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變廢為寶的手工製作,簡單實用的
創新小發明製作方法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6、自製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7、自製壁掛花籃
材料與工具:雪碧飲料瓶兩個、膠水、刻刀、剪刀。
製作方法:
1. 將一隻雪碧飲料瓶的綠色底套取下,剪成蓮花狀,翻轉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綠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寬的綠色環,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頸,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長8厘寬的寬頻一條,和3厘米寬的窄帶若干條。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條上刻出花紋如圖 3 ,然後將這些窄條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綠色環中。
5. 取另一隻飲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長的蒴葉。
6. 將花籃釘在牆上,插入葉子、鮮花,壁掛式花籃就做成了。
8、自製蟑螂捕捉盒
取一張220×150(mm)的硬紙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為捕捉面。取一張塑料膜,剪成與盒底相同大小,塗上粘合劑鋪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關鍵在於粘合劑。粘合劑有兩個作用:一是將蟑螂引入盒內,二是將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誘劑的調制:將40%的肉粉、50%的麵粉、10%的豆餅混合,總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劑是20克松香與10克菜油混合,加熱至膠狀後,把引誘劑與粘合劑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了粘合劑。
把調好的上述糊狀物均勻地塗在已襯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畫好的虛線向內折,最後把舌片b插在凹口a內。
由於松香與菜油混合物的不幹性,可使誘餌的粘性長達一個星期。將捕捉盒置於蟑螂出沒的地方,因為盒內較暗,兼有蟑螂喜歡的誘餌,所以蟑螂會爬進盒內爭食誘餌,被粘其上。粘滿後,既可將紙盒壓扁棄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調換塗有誘餌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將捕捉盒的尺寸擴大,並將粘合劑的成分稍作調整,加厚塗層便能製成紙制捕鼠器
帶刷子的干凈橡皮擦
寫錯了字,要用橡皮擦。擦完後,紙上總會留下不少碎屑。不管是用手拍還是用嘴吹,都不衛生而又麻煩。做一塊干凈橡皮擦就不會這樣麻煩了。
材料:大橡皮、廢毛筆。
工具:剪刀、膠水。
製作方法:
1.在橡皮的一頭挖一個淺淺的小圓孔 2.把廢毛筆的筆頭拆下來,洗凈晾乾。
3.把毛筆頭的尖端剪去,使它變成一把小刷子
4.把毛筆頭嵌進橡皮的小圓孔里,用膠水粘牢
好,干凈橡皮擦做成了。每當擦完橡皮後,你就可用刷子輕輕地把紙上的碎屑「掃」攏,再倒進廢紙簍里。
個很簡單,關鍵是思路。我上初中的時候也做過小製作,還得了三等獎。這種製作關鍵是要想出好的創意來,製作並非困難。我把我當年的小製作推薦給你吧。
我做的是個電子小天平模型,注意,這是個模型,只能稱量很輕的物體,比如說兩個小紙屑。製作需要的材料是:一塊木板(最好薄一點,不要太大),一個墊圈,曲別針,錐子,電烙鐵,幾根導線,兩個發光二極體,一節電池。這些材料都很好找,發光二極體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去電子市場買到,很便宜的。
製作過程是這樣的:在木板中間用錐子轉一個小孔,將一個曲別針彎成勾形,與木板垂直的通過小孔固定在木板上,勾上能掛住墊圈就可以。然後取兩枚曲別針,將其一半拉直,只保留一個拐彎,實際上拉直的部分就是天平的臂,剩下彎曲的部分就是托盤。另一個曲別針也做同樣的操作。然後將兩枚曲別針和墊圈焊在一起,墊圈在中間,曲別針要成一條直線。然後將墊圈掛到勾上,調整勾與木板的距離,大約3mm即可。然後在兩個托盤下固定兩枚曲別針,曲別針旁邊准備用發光二極體作指示燈。在木板下面設立電路,天平就相當於單刀雙擲開關。這個電路就相當於兩個迴路,共用一個電源,兩個發光二極體。只要左邊沉,左邊的托盤就會和他下面的別針連通,從而電路接通,二極體發光;若兩邊重量相等,電路不通,兩個二極體均不亮。
⑵ 1 西安 洛陽 旅遊注意以及必備物品 2 黃山 宏村 旅遊注意以及必備物品
希望可以幫到你:
通訊定位裝置
一、行程表:給你的行程擬訂一份計劃,帶一份在身上,留一份在家,讓家人隨時知道自己身處何地。
二、指南針:備不時之需。
三、手機:手機是駕車出遊最重要的通訊用品,事先一定要充足電,備好備用電池,並攜帶充電器。如果車輛本身有車載免提電話,那最好不過。如果沒有的話,可以選擇安裝一套車載免提通訊系統,好處是既不耽誤駕駛,還可以為手機充電。
四、GPS和電子地圖:GPS衛星定位系統提供汽車定位和指路功能,而電子地圖讓你很方便地獲取旅遊信息或者更改行程。
五、車載電台、手持電台、對講機:是車隊長途旅遊必備的物品,報告路況、緊急呼叫都很方便,不會像手機到了山裡就沒信號。
隨身攜帶的物品
這些東西在自駕車出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定要隨身攜帶!
一、現金、信用卡。
大大小小的銀行雖然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但在解決意外情況的時候,現金還是最有用的。因此最好攜帶計劃金額的雙倍。
零錢可以多准備一些,特別是十元、五元和一兩元的,交過路費、停車費都很方便,還可避免找零的損失。二、各種證件。包括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養路費繳納憑據、購置稅證、車船使用稅證、邊防證(邊境地區)、車輛的保險卡。
車輛一旦在外地出險,可憑保險卡到就近的保險公司分支機構,辦理相關理賠手續。
三、筆、本。
最好在第一頁寫上自己的姓名、單位、父母及朋友電話,以便萬一發生意外,救援人員能夠及時和他們取得聯系。
四、隨身攜帶備用鑰匙。
備用鑰匙一定要隨身攜帶,尤其是自排擋或高檔車,帶有中央鎖控的車輛。因為極有可能一時疏忽將鑰匙鎖在車內,這是新手經常會犯的毛病。
必備生活用品
出門在外可不比平時在家,要用的東西一樣也不能少帶。
一、衣服:根據天氣預報選擇相應服裝。如果去爬山,一定要帶雙橡膠底粗紋路的運動鞋。
二、抹布:用於擦拭車窗和前車燈。
三、食品和純凈水(足夠多的水既可以飲用,又可以在車輛缺水時作為補充)、零食、壓縮餅干、口香糖。有條件的還可以帶一個小巧實用的車載冷熱箱,冰鎮飲料或是加熱食品,相當實用。
四、望遠鏡、多功能手錶和多功能刀具:帶一把瑞士軍刀,上面的開瓶器、拔木塞鑽、牙簽和錐等工具很實用。
五、防曬用品:包括防曬霜和遮陽帽;此外還應帶一副墨鏡,墨鏡的鏡片以淺棕色為好,因為鏡片過深、邊框過寬都會影響視線。
六、唱片和攝影器材:個人喜歡的音樂唱片和磁帶可以多帶一些,相機、電池、膠卷;如果是DC需要帶三角架,以及夠多的卡;有DV的記得帶上DV和DV帶。此外別忘了大大小小的充電器。
七、照明用具:包括頭燈和手電筒(備足電池)、防風打火機或防潮火柴。
八、其他:洗漱用具,刮鬍刀、手套、雨具、保溫杯、茶葉、一次性餐具、消毒濕紙巾、指甲鉗、別針、小鏡子、橡皮筋、針線包、捆綁繩、垃圾袋、舊報紙等。
葯品
一、簡單的醫葯用品:
感冒類、清火解毒類、腸胃不適類、維生素類、抗過敏類、暈車葯、驅蚊蟲類。
外傷類:雲南白葯、萬花油、清涼油、風油精、止痛片、膚輕松軟膏、氯黴素眼葯水、骨傷貼葯。
抗高原反應葯品類:西洋參含片、諾迪康膠囊、百服寧(控制高原反應頭疼)、高原紅景天。
二、急救包:
體溫表、酒精棉球、創可貼、止血袋、無菌綳帶、紗布、白膠布、消毒葯水;
除此之外,最好還攜帶眼科鑷子、小剪刀、手術刀片各一。
個人用品:
一、 服裝篇
1、 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 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3、 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4、 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 鞋襪篇
1、 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2、 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3、 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4、 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三、 帽子、手套、眼鏡
1、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3、 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四、個人裝備用品:
1、 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2、 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3、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4、 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的)
5、 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6、 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7、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8、 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9、 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10、 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11、 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2、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⑶ 誰知道如果開轎車去西藏都要帶什麼必需品啊
最主要如下,詳細可看下面。
1. 阿司匹林及抗高原反應葯物
2.攜帶型高壓鍋
3.各種干電池,至少一台車用免維護蓄電池,充電裝置
4.諾基亞1010手機,強大信號,重量輕,續航時間長
5.電子電圖及GPS導航裝置,如有北斗衛星電話最好,能發文字信息
6.沖鋒衣及保暖衣物
7.車載制氧機
以上這些是保命及救命最基本裝置,要想舒適,請見以下詳細
-------------------------------------------------------
車輛裝備
車用免提通訊系統
所謂的車用免提通訊系統,其實就是指裝載在汽車上的移動通訊系統。行車的時候電話突然響了,那種手忙腳亂,有車族都曾體會過。車用免提通訊系統可以說正是應運而生。
在賓士、寶馬、沃爾沃、奧迪等世界知名大品牌的汽車製造商中,有許多都安裝了與汽車配套的車載電話。駕駛員在行駛的過程中,雙手不用離開方向盤,只要通過方向盤右方內側的操作鍵,就可以進行電話的撥出和接聽全過程。
當然如果你駕駛的車輛本身沒有車載電話也不要緊,在車載電話的邊緣,還有一類車載免提系統,主要用於在車上配合手機實現車載電話的免提功能。最簡單的免提裝置,只需要將手機托架固定在車上即可。
這類產品如今種類繁多,大多是更換訊號線即可適用不同品牌手機的「通用型」。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好的免提裝置與車載電話一樣,最好到汽車用品公司,由專業的安裝人員布線安裝。
自駕車出遊所需通訊定位裝置
行程表:給你的行程擬訂一份計劃,帶一份在身上,留一份在家,讓家人隨時知道自己身處何地。 指南針:備不時之需。 手機:手機是駕車出遊最重要的通訊用品,事先一定要充足電,備好備用電池,並攜帶充電器。如果車輛本身有車載免提電話,那最好不過。如果沒有的話,可以選擇安裝一套車載免提通訊系統,好處是既不耽誤駕駛,還可以為手機充電。 GPS和電子地圖:GPS衛星定位系統提供汽車定位和指路功能,而電子地圖讓你很方便地獲取旅遊信息或者更改行程。 車載電台、手持電台、對講機:是車隊長途旅遊必備的物品,報告路況、緊急呼叫都很方便,不會像手機到了山裡就沒信號。
駕車技巧
1. 怎樣處理行車時發生的車輛側滑
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生各種意外,車輛側滑就是其中一種。所謂側滑,就是車輛急加速、突然制動或啟動時扭矩過大而產生的側向甩動現象。車輛側滑很容易造成事故的發生,因此在行車時,應盡量防止和避免。萬一遇上了,一定要小心應對。
在雨、雪天氣或光滑的路面上行駛,要保持勻速,不要突然加大或減小油門,切勿緊急制動。如緊急制動產生側滑,應立即停止制動,向後輪側滑的方向打方向盤,但是打方向盤的速度和幅度一定要適度。 如果是入彎前制動過度,造成車身荷載前移,車速較高、轉向較晚又急於打方向糾正而引起的側滑,應松開制動踏板,反向輕回方向,使驅動輪恢復牽引力。 如果是車速高、轉向急引起的側滑,應松開油門降低車速,同時根據車速和發生側滑的狀態,向出現側滑的一側輕打方向盤,使車改出側滑狀態。
日常用品
必備生活用品
出門在外可不比平時在家,要用的東西一樣也不能少帶。
衣服:根據天氣預報選擇相應服裝。如果去爬山,一定要帶雙橡膠底粗紋路的運動鞋。 抹布:用於擦拭車窗和前車燈。 食品和純凈水(足夠多的水既可以飲用,又可以在車輛缺水時作為補充)、零食、壓縮餅干、口香糖。有條件的還可以帶一個小巧實用的車載冷熱箱,冰鎮飲料或是加熱食品,相當實用。 望遠鏡、多功能手錶和多功能刀具:帶一把瑞士軍刀,上面的開瓶器、拔木塞鑽、牙簽和錐等工具很實用。 防曬用品:包括防曬霜和遮陽帽;此外還應帶一副墨鏡,墨鏡的鏡片以淺棕色為好,因為鏡片過深、邊框過寬都會影響視線。 唱片和攝影器材:個人喜歡的音樂唱片和磁帶可以多帶一些,相機、電池、膠卷;如果是DC需要帶三角架,以及夠多的卡;有DV的記得帶上DV和DV帶。此外別忘了大大小小的充電器。 照明用具:包括頭燈和手電筒(備足電池)、防風打火機或防潮火柴。 其他:洗漱用具,刮鬍刀、手套、雨具、保溫杯、茶葉、一次性餐具、消毒濕紙巾、指甲鉗、別針、小鏡子、橡皮筋、針線包、捆綁繩、垃圾袋、舊報紙等。
需要攜帶的葯品
一、簡單的醫葯用品:
感冒類、清火解毒類、腸胃不適類、維生素類、抗過敏類、暈車葯、驅蚊蟲類。
外傷類:雲南白葯、萬花油、清涼油、風油精、止痛片、膚輕松軟膏、氯黴素眼葯水、骨傷貼葯。
抗高原反應葯品類:西洋參含片、諾迪康膠囊、百服寧(控制高原反應頭疼)、高原紅景天。
二、急救包:
體溫表、酒精棉球、創可貼、止血袋、無菌綳帶、紗布、白膠布、消毒葯水;除此之外,最好還攜帶眼科鑷子、小剪刀、手術刀片各一。
隨身攜帶
這些東西在自駕車出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定要隨身攜帶!
一、現金、信用卡
大大小小的銀行雖然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但在解決意外情況的時候,現金還是最有用的。因此最好攜帶計劃金額的雙倍。零錢可以多准備一些,特別是十元、五元和一兩元的,交過路費、停車費都很方便,還可避免找零的損失。
二、各種證件
包括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養路費繳納憑據、購置稅證、車船使用稅證、邊防證(邊境地區)、車輛的保險卡。 車輛一旦在外地出險,可憑保險卡到就近的保險公司分支機構,辦理相關理賠手續。
三、筆、本
最好在第一頁寫上自己的姓名、單位、父母及朋友電話,以便萬一發生意外,救援人員能夠及時和他們取得聯系。
四、隨身攜帶備用鑰匙
備用鑰匙一定要隨身攜帶,尤其是自排擋或高檔車,帶有中央鎖控的車輛。因為極有可能一時疏忽將鑰匙鎖在車內,這是新手經常會犯的毛病。
車輛維護
1. 關於機油的更換周期
新車的使用手冊上都規定了機油的更換周期,但這個周期是機油的最長更換周期,實際使用中,如果能提前更換當然更好,但到底要多久換一次呢?
許多新車在一般駕駛情況下,如果用合成機油,基本上可以每10000公里更換一次機油。如果經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可以適當延長公里數。
如果常在城市駕車,走到哪裡都有紅綠燈,動不動就塞車,而且每一趟的路程大多數又不超過十幾公里,這種「耗損性駕駛」引擎的磨損比較大,對機油的要求也比較高。這種情況下,最好縮短更換機油的間隔時間,有效保護引擎。
但是如果汽車使用頻次少,要幾年才能跑滿10000公里,那就按時間來換,可以每兩年更換一次。這是因為機油的更換周期不能太長,時間長了機油會變質。
2. 進、出水管和油管故障維修
一、進、出水軟管破裂:
如果破裂不大,可用塗有一層肥皂的布將漏水處包紮好;破裂較大時,則可將軟管破裂處切斷,在中間套上一個竹管或鐵管,並用鐵絲捆緊。
二、油管故障
1、油管折斷:
如果油管不幸折斷,可找一根與油管直徑適應的膠皮或塑料管套接。如套接不夠緊密,兩端可以再用鐵絲捆緊,防止漏油。
2、油管破裂:
油管破裂時可將破裂處擦乾凈,塗上肥皂,用布條或膠布纏繞在油管破裂處,並用鐵絲捆緊,然後再塗上一層肥皂。
3、油管接頭漏油:
可用棉紗纏繞於喇叭下緣,再將油管螺母與油管接頭擰緊;還可將泡泡糖或麥芽糖嚼成糊狀,塗在油管螺母座口,待其干凝後起密封作用。
行前檢查
出遊前的注意事項
出遊前做好功課,可以減少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麻煩。
一、對目的地進行充分的了解,包括道路和交通狀況、天氣等。事先確定沿途路線和休息站點。
二、 最好有一本好的路書作為指導。對所需時間、費用等要有一個大概的估算,最大限度地節省時間、燃油和金錢。
三、剛學會開車的司機最好不要獨自租車旅行,更不要拿旅行來練車,對車況和路況不熟悉,很容易出事故。
結伴出遊、或者兩輛以上的車同行,可以相互照應不說,還可以分擔一些對於個人來說較高的費用。
四、臨行前給車輛買一份異地險;可能的話還可以給自己買一份全程責任保險或者旅遊意外傷害險。
出行前車輛的常規保養
一、機械部分:
(一)需要更換的內容有三濾(空氣濾清器、汽油濾清器、機油濾清器)和機油;
(二)需要檢查的項目包括:
1、各液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過多或過少都會對發動機造成損害,建議保持在上下刻度線內):
包括水箱和防凍液、助力泵油、制動液、玻璃清潔液、電瓶(電解液)。
2、皮帶;
3、所有燈光(包括前後大燈、剎車燈、方向燈、倒車燈、霧燈以及內部的所有儀表燈),不符合要求的需及時調整或更換;喇叭、後視鏡、門鎖、玻璃升降器、雨刷器等是否齊備有效。
4、發動機機械: 包括風扇、火花塞、高壓線、清洗節流閥(化油器)等;
如出現三漏(漏水、漏電、漏油)、發動機異響,應及時修理。
二、電腦檢測部分:
包括發動機電腦、防抱死裝置ABS、安全氣囊SRS、自動變速箱電腦、車身電腦和空調電腦。
若以上檢查項目出現故障碼,應立即找出原因,予以排除.
車輛出行前的底盤檢測
需要檢測的內容如下:
一、制動裝置:
制動裝置是否靈敏有效,蹄片間隙是否正常;液壓軟管有無漏油,保證液壓系統內無空氣。排除制動乏力、吃胎現象。?
二、檢查轉向系統:
轉向系統有無異常;排除方向發抖、發擺、跑偏現象。
三、減震裝置:
減震裝是否有效,有無漏油現象。
四、離合器:
自由行程是否合適,離合器總泵是否缺油,總分泵有無滲油現象。
五、手剎:
試一下手剎是否正常,拉起是否到位,注意保持自由行程間隙不要過大。
此外還要檢查各部分潤滑是否良好;各個油路是否通暢,有無滲漏;前、後傳動軸有無異響,萬向節、傳動軸螺栓有無松動;傳動軸表面有無凹陷等。如果是四輪驅動車,應在出遊前檢查分動器是否切換自如。
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及其預防措施
對於在低海拔地區生活了N年的我們來說,初上高原時,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高原反應。試想,從平均海拔才4米的上海,一下子上到海拔3650米的拉薩,我們的身體勢必會對這一突變的海拔落差有所反應。 一般會有些氣喘、胸口微微發悶、略有頭痛,這些都是正常反應,是身體機能的一個適應過程。有這么一個有趣的現象,通常女性比男性適應得快,所以男同胞們不要隨意妄想在西藏充當護花使者,至少初抵西藏的前一二天不要抱希望。
有些人去西藏前特地進行身體鍛煉,其實這是不可取的。突擊鍛煉未必能增強你的體質,但必然會擴大你的肺活量。而之所以女性比男性適應得快,就因為女性的肺活量小於男性的肺活量。所以進藏不必特別鍛煉。當然,要進行騎車、探險的人應該有足夠的體能和耐力訓練。
進藏一定要休息好,可以提前一周服用藏葯紅景天膠囊。下飛機後不要劇烈運動,行動放緩。千萬不要一時興奮,上蹦下竄的,不然稍後有的你受的。抵達賓館或旅店後,當天不要再安排外出活動,多喝水,多吃水果,充分休息可以加快生理調整適應期。
其實,高原反應為高原地區所特有,不經歷一下也蠻可惜的。以體驗、感受的心情面對高原反應,輕鬆些可能會覺得很過癮。
【預防措施】
禁止煙酒、預防感冒、避免過於勞累,可適當提前幾天服用一些西洋參、紅景天等抗機體缺氧的保健品。 不要聽信那些進藏前需要作體能鍛煉的傳聞。也不要相信走青藏線陸路慢慢進西藏會減少高原反應的推理,重要的還是臨出發前注意休息別過於勞累。 初到西藏時,一定要做到三輕。說話輕、走路輕,作事輕,同時,要盡量地多飲水、多吃蔬菜和水果、睡好覺。 輕微的高原反應一般會不治自愈,所以,建議輕易不要吸氧,不然容易造成對氧氣的依賴。 對於要進入較高海拔探險的一些朋友,初到高原時。在沒有適應和准備的情況下,不要驟然進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區。不可急速行走、跑步、作體力勞動。一周後,才可逐漸增加一定的活動量。
【緩解高原反應類葯物】
紅景天:至少提前一周服用 阿司匹林:緩解因高原反應而引起的頭痛 西洋參含片:緩解疲勞
【常備類葯物】
感冒葯、黃連素、暈車葯、腸胃葯、速效救心丸、創可貼、維生素片(善存片、金施爾康等)。
不適宜到西藏旅遊的人
心、肺、腦、肝、腎有明顯病變,以及患有嚴重貧血.高血壓的人不要盲目進入高原,如果你確實需要進入高原,請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必要的檢查和護理 太小的孩子 憑我們的多年經驗,父母不宜帶太小的孩子赴藏旅遊,常常看到一些父母面對著被高原反應折磨得哭哭啼啼的孩子手足無措,是繼續留在西藏呢還是立刻走。真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建議如果確實要帶孩子進藏旅遊,孩子至少應該在10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