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施工測量如何放線
施工放線是建築工程項目中的關鍵環節,其方法和步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首先是建築物的定位放線,其次是基礎施工放線,最後是主體施工放線。
一、建築物定位放線
在建築工程開工之初,需要進行建築物的定位放線。這一過程通常涉及城市規劃部門及其下屬的測量隊,以及施工單位的測量人員。依據建築規劃定點陣圖(總平面圖),通過使用高精度的全站儀或經緯儀等測量工具,確定建築物的位置,並在施工現場設立至少四個定位樁。
二、基礎施工放線
在建築物定位樁設定後,施工單位的測量人員、現場負責人以及監理共同進行基礎工程的放線和測量復核。這一階段依據規劃部門的定位樁和建築物底層施工平面圖,使用經緯儀進行放線。基礎定位放線完成後,測量員和施工員會根據定位軸線確定基礎邊線,並據此進行基礎開挖。同時,將基礎軸線定位樁引到周圍的永久建築物或固定物上,作為備用參考。
三、主體施工放線
基礎工程施工到正負零後,便進入主體結構的施工放線階段。這一階段,測量人員根據軸線定位樁和外引的軸線基準線進行施工放線。使用經緯儀將軸線投射到建築物上,在施工層面上標出軸線,並據此放出柱子、牆體等的邊線。每層施工都需重復此過程,直至主體結構封頂。
施工測量前的准備工作同樣重要:
1. 進場後,首先對甲方提供的施工定點陣圖進行圖上復核,並與業主辦理控制點的交接手續,以確保設計圖紙的准確性。
2. 與甲方一同對現場坐標點和水準點進行交接驗收,若發現誤差過大,應與甲方或設計院協商處理方法,並在確認後正式定位。
3. 在現場建立控制坐標網和水準參照點,其中水準參照點需從永久水準點引入,並採取保護措施,防止其被破壞。
4. 工程定位後,必須經過建設單位和規劃部門的驗收,合格後方可開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