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判斷嬰兒意識的方法是拍擊哪裡

判斷嬰兒意識的方法是拍擊哪裡

發布時間:2022-04-14 10:31:57

⑴ 有哪些關於嬰兒的急救知識,是家長一定要知道的

對於1-3歲的嬰幼兒來說,生活中一個不小心便可能會發生各種意外,家長難免會有疏忽、顧及不到的時候,當孩童遇到下面這些常見的事故時,你可知道如何採取緊急措施?

一、流鼻血

很多人在流鼻血的時候都習慣將頭仰起來,其實這種方法是錯誤的,仰頭的時候,前鼻孔流出的血液就會暢通無阻地流向後鼻孔,再經後鼻孔流向口腔,這樣,血液不容易凝固成塊,難以止血。

正確的方法是,孩子頭部應該保持正常豎立或稍向前傾的姿勢。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壓迫出血側的鼻前部軟鼻子處,似一般以手夾鼻子的做法,直接壓迫約五至十分鍾。大部份病人都可以此種方法簡朴地來止血。假如壓迫超過了十分鍾後血仍未止,則可能代表著嚴重的出血,或有其它問題存在著,此時就須要送醫做進一步的處置。

不管自己的孩子遇到什麼樣的意外,家長一定不能慌,先採取相應急救措施後,再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需要立馬送去醫院治療,多懂一條常識,就多出一分化險為夷的希望,意外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缺乏應對意外的辦法和知識。

⑵ 如何判斷十個月大的嬰兒智力是否正確

一、寶寶10個月 體格發育:流涎和做怪臉的次數減少。體重每周大約增加60- 90克。身高每月平均增加1.5厘米。 感覺和運動發育:能夠從坐位變成俯卧位,從俯卧位變成坐位。 身體及手、手臂、手指、下肢、腳的活動變得協調,如放在圍欄里, 能自己拉著欄桿站起,到身體完全直立, 並腳能一直牢靠地站在床面上。坐位時身體不失去平衡, 能夠左右搖擺和轉身,扶傢具站立得穩。會用拇指及食指戳、刺探、 拉扯東西。將小物品放在桌上,如小糖丸等, 拇指和食指的指端能夠對捏,動作協調、迅速, 並熟練地捏起小物品。開始將手中握住的東西放掉。 當著寶寶的面把積木扣在杯子下時,把手對著寶寶, 能夠主動拿開杯子蓋,取出積木。能夠爬上扶梯階。 語言和適應行為:能夠有目的地發出「媽媽」、「爸爸」的聲音, 在鼓勵下會模仿大人發一、二字音,如「拿、走」等。 能較熟練地自己吃小甜餅。對嘴的興趣減少,對手指、 腳趾的興趣增加。 會用食指塗寫。吃奶或喝水時能自己捧住奶瓶。能比較兩個物品, 並能區分物品的細小部分。穿衣時能伸手,穿襪、穿鞋時能伸腳。 個人—社會發育:拉住媽媽的衣服以引起注意。 懂得常見的物或人的名稱,並會表示,如問「燈在哪裡」時, 寶寶能夠聽懂並指出燈。喊寶寶的名字時會轉頭。會模仿手勢, 並面部有表情發出聲音。伸出手把玩具交給別人時不肯鬆手。 能夠單獨玩上1個多小時。 見到陌生人仍然害羞。會輕輕拍或搖動玩具娃娃。 除了睡覺外不喜歡躺下來。喜歡反復玩「揮手再見」、「拍手歡迎」 或「躲貓貓」的游戲 第十個月的嬰兒認識常見的人和物,能夠獨自站立片刻, 能迅速爬行,大人牽著手,喜歡被表揚,主動地用動作表示語言, 主動親近小朋友。這個月的嬰兒開始學習走路, 挑選會發出聲音的拖拉工具較好。 發育指標: 認識常見的人和物,能夠獨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牽著手, 喜歡被表揚,主動地用動作表示語言,主動親近小朋友。 養能要點: 即使母乳充足,每天也要給寶寶吃兩頓輔食,白天吃鮮牛奶。 寶寶能吃各種餅干、年糕片、蛋糕、薄餅等。 品嘗點心也是寶寶的生活樂趣之一,但給寶寶吃點心最好要定時。 自己坐盆大小便,自己去拿玩具等。提供適宜的玩具。 這個月的嬰兒開始學習走路,挑選會發出聲音的拖拉工具較好。 創造良好語言環境,在照顧嬰兒生活、玩游戲時都要拌隨語言。 多為寶寶唱兒歌、童謠。 訓練寶寶走路,讓寶寶多爬。除刮風、下雨外,盡量多到戶外活動。 訓練方法一: 鼓勵寶寶多說話。寶寶這時候說話雖然還不清楚, 說的也只是些簡單的單詞或短語, 但他會有強烈的想要用語言溝通的慾望。 媽媽要注意觀察孩子想要說什麼,如果說不清楚,要及時予以更正。 有條件的父母在這個時期教孩子學習第二語言,如英語等, 是極好的時機。 特別提示: 不要給超重嬰兒吃過多的點心,也不適宜吃營養豐富的香蕉。 訓練方法二: 和孩子一起看書。到了這一時期, 可以給寶寶看一些簡單而色彩鮮艷的圖書,或可以幫助認知的圖片。 媽媽可以指著圖反復告訴孩子畫中物體或動植物的名稱。 當孩子自己能翻看時,可以讓他自己去翻書。寶寶會學著*** 樣子,指著畫念到圖中形象的名稱。媽媽要即時予以鼓勵, 說的不準確的,要即時加以糾正。 特別建議: 把寶寶放在學步車里時,也要有大人在旁邊。 第10個月 二、認識你的寶寶 第10個月,是寶寶生命的一個轉折點,他在生理、 心理和智力上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現在, 他將從一個完全依賴他人的小嬰兒,逐漸向幼兒階段發展。 現在,正是寶寶蹣跚學步的時候。他非常好動,在房間里四處游晃、 玩耍;手的動作更加靈活了,運動能力也在不斷地增強, 除了喜好模仿外,還特別希望和人交流、玩耍。 處於這個階段的寶寶比其他任何時候, 都更加需要父母的關愛和鼓勵,尤其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和細致。 寶寶會記事了。當你播放一首他聽過的歌曲,會觸發他的記憶力, 雖然不會用言語表達,但他臉上興奮的表情和微笑已說明一切。 你所看到的寶寶—— ●身體和手、腳的活動變得協調,放在圍欄里, 能自己拉著欄桿站起來; ●可扶著傢具行走; ●穿衣、穿襪、穿鞋時會配合伸手、伸腳; ●有目的地發出「媽媽」、「爸爸」的聲音; ●能比較兩個物品,並能區分物品的細小部分; ●會模仿大人的手勢; ●知道常見的人或物的名稱,能聽懂簡單的話語,並指出實物。 給你的貼心叮囑—— 這個階段該讓寶寶學習自己吃東西了。你可將食物切成小塊, 把它們放到寶寶的盤中,讓他自己學著將食物送到嘴中。 你應先演示一遍使用勺子的過程給寶寶看,然後讓寶寶嘗試。 但要隨時注意寶寶嘴裡食物的量,以免發生吞咽困難。 你應該知道的 ——感官發展和潛能開發 語言與交流 寶寶已經能理解一些常用詞語,並會用動作表示詞義。 喜歡和成人交往,並常常模仿成人的舉動。 你該做的—— ●寶寶學大人的樣念念有詞時,要即時予以鼓勵; 寶寶說得不準確時, 大人可在一旁緩慢而清晰地把准確的語詞說上幾遍, 但不必糾正他的發音; ●這時候寶寶說話雖然還含糊不清,但他有強烈的溝通慾望, 大人要注意觀察,及時予以應對。 認知 這階段的寶寶喜歡擺弄物品,對感興趣的事物會長時間地觀察, 知道常見物品的名稱並會指認。 你該做的—— ●和孩子一起看書,鼓勵寶寶自己翻書頁; 可以給寶寶看一些簡單而色彩鮮艷的圖書; 也可以給他一些簡單的認知圖片, 反復指認畫中的物體或動植物的名稱。 運動 在家裡,寶寶已經能自由地爬到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 如果有傢具扶持他還能扶著行走幾步。 他的拇指和食指的協調性已經發育得很好了, 能按指令將東西拿進拿出。

⑶ 嬰幼兒心肺復甦判斷意識、呼吸脈搏和成人有何不同

嬰幼兒沒有呼吸和脈搏使用懷抱,然後兩個手指頭按壓胸部,而成年人了,需要拍打肩並呼叫,沒有意識,成年人是兩乳之間,用手掌按壓。

⑷ 寶寶如何體現出自我意識的覺醒

‍‍

嬰兒的自我意識的認識過程,是一個由模糊混沌逐漸走向清晰的過程。而對自我認識是否清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界事物對寶寶的不同刺激:積極的環境和狀態下,嬰兒能較快地伶俐活潑起來;反之,嬰兒卻長久處於混沌蒙昧狀態。可見,養育方式在寶寶自我認識地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積極的養育可以在促進嬰兒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的基礎上,使其盡快擺脫混沌狀態,逐漸耳聰目明,區別自我和自我以外的世界,分清主客體,增強自我意識。

要讓處於混沌狀態中的寶寶盡快啟蒙,就要想辦法從視覺、聽覺、觸覺諸方面對寶寶進行適當且豐富的刺激良性刺激。視覺的沖擊效果很好。要想辦法以形象生動的事物來引起孩子的注意,讓他因感興趣而喜歡看,因喜歡看而多看,並慢慢地讓寶寶意識到那麼有趣的東西是他自己看見的,以此加強自我意識。給寶寶良好的聽覺刺激也很重要。大人要多對他說話,為了引起其注意最好配合誇張的動作和表情,也可以用各種好聽的聲音或優美的音樂來吸引寶寶。對聲音感興趣了,寶寶就會逐漸意識到「感受到這些美妙聲音的正是我自己」。動動小手和小腳。運動的同時也是寶寶在感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動作,或觸摸或抓握,結果卻是一樣的:增強自我意識,7~9個月的寶寶處在自我意識的萌芽期,自我意識的覺醒,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有一大進步,並不是孩子自私的表現。寶寶已經開始告別過去那種混沌的狀態,知道了「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區別,父母在這一時期,要給寶寶以良好的刺激和引導,幫助寶寶建立更完善的自我意識。

‍‍

⑸ 判斷嬰兒意識的方法是拍擊足底是否正確

沒必要採用拍擊這個孩兒, 嬰兒的肌膚意識。只要有輕刺激就可以。沒必要採用拍擊的方式。

⑹ 兒童和嬰兒心肺復甦時,通氣的說法

兒童和嬰兒心肺復甦時,通氣量小於成人,以胸廓隆起為准。
所謂心肺復甦就是為挽救心跳、呼吸驟停的傷病員所採取的一項急救技術,其目的是通過急救人員的努力,使傷病員的心、肺功能恢復正常,挽救患者生命,並力求不留下任何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後遺症。
心肺復甦根據搶救人員構成、搶救場所及是否使用搶救儀器分為現場心肺復甦和院內心肺復甦。現場心肺復甦又稱為初級生命支持或基礎生命支持,初級生命支持(現場心肺復甦)是指由非醫務人員在發病現場進行的徒手搶救。醫院內由醫務人員進行的心肺復甦又稱為高級生命支持或進一步生命支持。
一、什麼是心肺復甦(CPR)?
CPR是心肺復甦術的簡稱,CPR包括兩大部分: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快速用力按壓胸部是CPR的最重要操作。通過按壓胸部,可以將血液泵向腦部和心臟。
約92%的呼吸心臟驟停患者在到達醫院前死亡,但統計數據表明,呼吸心跳驟停時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能夠兩倍甚至三倍的給予患者生存機會。
救護車到達前的時間是黃金急救時間,能夠在此時進行急救的通常不是醫護人員,而是家人。如果更多人學會心肺復甦術,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成人心肺復甦的操作方法
首先確認現場環境安全,之後拍打病人雙肩並呼喊病人,檢查病人是否有反應。如果沒有反應則立刻請人幫忙打120並去取AED(如果有條件),如果沒有人幫忙,則要自己撥打120並取AED(如果有條件)。
之後檢查病人的呼吸,如果患者完全停止呼吸,則應該實施心肺復甦。通過看胸廓是否有起伏來判斷是否有呼吸,觀察至少5秒但不要超過10秒,胸廓沒有起伏則說明呼吸停止了。
呼喊拍打無反應+無呼吸=實施CPR
成人心肺復甦操作流程:
遵照CAB的操作順序:C胸外按壓(compression)→A開放氣道(airway)→B人工呼吸(breathing)
C 胸外按壓 compressions
讓病人仰面平躺在結實的平面上。
將多餘的衣服脫掉
將一隻手的掌根放在胸骨的下半段,將另一隻手的掌根放在第一隻手上面。
垂直向下、用力、快速按壓,幅度至少為5厘米,速度是至少100次/分鍾。
每次按壓後,要讓胸部回彈至正常位置。
A 開放氣道 airway
仰頭提頦法
一隻手放在前額上,另一隻手放在頦部
向後仰頭並提起頦部
B 人工呼吸 breathing
在保證氣道開放的同時,捏住鼻孔。
吸一口氣,用你的嘴蓋住病人的嘴。
進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氣1秒)。吹氣成功的標志是看到病人胸廓隆起。
(一組胸部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也就是說持續按壓30次,進行2次人工呼吸,之後再進行下一組)
AED
如果此時AED到達,則盡快使用AED。
打開AED。
按照你看到和聽到的提示信息進行操作。
Ps: AED是一種帶計算機的醫療設備,它可以通過電擊心臟使心臟恢復正常工作。AED不僅安全准確,而且易於使用。AED會檢查病人是否需要電擊,並會在病人需要電擊時給出提示。它會告訴你要確保沒有人觸摸病人。用於傳導電擊的電極片上有示意圖,它會告訴你電極片貼放的位置。開啟AED後,它就會自動提示你該如何做。
之後持續進行心肺復甦,胸部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一直持續直到患者開始呼吸或移動,或者專業急救人員到達並接管病人。

⑺ 嬰兒自我意識發展的指標是什麼

具體表現:

(1)1周歲左右,嬰兒開始區分自己的動作和動作對象,並能逐漸區分作為主體的自己與自己的動作;

(2)初步意識到動作的動機、目的以及對動作後果的情緒體驗,此時這種意識並不十分明確,實際上只是一種自我感覺;

(3)2周歲嬰兒的自我意識進一步形成,逐漸掌握有關自我的詞彙,知道自己的名字以及掌握代名詞「我」。

這標志著他從把自己作為客體轉變到作為主體來認識,從自我意識的表象階段過渡到思維階段,已能把自己同周圍事物區分開來,有了真正的自我意識。

(7)判斷嬰兒意識的方法是拍擊哪裡擴展閱讀

自我意識的發照及其特點。在幼兒期,個體作為主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尤其是人我關系的意識日益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范圍的擴大、語言的發展和教育的作用,幼兒自我意識得到迅速發展,其中5歲是明顯提高的轉折點。

主要特點:

(1)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控制都得以發,但發展的速度與程度不同,自我評價能力略高於自我情緒體驗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2)自我評價的發展首先是依從性的評價,然後發展到對自己個別方面進行評價,進而發展為對多方面進行評價。

表現為小班幼兒往往不假思索地輕信成人的評價,他們的自我評價簡單地重復成人的評價,大班幼兒逐漸學會獨立評價自己的能力。幼兒的自我評價,大顯停留在對自己外部行為的評價上。但也表現出從外部行為向內心品質轉化的傾向。

幼兒自我評價從帶有主觀情緒性到初步客觀,從比較籠統到比較細致。自我體驗的發展在不斷深化,社會情感的體驗在不斷豐富,並有一定的順序性,自我體驗又表現出易受暗示性。自控能力發展迅速,主要表現在抑制沖動性上。

中大班幼兒遵守規則的自覺性,克服困難的堅持性,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延遲能力都有顯著提高,但監督調節自我、反省自我的能力還較弱。交往在幼兒自我意識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蘇聯心理學家利辛娜提出了「自我意識交往發生論」。

⑻ 針對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應該如何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急救

針對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應該如何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急救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最後,要注意的是:急救的黃金只有五分鍾,五分鍾後,即使搶救過來,也有可能因為腦缺氧而導致腦死亡。所以,當發生此類意外時,要及時打120或者直接送醫院,來不及的話,要立馬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及時搶救。

⑼ 現場急救與現場評估

「野外無小事」,任何一個小的問題的發生,都有可能導致大的事故。尤其是在野外遇到突發性的病人或傷者,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愈快處理效果愈好),然後想辦法盡快送醫救治。
以下是基本野外急救方法:
處理前觀察
在做具體處理前,需觀察患者全身,並掌握周圍狀況。判斷傷病原因、疼痛部位、程度如何,或將耳朵靠近聽聽呼吸聲。尤其要注意臉、嘴皮、皮膚的顏色或確認有無外傷、出血、意識狀況和呼吸情形,仔細觀察骨折、創傷、 嘔吐的情況。
隨後,更要選擇具體的處理方法。尤其對呼吸停止、昏迷、大量出血、服毒的情況,不管有無意識,發現者均應迅速作緊急處理,否則將危及患者生命。在觀察症狀的變化中,遇症狀惡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應急處理。
現場要盡量組織好對傷病者的脫險救援工作,救護人員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 觀察後處理。
在活動中發生的外傷或突發病況有很多種,所以也需施以各種適當的急救方法加以應付。至於相關症狀的具體處理方法,在後文詳述。
在做急救處理時,以患者最舒適的方式移動身體。若患者意識昏迷,需注意確保呼吸道暢通,謹防嘔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為確保呼吸暢通需讓患者平躺。若有撞擊到頭部的也要水平躺下,若臉色發青需抬高腳部,而臉色發紅者需稍抬高頭部,有嘔吐感者,需讓其側卧或俯卧為宜。
處理完畢後
在緊急處理完將患者交給醫師之前,需對患者進行保暖,避免他消耗體力,以使症狀惡化。接著聯絡醫師、救護車、患者家屬。
原則上搬運患者,需在充分處理過後安靜地運送。搬運方法,隨傷患情況和周圍狀況而定。在搬運中,患者很累,要適度且有規則的休息,並隨時注意患者的病況。
現場搶救時間緊迫,對病情危重者的救治,一要遵守急救原則,二要抓住重點,迅速按以下步驟檢查患者。
判斷意識
輕拍患者肩部(或面部),並在其耳邊大聲呼喚:「喂,你怎麼啦!」以試其反應,嬰兒採用拍擊足跟或掐其合谷穴,如能哭泣,則為有意識。
高聲呼救
患者對輕拍、呼喚無反應,表明其已無意識,立即在原地高聲呼救:「快來人呀!救命啊!」
急救體位
患者體位應為「仰卧在堅硬平面上」。如果患者是俯卧或側卧,在可能情況下應將他翻轉為仰卧,放在堅硬平面上,如木板床、地板或背部墊上木板,這樣,才能使心臟擠壓行之有效。不可將患者仰卧在柔軟物體上,如沙發或彈簧床上,以免直接影響胸外心臟擠壓的效果。注意保護頭頸部。
翻身的方法:搶救者先跪在患者一側的肩頸部,將其兩上肢向頭部方向伸直,然後將離搶救者遠端的小腿放在近端的小腿上,兩腿交叉,再用一隻手托住患者的後頭頸部,另一隻手托住患者遠端的腋下,使頭、頸、肩、軀干呈一整體同時翻轉成仰卧位,最後,將其兩臂還原放回身體兩側。
打開氣道
搶救者行將患者衣領扣、領帶、圍巾等解開,同時迅速將患者口鼻內的污泥、土塊、痰、嘔吐物等清除,以利呼吸道暢通。
呼吸道是為氣體進出肺的必經之道。由於意識喪失患者舌肌鬆弛、舌根後墜,會厭下墜,頭部前傾造成咽喉部氣道阻塞。仰頭舉頦法可使下頜骨上舉,咽喉壁後移而加寬氣道,使氣道打開,呼吸得以暢通。搶救者將一手置於患者前額並下壓,使其頭部後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放於靠近頦部下下頜骨下方,將頦部向前抬起,幫助頭部後仰。頭部後仰程度以下頜角與耳垂間連線與地面垂直為正確位置。嬰兒頭部輕輕後仰即可。
注意清除口腔內異物不可佔用過多時間,整個開放氣道過程要在3-5秒內完成,而且在心肺復甦全過程中,自始至終要保持氣道暢通。
看、聽、感覺呼吸
患者氣道暢通後,搶救者利用看、聽、感覺之法3-5秒鍾,檢查患者有無自主呼吸。檢查方法:搶救者側頭用耳貼近患者的口鼻,一看患者胸部(或上腹部)有無起伏;二聽患者口鼻有無呼吸的氣流聲;三感覺有無氣流吹拂面頰感。
人工呼吸
若患者無自主呼吸,搶救者應立即對患者實施人工呼吸——口對口(鼻)吹氣2次。每次吹氣時間為1-1.5秒鍾。每次吹氣量應為800毫升。
檢查脈搏,判斷心跳
搶救者採用摸頸動脈或肱動脈,觀察是否有搏動5-10秒鍾,判斷患者有無心臟跳動。檢查時應輕柔觸摸,不可用力壓迫。為判斷准確,可先後觸摸雙側頸動脈,但禁止兩側同時觸摸,以防阻斷腦部血液供應。
若沒有脈搏搏動,可實施胸外心臟擠壓術,擠壓15次,擠壓速度為每分鍾60-80次。
擠壓氣與吹氣之比為15:2反復進行。連續做四遍或進行1分鍾後,再判斷,檢查脈膊、呼吸恢復情況和瞳孔有無變化。

閱讀全文

與判斷嬰兒意識的方法是拍擊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頸椎預防與治療方法 瀏覽:57
天氣太熱了有什麼解暑方法嗎 瀏覽:674
新手力量訓練方法圖解 瀏覽:120
練字方法教學視頻教程 瀏覽:345
閱讀方法不得當學校怎麼解決 瀏覽:518
家用生薑是用什麼方法收藏最好 瀏覽:926
機車騎行方法視頻 瀏覽:474
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打結打得很緊 瀏覽:454
手機用什麼方法刷機最快 瀏覽:962
還有哪些取暖方法呢 瀏覽:562
房車的連接方法 瀏覽:351
靶心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690
棗花蜂蜜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901
統計研究的運用方法 瀏覽:897
二夫教學體系的5種教學方法 瀏覽:908
測量誤差的表示方法有什麼和什麼 瀏覽:147
怎麼減脂肪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學生 瀏覽:944
新支流三聯苗使用方法 瀏覽:130
學前教育比較研究的教學方法 瀏覽:737
32乘250的計算方法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