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音樂春天在哪裡教案
歌曲《春天在哪裡》
課
時
計
劃
學科:音樂
授課教師:XXX小學
XXX
授課時間:20XX年X月XX日
星期X
授課年級:X年級
授課地點:
XXXXXXXX
教學目標
:
一、通過看圖片、聽歌曲、走出課堂欣賞大自然的美麗等活動,感受自然界的變化,尋找春天,使學生盡情享受春天帶來的喜悅。
二、指導學生用輕盈而有彈性的聲音和靈活、清晰的咬字吐字,表達在春天來臨時歡欣喜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
一、
兒童天真活潑的語氣歌唱美麗的春天,抒發心中無限歡樂的感情。
二、
引導學生用非連音唱法演唱歌曲,情緒輕快、節奏活潑。
三、
使學生樂於主動參與活動並在活動中享受到春天帶來得喜悅,能通過學習掌握教學中的知識點。
教學難點
:
經過調查,歌曲《春天在哪裡》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在校園廣播、以及一些VCD光碟上經常能欣賞到這首歌曲。所以大多數學生都能哼唱,但幾乎沒有一個學生能完全唱對,出錯最多的地方是歌曲的第17—24小節,所以教師把歌曲的第17—24小節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來設計,也就是模擬小黃鸝鳴叫的樂句要做到咬字吐字清晰,舌部運動靈活,聲音有彈性,前句稍強,後句稍弱,模仿枝頭黃鸝鳥一唱一和,互相對答。
教學用具:
一、
教師:鋼琴、CD唱片、投影機、專用軟體光碟、電腦等。
二、
學生:眼睛、黃鸝鳥、紅花、綠草等頭飾。
課型:綜合課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講解法、示範法。
教學時數:2課時
教材分析:
《春天在哪裡》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它以天真活潑的語氣歌唱美麗的春天,抒發心中無限歡樂的感情。
歌曲為大調式,採用再現的兩段體結構。每個樂段都是由四個4小節樂句構成,結構十分規整。
第一樂段的第一句由大調式主三和弦的三個音do、mi、sol構成,開始時作下行,在明亮的色彩中揉入了柔和的色調,給人以明朗、親切之感,這一樂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的主題——春天。第二樂句在前句的音調基礎上略作發展,與之呼應。在第一樂句重復出現之後,第四樂不再像前面三樂句那樣劃分兩個樂節,而是全句一氣呵成。
第二樂段的前兩個樂句以同音重復的旋律進行和活潑的節奏,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下四度模進。這一樂段的第三、四樂句是第一樂段末句的變化重復及完全重復,以再現的手法既進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又加強了歌曲的統一感。
『貳』 春天在哪裡歌詞和簡譜
春天在哪裡的歌詞和簡譜:
《春天在哪裡》由望安作詞,潘振聲作曲又名《嘀哩嘀哩》是一首中國兒歌,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它以天真活潑的語氣歌唱美麗的春天,抒發心中無限歡樂的感情,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歌曲在明亮的色彩中揉入了柔和的色調,給人以明朗、親切之感,揭示了歌曲的主題——春天。此歌曲也被收錄於《中國最愛兒歌經典》之中。
『叄』 《春天在哪裡》的歌詞
歌曲:《春天在哪裡》
演唱:卓依婷
填詞:望安
譜曲:潘振聲
歌詞
春天在哪裡呀
春天在哪裡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這里有紅花呀
這里有綠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
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春天在哪裡呀
春天在哪裡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紅的花呀
映出綠的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
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
春天在哪裡樂譜
春天在哪裡樂譜
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春天在哪裡呀
春天在哪裡
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裡
看見紅的花呀
看見綠的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
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
春天在小朋友眼睛裡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3)春天在哪裡歌唱方法擴展閱讀:
《春天在哪裡》是一首由潘振聲譜曲,望安填詞,岳有野演唱的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春天在哪裡》中,發行時間是2017-01-01,該張專輯包含了2首歌曲。
《春天在哪裡》其他的版本:
1、寶寶巴士演唱的《春天在哪裡》,該歌曲收錄在專輯《寶寶巴士中文兒歌200首》中,由智永信息科技發行,發行時間於2018-05-24,該張專輯包含了200首歌曲。
2、小蓓蕾組合演唱的《春天在哪裡》,該歌曲收錄在專輯《童歌經典-歡樂頌》中,由龍天世紀發行,發行時間於2015-09-30,該張專輯包含了25首歌曲。
『肆』 歌曲《春天在哪裡》
一. 課題:音樂欣賞課《春天在哪裡》 二.課時:2課時 三. 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了解歌曲表現形式的多樣性,並感受其抒情性、審美性。2、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通過聽覺、視覺以及身心的感知讓學生感受春天帶來的不同感受。3、通過欣賞、歌唱、表演、創作與實踐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作意識以及對音樂的理解、表現能力。四.教學重點:通過欣賞,了解表現形式的多樣性。五.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創作意識以及對音樂的表現能力。六.教學方法:本節課的設計以緊緊圍繞「春天」為主題,利用大自然的美讓學生感受音樂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並且音樂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快樂。因此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藉助現代教學手段,播放flash動畫《春天的腳步》直觀導入新課教學,使學生首先產生學習興趣,再利用課件、投影、信息及相關的文化以欣賞感受----討論思考-----實踐創作-----歸納總結的教學方法貫穿全課教學,同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利用歌曲、舞蹈、繪畫等表現形式,進一步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無窮樂趣。用啟發法和觀察法來指導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七.教學儀器:課件、u盤、電子琴紙袋等八.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觀看一段flash動畫《春天的腳步》 2、提問:同學們發現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3、師說:是的!可愛的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人間,那一片生機的景象便隨之來到四面八方,整個世界像剛從一個漫長的睡夢中蘇醒過來。 4、提問:那《春天在哪裡》(板書),你想採用什麼樣的形式去表現它呢? 5、詩、文章----描寫春天、詠誦春天。歌曲---《春天在哪裡》 樂器---彈奏《春天在哪裡》 圖畫---描繪春天 這節課,就讓我們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走進春天、感受春天、表現春天。 二、 新課教學 (一) 詠誦春天1、剛才有一位同學說他會用手中的筆描寫春天、用自己的語言詠誦春天,其實,談起描寫春天的文章最著名的當屬朱自清的那首《春》了,請大家再次回味這散文,你認為用那三個詞來形容它的文章情緒最為合適?(教師給學生提供幾個詞供學生選擇)----輕松的、明快的、欣喜的。2、如果為這篇散文配樂,會怎樣呢?下面為大家提供三首同樣以「春」為主題的音樂,請大家選擇。(1) 《春》----徐緩的、優閑地、輕松地、漫步春天、享受春色。(2) 《春天來了》----熱鬧非凡,人們敲鑼打鼓迎接春天的到來。(3) 《春天旋律》朝氣蓬勃地。3、配上音樂朗誦體會音樂與文學相結合產生的美感。-------為文章配樂必須追求相同的意境。(二)新歌教學:1、聽賞,感受歌曲的情緒。2、同學們在聽音樂時非常認真,你的腦海里是否出現了歌曲描繪的畫面? 3、分析歌曲,感受所描繪的意境。 4 根琴學唱歌曲一遍,在隨琴哼唱一遍。 5 全體和琴有感情的演唱一遍,再談談通過演唱你都想到了什麼?想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表現春天。 (三)歌唱春天1、請大家再次欣賞歌曲----《春天在哪裡》2、歌曲通過描寫春天在青翠的森林裡,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裡,向我們描繪了鳥語花香的春景,向我們展示了作者熱愛春天、珍惜春色的思想感情。聽到這首歌曲,我們好象看到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3、下面再請同學們再欣賞一首歌曲----《春曉》4、什麼感覺?兩首歌曲有什麼不同?┄┄┄┄5、教師總結:不同的創作年代,創作的角度不同,作曲家的創作風格不同,即使是同一段歌詞也會創作出截然不同的音樂作品。 (四)實踐與創作1、帶領學生到室外去尋找春天。 分成四組(繪畫組,寫作組,採集組歌曲組)2、請同學插上想像的翅膀,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描繪你心目中的春天吧!我想,他可以是一首詩、一幅畫、一段描繪春天的語言,也可以跟著音樂哼唱春天的歌曲。3、展示:讓同學們說說自己的成果。4、讓全體同學齊唱春天的旋律、齊敲春天的節奏。 三、 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利用器樂、歌曲、詩歌、繪畫採集等各種表現形式來表現展示了春天。同學們切身感受到了音樂與姊妹文化相結合產生的藝術魅力,同學們,春是活潑的、春是狂熱的、春是姿意生長的、春是年青旺盛的。讓我們一起用心去感受春天的美吧,感受春天裡大自然中的音樂吧!四、 自我評價:通過網上學習,本節課能夠按照課改要求及備學生、備課程、備情境、備自己、備設計的基本要素進行准備。課堂氣氛到課堂效果都有了明顯的改變。
『伍』 歌曲春天在哪裡歌詞
填詞:望安
譜曲:潘振聲
編曲:潘振聲
春天在哪裡呀
春天在哪裡呀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這里有紅花呀,這里有綠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春天在哪裡呀
春天在哪裡呀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紅的花呀
映出綠的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春天在哪裡》又名《嘀哩嘀哩》是一首中國兒歌,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由望安作詞,潘振聲作曲。
它以天真活潑的語氣歌唱美麗的春天,抒發心中無限歡樂的感情。
望安,原名李望安,湖南長沙人。中共黨員。1961年畢業於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歷任北京市第一五七中學教師,高級教師。中國音樂家協會代表大會第四屆代表。
『陸』 春天在哪裡歌曲解析
《春天在哪裡》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它以天真活潑的語氣歌唱美麗的春天,抒發心中無限歡樂的感情。 歌曲為大調式,採用再現的兩段體結構。每個樂段都是由四個4小節樂句構成,結構十分規整。 第一樂段的第一句由大調式主三和弦的三個音do、mi、sol構成,開始時作下行,在明亮的色彩中揉入了柔和的色調,給人以明朗、親切之感,這一樂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的主題——春天。第二樂句在前句的音調基礎上略作發展,與之呼應。在第一樂句重復出現之後,第四樂不再像前面三樂句那樣劃分兩個樂節,而是全句一氣呵成。 第二樂段的前兩個樂句以同音重復的旋律進行和活潑的節奏,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下四度模進。這一樂段的第三、四樂句是第一樂段末句的變化重復及完全重復,以再現的手法既進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又加強了歌曲的統一感。 作者簡介 望安,原名李望安,湖南長沙人。中共黨員。1961年畢業於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歷任北京市第一五七中學教師,高級教師。中國音樂家協會代表大會第四屆代表。 潘振聲, 潘振聲
1933年1月18日出生於上海青浦縣,1950年畢業於上海現代影劇演員學校,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5年復員至上海市漕溪路小學任音樂教師,1957年調至上海市人民廣播電台工作,1958年支邊調至寧夏人民廣播電台工作,1978年起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文聯副主席、區音協主席,1991調任江蘇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1995年退休。 潘振聲一生創作兒歌千餘首,主要作品有《小鴨子》、《一分錢》、《好媽媽》、《春天在哪裡》、《祖國祖國我們愛你》等。其中《一分錢》手稿已贈予上海公安博物館,並被評為「一級現代革命文物」。他創作的《春天在哪裡》,已成為世界兒童樂壇中的「世界名曲」。
『柒』 《春天在哪裡》歌曲律動教學設計
加樂中心學校加朗小學 王英南一、教材分析:《春天在哪裡》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它以天真活潑的語氣歌唱美麗的春天,抒發心中無限歡樂的感情。 歌曲為大調式,採用再現的兩段體結構。每個樂段都是由四個4小節樂句構成,結構十分規整。 第一樂段的第一句由大調式主三和弦的三個音do、mi、sol構成,開始時作下行,在明亮的色彩中揉入了柔和的色調,給人以明朗、親切之感,這一樂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的主題春天。第二樂句在前句的音調基礎上略作發展,與之呼應。在第一樂句重復出現之後,第四樂不再像前面三樂句那樣劃分兩個樂節,而是全句一氣呵成。 第二樂段的前兩個樂句以同音重復的旋律進行和活潑的節奏,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下四度模進。這一樂段的第三、四樂句是第一樂段末句的變化重復及完全重復,以再現的手法既進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又加強了歌曲的統一感。 二、教學目標: 1、聆聽音樂,感受音樂,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春天到來時的愉快心情。 2、用輕快、活潑、富有彈性的聲音學唱歌曲《春天在哪裡》,並且能夠創編表演動作,有表現力地演唱歌曲。 3、能夠根據歌曲的情緒,旋律變化,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編創伴奏。 三、教學重點: 用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春天到來時歡快、喜悅的情緒。 四、教學難點: 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演唱歌曲第五、六樂句的襯詞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及前十六節奏型。 五、教具准備: 板書設計、錄音機、鋼琴、自製頭飾、打擊樂器 六、律動過程: 1、引導學生根據春遊線索創編動作,初步學會律動。在教師提示下較准確的隨樂段、樂句更換動作和按節奏做動作。 2、培養學生在比較擁擠的空間狀態下與同伴共享空間、親密交流的能力。 3、使學生體驗到邊聽音樂邊做動作的快樂。 4、教師與全體學生拉好圓圈坐在地板上,面對圓心,教師指導學生復習演唱歌曲。 5、引導學生創編動作: 1)副歌前置學習動作,教學生隨樂做出節奏型××××× 教師用手指扮作黃鸝鳥,以游戲的方式教學生熟練的在自己和左邊的夥伴腿上拍出節奏型×××××。 2)引導學生根據春遊線索分段創編動作:教師通過語言啟發學生我們來到綠油油的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天空中快樂的小鳥在飛,我們爬山、來到游樂場玩蹺蹺板、坐轉椅等游戲,創編花小鳥爬山玩蹺蹺板坐轉椅等動作。 6、教師清唱旋律幫助幼兒整理、記憶動作。 7、聽音樂完整表演,教師逐步減少語言提示把學生的情緒推向高潮。
『捌』 《春天在哪裡》歌曲的簡譜
《春天在哪裡》的歌詞簡譜:
《春天在哪裡》的創作者潘振聲一生創作兒歌千餘首。其中《一分錢》手稿已贈予上海公安博物館,並被評為「一級現代革命文物」。他創作的《春天在哪裡》,已成為世界兒童樂壇中的「世界名曲」。歌曲歌詞的創作者是望安。
歌曲為大調式,採用再現的兩段體結構。每個樂段都是由四個4小節樂句構成,結構十分規整。
第一樂段的第一句由大調式主三和弦的三個音do、mi、sol構成,開始時作下行,在明亮的色彩中揉入了柔和的色調,給人以明朗、親切之感,這一樂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的主題——春天。
『玖』 《春天在哪裡》歌詞
《春天在哪裡》的歌詞如下:
春天在哪裡呀
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這里有紅花呀
這里有綠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春天在哪裡呀
春天在哪裡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紅的花呀
映出綠的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春天在哪裡樂譜
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春天在哪裡呀
春天在哪裡
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裡
看見紅的花呀
看見綠的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春天在小朋友眼睛裡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作者信息:
望安,原名李望安,湖南長沙人。中共黨員。1961年畢業於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歷任北京市第一五七中學教師,高級教師。中國音樂家協會代表大會第四屆代表。
潘振聲,1933年1月18日出生於上海青浦縣,1950年畢業於上海現代影劇演員學校,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5年復員至上海市漕溪路小學任音樂教師,1957年調至上海市人民廣播電台工作,1958年支邊調至寧夏人民廣播電台工作。
1978年起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文聯副主席、區音協主席,1991調任江蘇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1995年退休。
潘振聲一生創作兒歌千餘首,主要作品有《小鴨子》、《一分錢》、《好媽媽》、《春天在哪裡》、《祖國祖國我們愛你》等。其中《一分錢》手稿已贈予上海公安博物館,並被評為「一級現代革命文物」。
他創作的《春天在哪裡》,已成為世界兒童樂壇中的「世界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