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般泡茶,倒茶都有哪些步驟
你好,茶的沖泡方法有簡有繁,要根據具體情況,結合茶性而定。但不論泡茶技藝如何變化,一些基本的方法則是相通的。沖泡一杯好茶出來,除了備茶、選水、燒水、配具之外,都需要遵照泡茶的基本步驟。
溫具
用熱水沖淋茶壺,包括壺嘴、壺蓋,同時沖淋茶杯,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干。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不使溫度過快下降,這對較粗老茶葉的沖泡尤為重要。
置茶
按茶壺或茶杯的大小,往泡茶的壺(杯)里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置入茶葉後,可以觀賞壺(杯)里的茶葉形狀與顏色。如果你所用來泡茶的是白色蓋碗,則茶色與白色相映成趣,極具觀賞價值。
沖泡
置茶入壺(杯)後,按照茶與水的比例,將開水沖入壺中。沖水時,除烏龍茶沖水須溢出壺口、壺嘴外,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為宜。如果使用玻璃杯或白瓷杯沖泡,可以特別注重欣賞的細嫩的茶葉,沖水也以七八分滿為度。沖水時有「鳳凰三點頭」的講究,就是將水壺下傾上提三次,這既是主人向賓客點頭致意,也能使茶葉和茶水上下翻動,使茶湯濃度一致。
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品茗杯)中。茶海又稱公道杯,取分茶公道之意。
奉茶
奉茶時,需要用茶盤托著送給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奉茶的時候,主人還須用空餘的手做出請茶的姿勢,此時客人可用右手食指和中指並攏彎曲,輕輕敲打桌面,以表謝意。
品茶
茶泡好之後不可急於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著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賞味時,應讓茶湯從舌尖沿舌兩側流到舌根,再回到舌頭,如此反復二三次,以留下茶湯清香甘甜的回味。
參考資料:http://jingyan..com/article/359911f50cce2357fe03063c.html
滿意請採納哦~
⑵ 泡茶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1、備具備水:准備好需要的茶具,如茶杯、茶壺等,然後用熱水壺煮好沸水備用。如果是使用茶具套裝泡茶,還要依次排放好茶具。
2、賞茶:用茶荷量取適量的茶葉,並把茶荷呈給賓客,邀請大家欣賞茶葉的外形和色澤,嗅聞茶葉的濃郁清香。
3、潤杯:泡茶的第三步,逐個倒入少許沸水到茶具里,稍微轉動茶具,促使每個茶具內壁濕潤。然後把開水倒掉。
4、置茶:根據茶水1:50的比例,把茶荷中的茶葉分別投入各個茶杯或茶壺里。然後往茶具里倒入少許開水,水量以沒過茶葉為宜。使茶葉充分浸潤,更好的促發茶香和析出茶味。
5、沖泡:使用高沖法,右手提壺,把沸水注入茶壺或茶杯子里。若是使用茶杯直接沖泡,水量則以七八分滿為宜。俗語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
6、奉茶:根據茶葉的種類、緊結程度等各種因素,決定沖泡的時間。泡好後,雙手把茶依次端給客人,並伸出手掌行禮,邀請賓客品茶。
7、品飲:品飲茶湯前,不妨邀請賓客和自己一起先聞香、賞茶,感受芬芳怡人的茶香,欣賞茶葉在茶杯中沉浮飄舞的優美姿態。再細細品嘗,小口品綴,感受茶湯醇厚回甘的滋味。
8、續水:泡茶的第八步為續水,在品飲過程中,時刻留心賓客們的茶杯。當他們茶杯里的茶湯只剩三分之一時,就要及時為其續水。續水溫度以80度左右為佳。
9、收具:這一步驟,也可在提前在奉茶後進行。整理收好泡茶的茶具,按先用後收回的順序把不需要用的茶具收回。
10、凈具:每次泡完茶,都要養成及時清洗茶具的好習慣。先沖洗干凈茶渣,然後用清水反復清洗。最後再用熱水沖燙,進行消毒處理,放到通風乾燥的地方,以備下次之用。
⑶ 泡茶的步驟圖解
01 泡茶先識茶
肉眼看外形和顏色,大致區分茶的種類,更需要用感官去判斷條索緊結程度、外形大小、揉捻程度、萎調輕重等多個方面,再根據自己對茶的認識,選擇最恰當的沖泡方法的選擇。
綠茶:大多為黃綠帶翠;
白茶:身披白毫,表面多顯白色;
黃茶:條索嫩黃、肥壯挺直;
烏龍茶:綠葉鑲紅邊,條索肥厚捲曲;
紅茶:烏金色、茶芽少,帶有甜香;
黑茶:烏潤色澤,獨特陳香。
02 水為茶之母
要泡出好茶,就要先找到最適合它的水。泡茶用水的最基本原則:要用軟水,純凈水、礦泉水、過濾水,都比較適合用來泡茶。
泡茶用水最低要求就是要煮沸,哪怕是需要85℃沖泡,也需要先燒至100℃再放涼。
03 器為茶之父
茶器要結合沖泡的茶類選擇,蓋碗和茶壺適用的茶類范圍很廣,平時多練習使用,泡一般茶類即可得心應手,但注意綠茶通常要用玻璃器皿沖泡。
其他的輔助性的器皿,如公道杯、品茗杯等,也需要看場合搭配使用。
04 體積投茶法
有的茶細小、扁平,或者是緊壓茶,看起來一點點實際上已經夠重量了;有的茶粗壯蓬鬆,看起來很多,卻輕飄飄的,差不多放大半壺才夠。
因此,根據茶葉的形態而使用「體積投茶法」,是比較科學且便捷的方法。
也可根據個人口感和實際情況調整,體積投茶量僅供參考。
△一泡茶水,不同的茶,形態不一樣,需要投放的茶量「看起來」差別真的很大!
05 不同水溫不同味
在同一濃度的茶湯中,高溫沖泡出的茶湯較強勁,低溫沖泡出來的茶湯較溫和。嫩度較高的茶葉宜低溫沖泡,避免燙壞茶葉;粗老的茶葉可以用高溫沖泡,以激發出茶的香氣和滋味。品茶時可先嗅其香氣,待茶湯溫度略有下降,即可品飲。
不同茶類適應沖泡的水溫:
綠茶、黃茶、紅茶:80-90℃
烏龍茶、普洱茶、黑茶:100℃
白茶:嫩度高的白茶80-90℃,老白茶100℃
06 浸泡時長
針對功夫泡茶法,浸泡時長的掌握需要綜合考慮茶的品類、形態以及沖泡次數等因素。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沖泡所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比如紅茶,首泡的浸泡時間約為3-5秒,然後快速出湯。坐杯的時間可根據泡數而定,後面的每一泡可根據前一泡的坐杯時間適當地延長3-5秒。
另外茶葉如果較碎,則內含物質浸出速度快,需要適當減少時間,防止滋味苦澀。茶餅壓制較緊時,醒茶不容易將茶葉完全泡開,則需要適當延長沖泡時間。
07 適口為珍才是好茶
品茶≠評茶,我們日常泡茶時,可以隨著當時的情境和心情選擇喝茶的口味。
不一定要追逐珍稀昂貴的茶品,也不一定苛求沖泡技術,只要能夠享受當下喝茶的心情,享受有茶生活的美好,便是一杯好茶。畢竟適口為珍才是喝茶最大的快樂。
每次泡茶,心裡一邊想著這七個「小關鍵」,手裡一邊回顧動作,多實踐多練,相信你的泡茶技術也會慢慢提高。
泡的茶多了,手法自然熟練了;喝的茶多了,對茶的認識也更豐富了。
⑷ 品茶的步驟
首先我們要確定品茶用到的工具,即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
品茶,主要分為以下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沖,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要把水煮沸,煮沸後將水倒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清潔茶具。
把茶葉放入紫砂壺中,茶葉的量大約占紫砂壺容積的1/7。
將沸水倒入紫砂壺中,使開水有力地沖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
將紫砂壺壺蓋蓋好,用開水向壺蓋上淋。即對茶壺進行淋頂。
第一壺茶叫做洗茶,不要直接飲用,開水倒入紫砂壺中,迅速地將開水倒出來。以初沏之茶澆沖杯子。稱:洗杯。
第二壺茶,就可以准備斟茶了,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為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
這時候就可以品茶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
⑸ 唐代飲茶具體方法步驟
唐代飲茶分為煮茶與酌茶兩步。
1、煮茶分成三個階段,即「三沸」。
當水煮到出現魚眼大的氣泡,並微有聲時,是第一沸。這是根據水的多少加入適量鹽調味,嘗嘗水味,不要因為味淡而多加鹽。
當鍋邊緣水如連珠時,是第二沸。舀出一瓢開水後,用竹夾在水中攪動成水渦,使水沸度均勻,用量茶小勺量取茶末,投入水渦中心,再加攪動。
過一會兒,水面波浪翻騰著,濺出許多沫時,也就是三沸。
將原先舀出的水倒回,使開水停沸,生成茶沫。此時,要把茶沫上形成似雲母的一層水膜去掉,因為它味道不正。「三沸」之後,不宜接著煮,因為水老,不能再飲用。煮茶的水不能多加,否則味薄。
2、酌茶,即用瓢舀湯向茶盞分茶,其基本要領是使各碗沫餑均勻。從鍋中舀出第一碗茶湯叫雋永。雋味永長的意思,也指最好的東西。固出放在熟孟裡面,以備止沸和育華時用。
如煮一升水,可分作五碗,每碗的沫餑要均勻,要喝到鮮香、味濃的茶,除雋永夕卜,一鍋煮出的頭三碗最好。較次的一等的多煮到五碗。若數個客人,用雋永水補給喝不足的人。
(5)調飲茶方法步驟擴展閱讀:
飲茶起因
1、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葯用」,最終成為飲料。
2、葯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葯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葯料飲用。
這幾種方式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的習慣。
⑹ 喝茶的步驟
具體沖茶之法如下:
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太極起勢」,是一個預備階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說,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功夫。大約起火後十幾分鍾,砂銚中就有聲颼颼作響,當它的聲音突然將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應立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這時就是第二件事開始了。
第二:納茶 打開茶葉,把它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末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納茶的功夫就完成了。所以要這樣做,因為細末是最濃的,多了茶葉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逐漸發揮。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為准,放有七成茶葉在裡面就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而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一泡以開水之後,舒展開來,變得很大,納茶太多,連水也沖不進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沒有味道。納茶是沖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變幻,由此起矣。
第三:候湯 蘇東坡煎茶詩雲:「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就是指用這們沸度的水沖茶最好了。《茶說》雲:「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一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為度。」
第四:沖茶 當水二沸,就可以提銚沖茶了。火爐與茶壺的放置處大約剛好走七步。提銚後走了七步,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環壺口,緣壺邊沖入,切忌直沖壺心(如用蓋甌,沖一角,然後再沖各角,可同樣忌直沖壺心)。提銚宜高,所謂「高沖低灑」是也。高沖使開水有力地沖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揮發,由茶精迅速揮發,單寧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才不會有澀滯。至於走七步再沖,目的在於滾水稍涼一點,以免破壞維他命C。
第五:刮沫 沖水一定要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要見功效了,好茶壺水滿後茶沫浮起,決不溢出(沖水過多,溢出壺面是另一回事),提壺蓋,從壺口輕輕颳去茶沫,然後蓋定。
第六:淋罐 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於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揮發,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乾,即是茶熟;三是沖去壺外茶沫。
第七:燙杯 潮州土語說是「燒盅熱罐」,乃是沖功夫茶中的功夫要點。有一位吃茶專家,此老走遍東西南北,到處總結喝茶的經驗,在他喝了功夫茶後說,功夫茶的特點就是一個「熱」字。從煮湯到沖共飲茶都離不開這一個字,這可謂得其三味矣。燙杯,在淋罐之後,用開水淋杯,淋杯時要注意,開水要直沖杯心。燙杯完了,添冷水於砂銚中,復置爐上,回身「洗杯」。洗杯是最富有藝術形態的動作,老手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美妙。有一位外國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聞功夫茶之名,不遠萬里,千方百計,到了中國一定要喝一次功夫共枯他看到洗茶杯的動作時,不禁贊嘆再三,說是比雜技團的功夫還要高明呢。確實,不會洗杯的人,一碰到杯便會給燙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說到「姿態美妙」了。杯洗完了,把杯中,盤中之水傾倒到茶洗里去,這時,茶壺的外面的水份也剛剛好被蒸發完了,正是茶熟之時。老手於此,絲毫不差,便可灑茶敬客了。
第八:灑茶 幾經數度工夫,最後一手就是灑茶。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低」,就是前面說過的,「高沖低斟」的「低」。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快」也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勻」是灑茶時必須像車輪轉動一樣,杯杯輪流灑勻,檔可灑了一杯才灑一杯,因為茶初出色淡,後出,色濃。「勻」字是委重要的。「盡」就是不要讓余水留在壺中。第一沖留一點,二三沖切切不可。灑完以後,還可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苛墊上,使壺里之水份完全滴出,這是因為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
⑺ 泡茶的正確方法
正確泡茶的方法
1、正確泡茶的方法之綠茶
用80℃~85℃水沖泡,現泡現飲。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比較常見的有西湖龍井、碧螺春等。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用剛煮沸的水泡,以80℃~85℃為宜,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佳,沖泡時間為2~3分鍾,最好現泡現飲。如果沖泡溫度過高或時間過久,多酚類物質就會被破壞,茶湯不但會變黃,其中的芳香物質也會揮發散失。
沖泡綠茶最好用瓷杯。沖泡時先用1/4水把茶葉潤一潤,過20秒或半分鍾再沖水飲用,泡綠茶一般不蓋蓋子,否則茶湯會發黃。
2、正確泡茶的方法之烏龍茶
用沸水多次沖泡。烏龍茶是半發酵茶,如鐵觀音、大紅袍等。泡烏龍茶時邊上要有個煮水壺,水開了馬上沖,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潤一下,然後再倒入開水沖泡飲用。烏龍茶可沖泡多次,品質好的可沖泡7~8次,每次沖泡的時間由短到長,以2~5分鍾為宜。
泡烏龍茶最好用紫砂壺,並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烏龍茶的投葉量比較大,基本上是所用壺或蓋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後加蓋。
3、正確泡茶的方法之紅茶
新鮮的冷水注入煮水壺里煮沸:因為水龍頭流出來的水飽含了空氣,可以將紅茶的香氣充分導引出來,而隔夜的水、二度煮沸的水或保溫瓶內的熱水,都不適合來沖泡紅茶。注入正滾沸的開水,以漸歇的方式溫壺及溫杯,避免水溫變化太大:一般茶壺的造型,都有一個矮胖的圓壺身,是讓茶葉在沖泡時有完全伸展及舞動的空間。
謹慎斟酌茶葉量:沖泡濃茶,每人用1茶匙的量(約2.5G的茶葉量),但是想要泡出好紅茶,建議最好以2杯的紅茶葉量(約5G)來沖泡成2杯,較能充分發揮紅茶香醇的原味,也能享受到續杯樂趣。將滾水注入壺里泡茶:水開始沸騰之後約30秒的時間,水花形成像一元硬幣大小的圓形時,來沖泡紅茶,最適合不過的了。
泡茶的基本禮儀有哪些
倒茶之法
倒茶時,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濕。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為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
端茶之法
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雙手奉出才為敬;持杯時不能抓杯口;不要邊奉茶邊說話,以防唾沫濺入杯中。將泡好的茶端給客人時,最好使用托盤,若不用托盤,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觸杯沿。在進行注水、斟茶、溫杯、燙壺等動作時用雙手迴旋。
奉茶之法
注意先後順序,先長後幼、先客後主,應依身份的高低順序奉茶;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否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從客人的右方奉上茶,在奉有柄茶杯時,一定要注意茶杯柄要朝向客人的順手面比如右面,這樣有利於客人手拿茶杯的柄,並禮貌地請客人喝茶。
經常喝茶有哪些好處
1、保持身材
茶葉中的咖啡鹼能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增強人體對脂肪的分解能力。定期飲茶可以縮減腰圍,降低身體質量指數(BMI),從而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2、改善記憶力
茶多酚有助於大腦進行局部調節,改善記憶力,提高學習效率。喝茶可以預防和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尤其是老年認知障礙症。此外,咖啡鹼能促使中樞神經興奮,有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3、抵禦輻射
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可以吸收一些放射性物質,保護細胞不受輻射傷害,對於修復受損細胞也有幫助。茶葉提取物可治療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引起的輕度放射病,治療輻射導致的血細胞、白血球減少,效果很好。
4、抵抗紫外線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用茶水洗臉能清除面部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的作用,還有助於減少日光中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是天然的「防曬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