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臘腸怎麼製作方法
又到了做臘腸臘肉的季節了,天冷北風起時,就是最適合做臘腸的時候,每年我家都會自己做幾十斤臘腸,一部分送人,一部分自家吃,因為沒有添加劑,好吃又放心,親朋好友們都喜歡我家做的臘腸,總說吃著特別香,哈哈。
那麼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分享我們客家臘腸的做法吧,其實臘腸做法大致相同,就是下調料有所不同而已,喜歡吃臘腸的朋友可以試試哦。
食材准備:豬腸衣,五花肉,姜,料酒,鹽,白糖,白酒,白鬍椒粉,紅曲粉等。
具體做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我們先來准備豬腸衣,以前我做臘腸時都是買來豬腸自己弄腸衣的,這次偷懶,直接叫朋友幫我買的豬腸衣,腸衣稍微泡一下,然後沖洗干凈。
第二步:洗干凈的腸衣放入盤中,加入姜,料酒,浸泡半個小時。
第三步:現在來准備肉,半肥瘦的五花肉准備多一點,自己想做多少准備多少吧,洗凈去皮,然後瀝干水分再切小塊,不用剁碎,但要盡量切小塊一點。
第四步:切好後來調味,加入適量的鹽,白糖,白酒,白鬍椒粉,紅曲粉,把它攪拌均勻。這些調料可以按自己喜歡吃的口味來下,紅曲粉如果沒有可以不加,加點的話,顏色好看點。
第五步:把泡好的豬腸衣再次清洗干凈,兩次都把腸衣對准水龍頭沖洗哦,這樣才可以把裡面洗干凈,才不會有異味。
第六步:准備一個小灌腸器,以前我是用礦泉水瓶來弄的。把腸衣套進灌腸器嘴,套完一根腸衣,要在尾部打個結。
第七步:套好腸衣後,把調好的肉肉加到灌腸器裡面。
第八步:然後邊擰邊灌,灌完再加肉肉進去,再繼續灌,灌滿一根腸衣後,把腸衣從灌腸器中弄下來,再打上個結。
第九步:全部肉肉灌完後,用棉線把臘腸綁一小段一小段的,綁好後,再用牙簽在臘腸上刺幾個小孔,方便曬的時候通氣,每一節都要刺哦。
第十步:全部弄好後,再把臘腸用水沖洗一下表面,因為會有汁溢出來的。
第十一步:臘腸洗凈後就可以拿出去晾曬了,掛起來,晾曬在通風處,最好能曬到太陽,大概晾曬七天左右,幹了就可以了,北風大太陽好的話,四五天就可以了。
我們的客家臘腸就做好了,喜歡的朋友可以試一下哦,非常簡單的,而且味道口感都特別好,我喜歡吃咸香味的,所以糖只下了一點點提鮮,如果喜歡吃甜的可以加多一點糖進去。
【小貼士】
其實做臘腸是非常簡單的,比做臘肉還要簡單,下調料我不寫比例了,因為每個人喜歡的口味不同,大家按自己喜歡的味來下吧,我們這里還有人會去配一些五香粉加進去,我覺得味道有點怪,所以我還是做簡單配料的,好吃。
② 哪裡學做香腸技術好
主料:豬肉5000克
輔料:腸衣500克
調料:鹽180克、姜沫100克、大蒜100克、辣椒粉100克、生抽100克、料酒100克、白糖100克、白酒50克
製作步驟:
1、首先准備好所有食材,把腸衣刮洗干凈,用淡鹽水泡一個晚上,這樣可以增強腸衣的彈性,然後裝盤備用;
2、選用肥瘦比例為2:8的後腿肉或夾心肉,去皮洗凈晾乾水分,然後把肉切成肉片,改切成絲,最後再剁成顆粒狀肉丁,然後加入鹽、生薑蒜沫、辣椒粉、料酒、白酒、白糖、生抽、十三香攪拌均勻,腌制2個小時左右,以便更好地入味;
3、清洗好腸衣,准備一個罐香腸專用漏斗,也可以用飲料瓶剪去瓶身,用瓶口子代替,然後把腸衣套到漏鬥上,把腌制的肉直接灌到腸衣中,為了防止腸衣被戳破,可以用牙簽邊罐邊在腸衣上戳幾下,放掉多餘的空氣;
4、灌好以後,把香腸分成適量的長度,用綿線把腸衣兩頭紮好,灌好的香腸,每節都要用牙簽扎些眼兒,尤其是有氣泡的地方。
5、再把做好的香腸掛在外面太陽下面晾曬,兩周左右就可以吃啦,為了更好貯藏,可以把曬制好的香腸放在冰箱里,吃的時候可以隨吃隨取,這樣放一年都可以。
③ 臘腸如何做
臘腸如何做
用料
豬前腿(七瘦三肥口感好) 10斤(去皮後)
清香型高度白酒(二鍋頭) 200克
食用鹽 105克
綿白糖 280克
釀造生抽 50克
雞精 20克
生薑粉 3克
鹽漬腸衣 適量
灌香腸,自製香腸,臘腸的做法
鹽漬腸衣提前2小時浸泡,浸泡的水裡可以加幾滴白酒去腥,最後多換幾次水,清洗干凈。
腸衣可以灌水,順便檢查有無破洞。
豬前腿肉切成粗一點的肉絲。
為了防止香腸內部間隙太多,可以把一小部分(大約兩斤)絞肉末,混合起來。這樣成品內部空洞就會很少。
所有調料稱重後加入豬肉,然後充分拌勻。
然後利用現有工具,電動的也好,手動的也好,或者簡易的礦泉水瓶也可以,開始灌香腸。
這里就不詳細描述了,總之就是不要太急,輕緩操作,以免弄破腸衣,灌進去的肉要一邊輕緩的往下擼,一邊排氣,使腸衣內部比較充實,減少空隙。
最前端的肉擼到腸衣尾部的時候,腸衣尾部打個死結,結要緊。
肉灌好以後,根據每次吃的量,分成均勻的一段段,用棉繩系好,方便晾乾。
手工灌香腸,腸內難免有有氣的地方,可以用細牙簽戳破,然後手動排氣。
然後就是掛在通風處,直到香腸收身到原來的三分之二粗細,手感偏硬實,就可以了。
當然整個晾曬過程要避免淋雨和受潮,這個大家都知道就不贅述了哈。
想吃的時候蒸一根,美妙滋味回味無窮。
曬好的香腸直接用保鮮膜包好以防走味和繼續脫水,放冰箱冷凍起來,可以保存的比較久。想吃的時候再拿出來蒸即可。
正遇到寒潮來臨,最近都是連續零下的氣溫,伴隨著大風,到了第三天香腸表面就開始脫水收縮了。
臘腸飯
食材:大米、臘腸適量。
製作步驟
(1)先准備好適量的大米,將它倒入微波爐專用容器,之後將臘腸切片,碼在淘洗好的米上。
(2)倒入一杯水,微波爐高火十分鍾。
(3)拿出來攪拌一下,繼續高火微波2-5分鍾,打好即可食用。
④ 臘腸製做方法
相信不少人都吃過臘腸,但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留意過,外面的小店裡加的臘腸,都是非常纖細,然後摸起來硬邦邦的,顏色也很鮮艷。在農村裡待過的人都會知道,這里的正宗的臘腸與我們在城市的小店裡見到的正好相反,看起來沒有那麼誘人,但是口味卻好得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如何製作真正干凈又美味的臘腸吧。
自己動手做臘腸
全部的步驟就在這里啦,你學會了嗎?學會了就趕緊自己試試哦
⑤ 怎樣製作臘腸的方法
原料:豬肉(後臀肉去皮),豬小腸,鹽,味精,花椒,胡椒面,辣椒面,白酒,糖。
製作過程:
1、先把去皮豬肉用溫水洗凈,將肉表面的水漓干,把肥瘦肉分開,分別改成1CM的肉丁,在分別裝入不同的瓷灌里。
2、根據個人喜歡的口味加入備好的調料,分別放入鹽,味精,花椒,胡椒面,辣椒面。白酒,糖等作料,攪拌均勻,蓋上蓋子腌制8--10個小時。 由於瘦肉容易進味,肥肉油膩,往往肥肉先腌制1--2個小時。
3、在腌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做腸衣。將小腸用溫水加少量的鹽或者鹼清洗,但鹽和鹼不宜放的太多,那樣會使小腸變脆,在我們刮腸的時候容易破壞。清洗之後把小腸放到平硬的地方,用不銹鋼直尺或者餐刀用均勻力道把小腸由上而下刮凈,直到掛至好象要透明了,在開始用水裡外沖洗,沖洗干凈後籬水,這樣腸衣就做好了。
4、將腌制好的肥瘦肉混合攪拌均勻,用腸衣一端套住漏斗,把攪拌好的肉灌入腸衣內,灌滿整根後,先用細繩將腸衣底端扎緊,然後用手揉捏腸體,使罐好的腸體粗細均勻。切記不能灌的太滿,這樣在以後晾曬過程中會暴烈,也不要太松或者留有空氣,那樣等到臘腸成型時候不好看。將灌好的腸體每隔10--20CM用細繩紮成一小節,每個小節的底端用針扎個小洞洞,把多餘的水和空氣留出去,之後拿出去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暴曬3--4天,在掛到通風的高處。選擇在屋檐下風干時間控制在半個月左右為宜,這樣臘腸就製作成功了!
特點:這種做法做出來的臘腸顏色比較鮮艷,味道比較鮮香。
功效:食用臘腸可以調動人的胃口,在胃口不好的時候吃一些臘腸能夠開胃。但要注意臘腸不能多吃,因為它是經過腌制的,有一定的亞硝酸鹽。
⑥ 自製臘腸的做法
想吃臘腸不用買,教你在家自製臘腸,讓你放心品年味
每種味道都能喚醒一段記憶
臘腸,是一種時間沉澱下來的美味。小編還記得第一次吃是煲仔飯里吃到的臘腸,米飯的香味混合著肉類的香氣,讓人慾罷不能。
中國的臘腸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臘腸約創制於南北朝以前,始見載於北魏《齊民要術》的「灌腸法」,其法流傳至今。
中國灌腸臘腸不加澱粉,可貯存很久,熟制後食用,風味鮮美,醇厚濃郁,回味綿長,越嚼越香,遠勝於其他國家的灌腸製品,是中華傳統特色食品之一
每年天氣涼快的時候小編都會和哥哥在家裡製作臘腸,這樣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窩在家裡吃肉了。
去年的豬肉價格實在是太貴了,就沒有做,今年看到豬肉降價的我,趕緊買了一些肉回來做臘腸。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幾乎每家都會做一些臘腸或者臘肉來吃,每家的做法也不盡相同,小編今天要教大家的就是比較家常的臘腸做法,是家裡的老人教的方法。
食材
新鮮豬肉20斤
腸衣
白砂糖500克
鹽100克
味極鮮醬油500克
高度白酒400克
做法
1.新鮮的豬肉洗凈晾乾,切成小丁備用
2.切好的豬肉丁放入適量白酒,戴手套抓勻
3.加入白砂糖,鹽和味極鮮醬油,拌勻備用
4.這個時候就可以來灌腸啦,腸衣一端用棉線系好,就可以灌腸了,每隔12厘米用棉線系好
5.灌好的臘腸,用水洗去表面油漬、雜物等。再用小牙簽或者針刺排出腸內氣體和多餘的水分。
放到太陽底下風干2-3天,在轉至通風陰涼處繼續風干,這樣臘腸的顏色會很漂亮。
小貼士
1.白酒的目的主要是殺菌,所以盡量選擇一些度數高的白酒,一般大於60度就可以啦。
2.臘腸風吹過程中,如果天氣潮濕、下雨天、要放入冰箱冷凍。不能曝曬,否則肥肉容易變味,就會不好吃了。
3.製作臘腸的豬肉最好是選擇豬前腿肉,肥瘦相間,而且肥肉還不多。
4.製作好的臘腸放到冰箱冷藏的話可以吃半年左右。
5.如果不喜歡太甜的糖量可以減半
⑦ 廣東正宗臘腸製作方法
臘腸的製作技巧
將去皮豬肉用溫水洗凈,將肉表面的水漓干,把肥瘦肉分開,分別改成1CM的肉丁,在分別裝入不同的瓷罐里;依照個人的口味分別放入鹽、味精、花椒、胡椒面、辣椒面、白酒、糖等作料,攪拌均勻,蓋上蓋子腌制8--10個小時,由於瘦肉容易進味,肥肉油膩,往往肥肉先腌制1--2個小時;在腌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做腸衣。將小腸用溫水加少量的鹽或者鹼清洗,但鹽和鹼不宜放的太多,那樣會使小腸變脆,在我們刮腸的時候容易破壞,清洗之後把小腸放到平硬的地方,用不銹鋼直尺或者餐刀用均勻力道把小腸由上而下刮凈,直到掛至好象要透明了,在開始用水裡外沖洗,沖洗干凈後籬水,這樣腸衣就做好了。
臘腸,是用肉類作為原材料,並且把它們絞成丁,加上一些輔料,以及把肉灌入動物的腸衣裡面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製作而成的食品,說起臘腸,廣東、和香港以及其他一些地區最為常見和聞名。其中廣東的一些手信店就是售賣臘腸。一起和蘋果綠養生網看下。
正宗臘腸怎麼腌制
每個地區都又不同的口味。就拿廣東的臘腸來說,正宗的臘腸才受歡迎。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怎麼製作臘腸吧。
需要准備的材料,瘦豬肉和肥豬肉,主要以瘦豬肉為主。白砂糖和精鹽以及味精還有白酒,姜。
准備步驟,第一步需要切丁,把瘦肉切成肉片,緊接著把肉片切成肉條,最後把把肉條切成小方丁。
第二步漂洗,把切好的瘦肉丁用很低濃度的鹽水進行浸泡,之後需要不時地攪拌,以促使豬肉丁的血水快速出來,這樣可以減少豬肉因為氧化而顏色變深。大約2個鍾之後就可以把他們從鹽水中撈起來。之後還需要再用鹽水浸泡七八個小時,最後一下就是用清水沖洗干凈,並且把水都濾干。肥豬肉用開水燙了之後就要馬上用涼水再一次洗干凈,然後擦乾。
第三步就是腌漬,把前面一步洗凈的肥肉和瘦肉丁攪拌一起,然後加入調料再一起拌勻,大概腌8小時。期間需要每每2小時左右攪拌一下,這樣可以讓豬肉的味道均勻。腌豬肉時需要防高溫以及防止日光爆灑,還需要蓋起來防止蠅蟲叮咬或者是灰塵的污染。
第四步我們叫皮腸,先用溫水把鹽和干腸泡大約20分鍾,等待軟化了之後在把內外都沖洗一遍,然後用清水泡備用,需要注意水溫不要很高,過高會影響到腸衣強度。把腸衣從開端開始套在准備好的漏鬥口又或著是皮腸機的管口上,一直套到尾端時,需要把空氣排走,然後結好扎,把肉丁全部一起灌入,一邊在灌填肉丁的同時一邊從口上放出腸衣,滿整根腸衣充滿之後紮好尾埠,最後大約15厘米左右分成一個長度結,並且分成小段。
第五步晾乾,把灌紮好的臘腸掛在一個通風的地方,讓它們自然風干約半個月,可以用手指捏一下直到捏出不明顯變形為止。注意不可以太陽曝曬,否則會使肥肉變味以及瘦肉的顏色加深。
第六步就是保藏,在保藏時需要注意保持清潔,用食品袋裝好,不用扎袋口,向下倒掛,這樣可以減少灰塵進入又可以透氣。
腌臘腸的配方和竅門
首先就是需要把肥肉和瘦肉的比例保持好,這樣會讓臘腸口感達到最好。
在選取豬肉的時候最好是買用前腿肉,這個地方的豬肉嚼勁等等都很好。在製作臘腸的時候不需要加澱粉,保藏的方法對了也可貯存很久,生臘腸在處理的時候要先用熱水泡了之後,再用溫水把它們都用清水清洗干凈。
腌臘腸怎麼吃
臘腸的吃法很簡單,但是也很多樣。怎麼樣的吃主要看個人的口味。
1、很多人選擇直接臘腸煮熟之後然後就這樣食用,也可以在蒸煮之前把他們切成片,這樣就成為一道是美味的好菜品了。
2、由於臘腸在腌制的過程中就有放鹽,所以鹽的含量多,所以在烹飪時,可以看個人的口味適當放鹽。
3、和廣東的臘腸不一樣的是萊蕪香腸,它們在生的時候可以直接蒸或用老湯煮,不再需要其他的步驟來處理。
4、還可以和其他的蔬菜一起搭配著食用,這樣不但會有蔬菜的爽口擁有臘腸的香甜。,味道不同凡響。
5、或者是可以用來燒烤或者唰火鍋派上用場,可以烤著吃或者是唰著吃,這樣的口味很非常的不錯。
6、這種做法適合一些忙碌的上班族,或者是一些廚房新手,只需要把臘腸切好然後放進電飯煲裡面,和米飯一起煲就好了。還有臘腸泡麵是不錯的選擇。
⑧ 臘腸製作方法和配方
一、四川麻辣香腸
麻辣香腸香辣味重,咸中帶甜,稍有麻舌感,能促進食慾,風味甚佳,頗受消費者歡迎。
原料配方: 豬瘦肉35千克、肥肉15千克、紅辣椒粉250克、花椒(炒)125克、陳皮(微炒)50克、八角10克、桂皮10克、白蔻10克、鮮姜150克、大蔥150克、豆油1.5千克、精鹽1~1.5千克、白糖1千克、白酒250克、味精75克、食用葡萄糖75克、甘草水(用甘草25克、清水250克熬制去渣)適量。
製作方法:1.原料整理:將豬瘦肉、肥肉切成小塊。
2.拌料裝灌:鹽與葡萄糖水混合,先摻入絞好的肉內,再加入其它輔料(紅辣椒粉、花椒、陳皮、八角、桂皮、白蔻混合炒後共碾成粉),浸6~8小時,待配料入味後即可裝灌。
3.晾曬:裝灌後晾曬10天左右,待外皮稍有出油發硬,就可以移入室內掛起風干,25天後即為成品。如烘乾可減少晾曬時間。
食用方法: 此品因有辣味,宜單獨用文火煮或蒸,涼後即可切片裝盤。
保管方法:短期貯存晾掛即可。如較長期貯存,可把干透的香腸裝進深缸內(最好下面墊上竹架或干凈筐頭一隻),每放一層香腸,用噴霧器噴一次酒,直至裝好,加蓋封實,放在陰涼通風的庫內,可保存4~6個月,風味不變,麻辣可口。
產品特點: 粗細均勻,外表稍有鹽霜,呈紫紅帶黃色,手摸有硬感。
二、武漢香腸
原料配方: 瘦豬肉70千克 肥肉30千克 汾酒2.5千克 沙糖4~5千克 硝酸鹽0.05千克白鬍椒粉0.2千克 食鹽3千克 味精0.3千克 生薑粉0.3千克 (如愛吃辣味就加放辣椒粉2千克,或根據自己口味增減)
製作方法:將瘦肉塊加入食鹽及食鹽硝酸鹽混合劑,在溫度5℃下,腌制1~2天。腌好的瘦肉呈鮮紅色,在30℃溫水中清洗瀝干,絞碎,按比例加入肥肉丁,在攪拌機內拌勻(3~5分鍾)將配料用適量清水溶化倒入肉餡中,再加入汾酒攪拌均勻即可灌制。
三、蕪湖香腸
具體灌制方法
原料:腸衣適量,豬瘦肉6斤,肥肉4斤。
調料:料酒250克,蔥姜各50克,鹽50克,味精50克,食用葡萄糖30克(作用是使肉呈現棗紅色,且有淡淡的香氣,可代替以前的硝使用)。
自製香料(磨成粉):桂皮5g,豆蔻5g,丁香3g,黑胡椒5g,白鬍椒5g,蒔蘿5g,花椒5g,辣椒5克,八角5克,陳皮5克,草果5克
製作:1、精瘦肉、肥肉切丁,將蔥、姜、鹽、料酒、自製香料等合在一起拌勻腌制一下。
2、取漏斗將肉丁灌入腸衣,再用排針戳一下腸衣壁,使裡面空氣排凈,每隔3-5厘米用線分隔成段。
3、將灌制好的香腸掛在通風處晾曬15天以上。
友情提醒:先腌制再灌腸,跟我們這里的做法比較相似。另外,用食用葡萄糖代替硝使用,更健康實用,配比也都比較准確。
四、武漢臘腸
1、選料及處理:選用新鮮豬後腿及前夾純瘦肉70斤及色白質硬的脊膘30斤。瘦肉去骨,剔去淋巴,膜和出血管等,切成0.4—0.6斤的小塊;肥膘去掉皮、瘦肉、軟脂肪,切成的小丁。
2、配料:白砂糖6斤,精鹽、汾酒各2.5斤,味精、生薑粉各0.3斤,白鬍椒粉0.2斤
3、腌制和拌料:加入精鹽進行腌制,溫度在30℃左右時腌制24小時。腌好的瘦肉呈鮮紅色。將腌好的瘦肉放在30℃以下的溫水中清洗後瀝干水,投入攪餡機內攪碎,然後按瘦肥比例投入容光煥發器內攪拌3—5分鍾。把除酒以外的配料加適量熱水化勻,倒入裝肉餡的容器內,再攪拌2—3分鍾,最後加酒攪拌均勻即可灌制。
4、灌腸、掛晾和烘製:將腸衣洗凈泡脹,進行灌腸,灌後每隔15厘米分另用麻繩和草繩各扎一道。腸衣頂端先打一個扎完一根後再將腸尾端打一個結。紮好的腸要經排氣,然後用40℃溫水洗凈後上桿,放和烘車內掛晾一個小時,滴干水後推入烘房。烘房溫度要保持在45—50℃,歷時約15個小時,以烘乾縮身為適度。把扎腸的草結剪去,使其成為對形。
成品特點:醇馥醉人,色澤鮮濃,味道香甜可口,富於貯藏性。
五、廣式臘腸
是廣東及南方地區流行的獨特風味之一。特點是皮衣紅潤,條子均勻,肥而不膩,鮮美可口。臘腸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硝酸鈉和亞硝酸鈉含量都低於國際標准,既保持了肉色鮮明,味美爽脆,又對人體無害。品種有特級腸、一級腸、二級腸、鴨肝腸、豬肝腸、東莞後街腸和三鮮腸。三鮮腸是用鮮豬肉、魚肉、蝦肉混合配料,入腸衣後,經蒸煮、熏烤,而後速凍。其味爽脆、鮮美,具有特殊風味。附上海廣式臘腸配方及製法。
原料配料: 每100千克豬肉(其中瘦肉70%,白膘30%),白砂糖6.3千克,60°大麴酒1.8千克,白醬油5千克,精鹽2.5千克,硝酸鈉100克(在家自己做不要加這個化學添加物)。
加工方法:
1、將選好的豬肉分別按瘦、肥切成1厘米的小方丁,再分別用溫開水洗滌,把肉丁上的浮油洗去。
2、按比例將瘦肉、肥肉與配料放在盆肉,拌均勻,片刻即可灌腸。
3、在灌腸三日前,須將腸衣洗凈,用炭火烘過,將腸衣內殘存的的水分烘掉。
4、將烘過的腸衣浸入溫水,然後撈出,將配好的腸餡灌入腸衣底端時,即將底端扎住,腸衣全部灌滿把上端亦扎住。把灌好的腸平鋪在木案上,用百支針(在木板上釘有鋼針,形如刷衣服的板刷)在腸上戳洞,使烘腸時便於排出水分。
5、將灌好的腸在每距28厘米處用絲草扎節,再用麻繩扎緊,掛上竹竿,以便火烘。
6、將掛腸竹竿,置於烘間木架上,烘烤經3小時後,交換臘腸上下位置,使腸受烘均勻。未經火烘時,可置於日光下暴曬,至晚間收入室內掛好,以後還可繼續日曬,直到使腸內水分泄盡,有出油現象為止。如遇到天陰或雨天,必須及時移到烘房,烘到成熟為止(加工臘腸時間,一般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
六、廣式香腸
肥肉30公斤 瘦肉70公斤 白糖7.6公斤 食鹽2.2公斤 白酒2.5公斤 白醬油5公斤
七、廣東燒香腸
是廣州市地方名產之一。其色澤金黃,甘甜鮮美,是佐餐、下酒佳品。
原料配料:豬肉10千克(其中肥肉3千克,瘦肉7千克),食鹽300克,糖800克,酒300克,醬油500克,芝麻醬200克,香料粉10克。
加工方法:先將豬肉切成粒狀,與配料攪拌均勻,再灌入豬腸衣內,用針均勻插孔,以馮水拖過,使腸衣硬化。然後用稀麥芽糖水淋勻,掛在鐵排上,放入烤爐燒制30分鍾(約九成熟),取出後再淋一次麥芽糖水,入爐再燒制5分鍾,取出即為燒香腸。
八、廣式一級臘腸
廣式一級臘腸色澤鮮明,入口爽適,回味濃郁,在海外及南方各地,京津滬皆受歡迎。其製作方法如下:
1、選料及處理:選用上等鮮凍豬腿肉,瘦肉70%、肥肉30%,直徑28—30毫米的干腸衣2—2.4斤,食用色素和小麻繩,去凈肉的筋膜,將肥瘦肉分開,瘦肉切成10—12毫米,肥肉切成9—10毫米的小塊,用35℃溫水洗去表面油漬、雜物等,使肉塊乾爽。
2、配料(按100斤原料肉計算):一級淺色醬油2—3斤,精鹽2.8—3斤,白糖9—10斤,50度以上粉酒3—4斤,硝酸鈉(又名土硝,在家自製,不要放這個化學添加物質,用食用葡萄糖代替)25克、清水15—20斤。
3、拌料及灌腸:將准備好的肉塊按比例加入配料和清水,攪拌均勻即可灌制。灌制前將腸衣洗凈,灌滿一條腸衣後,約於7寸為一截(每對臘腸的長度),用水草繩扎住,然後用麻繩系住兩個水草結的中間處(剪斷水草後,腸使成對狀)。再用針刺排出腸內氣體和多餘的水分。用清水洗凈體表面的油膩、余液,使腸體保持清潔明凈。
4、涼曬及烘烤:腸灌好後,用竹桿掛起,架在曬棚上,利用陽光暴曬3個小時後,用50—52℃烘烤24小時,如果腸衣過粗,可適當延長烘烤時間。
九、江西農大香腸
肥肉32公斤 瘦肉68公斤 白糖4公斤 食鹽3.5公斤 白酒2公斤 味精0.3公斤
十、南京香腸
肥肉30公斤 瘦肉70公斤 白糖4公斤 食鹽5公斤 白酒0.5公斤 味精0.5公斤 五香粉0.1公斤
十一、南京辣味香腸
肥肉30公斤 瘦肉70公斤 白糖6公斤 食鹽3公斤 白酒3公斤 硝酸鹽0.05公斤 白鬍椒粉0.2公斤 辣椒粉2公斤
十二、北京香腸
肥肉25公斤 瘦肉75公斤 白糖1.5公斤 食鹽2.5公斤 白酒0.5公斤 醬油1.5公斤 硝酸鹽0.05公斤 (在家做不要添加這個化學添加劑)生薑粉0.3公斤 白鬍椒粉0.2公斤
十三、撫順小香腸
小香腸是遼寧省撫順市特產,深受消費者喜愛。
原料配方: 新鮮豬肉(精肉佔50%以上)100千克 精鹽3.5千克 食用葡萄糖50克 白糖5千克 紹興酒10千克 香油4千克五香面(用白籽、豆蔻、陳皮、肉桂、山柰、丁香、砂仁、花椒、大料配製而成)500克
製作方法:1.把精肉和肥肉按比例切成小塊,用絞肉機絞成肉末,加入調料,用力攪拌均勻,製成肉餡,並稍加腌制。
2.腌制好後,用漏斗把肉餡灌入整理好的腸衣中,用針扎一些孔,排除腸中的空氣,用麻繩打結紮成小段,放在陽光下曝曬至半干,懸掛在竹竿上,置於通風處晾掛,20天左右,取下進行蒸制。
3.將曬乾的小香腸放入蒸鍋內蒸制,大約30分鍾後,取出冷卻即為成品。
4.貯存小香腸時要採用懸掛的形式進行,場地要乾燥,溫度較低,防止日曬,可貯存1年多,其質不變。
產品特點: 品質鮮美,食用方便。
⑨ 廣式臘腸怎麼做去哪學哪裡培訓廣式臘腸
廣式臘腸做法
灌腸用的肉,瘦肥肉按七三的比例買回,十斤肉里瘦肉七斤肥肉三斤,汾酒二兩(現建議用紅葡萄酒,做出的顏色很好)。白糖三兩(南方的臘腸偏甜,也有放六兩的),鹽二兩,生抽二兩,在過去做臘製品還要加點硝,這東西估計不好買,沒有也罷了。有的話加四錢。這些就是臘腸肉的腌制調料的比例啦,大家按做的量調整比例。
將瘦、肥肉分別切成小丁,也有將瘦肉切成薄片,浸清水去血水後再切成丁的,肥肉切丁後用溫水洗一下濾干水。把調料放在大盆里,倒入肥肉丁攪拌均勻,約腌一小時,然後再放瘦肉一起再攪拌均勻。主要是肥肉沒有瘦肉容易入味,所以要先腌肥肉。
腸衣(以前的那種豬腸衣還得用溫水泡軟再捏干水分)一頭用麻繩(現在可用棉繩,別用化纖繩,一烤就化了)紮好,在另一頭開口處插入一個寬口的漏斗,將攪拌好的肉從漏斗灌進腸衣,灌好一段就用繩子扎一段。將全部灌好的的腸放進七十度的熱水裡燙一下,拿出濾干水。
將燙過水的腸穿放在竿子上,掛在太陽底下有風的地方曬(冬天腌制最好)。晚上就用小炭爐上慢慢烘(用烤箱四十五度烘烤不知可不可以?我沒試過啊,有志之士不妨一試),第二天再拿出去晾曬。曬上五六天臘腸衣就會收縮,外表變得很油潤,臘腸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