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上置物架安裝方法
(1)先量好需要固定的位置用鉛筆做個記號;
(2)用電鑽打孔,把置物架用螺絲和膨脹釘固定好即可。
牆上置物架安裝原則
(1)牆上置物架安裝要遵守方便實用原則。安裝置物架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整個布局和日常生活習慣,比如在廚房中安裝牆上置物架,要考慮到把牆上置物架安裝在炒菜隨手就能拿到的地方。
(2)牆上置物架安裝要遵守節省空間的原則。廚房和衛浴間在家庭中就是比較小的地方,所以置物架的安裝一定要節省空間、 合理利用空間上的位置。
(3)牆上置物架安裝要分類明確。牆上置物架種類有很多,在家中不同的位置安裝功能不同的置物架,這樣讓它們「各司其職」才能使家居生活有條不紊。
㈡ 抗震支架安裝方法是什麼
1、安裝抗震支架前,需要抗震支架的布置圖設計和選型設計,而這些深化設計也就能保證成品支架可以順利進行安裝,直接也會關繫到安裝的相關質量和現場管理的重要保障情況;安裝抗震支架時也需要有完備的圖紙,而這些圖紙又包括平面圖和支架詳細圖等,甚至還包括有支架計算書等;
2、安裝抗震支架時需要能夠遵守電上、風中、水下、小管讓大管、有壓管讓無壓管、弱電避強電和易彎曲管線讓不易彎曲管線及不用經常檢修管讓需經常檢修管的原則,不但能夠讓抗震支架平行布置在電氣設備管線的上方,而且還得置於通風空調風管中間層上。
3、安裝抗震支架時要遵守受力可靠和穩定的原則,想要實現這些就需完備的設計方案和施工圖集等,當能把所受力構件給全面實現拼裝剛性配合後,就能連接無位移和無階調節,這樣也能保證抗沖擊和振動性能夠增強支架節點的抗剪能力。
4、安裝抗震支架時要遵守能將各個綜合支吊架進行協調好原則,這樣就能有效提高室內空間的標高良好兼容性,甚至還能實現各專業也能共用同一弔架,在最大限度利用空間基礎上,就能讓各專業管束得以良好的緊固配合。
5、抗震支架在牆上的安裝,沿牆敷設的常採用托架固定。托架安裝的時候,圓形標高以的軸線標高為准,矩形的標高以管底標高為准。
根據的標高畫出托架橫樑上表面的位置線,再根據支架的間距要求,確定支架的具體位置,然後將托架的衡量固定在牆壁上。固定的方法可採用預埋法、栽埋法、膨脹螺栓法和射釘法等,具體的施工方法間有關管道支架的安裝。
㈢ 管道支架的安裝方法
管道支架的安裝方法有:
1、栽埋式支架安裝
2、焊接式支架安裝
3、膨脹螺栓法支架安裝
4、抱箍法支架安裝
5、射釘法支架安裝
㈣ 管道支吊架安裝要求
《建築給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對管道支吊架有以下幾點要求: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裝,要符合下列規定:
1、固定支架跟管道接觸要緊密、固定、牢固。
2、沒有熱伸長管道的吊架、吊桿都必須要垂直安裝。
3、位置必須要正確,埋設的時候要平整牢固。
4、滑動支架要靈活,滑托跟滑槽兩側都留有3到5毫米間隙,縱向移動量符合設計要求。
5、熱伸長管道的吊架、吊桿要向熱膨脹的反方向稍微偏移。
6、固定在建築結構上支、吊架不能影響結構總體結構的安全。
(4)支架的安裝方法主要是指擴展閱讀:
支吊架製作的一些基本要求:
1、架必須先塗油漆然後再安裝,按規定應二遍防銹漆,外加二遍面漆。
2、平支架安裝高度:4米樓層以下支架離地面1.5~1.8m,以1.65米為最好。
3、道卡碼螺栓處露以2~5個螺距為宜,而且應該安裝平介子,緊固螺母。
4、架所有孔必須採用鑽孔,不得使用氣割開孔。
5、倡使用共用支架。對大面積使用的一些支架宜先做樣板,以點帶面。
6、道支架的水平度、垂直度以±1毫米/米誤差為宜。
7、支架底板如採用角鋼代替時應採用比主型材大一號角鋼並旋轉90°安裝 。
㈤ 管道支架安裝方法是怎樣的
管道支架安裝方法是怎樣的
常用的管道支架按用途分為固定支架、活動支架、導向支架、拖吊架等。管道支吊架的布置和類型應滿足管道荷重、補償及位移的要求,並注意減少管道的振動;另外,還必須考慮管道的穩定性、強度和剛度以及輸送介質的溫度和工作壓力,並盡量簡便易於製作和節省鋼材。
有膨脹要求的管道,在不允許有任何位移的地方,應設置固定支架;在水平管道上只允許管道單向水平位移的地方,應裝設導向支架或活動吊架;在管道具有垂直位移的地方,應裝活動支架;水平安裝的方型補償器或彎管附近的支架,應選用滑動支架(屬於活動支架),以使管道能自由地橫向移動。另外,在一條管路上連續使用吊架不宜過多,應在適當位置設立型鋼支架,以避免管道擺動。
給排水管道大部分採用後打膨脹螺栓加型鋼的固定形式。配合施工中,機電專業人員必須隨工程進度密切配合土建結構工程做好預埋工作並加強檢查,絕不能有遺漏。在管道施工過程中各種吊桿、吊架必須排列整齊,固定牢固,間距排布合理,型鋼的形式、規格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規定要求。
支架安裝要求;
1)加工應規整,位置應正確,埋設平整牢固。
2)支架與管道連接緊密,固定應牢固。
3)支架不得漏焊、欠焊或焊接裂紋等缺陷。
4)固定在建築結構上的管道支架,不得影響結構安全。
5)水平支架的間距根據不同材質,按照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進行設置。
6)給水立管管卡安裝,層高≤5米每層設置一個,層高≥5米,每層安裝不得小於2個,管卡安裝高度1.5-1.8米。兩個以上管卡可勻稱安裝。
7)地上結構部分中,當銅管道不與鋼管或鑄鐵管並行時,銅管應單獨製作支、吊架。當銅管道與鋼管或鑄鐵管並行時,支、吊架類型同其它類型管道,但銅管道與支吊架之間應用橡膠墊隔開。
8)管道安裝完畢後,應按照要求逐個核對支架的形式、材質位置。
㈥ 管道支架安裝方法有哪幾種
這要根據管道大小決定DN40以下的可用吊筋DN50以上的視情況可用丁字加U型架龍門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特殊種類只有防晃不防晃區別
㈦ 手機支架安裝方法
汽車手機支架安裝方法
吸盤式汽車手機支架安裝簡單,只需要將底部的吸盤吸附在前擋風玻璃或儀表台上,需要注意的是,手機支架體積較大,安裝的位置要合適,安裝到前擋風玻璃中下偏低位置或駕駛位右前方的儀表台上,不然會影響駕駛視線。
出風口磁吸式和支架式的汽車手機支架,安裝同樣簡單方便,只需要將手機支架插在空調排風口格柵上,再把手機固定到上面就可以了。
防滑墊式汽車手機支架的安裝,只需要擺放在儀表台上較為平坦、靠前擋底下的位置即可。
㈧ 電腦支架怎麼用
電腦支架怎麼用
一、電腦支架的規格和特點
顯示器安裝架產品有單屏、雙屏、三屏、四屏等多種規格。大多以LCD材質為主,其特點是:
1、屬於高質量合金材料,高檔合金材料打造,結實耐用,即使承重也能移動順暢。
2、可以自由調節,配備各種配件,可按需要選配,任意調整顯示屏角度,滿足不同的視覺需要,高度可升降20厘米,可伸展60厘米
3、顯示器安裝固定架安裝方式多樣,有桌面鎖孔、桌面夾裝等不同方式,可隨性安裝在桌面、牆壁、天花板上,滿足不同需求。
4、美觀的支架設計,產品符合人體工程學,使用更舒適。
二、電腦支架安裝方法
電腦支架根據用途和支架款式不同,安裝方法也有所不同,但基本大同小異。下面以桌面安裝和車載安裝分別給予說明。
桌面支架部分基本在出廠前已經安裝好,現在我們主要講解安裝在桌面的方法。
1、將底座部件與金屬片連接,將底座部分與墊片用螺絲固定;
2、然後把底座部件與主支架部分的底座用螺絲進行連接,根據桌面不同的厚度,把螺絲調節到合適位置,並將整體固定在桌面的邊緣;
3、將顯示器與支架進行連接,根據實際來調節連接處的松緊度;
4、至此安裝完成。提醒大家,由於不同型號的支架安裝方法會有所差別,因此安裝之前一定要看清型號。
㈨ 腳手架的安裝方法
6 腳手架
6.1一般規定
6.1.1各種腳手架應根據建築施工的要求選擇合理的構架形式,並制定搭設、拆除作業的程序和安全措施,當搭設高度超過免計算僅構造要求的搭設高度時,必須按規定進行設計計算。
6.1.2腳手架材料及配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腳手架桿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木腳手架立桿、縱向水平桿、斜撐、剪刀撐、連牆件應選用剝皮杉、落葉松木桿,橫向水平桿應選用杉木、落葉松、柞木、水曲柳。不得使用折裂、扭裂、蟲蛀、縱向嚴重裂縫以及腐朽等木桿。立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於70mm,縱向水平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於80mm。
2) 竹桿應選用生長期三年以上毛竹或楠竹,不得使用彎曲、青嫩、枯脆、腐爛、裂紋連通兩節以上以及蟲蛀的竹桿。 立桿、頂撐、斜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於75mm,橫向水平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於90mm,擱柵、欄桿的有效部分小頭直徑不得小於60mm 。對於小頭直徑在60mm以上,不足90mm的竹桿可採用雙桿。
3)鋼管材質應符合Q235一A級標准,不得使用有明顯變形、裂紋、嚴重銹蝕材料。鋼管規格宜採用φ48×3.5,亦可採用φ51×3.0鋼管。
4)同一腳手架中,不得混用兩種材質,也不得將兩種規格鋼管用於同一腳手架中。
2 腳手架綁扎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鍍鋅鋼絲或回火鋼絲嚴禁有銹蝕和損傷,且嚴禁重復使用。
2)竹篾嚴禁發霉、蟲蛀、斷腰、有大節疤和摺痕,使用其它綁扎材料時,應符合其它規定。
3)扣件應與鋼管管徑相配合,並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
3 腳手架上腳手板應符合下列規定:
1)木腳手板厚度不得小於50mm,板寬宜為200~300mm,兩端應用鍍鋅鋼絲扎緊。材質不得低於國家Ⅱ等材標準的杉木和松木,且不得使用腐朽、劈裂的木板。
2)竹串片腳手板應使用寬度不小於50mm的竹片,拼接螺栓間距不得大於600mm,螺栓孔徑與螺栓應緊密配合。
3)各種形式金屬腳手板,單塊重量不宜超過0.3kN,性能應符合設計使用要求,表面應有防滑構造。
6.1.3 腳手架搭設高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管腳手架中扣件式單排架不宜超過24m,扣件式雙排架不宜超過50m。門式架不宜超過60m
2 木腳手架中單排架不宜超過20m,雙排架不宜超過30m。
3 竹腳手架中不得搭設單排架,雙排架不宜超過35m。
6.1.4腳手架構造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單、雙排腳手架的立桿縱距及水平桿步距不應大於2.1m,立桿橫距不
應大於1.6m。
2 應按規定的間隔採用連牆件(或連牆桿)與建築結構進行連接,在腳手架
使用期間不得拆除。
3 沿腳手架外側應設置剪刀撐,並隨腳手架同步搭設和拆除。
4 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高度超過24m時,應設置橫向斜撐。
5 門式鋼管腳手架的頂層門架上部、連牆件設置層、防護棚設置處必須設置水平架。
6 竹腳手架應設置頂撐桿,並與立桿綁扎在一起頂緊橫向水平桿。
7 架高超過40m且有風渦流作用時,應設置抗風渦流上翻作用的連牆措施。
8 腳手板必須按腳手架寬度鋪滿、鋪穩,腳手板與牆面的間隙不應大於
200mm,作業層腳手板的下方必須設置防護層。
9 作業層外側,應按規定設置防護欄桿和擋腳板。
10腳手架應按規定採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封閉。
6.1.5腳手架荷載標准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恆荷載應符合以下規定:
包括構架、防護設施、腳手板等自重,應按《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選用,對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可取自重標准值為0.35kN/m²(按厚度50mm計)。
2 施工荷載應符合下列規定:
施工荷載應包括作業層人員、器具、材料的重量:
結構作業架應取3kN /m²
裝修作業架應取2kN /m²
定型工具式腳手架按標准值取用,但不得低於1kN /m²
3 風荷載應符合下列規定:
作用於腳手架的水平風荷載標准值wk應按下式計算:
W k =µs µz Wo (6.1.5)
式中 µs——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按下表選用:
表6.1.5 腳手架的風荷載體型系數 µs
背靠建築物狀況 全封閉 敞開、開洞
µs 1.0ф 1.3ф
註:ф為擋風系數,按腳手架封閉狀況確定;ф=腳手架擋風面積/腳手架迎風面積
µ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按現行《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的規定取用;
Wo——基本風壓,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的規定,取n=5 。
6.1.6鋼管腳手架結構設計應符合下列方法和基本計算模式:
1 鋼管腳手架的結構設計應採用概率極限狀態計演算法,同時要求其計算結果應按單一安全系數法計算的安全度進行校核:強度K1≥1.5;穩定K2≥2.0。
2 鋼管腳手架結構設計應採用以下基本計算模式:
γ。S ≤ R (6.1.6)
式中 γ。—— 結構重要性系數,取γ。≥ 1.0;
S —— 荷載效應,
R —— 結構抗力,
6.2 落地式腳手架
6.2.1落地式腳手架的基礎應堅實、平整,並應定期檢查。立桿不埋設時,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墊板或底座,並應設置縱、橫向掃地桿。
6.2.2落地式腳手架連牆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雙排架高在50m以下或單排架在24m以下,按不大於40m²設置一處;雙排架高在50m以上,按不大於27m²設置一處。
門式鋼管腳手架架高在45m以下,基本風壓≤0.55kN/m²,按不大於48 m²設置一處;架高在45m以下,基本風壓>0.55kN/m² ,或架高在45m以上,按不大於24m²設置一處。
木腳手架按垂直不大於雙排3倍立桿步距、單排2倍立桿步距,水平不大於3倍立桿縱距設置。
竹腳手架按垂直不大於4m ,水平不大於4倍立桿縱距設置。
2 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
3 連牆件必須採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並與建築結構連接。
6.2.3落地式腳手架剪刀撐及橫向斜撐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沿全高設置剪刀撐。架高在24m以下時,可沿腳手
架長度間隔不大於15m設置;架高在24m以上時應沿腳手架全長連續設置剪刀撐,並應設置橫向斜撐,橫向斜撐由架底至架頂呈之字型連續布置,沿腳手架長度間隔6跨設置一道。
2 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架高在24m以下時,於外側框格總數的1/5設置斜
桿;架高在24m以上時,按框格總數的1/3設置斜桿。
3 門式鋼管腳手架的內外兩個側面除應滿設交叉支撐桿外,當架高超過
20m時,還應在腳手架外側沿長度和高度連續設置剪刀撐,剪刀撐鋼管規格應與門架鋼管規格一致。當剪刀撐鋼管直徑與門架鋼管直徑不一致時,應採用異型扣件連接。
4 滿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除沿腳手架外側四周和中間設置豎向剪刀撐外,當腳手架高於4m時,還應沿腳手架每兩步高度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
6.2.4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主節點處必須設置橫向水平桿,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單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插入牆內長度不應小於180mm。
6.2.5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除頂層外立桿桿件接長時,相臨桿件的對接接頭不應設在同步內。相臨縱向水平桿對接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立桿接長除頂層外應採用對接。木腳手架立桿接頭搭接長度應跨兩根縱向水平桿,且不得小於1.5m 。竹腳手架立桿接頭的搭接長度應超過一個步距,並不得小於1.5m 。
6.3懸挑式腳手架
6.3.1 懸挑一層的腳手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懸挑架斜立桿的底部必須擱置在樓板、梁或牆體等建築結構部位,並有
固定措施。立桿與牆面的夾角不得大於30º,挑出牆外寬度不得大於1.2m。
2 斜立桿必須與建築結構進行連接固定。不得與模板支架進行連接。
3 斜立桿縱距不得大於1.5m,底部應設置掃地桿並按不大於1.5m的步距設
置縱向水平桿。
4 作業層除應按規定滿鋪腳手板和設置臨邊防護外,還應在腳手板下部掛一層平網,在斜立桿里側用密目網封嚴。
6.3.2 懸挑多層的腳手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懸挑支承結構必須專門設計計算,應保證有足夠的強度、穩定性和剛度,
並將腳手架的荷載傳遞給建築結構。懸挑式腳手架的高度不得超過24m。
2 懸挑支承結構可採用懸挑梁或懸挑架等不同結構形式。懸挑梁應採用型
鋼製作,懸挑架應採用型鋼或鋼管製作成三角形桁架,其節點必須是螺栓或焊接的剛性節點,不得採用扣件(或碗扣)連接。
3 支撐結構以上的腳手架應符合落地式腳手架搭設規定,並按要求設置連牆件。腳手架立桿縱距不得大於1.5m,底部與懸挑結構必須進行可靠連接。
6.4 吊籃式腳手架
6.4.1吊籃式腳手架吊籃平台製作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吊籃平台應經設計計算並應採用型鋼、鋼管製作,其節點應採用焊接或螺栓連接,不得使用鋼管和扣件(或碗扣)組裝。
2 吊籃平台寬度宜為0.8~1.0m,長度不宜超過6m。當底板採用木板時,厚度不得小於50mm;採用鋼板時應有防滑構造。
3 吊籃平台四周應設防護欄桿,除靠建築物一側的欄桿高度不應低於0.8m外,其餘側面欄桿高度均不得低於1.2m。欄桿底部應設180mm高擋腳板,上部應用鋼板網封嚴。
4 吊籃應設固定吊環,其位置距底部不應小於800mm 。吊籃平台應在明顯處標明最大使用荷載(人數)及注意事項。
6.4.2吊籃式腳手架懸掛結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懸掛結構應經設計計算,可製作成懸挑梁或懸挑架,尾端與建築結構錨固連接;當採用壓重方法平衡挑梁的傾覆力矩時,應確認壓重的質量,並應有防止壓重移位的鎖緊裝置。懸掛結構抗傾覆應專門計算。
2 懸掛結構外伸長度應保證懸掛平台的鋼絲繩與地面呈垂直。挑梁與挑梁
之間應採用縱向水平桿連成穩定的結構整體。
6.4.3吊籃式腳手架提升機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提升機構的設計計算應按容許應力法,提升鋼絲繩安全系數不應小於10,提升機的安全系數不應小於2。
2 提升機可採用手搬葫蘆或電動葫蘆,應採用鋼芯鋼絲繩。手搬葫蘆可用於單跨(兩個吊點)的升降,當吊籃平台多跨同時升降時,必須使用電動葫蘆且應有同步控制裝置。
6.4.4吊籃式腳手架安全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使用手搬葫蘆應裝設防止吊籃平台發生自動下滑的閉鎖裝置。
2 吊籃平台必須裝設安全鎖,並應在各吊籃平台懸掛處增設一根與
提升鋼絲繩相同型號的安全繩,每根安全繩上應安裝安全鎖。
3 當使用電動提升機時,應在吊籃平台上、下兩個方向裝設對其上、下運行位置、距離進行限定的行程限位器。
4 電動提升機構宜配兩套獨立的制動器,每套制動器均可使帶有額定荷載125%的吊籃平台停住。
6.4.5吊籃式腳手架吊籃安裝完畢,應以2倍的均布額定荷載進行檢驗平台和懸掛結構的強度及穩定性的試壓試驗。
提升機構應進行運行試驗,其內容應包括空載、額定荷載、偏載及超載試驗,並應同時檢驗各安全裝置並進行墜落試驗。
6.4.6吊籃式腳手架必須經設計計算、吊籃升降應採用鋼絲繩傳動、裝設安全鎖等防護裝置並經檢驗確認。嚴禁使用懸空吊椅進行高層建築外裝修清洗等高處作業。
6.5 附著升降腳手架
6.5.1附著升降腳手架的架體結構和附著支撐結構應按「概率極限狀態法」進行設計計算;升降機構應按「容許應力計演算法」進行設計計算。荷載標准值應分別按使用、升降、墜落三種狀況確定。
6.5.2附著升降腳手架架體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架體尺寸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架體高度不應大於15m;寬度不應大於1.2m; 架體構架的全高與支撐跨度的乘積不應大於110m²。
2)升降和使用情況下,架體懸臂高度均不應大於6.0m和2/5架體高度。
2 架體結構應符合下列規定:
1)水平梁架應滿足承載和架體整體作用的要求,採用焊接或螺栓連接的定型桁架梁式結構,不得採用鋼管扣件、碗扣等腳手架連接方式。
2)架體必須在附著支撐部位沿全高設置定型的豎向主框架,且應採用焊接或螺栓連接結構,並應能與水平梁架和架體構架整體作用,且不得使用鋼管扣件或碗扣等腳手架桿件組裝。
3)架體外立面必須沿全高設置剪刀撐;懸挑端應與主框架設置對稱斜拉桿;架體遇塔吊、施工電梯、物料平台等設施而需斷開處應採取加強構造措施。
6.5.3附著升降腳手架的附著支撐結構必須滿足附著升降腳手架在各種情況下的支承、防傾和防墜落的承載力要求。在升降和使用工況下,確保每一豎向主框架的附著支撐不得少於二套,且每一套均應能獨立承受該跨全部設計荷載和傾覆作用。
6.5.4附著升降腳手架必須設置防傾裝置、防墜落裝置及整體(或多跨)同時升降作業的同步控制裝置,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防傾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防傾裝置必須與建築結構、附著支撐或豎向主框架可靠連接,應採用螺栓連接,不得採用鋼管扣件或碗扣方式連接;
2)升降和使用工況下在同一豎向平面的防傾裝置不得少於二處,二處的最小間距不得小於架體全高的1/3。
2 防墜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防墜裝置應設置在豎向主框架部位,且每一豎向主框架提升設備處必須設置一個;
2)防墜裝置與提升設備必須分別設置在兩套互不影響的附著支撐結構上,當有一套失效時另一套必須能獨立承擔全部墜落荷載;
3)防墜裝置應有專門的以確保其工作可靠、有效的檢查方法和管理措施。
3 同步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升降腳手架的吊點超過兩點時,不得使用手拉葫蘆,且必須裝設同步裝置。
2)同步裝置應能同時控制各提升設備間的升降差和荷載值。同步裝置應具備超載報警、欠載報警和自動顯示功能,在升降過程中,應顯示各機位實際荷載、平均高度、同步差,並自動調整使相臨機位同步差控制在限定值內。
6.5.5附著升降腳手架必須按要求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封閉嚴密,腳手板底部應用平網及密目網雙層網兜底,腳手板與建築物的間隙不得大於200mm。單跨或多跨提升的腳手架,其兩端斷開處必須加設欄桿並用密目網封嚴。
6.5.6 附著升降腳手架組裝完畢後應經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後方可進行升降作
業。且每次升降到位架體固定後,必須進行交接驗收,確認符合要求時,方可繼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