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正常血壓測量方法

正常血壓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4 08:53:25

怎麼測血壓

正確的測量血壓的方法是:首先排空氣袖內的氣體,將氣袖縛於上臂,其下緣要距肘窩2-3CM,不可過緊或過松.將聽診器胸件放在肘部肱動脈搏動處。然後向氣袖內充氣,待肱動脈搏動消失,再將汞柱升高2.6-4.0kpa。此時,氣袖內的壓力經軟組織作用於肱動脈,因其壓力超過動脈的收縮期壓力,故血管被壓扁,已無血液通過此處的血管,所以用聽診器聽不到任何聲音。
接著由氣球閥門處向外緩慢放氣,使氣袖內壓力降低,汞柱緩慢下降.當氣袖內的壓力等於或稍低於收縮壓時,隨著心臟收縮射血,血液即可沖開被壓扁的動脈而形成渦流,並發現響聲。當聽到第一個聲音時,血壓計所批示的壓力數值即為收縮壓,繼續放氣,在氣袖內壓力低於收縮壓而高於舒張壓的這段時間內,心臟每一次收縮,勻可以聽到一次聲音。當氣袖內壓力等於或稍低於舒張壓時,血流又恢復通暢,渦流消失,則聲音突然減弱,很快消失.此時血壓計的數值即為舒張壓.

㈡ 怎麼測量血壓

平時我們去醫院或者社區診所都有免費量血壓這一項,一般警示牌標注35歲以上人群可以免費測量血壓。正常健康人的血壓在一天當中是不一樣的,白天血壓的波動在比較高的水平,晚上的時候開始逐漸下降,凌晨的時候上升。確診高血壓,是需要反復的測量血壓,如果顯示的數據結果總是高的話,那就是高血壓了。大家知道正確的測血壓方式嗎?分享給大家

一種測量方法是臂袖血壓計:先讓被測者安靜休息15分鍾以上,取坐位或平卧位,使手臂與心臟位置保持在同一水平,掌心朝上,氣袖中部對著肱動脈(上臂的中上1/3內側)縛於上臂,氣袖下緣距離肘窩2~3厘米,松緊度以能放下被測者1~2根手指為宜;將聽診器胸件放在肘部肱動脈上(注意不能接觸氣袖,更不能塞於氣袖下),然後給氣袖充氣,待肱動脈搏動消失後,再將汞柱升高20~30毫米(或將汞柱升高到180毫米高度後試測,再酌情調整);慢慢放出氣袖中的空氣,使汞柱以大約2毫米/秒的速度緩慢下降,當聽到第一個動脈搏動聲時所示的壓力值即是收縮壓;繼續緩慢放氣,至動脈搏動聲剛剛消失時的壓力值即是舒張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為脈壓。 一般以收縮壓90~139mmHg、舒張壓60~89mmHg、脈壓30~40mmHg為正常血壓

另一種測量方法是:使用電子血壓計。實質上測量的是上臂所縛的袖帶壓力,而並非血管壁壓力。按下開始鍵,開始自動測量:調整坐姿,將手掌向上,並保持手心、胸口在同一水平線上。按下開始鍵,機器將自動加壓,並逐步呈現數值。保持安靜,放鬆身體,測量過程中不要說話,移動身體。讀取數值,進行記錄機關。等待測量結束後,液晶屏幕上講顯示此次測量的數值,記錄數值並與上一次測量進行比較。

ASCOT-CAFE研究表明中心動脈壓(主動脈壓)比外周動脈壓(肱動脈壓)具有更好的臨床預測價值。中心血壓與上臂血壓是不一致的,中心血壓在反映靶器官血流動力學壓力上比肱動脈血壓可能更為准確,具有獨立於外周血壓的預測心血管事件的能力。

因此目前沒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臨床醫師可以放棄臂袖血壓計,同時中心血壓的評估及其准確性必須進一步標准化,需要更多、更大規模的臨床研究證據的支持。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徵(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建議在家中進行血壓的測量,最好是在每天的同一個時段,同一側肢體的同一個位置,而且還要是同一個體位下測量。

高血壓是什麼引起的?

1遺傳因素

大約60%的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認為是多基因遺傳所致,30%~50%的高血壓患者有遺傳背景。

2精神和環境因素

長期的精神緊張、激動、焦慮,受雜訊或不良視覺刺激等因素也會引起高血壓。

3年齡因素

發病率有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

4生活習慣因素

膳食結構不合理,如過多的鈉鹽、低鉀飲食、大量飲酒、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壓升高。吸煙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為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5葯物的影響

避孕葯、激素、消炎止痛葯等均可影響血壓。

嚴重或肥胖、高鹽飲食、吸煙、長期飲酒、長期精神緊張、體力活動不足者都是高血壓高危人群。

高血壓應該注意什麼?

高血壓患者應遵循醫囑服葯,定期測量血壓和復查

高血壓高危人群及高血壓患者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應多吃水果和蔬菜,減少油脂攝入,做到合理膳食、控制體重、戒煙限酒、適量運動、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㈢ 測量血壓的正確方法是怎樣的

測量血壓需要打開血壓儀,找准測量的位置,調整松緊度,進行兩三次的測量,取一個平均值,具體步驟如下:

1、需要打開血壓儀。

注意事項

首先需要測量血壓以便對血壓進行可靠評估,為後續治療提供指導。如果已經自行服用葯物,應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停葯一段時間之後,進行測量血壓。比如在服用氫氯噻嗪,至少要在停用該葯 75 小時(約 3 天多)之後,再測量血壓。

㈣ 怎樣正確測量血壓及檢出高血壓

(1)血壓測量標准方法

①選擇符合標準的水銀式血壓計或符合國際標准(BHS和AAMI)電子血壓計進行測量。

②袖帶的大小適合患者的上臂臂圍,至少覆蓋上臂臂圍的2/3。

③被測量者測量前一小時內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進食、喝含咖啡的飲料、吸煙、服用影響血壓的葯物,精神放鬆,排空膀胱,至少安靜休息5分鍾。

④被測者應坐於有靠背的座椅上。裸露右上臂,上臂及血壓計與心臟處於同一水平。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應加測站立位血壓。

⑤將袖帶緊貼縛在被測者上臂,袖帶下緣應在肘彎上2.5厘米,將聽診器胸件置於肘窩肱動脈處。

⑥在放氣過程中仔細聽取柯式音,觀察柯式音第I時相(第一音)和第V時相(消失音)。收縮壓讀取柯式音第I時相,舒張壓讀取第V時相(消失音)。12歲以下兒童、妊娠婦女、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及柯式音不消失者,以柯式音第Ⅳ時相(變音)作為舒張壓讀取。

⑦確定血壓讀數,所有讀數均以水銀柱凸面的頂端為准,讀數應取偶數(0、2、4、6、8)。電子血壓計以顯示數據為准。

⑧應相隔1~2分鍾重復測量,取兩次讀數平均值記錄。如果收縮壓或舒張壓的讀數相差5mm/Hg以上,應再次測量,以3次讀數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

⑨自我測量血壓,簡稱自測血壓,是指受測者在診所外的其他環境所測血壓。自測血壓可獲取日常生活狀態下的血壓信息。在排除單純性診所高血壓(即白大衣性高血壓)、增強患者診治的主動參與性、改善患者治療依從性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點,現已作為診所測量血壓的重要補充,但對於精神焦慮或根據血壓讀數常自行改變治療方案的患者,不建議自測血壓。

推薦使用符合國際標準的(BHS、ESH和AAMI)上臂式全自動或半自動電子血壓計。一般而言自測血壓低於診所血壓值。正常上限參考值為135/85毫米汞柱。醫護人員應指導患者自測血壓,告訴他們測壓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高血壓的檢出

①全科醫生在診療過程中發現血壓增高者,應進一步檢查確診。

②利用各種公共場所,如老年活動站、單位醫務室、居委會、血壓測量站等,隨時測量血壓。如發現血壓增高,應建議進一步檢查。

③在各級醫療機構門診對35歲以上的首診患者應測量血壓。

④高危人群篩查。

⑤健康體檢篩查。通過各類從業人員體檢,單位及個人健康體檢等測量血壓,如發現血壓增高者,應建議進一步檢查確診。

另外,建立健康檔案、進行基線調查、高血壓篩查、義診等進行血壓測量,發現血壓增高者,應進一步檢查。

㈤ 血壓的測量辦法

如果買電子的測壓儀,很多葯房都有(外面有時也有賣,但不要去買,一般都不太準的),醫用的話,去醫葯公司應該有.你要買放心點的就去葯房或者康依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那是衛生局門下的一個部門)買,再者認識醫生朋友的話,托他們買個就行,他們對這種東西應該比較在行(我只知道這點了,盡力了)^_^ 傳統血壓計按照下面的操作,電子血壓計按說明書操作就行了! 家庭如何測量血壓 血壓由心臟的收縮力與排血量、動脈管壁的彈性和全身各處小動脈的阻力所形成。因此,測量血壓可以了解心血管系統的狀況。 測量血壓需准備血壓計和聽診器。測量部位通常在右上臂肱動脈處。測量方法如下: 測量時病人可取坐位或仰卧位。脫下衣袖露出上臂,如果衣袖寬大,不影響血流,向上卷至窩亦可。手臂位置應與心臟水平一致。 打開血壓計,放在被測肢體近旁的平穩處。血壓計的水銀槽應與病人心臟在同一水平位置。最多不應超過5厘米,過高過低均能影響測量的准確度。 將血壓計袖帶里的空氣擠出後,平展無褶地纏在右上臂下端近肘關節處。松緊適宜,以能插入2指為准。 用手指摸到肘關節的肱動脈搏動後,戴好聽診器,將聽診器的聽頭放在動脈上。不要加壓,亦不要塞於袖帶之下。 關緊打氣球上的螺旋帽,打氣,使水銀柱上升到160毫米左右,然後慢慢旋松氣門,使水銀柱逐漸下降,同時仔細聽診。兩眼平視水銀柱的刻度,當吸到第一聲搏動時,水銀柱所指刻度為收縮壓。將袖帶內空氣繼續放出,當動脈跳動的聲音突然變弱或消失時,水銀柱所指刻度為舒張壓。 測量完畢後,將袖帶中空氣完全放出,解下袖帶。 正常的血壓,收縮壓在11.7-18.2千帕,舒張壓為6.6-12千帕。若安靜休息時血壓超過18.6/12千帕,為高血壓。收縮壓與年齡有一定關系,4 0歲以下的正常人,收縮壓不可超過 18.6千帕,以後年齡增加10歲,收縮壓可增加1.3千帕。如超過此數值,即使舒張壓在正常范圍,也列為高血壓。 若血壓低於12/6.6千帕,為低血壓。 測量血壓必須按上述規定操作方法進行,測量時應注意讓病人處於安靜狀態,精神不要緊張,手臂肌肉要放鬆,活動後需休息15~20分鍾再測。此外,測量前要檢查血壓計玻璃管有無裂損,汞柱是否保持在零度,橡皮管及氣球、氣帶是否漏氣。偏癱病人應測側手臂肱動脈的血壓。

㈥ 怎樣准確地測血壓

(1)在測血壓前,受檢者應不飲酒、咖啡、濃茶和吸煙,最好先休息20~30分鍾,並且精神要放鬆,排空膀胱。不要屏住呼吸,因為屏住呼吸可使血壓升高。

(2)室溫最好20℃左右,並且環境要保持安靜。

(3)病人採取坐式或卧式均可,無論哪種方式,被測者的肘部及前臂都應與心臟在同一平面的位置上。

(4)病人露出右上臂,若患者穿的是緊身衣服,應脫下衣袖,若衣袖單薄寬大,可將衣袖向上卷到腋窩處。打開血壓計盒,並調整血壓計到零點。

(5)纏縛袖帶時,應先將氣球內空氣排空,再將袖帶纏在右上臂肘關節上2~3厘米處,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以在肘窩內側能摸到肱動脈跳動為宜。然後,將聽診器聽頭放在動脈上,關緊氣門,向氣球內充氣。測量者視線應與水銀柱上的刻度在一個水平上來觀察水銀柱的高度。

(6)當氣球快速充氣,直到肱動脈脈搏消失後,再加上4kPa(30mmHg)即可停止充氣。然後,緩慢打開氣閥門使血壓計指數緩緩下降,當聽診器聽到的第一聲脈搏跳動緩緩下降到某一刻度,聽診器聽到的聲音突然變弱或消失時即為舒張壓(低壓)。

(7)一般情況下,需要連續測定幾次,求出幾次的平均值即為所得到的血壓值。但是兩次血壓測定至少要間隔1分鍾。

(8)血壓測定完畢後,應把血壓計恢復至零點,排空氣球,關閉開關以備再用。

雖然血壓測量的方法較簡單,但是若操作不正確,測定的數值就會出現誤差,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被測者的血壓情況。因此,測量血壓時,應注意下列事項,以避免誤差:

(1)按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的建議,測量血壓前,被測者應先休息幾分鍾,而且隔幾分鍾後再重復測量,如此反復3次,才能確定可供臨床參考的血壓值。若僅靠一次測量,很難排除許多因素干擾,使血壓出現誤差。

(2)測量時坐正,把上衣一側袖子脫下,不要捲起緊的衣袖,手臂平放,手心向上,上臂和心臟在同一水平位上,肌肉要放鬆。如果是卧位,也要使上臂和心臟處於同一水平,不能過高或過低。

(3)測量血壓時的聽診點,應是動脈最強搏動點。因此在放聽診器前,應仔細觸摸動脈最強搏動點,不能任意找個聽診位置。若偏離動脈最強搏動點作為聽診點,聽測定的血壓就會出現誤差。

(4)測量血壓時,氣球的減速壓過程需要緩慢放氣,使血壓計緩慢下降,讀數應精確到0.3kPa(2mmHg)。若在測量血壓時,放氣減壓速度太快,判斷誤差會增大。

總之,測量血壓的方法簡單,但要做到正確的操作並不太容易。有時由於不正確測量所致的誤差,其後果是相當嚴重的,因為血壓的正常與非正常的臨界值也就是幾個毫米汞柱。

㈦ 測量血壓的方法

目前測量血壓常用的血壓計是台式水銀柱血壓計,它由血壓計、氣袖帶、橡皮球囊組成,測量時需配用聽診器進行測量。測血壓的部位,一般指測量人體兩人臂肱動脈的壓力。 測量血壓時要注意以下條件:情緒應穩定,應在安靜的室內休息10-15分鍾以消除疲勞、緊張等對血壓的影響,檢查前5分鍾內不要做體位變動;室內溫度應以20℃左右為宜,太冷、太熱對血壓高低都有影響;檢查血壓前半小時內,應避免進食,不吸煙、不飲酒,排空膀胱(解小便1次)。 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應分以下幾個步驟: 1、袖帶纏於上臂應平服緊貼,氣囊中間部位正好壓住肱動脈,氣囊下緣應在肘彎上2.5cm。 2、打開血壓計開關,快速充氣,待觸知橈動脈脈搏消滅後再加壓30mmHg(4kPa)。 3、將聽診器胸件置於袖帶下肘窩處肱動脈上,然後放鬆氣閥,使壓力以每秒2-3mmHg的速度下降。 4、當水銀柱在下降過程中,從聽診器中聽到第一個心搏音時數值即為收縮壓;當聽診器里心搏音消失時的數值即為舒張壓。如果水銀柱到零位心搏音仍不消失,則以變音時數值為舒張壓。 5、放鬆氣囊閥門,使水銀柱回到零位,關閉血壓計開關,把所測的收縮壓/舒張壓數值記錄下來。 測量血壓時的注意事項: 1、血壓計要定期檢查,以保持其准確性,並應放置平穩,切勿倒置或震盪。 2、打氣不可過高、過猛,用後驅盡袖帶內的空氣,卷好。橡膠球須放於盒內固定位置,以防玻璃壓斷,凡水銀柱下有開關者,用畢應將開關關閉。如水銀柱里出現氣泡,應調節戒檢修,不可帶著氣泡測量。 3、如發現血壓計聽不清或異常時,應重測。使汞柱降至「0」點再測,心要時測雙上臂以資對照。 4、須密切觀察血壓者,應盡量做到四定: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 5、對偏癱病人,應在健側手臂上測量。 6、防止血壓計本身造成的誤差:水銀不足,則測得血壓偏低。水銀柱上端通氣小孔被阻塞,空氣進出有困難,可造成收縮壓偏低、舒張壓力偏高現象。 7、為了避免血液流動作用的影響,在測量血壓時,血壓計「0」點應和肱動脈、心臟處在同一水平,坐位時,肱動脈平第四肋軟骨;卧位時,和腋中線平。如果肢體過高,測出的血壓常偏低,位置過低,則測得的血壓偏高。 正常血壓:收縮壓

㈧ 如何測量血壓

傳統血壓計按照下面的操作,電子血壓計按說明書操作就行了!

家庭如何測量血壓

血壓由心臟的收縮力與排血量、動脈管壁的彈性和全身各處小動脈的阻力所形成。因此,測量血壓可以了解心血管系統的狀況。

測量血壓需准備血壓計和聽診器。測量部位通常在右上臂肱動脈處。測量方法如下:

測量時病人可取坐位或仰卧位。脫下衣袖露出上臂,如果衣袖寬大,不影響血流,向上卷至窩亦可。手臂位置應與心臟水平一致。

打開血壓計,放在被測肢體近旁的平穩處。血壓計的水銀槽應與病人心臟在同一水平位置。最多不應超過5厘米,過高過低均能影響測量的准確度。

將血壓計袖帶里的空氣擠出後,平展無褶地纏在右上臂下端近肘關節處。松緊適宜,以能插入2指為准。

用手指摸到肘關節的肱動脈搏動後,戴好聽診器,將聽診器的聽頭放在動脈上。不要加壓,亦不要塞於袖帶之下。

關緊打氣球上的螺旋帽,打氣,使水銀柱上升到160毫米左右,然後慢慢旋松氣門,使水銀柱逐漸下降,同時仔細聽診。兩眼平視水銀柱的刻度,當吸到第一聲搏動時,水銀柱所指刻度為收縮壓。將袖帶內空氣繼續放出,當動脈跳動的聲音突然變弱或消失時,水銀柱所指刻度為舒張壓。

測量完畢後,將袖帶中空氣完全放出,解下袖帶。

正常的血壓,收縮壓在11.7-18.2千帕,舒張壓為6.6-12千帕。若安靜休息時血壓超過18.6/12千帕,為高血壓。收縮壓與年齡有一定關系,4 0歲以下的正常人,收縮壓不可超過 18.6千帕,以後年齡增加10歲,收縮壓可增加1.3千帕。如超過此數值,即使舒張壓在正常范圍,也列為高血壓。 若血壓低於12/6.6千帕,為低血壓。

測量血壓必須按上述規定操作方法進行,測量時應注意讓病人處於安靜狀態,精神不要緊張,手臂肌肉要放鬆,活動後需休息15~20分鍾再測。此外,測量前要檢查血壓計玻璃管有無裂損,汞柱是否保持在零度,橡皮管及氣球、氣帶是否漏氣。偏癱病人應測側手臂肱動脈的血壓。

㈨ 怎樣測量血壓

用含有水銀柱血壓計來測量血壓,現在還有可直接讀數的電子血壓計。測量前應先檢查血壓計有無破損。首先,水銀柱血壓計的水銀必須足量,刻度管內的水銀凸面應正好在刻度「0」處,標尺必須垂直,還要觀察水銀是否溢出。若使用電子血壓計,指針起點應在「0」處,還要檢查電源是否充足等。一般不推薦使用手腕式或指套式電子血壓計。

測量時多以輕松的坐姿為宜,被測的上臂應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與心臟水平,也可躺著測量血壓。

首先在椅子上做1~2次深呼吸,使情緒安定,再將袖帶纏繞於右上臂,氣囊中間部位正好壓住肱動脈,氣囊下緣應在肘彎上2.5厘米。此時袖帶的緊度約可伸入1~2指。

其次將空氣充入袖帶,壓迫動脈使血流停止。從感覺脈搏消失起,再繼續加壓使水銀柱上升30毫米汞柱。

將聽診器置於袖帶下肘窩處肱動脈上。一面聆聽脈搏,一面將袖帶的壓力放鬆,放鬆袖帶壓力的速率,約每秒鍾2~3毫米汞柱。

當聽診器中開始聽到血液流動的聲音,此時血壓計上的數值就是「收縮壓」。

繼續放出袖帶內的空氣,聽診器中聽到的聲音會漸漸微弱,最後完全消失,此時血壓計上所記錄的數值,就是「舒張壓」。

測量結束後,應注意將測定的日期、時間、室溫、受測體位、部位和收縮壓值、舒張壓值一並記錄下來。

閱讀全文

與正常血壓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8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4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8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4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2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0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6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7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3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7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5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4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8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6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