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高中文言斷句的方法及步驟ppt

高中文言斷句的方法及步驟ppt

發布時間:2025-04-02 15:21:32

㈠ 高考文言文斷句的規律和技巧

高考文言文斷句的規律和技巧如下:

1、找名詞,定句讀:名詞、代詞作主語,可在其前面斷開;作賓語,在其後面斷開。

2、找動詞,定句讀:古漢語中,句子多以動詞或形容詞謂語為中心。找出了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也就區分出獨立的句子,明確了語句的意思,從而正確斷句。

5、察對話,定句讀:文言文中對話 、引文常常用「曰」「雲」「問」等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人名,以後就只「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

㈡ 文言文朗讀節奏劃分ppt

1. 如何劃分古詩文的朗讀節奏.ppt

首先:要弄懂其意,即可幫助確定正確的停頓。

如:其一犬坐於前。(《狼》)其正確的停頓為:其一/犬坐/於前。

因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其中一隻(狼)像狗一樣坐在(屠夫的)前面。而有人則會這樣停頓:其一犬/坐於前,其原因是把「犬」誤認為是主語,這明顯是不符合文意的停頓。

再如:可以一戰。(《曹劌論戰》)其正確的停頓是:可/以一戰。而有人常劃成:可以/一戰。原因是他把「可以」看成是現代漢語中的「可以」一詞,古漢語中「可以」實際是「可」與「以」兩個詞,它們可譯為:可以憑借。

其次:掌握一些古文化知識,分析句子結構及其成分,也可幫助確定正確的停頓。以下幾種情形需要停頓:

(1)主語與謂語之間可停頓。

如:吾/視其轍亂。(《曹劌論戰》)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2)動賓之間可停頓。

如:尋/張懷民(《記承天寺夜遊》)

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

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岳陽樓記》)

(3)句中轉折連詞之前可停頓。

如: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師表》)

人不知/而不慍。(《論語》)

夫/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介賓短語之前可停頓。

如: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出師表》)

(5)在表示議論、推斷、反問、結果等語氣的句子里,若前面有:「夫、蓋、其、故」等詞語領起時,在這些語氣詞後可停頓。

如: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

夫/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蓋/追先帝之殊遇。(《出師表》)

故/君子有不戰。(《曹劌論戰》)

(6)提前狀語之後可停頓。

如: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今/南方已定。(《出師表》)

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

(7)古人有姓、名、字、封號、謚號、謙稱、自稱、別稱、尊稱、官名以及文體名稱等後面可停頓。

如: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陳涉世家》)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陋室銘》)

陋室/銘。愛蓮/說。出師/表。(銘、說、表均為古代文體)

再次:古詩詞曲中朗讀節奏的劃分一般規律。

在詩詞曲中朗讀節奏,可從音節或意義來劃分。

按音節劃分的話,古詩中四言詩的節奏以「22」為主,五言詩的節奏以「221」「212」居多,七言詩則以「2221」「2212」居多,四言詩每句為兩個節拍,五言詩每句大多三個節拍,七言詩每句則多為四個節拍。

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關雎》)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過故人庄》)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按意義劃分的話,古詩中五言詩的節奏則大多數為每句兩個節拍,而七言詩則多為三個節拍。同樣是上述兩個例句,就會這樣劃分: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過故人庄》)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2. 文言文節奏的劃分方法

文言文語句節奏的劃分:一、句首語助詞(又叫句首發語詞)、關聯詞後面應有停頓.二、古代是兩個單音節詞,而現代漢語中是一個雙音節詞的,要分開讀.三、根據語言順序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狀語—謂語」、「動詞—補語」來停頓,也就是說,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動詞和補語之間要作停頓(定語與中心詞之間一般不停頓),以使語意明顯.四、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要連讀,即名詞作狀語時,一般在該詞前停頓,且不能把狀語與中心詞讀開.若分開讀,就錯將狀語當成了主語,改變了句子的意思.五、「而」字後應該停頓.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麼就不能停頓,也就是說,「而」字不能和後面的詞語分開讀,應該連讀. 1.「而」在句中如果連接的是形容詞(或副詞)與動詞,即「形容詞(副詞)+而+動詞」,這時前邊的形容詞或副詞充當狀語,起修飾後面的動詞的作用,不能分開讀. 2.「而」在句中如果連接的是兩個動詞,即「動詞+而+動詞」,那麼而表示順接,也就是說,前面一個動作發生了,後面的動作緊接著就發生了,這時「而」後面就不能停頓,應和後面的動詞連續. 3.「而」連接詞性相同的兩個詞語(即兩個名詞、兩個動詞、兩個形容詞),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這時「而」後不應該停頓. 4.「而」表示承遞關系,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六、節奏停頓應體現句子結構的原貌.七、節奏停頓要體現出省略成分.八、對古代的國號、年號、官職、爵位、史實、地名要了解,否則易導致朗讀停頓錯誤.九、「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頓,朗讀時在其後停頓.如作句尾語氣助詞則不作停頓.十、停頓要體現關鍵詞的管轄范圍.十一、句式整齊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讀時可用相同的停頓來讀,使語氣語調一氣貫通.文言文語句節奏劃分三條規律:一、根據文言句子語法結構確定朗讀節奏(主、謂、賓).二、根據發語詞、句首的語氣詞、關聯詞等虛詞或總結性的詞語來確定朗讀節奏.三、語句倒裝之處要停頓.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必須正確理解文意,因為這是確定文言文停頓節奏的前提.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打好扎實的文言基礎,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言語感.望採納【明教團隊】為您解答,如有疑問,請繼續追問,謝謝。

3. 文言文的朗讀節奏怎麼劃分

文言文語句節奏的劃分:

一、句首語助詞(又叫句首發語詞)、關聯詞後面應有停頓。

二、古代是兩個單音節詞,而現代漢語中是一個雙音節詞的,要分開讀。

三、根據語言順序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狀語-謂語」、「動詞-補語」來停頓,也就是說,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動詞和補語之間要作停頓(定語與中心詞之間一般不停頓),以使語意明顯。

四、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要連讀,即名詞作狀語時,一般在該詞前停頓,且不能把狀語與中心詞讀開。若分開讀,就錯將狀語當成了主語,改變了句子的意思。

五、「而」字後應該停頓。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麼就不能停頓,也就是說,「而」字不能和後面的詞語分開讀,應該連讀。

1.「而」在句中如果連接的是形容詞(或副詞)與動詞,即「形容詞(副詞)+而+動詞」,這時前邊的形容詞或副詞充當狀語,起修飾後面的動詞的作用,不能分開讀。

2.「而」在句中如果連接的是兩個動詞,即「動詞+而+動詞」,那麼而表示順接,也就是說,前面一個動作發生了,後面的動作緊接著就發生了,這時「而」後面就不能停頓,應和後面的動詞連續。

3.「而」連接詞性相同的兩個詞語(即兩個名詞、兩個動詞、兩個形容詞),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這時「而」後不應該停頓。

4.「而」表示承遞關系,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

六、節奏停頓應體現句子結構的原貌。

七、節奏停頓要體現出省略成分。

八、對古代的國號、年號、官職、爵位、史實、地名要了解,否則易導致朗讀停頓錯誤。

九、「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頓,朗讀時在其後停頓。如作句尾語氣助詞則不作停頓。

十、停頓要體現關鍵詞的管轄范圍。

十一、句式整齊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讀時可用相同的停頓來讀,使語氣語調一氣貫通。

文言文語句節奏劃分三條規律:

一、根據文言句子語法結構確定朗讀節奏(主、謂、賓)。

二、根據發語詞、句首的語氣詞、關聯詞等虛詞或總結性的詞語來確定朗讀節奏。

三、語句倒裝之處要停頓。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必須正確理解文意,因為這是確定文言文停頓節奏的前提。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打好扎實的文言基礎,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言語感。

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

翻譯:這時我想用一個詞來描繪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來。

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餘

翻譯:喜歡宴請客人,他的俸祿微薄,常常不使(俸祿)有剩餘。

這些句子停頓是根據上面節奏劃分規律之三:根據語言順序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狀語-謂語」、「動詞-補語」來停頓,以使語意明顯;和規律之六:節奏停頓應體現句子結構的原貌。

A.余幼時/即嗜學

翻譯: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

B.斷句應改為:益慕/聖賢之道

翻譯:二十歲成人以後,我更加敬慕古代聖賢的學說。

C.無/鮮肥滋味之享

翻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來享用。

D.燁然/若神人

翻譯:光彩照人的樣子,如同神人。

這些句子停頓是根據上面節奏劃分規律之十:停頓要體現關鍵詞的管轄范圍。

這里A項突出「年幼時」,所以在「年幼時」後停頓是對的;B項強調的是「益慕」,所以在「益慕 」後停頓才對,再則,「聖賢之道」是一個完整的短語,不可分開,這項就錯了;C項突出強調的是沒有鮮嫩、好吃的肉菜,「無」後停頓是對的;D項是突出光彩照人的樣子,所以「燁然」後停頓是對的。

4. 文言文朗讀停頓的劃分方法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 *** 亞 文言文朗讀停頓的劃分方法【篇一:文言文朗讀停頓的劃分方法】讀是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頓,特別是文言文中的閱讀停頓是閱讀能力的重要體現。

有以下六種情況注意停頓。1、主謂之間要停頓。

2、謂賓之間要停頓。3、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

4、「古二今一」之間要停頓。5、關聯詞後面要停頓。

6、總領性詞語後面要停頓。三、方法指導確定節中停頓有以下幾種方法:1、句首語助詞(又叫句首發語詞)、關聯詞後面應有停頓。

文言文中有一些虛詞放在句子的開頭,強調語氣或領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發語詞和關聯詞主要有以下這些:(1)句首發語詞:如「至」「若」「至若」「夫」「若夫」「蓋」「然」「則」 「然則」「豈」「豈若」「宜」「誠宜」「何嘗」「其」等。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淫雨霏霏然則北通巫峽誠宜開張聖廷(2)關聯詞:「且」「雖」「因」「惟」「故」等。例如且焉置土石雖我之死故天將大任於/是人也其如土石何誦讀時,這些詞語後面都應稍加停頓,不能和後面的文字連讀。

2、古代是兩個單音節詞,而現代漢語中是一個雙音節詞的,要分開讀。如:①故天將大任於/是人也。

②可/以一戰。③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49(2c7若句首出現過渡性的詞語。如3.謂語與補語間要停頓。

如:予將告2。

5. 文言文如何劃分朗讀節奏

劃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讀節奏的方法:1、句首發語詞、關聯詞語後面要有停頓。

文言文中有些虛詞放在句子的開頭,起強調語氣或領取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例如:「夫」、「蓋」、「故」、「惟」、「至若」、「若夫」、「誠宜」等,在這些詞語後面應稍作停頓。

例如: 夫/環而攻之;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故/有所覽輒省記2、文言文中連在一起的兩個單音節詞,朗讀時必須分開,而不能讀成雙音合成詞。例如:可/以一戰;中/間力拉崩倒之聲;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3、根據語言順序來處理停頓,即主謂之間應停頓,動賓之間應停頓。

例如:佳木/秀而繁陰;問/今是何世;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4、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要連讀,即名詞作狀語時,一般在該詞前停頓,且不能把狀語與中心詞讀開。例如:其一/犬坐/於前;山行/六七里5、朗讀停頓要體現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當作沒有省略來讀。

例如: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6、利用對文意的理解來確定停頓。在朗讀文言文時,要根據語境理解文意,只有確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確地停頓。

例如: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7、並列短語間要停頓。例如:山餚/野蔌;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8、不能停頓的情況:偏正短語:例如:而/鄉鄰之生/日蹙介賓短語:例如:不足/為外人/道也;生/於憂患;其/如土石何9、對文言文中的國名、年號、官職、史實、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讀。

例如:虞山/王毅/叔遠甫/刻10、詩句節拍間要停頓。古詩的朗讀有其規律性,一般說來是兩字一停頓,即按音節停頓。

例如:幾處/早鶯/爭/暖樹 ;天門/中斷/楚江/開也可以按意義單位停頓:例如:幾處早鶯/爭暖樹;天門中斷/楚江開。

6. 文言文朗讀節奏怎樣劃分

一、根據文言句子語法結構確定朗讀節奏

一般說來,文言句子的語法結構與現代漢語大體相同。一個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語、謂語、賓語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讀停頓往往在主謂之間或動賓之間。這樣劃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達的。如:

(3)予/ 嘗求/ 仁人之心 (《岳陽樓記》)

(4)率/ 妻子/ 邑人/ 來此絕境 (《桃花源記》)

二、根據句首的語氣詞來確定朗讀節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語氣詞(發語詞),表示將發表議論,提示原因,如「蓋」、「夫」(讀「f ú ),往往在發語詞後進行停頓,如:

(5)蓋/ 一歲之犯死者/ 二焉 (《捕蛇者說》)

(6)夫/ 環而攻之/ 而不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根據句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確定朗讀節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復雜。其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有助於我們確定朗讀節奏:停頓往往在「之後」,這樣朗讀使得整個句子的語氣不至於顯得急促,而是緩急有致。如:

(7)鵬之/ 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莊子逍遙游》)

(8)醫之/ 好治不病/ 以為功。 (《扁鵲見蔡恆公》)

四、根據句首的連詞或總結性的詞語確定朗讀節奏

若句首出現表假設、轉折等的連詞,如「若」、「而」、「然則」等或表總結性的詞語,如「故」、「是故」等,往往在這些詞語的後面要加以停頓。如:

(9)若/ 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 (《活板》)

(10)而/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11)然則/ 何時而樂耶 (《岳陽樓記》)

(12)故/ 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亭記》)

(13)是故/ 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論貴粟疏》)

五、根據文句內在的邏輯意義確定朗讀節奏

初中階段所選文言文中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於前(《狼》)此句中對「犬」的理解最為關鍵:不能理解為「狗」,而是「像狗一樣」,「犬」是名詞作狀語。這句話的意思是:其中的一隻狼像狗一樣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據文句意思的理解,這句話的停頓應在「其一」的後面才是正確的,即:其一/ 犬坐於前。

對下面這個類型句子的節奏劃分也要遵循邏輯意義:然/ 得而臘之/ 以為餌(《捕蛇者說》)。

其實,劃分文言句子的朗讀節奏遠不止這五種方法,而這五種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確劃分朗讀節奏,還是要准確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內在的邏輯意義。

閱讀全文

與高中文言斷句的方法及步驟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生通過微課學習是什麼教學方法 瀏覽:838
怎麼防止變向的方法 瀏覽:125
蘭蔻肌底精華使用方法 瀏覽:733
手機充電器接頭的方法 瀏覽:814
雪本詩使用方法 瀏覽:113
集裝箱安裝噸包方法 瀏覽:180
戒賭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664
灶面一角翹起來的解決方法 瀏覽:818
戀愛技巧女生吸引男生方法 瀏覽:890
豬細菌性肺炎治療方法 瀏覽:17
售房有哪些方法提升客戶滿意度 瀏覽:363
地暖正確敷設方法 瀏覽:781
看病掛號都有哪些方法 瀏覽:935
中風針灸治療方法 瀏覽:525
無線滑鼠和鍵盤連接視頻方法 瀏覽:291
四驅拖鉤最佳方法 瀏覽:269
今年比上年增減是什麼報表方法 瀏覽:315
老祖宗的教學方法 瀏覽:779
常用的肌肉拉松和放鬆方法是 瀏覽:470
導航連接汽車的方法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