心到基座用游標卡尺量下後,作固定值記錄,測量過程中用鋼捲尺量基座以下部分,兩者加起來作鏡高。但實際操作時,量儀高(鏡高)時,從測樁中心量到棱鏡(儀器中心),直線按曲線量,不準確。不知大家有什麼高招。
10.視線傾角不大於15°問題:《三角高程測量規范》中要求視線傾角不大於15°,我們在實際操作前認為不易達到這個標准。實際操作時,發現傾角多數在2°左右,所以不足為慮。
11.測量結果要求現場計算,以檢驗測量成果。由於計算復雜,我們採用提電腦,用電子表格編寫測量記錄薄現場進行計算。這樣方便、快捷、不易出錯,只是手提電腦在強光下不好用。
12.用CAD幾何作圖法計算各控制點坐標。平面控制測量中控制點坐標計算是最繁鎖的,我用CAD幾何作圖法先作各邊長度和轉角,在查詢端點坐標
❼ 詳細說明全站儀有幾種常規測量方式已及每種測量方式的操作步驟
全站儀的測量方式有:
一、水平角測量
(1)按角度測量鍵,使全站儀處於角度測量模式,照準第一個目標A;
(2)設置A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0°00′00〃;
(3)照準第二個目標B,此時顯示的水平度盤讀數即為兩方向間的水平夾角。
二、距離測量
(1)設置棱鏡常數
測距前須將棱鏡常數輸入儀器中,儀器會自動對所測距離進行改正。
(2)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
光在大氣中的傳播速度會隨大氣的溫度和氣壓而變化,15℃和760mmHg是儀器設置的一個標准值,此時的大氣改正為0ppm。實測時,可輸入溫度和氣壓值,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大氣改正值(也可直接輸入大氣改正值),並對測距結果進行改正。
(3)量儀器高、棱鏡高並輸入全站儀。
三、坐標測量
(1)設定測站點的三維坐標。
(2)設定後視點的坐標或設定後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當設定後視點的坐標時,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後視方向的方位角,並設定後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
(3)設置棱鏡常數。
(4)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
(5)量儀器高、棱鏡高並輸入全站儀。
(6)照準目標棱鏡,按坐標測量鍵,全站儀開始測距並計算顯示測點的三維坐標。
望採納
❽ 全站儀的使用方法和步驟
全站儀的操作步驟分為四步:一、儀器的安置;二、儀器整平;三、調焦照後視置零;四、照準目標測量或放樣。
拓展資料全站儀的三種測量模式:
一、角度測量。1.
首先從顯示屏上確定是否處於角度測量模式,如果不是,則按操作轉換為角度模式。2.
盤左瞄準左目標A,按置零鍵,使水平度盤讀數顯示為0°00′00〃,順時針旋轉照準部,瞄準右目標B,讀取顯示讀數。3.
同樣方法可以進行盤右觀測。4.
如果測豎直角,可在讀取水平度盤的同時讀取豎盤的顯示讀數。
二、距離測量。1.
首先從顯示屏上確定是否處於距離測量模式,如果不是,則按操作鍵轉換為距離模式。2.
照準棱鏡中心,這時顯示屏上能顯示箭頭前進的動畫,前進結束則完成坐標測量,得出距離,HD為水平距離,VD為傾斜距離。
三、坐標測量。1.
首先從顯示屏上確定是否處於坐標測量模式,如果不是,則按操作鍵轉換為坐標模式。2.
輸入本站點O點及後視點坐標,以及儀器高、棱鏡高。3.
瞄準棱鏡中心,這時顯示屏上能顯示箭頭前進的動畫,前進結束則完成坐標測量,得出點的坐標。
❾ 全站儀的測量方法
★全站儀概述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一種集測距裝置、測角裝置和微處理器為一體的新型測量儀器應運而生。這種能自動測量和計算,並通過電子手簿或直接實現自動記錄、存儲和輸出的測量儀器,稱為全站型電子速測儀,簡稱全站儀。全站型電子速測儀是數字測圖中常用的數據採集設備。全站儀分為分體式和整體式兩類。分體式全站儀的照準頭和電子經緯儀不是一個整體,進行作業時將照準頭安裝在電子經緯儀上,作業結束後卸下來分開裝箱;整體式全站儀是分體式全站儀的進一步發展,照準頭和電子經緯儀的望遠鏡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使用起來更為方便。對於基本性能相同的各種類型的全站儀,其外部可視部件基本相同。全站儀主要由五個系統組成:控制系統、測角系統、測距系統、記錄系統和通訊系統。全站儀組成及各系統間關系見圖8.5。 專業的3S站 3s8.cn
圖全站儀組成及各系統間關系示意圖
控制系統是全站儀的核心,主要由微處理機、鍵盤、顯示器、存儲卡、制動和微動旋鈕、控制模塊和通訊介面等軟硬體組成。根據要求,通過鍵盤(面板)可以進行各種控制操作。如:參數預置,選擇顯示和記錄模式,進行存貯卡格式化,建立或選擇工作文件,數據輸入輸出,確定測量模式等。
全站儀的測角系統與傳統光學經緯儀測角系統相比較,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不同:
(1)傳統的光學度盤被絕對編碼度盤或光電增量編碼器所代替,用電子細分系統代替了傳統的光學測微器;
(2)由傳統的觀測者判讀觀測值及手工記錄變為觀測者直接讀數並自動記錄。
全站儀的測距系統與一般測距儀基本一致,只是體積更小,通常採用半導體砷化鎵發光二極體作為光源。不同廠家生產的不同類型及系列的全站儀,其最大測程和距離測量誤差均有較大變化。
全站儀的記錄系統又稱為電子數據記錄器,它是一種存儲測量資料的具有特定軟體的硬體設備。數據記錄器也有許多類型,但基本功能都一樣,起著全站儀與電子計算機之間的橋梁作用,它使野外記錄工作實現了自動化,減少了記錄計算的差錯,大大提高了野外作業的效率。目前,全站儀記錄系統主要有三種形式:介面式、磁卡式和內存式。
全站儀的通信系統是野外數據採集到計算機和繪圖儀自動成圖的橋梁。所涉及的儀器設備有:全站儀、計算機、存儲卡和讀卡器、電子手薄、介面電纜等。根據全站儀記錄系統的不同,有三種不同的的通訊方案:
(1)全站儀 電子手簿 計算機(介面式全站儀);
(2)全站儀 存貯卡 讀卡器 計算機(磁卡式全站儀);
(3)全站儀 計算機(內存式全站儀)。
全站儀以控制系統為核心,由控制系統進行測前准備,選擇測量模式,控制數據記錄,保證數據通訊。控制系統是中樞系統,其他系統均需與其進行信息互訪而完成自身使命。
在數字測圖系統中,全站儀主要用於外業數據的採集,包括控制測量和碎部點測量。用於數字測圖外業數據採集的全站儀的測距精度一般根據情況而定,測角精度一般為2 〃~5 〃。在規劃數字測圖系統時,應該將儀器的技術指標綜合考慮,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全站儀。
全站儀通過自身微處理器的控制可以自動完成距離、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坐標的觀測和顯示、存貯,是數字測圖外業數據採集中最常用的一種設備。
★全站儀的技術指標
全站儀的技術指標主要用全站儀的測距標稱精度和測角精度來表示。
全站儀的測距標稱精度表達式為:
式中:mD——測距中誤差(mm);
a——標稱精度中的固定誤差(mm);
b——標稱精度中的比例誤差系數(mm/km);
D——測距長度(km)。
工程中常用全站儀的測角精度一般為2〃~5〃。
★全站儀的主要特點及各部件的名稱
1.全站儀的主要特點
目前工程中所使用的全站儀基本都具備以下主要特點:
(l)採用同軸雙速制、微動機構,使照準更加快捷、准確。
(2)控制面板具有人機對話功能。控制面板由鍵盤和顯示屏組成。除照準以外的各種測量功能和參數均可通過鍵盤來實現。儀器的兩側均有控制面板,操作十分方便。
(3)設有雙向傾斜補償器,可以自動對水平和豎直方向進行修正,以消除豎軸傾斜誤差的影響。
(4)機內設有測量應用軟體,可以方便地進行三維坐標測量、導線測量、對邊測量、懸高測量、偏心測量、後方交會、放樣測量等工作。
(5)具有雙路通訊功能,可將測量數據傳輸給電子手簿或外部計算機,也可接受電子手簿和外部計算機的指令和數據。這種傳輸系統有助於開發專用程序系統,提高數據的可靠性與存儲安全性。
2.全站儀各部件名稱
由於全站儀生產廠家不同,全站儀的外形、結構、性能和各部件名稱略有區別,但總的來講是大同小異,為了說明問題,這里以拓普康GTS-211D電子全站儀為例。
拓普康GTS-211D電子全站儀有兩面操作按鍵及顯示窗,操作很方便。藉助於其內部液體雙軸補償器能自動進行水平和垂直傾斜改正,補償范圍為±3′。GTS-21lD全站儀的測角最小讀數為l 〃,測角精度為5 〃,採用增量法讀數;測距的最小讀數為1mm,測距精度為(3mm+2ppm),單棱鏡測距為l.1~1.2km,三棱鏡測距為1.6~1.8km;內有自動記錄裝置,可存儲2 400個測量數據(角度、距離、座標)及提供信息。GTS-211D全站儀除能進行角度測量、距離測量、坐標測量、偏心測量、懸高測量和對邊測量外,還能進行數據採集、放樣及存儲管理。
GTS-211D顯示窗採用點陣式液晶顯示(LCD),可顯示4行,每行20個字元。通常前三行顯示測量數據,最後一行顯示隨測量模式變化的按鍵功能。
★全站儀的基本功能
1.測角功能:測量水平角、豎直角或天頂距;
2.測距功能:測量平距、斜距或高差;
3.跟蹤測量:即跟蹤測距和跟蹤測角;
4.連續測量:角度或距離分別連續測量或同時連續測量。
5.坐標測量:在已知點上架設儀器,根據測站點和定向點的坐標或定向方位角,對任一目標點進行觀測,獲得目標點的三維坐標值。
6.懸高測量[REM]:可將反射鏡立於懸物的垂點下,觀測棱鏡,再抬高望遠鏡瞄準懸物,即可得到懸物到地面的高度。
7.對邊測量[MLM]:可迅速測出棱鏡點到測站點的平距、斜距和高差。
8.後方交會:儀器測站點坐標可以通過觀測兩坐標值存儲於內存中的已知點求得。
9.距離放樣:可將設計距離與實際距離進行差值比較迅速將設計距離放到實地。
10.坐標放樣:已知儀器點坐標和後視點坐標或已知儀器點坐標和後視方位角,即可進行三維坐標放樣,需要時也可進行坐標變換。
11.預置參數:可預置溫度、氣壓、棱鏡常數等參數。
12.測量的記錄、通訊傳輸功能。
以上是全站儀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能。當然,不同廠家和不同系列的儀器產品,在外形和功能上略有區別,這里不再詳細列出。
★全站儀的使用
以上對全站儀的結構、精度、類型、功能作過總體的介紹。在使用上,不同廠家生產的儀器有著一定的差異,但進行數據採集操作過程大致是相同的。全站儀採集碎部點的過程如下:
1.測站安置儀器。在測站上將儀器進行整平、對中,其具體作法與常規儀器的整平對中工作相同。
2.打開電源。開啟電源的方法將開關打開,顯示屏顯示,所有點陣發亮,幾秒後即可進行測量。對各種類型的儀器可參照儀器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3.設置垂直零點。松開望遠鏡制動螺旋將望遠鏡上下轉動,當望遠鏡通過水平線時,將指示出垂直零點,並顯示垂直角。
4.儀器參數設置。儀器參數是控制儀器測量狀態、顯示狀態數據改正等功能的變數,在全站儀中一般都可根據測量要求通過鍵盤進行改變,並且所選取的選擇項可保存到下一次改變為止。
5.設置度盤初始值。可先照準定向目標,然後按「0 SET」鍵設置度盤初值為0度。也可用水平制動和微動螺旋轉動全站儀使其水平角為要求的值,用「HOLD」鍵鎖定度盤,再轉動照準部瞄準定向目標,第二次用「HOLD」鍵解鎖,完成初始設置。
6.照準待測目標進行水平角和距離測量。在完成測量後全站儀將根據用戶的設置在屏幕上顯示測量結果。
以上是全站儀進行角度測量和距離測量的工作過程,全站儀的其它功能用戶可根據所購買的儀器說明書進行操作。
★電子手簿
電子手簿是野外測量數據採集與存儲的電子數據記錄器。它以一種方便數字測圖軟體處理的文件格式記錄數據,同時還包括一些野外工作常用的功能(如導線測量與平差、數據通訊等),在數字測圖中得到廣泛應用。
電子手簿實質上是一個取代手工記錄的電子數據記錄器。從硬體上講,主要有三種類型:儀器內藏的存儲模塊或插入式磁卡;儀器廠家生產的與全站儀相配套的專用電子手簿;以通用的袖珍計算機或掌上電腦為依託開發的電子手簿。
各種類型的電子手簿都具有微處理器,能以各自設計的格式記錄、存貯觀測數據、計算數據以及其它信息。電子手簿通過標准介面可與測距儀、電子經緯儀連接。也能與電子計算機連接進行數據傳輸。通常專用的電子手簿分固有程序型和可編程序型兩種類型。所謂固有程序型是指進行各種野外測量(如導線測量、後方交會、碎部測量、放樣測量等等)時,都按電子手簿事先編制好的測量操作程序一步一步進行,並能同時得到點的坐標和高程。這些測量程序是廠家提供的,用戶只要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調用即可。可編程序型電子手簿除具有獲取和存貯觀測值的功能外,廠家未提供編制好的測量程序。但這類手簿具有常用語言程序模塊,用戶可根據需要自行編制測量程序,測量時,再選擇調用。相比之下,後者具有更大的靈活性。但前者省去了用戶編程的復雜過程。
由於各種電子手簿設計思想不同,使用前必須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方能掌握各種電子手簿的使用方法。http://www.topcon17.com.cn/news/1-63/
❿ 全站儀導線控制測量規范及實施方法
規范可以去書店購買,有些測繪儀器公司也有賣。控制測量方法在許多測量類書籍(例如《測量學》)中有介紹,去買一本吧。測量類書籍在書店裡應該是歸類在地球科學類或者工程技術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