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立桿安裝金具方法視頻教程

立桿安裝金具方法視頻教程

發布時間:2025-03-29 05:29:01

㈠ 10 千伏線路施工規范

本規程適於我局所屬10-66KV架空輸配電線路的大、小修改造工程10KV以下的低壓配電線路也參照本規程執行。
本規程依據部頒《電力工業技術管理法規》(試行)架空送電線路 設計規程》、《架空配電線路設計規程》、《架空送電線路施.驗收規范》。
線路檢修、運行全部人員,配電變壓器運行、維護人員。嚴格執行本規程。生產副局長、生技人員、有關技術人員應熟悉本規程。
本規程與上級規程有抵觸時,應按上級規程執行;,別條文需要 修改時,應提出修改意見,由生技科審定,生產局長批准後執行。
一 定位分坑
1.1 定位分坑的要求:施工測量工作,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如原設計無要求,對於10干伏及以上的線路使用經緯儀測定。對於10千伏及以下的線路如長度小於500米,可使用花桿進行人工測定。
1.2 對於特殊塔桿的更換工作,其定位應按施工設計進行,如無設計時可參照下列規定進行。
1.2.1 為防止中心樁發生位移,施工前應對所有設計樁位進行復測、對定線位的測量應力求准確,且以中心樁上的小釘為基點中心。
1.2.2 以桿位中心樁為准進行分坑測量時,應設立坑位方向樁和作為基礎找正用的輔樁,還應在垂直線路中心方向設立輔助樁作為校核桿塔起立後是否邁步偏移的依據。
二 桿塔基礎
2.1 基礎的挖掘:
2.1.1 桿坑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其允許施工誤差下翌過+100毫米,-50毫米。
2.1.2 挖掘基坑時,坑底應平整,坑底規格應為底盤周圍各加200毫米左右的咨度。
2.1.3 桿塔基礎的坑深應以設計桿體的施工基面為基準,拉線基礎坑深度設計未提出施工基面時,一般應以拉線基礎中心的地面高度為基準,見圖2-1,圖2-2

圖2-1 桿塔基礎坑 圖2-2拉線基礎坑
a一施二基面值
b一坑深
0一中心樁
2.1.4 在基坑深度誤差超過+100毫米以上時應按下列規定處理。
2.1.4.1 鐵塔基坑其深部分應以鋪石灌25號水泥砂漿處理。
2.1.4.2 水泥桿塔基坑深度超過規定值在100一300毫米之間時,其超深部分應填土夯實超過300毫米鋪石灌25號水泥砂漿處理。
2.1.4.3 凡不能做填土夯實處理的基坑超深部分,如水泥、流沙坑、淤泥坑一石坑等均應以鋪石灌漿處理或採用其它方法處理,如超深不影響對地面及其他各種線下設施對線路交叉跨越時,也可不做處理,但要做記錄。
2.1.4.4 基坑深度因特殊情況,達不到設計要求時,應採取加固措施,並做好記錄(有設計單位時應取得同意)。
2.1.5 供施工立桿用的桿坑馬道,其方向和長度應滿足立桿需要,一般馬道的坡度不大於45℃,其長度一般為桿塔深度的2/3或者相同,寬度略大於桿根直徑,其深度一般掌握在離底盤0.5米。
2.1.6 拉線地錨及拉線盤的埋設深度除設計者外立符合下列規定。
66KV及以上輸電線路的地線拉線盤埋深一般不得小於2米,但導線拉線盤埋深不得小於2.4米,如系礫石、流沙基坑適當加深。lOkV及以下配電線路拉線盤埋深一般不應小於1.5米,但土壤較差,如礫石、流沙等地錨石應適當深埋。
2.1.7 拉線基坑的馬道,應以拉線與地面夾角為准。
2.1.8 接地溝的長度及位置應滿足設備所需的接地電阻,其深度不應小於600毫米。
2.2 配電線路水泥電桿埋深:
2.2.1 水泥電桿的埋設深度無設計要求時,一般應符合表2-1的規定:特殊地質條件要經過驗算方可工作。
水泥桿高(米) 8 9 10 11 12 13 16 18
埋深(米) 1.5 1.6 1.7 1.8 1.9 2.O 2.3 2.6-3.0
2.2.2 拉桿的埋設深度為:
7米以下者1米、8米以上者1.2米,
2.3 預制基礎的安裝:
2.3.1 混凝土雙桿或三聯桿底盤基礎應操平找正。
2.3.2 水泥桿的底盤表面應保持水平、找正後應立即在周圍填土夯實以防立桿時底盤走動,水泥底盤的允許安裝誤差為:
2.3.2.1 單桿底盤的中心及兩底盤中心連線的中點與中心樁之間在橫線路及順線路方面偏離應不大於30毫米。
2.3.2.2 兩底盤中心在垂直線路方向扭轉(邁步)應不大於根開
2.3.2.3 同一基桿各底盤主心的根開誤差應不大於正負擊。
2.3.2.4 底盤在滿足設計坑深的允許誤差值後,其相互間高差應不超過20毫米。
2.3.2.5 單桿的底盤中心偏離線路中心誤差不得大於50毫米。
2.4 混凝土基礎澆灌:
2.4.1 鐵塔基礎安裝,如無設計者,應參照下列規定:
2.4.1.1 如主柱與底盤垂直度正角後,即進行柱頂高差操平,如圖2—3所示。
2.4.1.: 交差操平後即進行找正,方法如圖2—4所示。

a. 先測A角的基礎對角線是否在線路的轉角45℃線上(正方形基礎為45℃,對於長方形的基礎,按計算出的0角)。
b. 用鋼尺從中心樁丈量到基礎的地角螺絲的中心距離。
c. 以上的角度與距離不對時,應用千斤頂將基礎緩緩移動,直至完全合乎要求為止。
d. A角找正操平後,以同樣的方法測量B、C、D腳,並以A腳為基點測量A腳與B、D腳螺絲之間相互距離,然後測A腳與C腳螺絲相互距離,(對角線)是否與要求尺寸相符,其最大的誤差不得超過 。( )
e. 四腳基礎的基面應復查是否在同一水面上,全部操平找正後,
四腳螺絲相互距離對角線符合要求。 一般轉角塔的基礎受壓側的兩個腿應比受拉的兩個腿高出2-3公分。
f. 全部操平找正後,再緊固一次底盤和主體本體接觸緊密。安裝螺絲經檢查合格後方可開始澆制保護帽。
2.4.2 現澆鐵塔混凝土基礎,校正操平方法可參照2.4.1條執行。其它方法和注意事項如下:
2.4.2.1 澆制前應按設計圖紙檢查模板,鋼筋各部尺寸,鋼筋與模板的間隙,如系角度塔,還應檢查角度塔的角度方向。
2.4.2.2 澆注前必須檢查混凝土標號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
2.4.2.3 混凝土運到基礎邊,應立即進行澆灌。若發生沉澱應重新攪拌後再澆灌。
2.4.2.4 澆灌方法必須從一角開始,不得從四面八方同時澆灌。澆灌混凝土工作必須連續進行不出現施工縫。如不得已而中斷施工2小時,必須等到混凝土坑壓強度不小於12公斤/平方厘米後。將舊面打毛並清洗干凈,先澆一層與本基礎混凝土同樣成分的泥沙漿,然後繼續澆灌。
2.4.2.5 澆灌過程中不得有漏漿現象,發現漏漿應立即堵塞;
2.4.2.6 澆制中如模盒支撐發生變形移動,應立即停止澆制,澆未凝時,將變形部分找正操平,改正後重新搗固一遍再繼續工作;
2.4.2.7 澆入基礎的地腳螺絲安裝前應除銹,並將絲扣部分包裹好,安裝位置要正確,綁扎要牢固,防止澆制混凝土時移位。
2.4.2.8 澆制前應將坑內積水群除干凈,基礎坑深超過設計深度時,應用毛石填平,澆灌25#水泥沙漿。不得作素土夯實。
2.4.2.9 混凝土應分層澆制和搗固,每層厚度以200毫米為宜。
2.4.2.10 澆制自高處傾落時,其自由傾落高度應不超過2米,如果超過2米時應設斜槽,沿槽溝高處滑落。
2.4.2.11 大型斷面混凝土基礎,要滲入毛石應由設計決定。
2.4.2.12 澆制中隨時進行搗固,特別注意在角落和狹窄處不得參差不均,直至表面開始露水泥砂漿為好,也不要過度搗固,澆完後進行找平。
2.4.3 混凝土的質量檢查:
2.4.3.1 塌落度:每基至少進行兩次檢查,作好記錄。
2.4.3.2 配合比:每基至少進行兩次檢查,作好記錄。
2.4.3.3 強度:每一轉角耐張塔基礎取一組樣品(三塊20×20×20(厘米)3),每5基直線塔取一組樣品,在現場製作(同樣保護條件)。
2.4.4 混凝土的養護:
2.4.4.1 混凝土的養護工作必須在澆制完後12小時內開始,用濕的草袋鴦召草復蓋在上面每日澆水數次,在24小時後更應加強澆水。保持混凝土經常濕潤,直至拆模後,仍須在其表蓋草袋等物直至養護期滿。
2.4.4.2 拆模一般在澆灌後5- 6天進行,拆模後發現缺陷,應會同設計部門及時處理補強。
2.4.4.3 冬季一般施工,必要時加防凍劑保溫。
2.5 基坑的回填:
2.5.1 回填基坑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2.5.1.1 利用原有土質回填時,每填入400毫米應夯實一次。
2.5.1.2 對於10米以上的配電線路水泥桿,一般要求用塊石及泥土摻填,並在最後夯實一次,以加固桿基。
2.5.1.3 回填石坑時應盡量摻入碎石和好土。
2.5.1.4 回填凍土時應將凍塊打碎。
2.5.1.5 回填水坑時應排除坑內積水,若積水難以排塗,回填土後其臨時拉線必須待電桿穩固後解除。
2.5.1.6 當回填一般土質時,應修築防沉層,防沉層上部的面積應不小於坑(溝)口。對桿杭、拉線坑及馬道的防沉層高出地面300毫米。接地溝的防沉層高出地面的一般為100毫米,當回填土為不易夯實的地壤時,基礎坑的防沉層應高出地面500毫米,接地溝的防沉層應高出地面200毫米。
2.5.2 桿塔基礎因施工困難達不到設計埋深以及夕盆山坡和河道附近易受沖刷時,應採取其它加固措施,以防桿塔傾斜。
三 器材的檢驗
3.1 線材:
3.1.1 線路使用的所有線材,其技術特性,製造規程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在取得合格證或出廠證明後,尚須進行下列外觀檢差。
3.1.1.1 不得有松股、交叉、折疊、硬彎、斷裂及破損等缺陷。
3.1.1.2 鋁線不得有嚴重的腐蝕現象。
3.1.1.3 鋼線表面要鍍鋅良好,不得銹蝕。
3.1.1.4 絞股線的絞制方向是否一致。
3.1.2 新規格的線材,必須取得國家或電力部相應技術鑒定後方可使用。
3.2 金具:
3.2.1 所有金具其規格、型號應符合國家標准要求, 使用前應作下列外觀檢查,不合格者,不應使用。
3.2.1.1 表面應光潔、無裂紋、毛刺、飛邊、砂眼、 氣泡等缺陷。
3.2.1.2 線夾壓板及導線的接觸面應光滑平整。
3.2.1.3 懸垂線夾以回轉軸為中心能自由轉動45度以上。
3.2.1.4 鍍鋅無脫落銹蝕現象。
3.2.1.5 使用帶肖孔的螺栓應與金具配合。
3.2.2 螺栓表面不得有裂紋、砂眼、鋅皮剝落、銹蝕等現象。螺桿與螺母應配套合格。
3.3 絕緣瓷件
3.3.1 各種絕緣瓷件必須有廠家合格證,其電氣與機械的各項性能應符國家規定。
在使用前和檢修中尚須進行下列檢查,如有缺陷應進行處理:
3.3.1.1 各種尺寸符合要求,裝配合適。
3.3.1.2 鐵件與瓷件應結合緊密,鐵件鍍鋅完好。
3.3.1.3 新架線路的絕緣瓷件表面應光滑、無裂紋、掉紋、掉渣、缺陷、斑點、燒痕、氣泡或瓷釉燒壞等現象。
3.3.1.1 彈簧肖鍍鋅良好,彈力合適,厚度符合規定。
3.3.2 運行中的絕緣子,當發現有裂紋、放電痕跡、瓷釉燒損、鐵件裂紋,松動及外部損傷,針式絕緣子超過6×6毫米2,懸式絕緣子、瓷橫拄超過10×10毫米2時應予更換。
3.3.3 新裝和輪換的絕緣子,必須經過電氣試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3.4 水泥電桿及水泥預製品
3.4.1 水泥電桿表面應平直光滑,內外壁均不應有露筋、跑漿、水泥脫落等觀象,放置地面檢查時桿身不得出現縱向裂紋,橫向裂紋的寬度不應迢過0.1毫米,裂紋長度不過1/3圓周長。
3.4.2 水泥叉梁、橫擔等長大予制構件應符合表3-1的規定。表3-1 構件的幾何尺寸允許誤差
長度6桿及以上者為 ±20毫米
6桿以下者 ±10毫米
安裝孔距 ±5毫米
構件彎曲 1/1000
橫斷面尺寸 +8毫米-5毫米
3.4.3 水泥底盤、拉線盤、應無裂紋,露筋等缺陷,並以符合表3—2規定
表3-2 構件的幾何尺寸允許誤差
構件厚度:搖盤、拉線盤 ±5毫米
構件長度 ±10毫米
四 水泥塔桿的安裝與檢修:
4.1 一般規定:
4.1.1 水泥電桿分段介面及組裝用的鐵附件,應採取防銹措施,並應妥加保護。在運輸、組裝、起吊過程中不得其變形,損壞防銹層,應刷防銹漆。
4.1.2 水泥桿塔附件的組裝應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施工,組裝扣各部尺寸必須正確。
4.1.3 水泥桿塔各部件組裝應配套,且緊密牢固,交叉構件在交叉處有空隙者,應裝設相同厚度的墊圈或墊板。
4.1.4 用螺栓連接的構件應符合下列規定:
4.1.4.1 螺柱應與構件面垂直,螺桿與螺頭的平面與構件間不應有空隙。
4.1.4.2 螺帽緊好後露出的絲扣應少於2扣。
4.1.4.3 承受剪力較大的螺栓,其絲扣不得位於連接構件的剪力面內。
4.1.4.4 必須加墊者,每端所加墊圈不應超過兩個,在個別情況下,螺帽端所加墊圈的數量也不應超過五個。
4.1.5 螺栓的穿入方向應符合下列規定:
4.1.5.1 立體結構。
a. 水平方向者由內向外;
b. 垂直方向者由下向上:
4.1.5.2 單面結構。
a. 順線起方向者由送電側穿入:
b. 橫線起方向者兩側由內向外,中間者由左向右(指面向受電側);
c. 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4.1.6 桿塔的全部螺栓應緊固兩次,第一次在桿塔組裝時,第二次在架線後。
4.2 排桿與焊桿:
4.2.1 運至各樁號的水泥電桿元件應按桿型圖檢查其規格、尺寸及予埋件的位置是否正確, 同時檢查是否有因運輸而造成的混凝土剝落、裂紋及露筋等缺陷,放置地面檢查時橫向裂紋寬度應不超過0.1毫米。
4.2.2 分段連接的水泥桿,在連接前必須將電桿准確排好,墊固穩當,排桿後各段必須在同一軸線上。
4.2.3 排桿時應注意各段予留孔的位置應符合各部件的組裝要求。
4.2.4 排桿時場地不平要修整、支點墊件盡量採用墊木,支點的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0米及以下高度的水泥桿採用二點支撐。10米以上採用三點支撐。
4.2.5 利用現場土堆排桿塔時必須保證土堆不致松脫變形。
4.2.6 鋼圈連接的水泥電桿焊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4.2.6.1 鋼圈焊口上的油脂、鐵銹、泥垢等污物應清除干凈;
4.2.6.2 鋼圈應對齊,中間留有2一5毫米的焊口間隙,當鋼圈有偏心時,立按桿塔找正。
4.2.6.3 先點焊3—4處,然後進行焊接。
4.2.6.4 電桿焊接必須由持有合格證的焊工操作。
4.2.6.5 所有的焊條牌號應符合設計要求。
4.2.6.6 雨、雪、大風中只有採取妥善防護措施後,方可施焊。當氣溫低於 –20℃焊接時,應採取予熱措施,予熱溫度為100℃一200℃,焊後並使溫度緩慢下降。
4.2.6 焊後的尺寸應符合表4—1的規定
表 4-1 鋼圈焊接縫規定(單位:毫米)
鋼圈厚度 焊接高度 焊接寬度 備 注
6 1.5 11.13 多屋焊接
8 2.O 14.18 多屋焊接
10 2.5 17.21 多屋焊接
4.2.6.8 焊縫應是平滑的線鱗狀,焊縫中嚴禁堵塞焊條或其它金屬,並不得有嚴重的氣孔、咬邊等現象。
4.2.6.9 焊完後水泥桿彎曲度,不得超過桿長的2/1000,如彎曲度超過此規定時,必須割斷後調直重新施焊。
4.2.6.10 焊完後的鋼圈防銹處理應在完全冷卻後進行,應塗刷防銹漆和灰油各一道。
4.3 水泥桿的組立:
4.3.1 水泥桿在起立前,應檢查上端者頭是否完整。如堵頭脫落,應封堵嚴密並抹平。
4.3.2 組裝雙桿型水泥桿塔,應先測量兩桿上下兩端的根開及對角線,符合要求後,方進行。
4.3.3 組立12米及以下的單桿或10米以下的π型桿,所有單根繩徑不小於19毫米的綜繩復式滑輪組。控制電桿傾向的臨時拉線所用10毫米綜繩或10毫米的鋼絲繩。用後制動控制桿根。
4.3.4 組立15米以上的單桿或10米以上π型桿應採取用絞磨,控制桿塔的臨時拉線應使用直徑為13毫米的鋼絲繩,桿根的制動繩應帶有地錨或復式滑車制動器,其繩徑不應小於22毫米的鋼絲繩。
4.3.5 組立15米及以上的單桿或10米及以上π型桿時,制動牽引的臨時地錨應符合下列規定。
4.3.5.1 木質地錨的直徑不應小於280毫米,長度不小於1.2米,地錨鋼絲繩直徑不小於2毫米2。
4.3.5.2 地錨的坑深應滿足所承受的拉力,但其深度不應小於1.3米。
4.3.5.3 埋入地下的地錨其回填土應夯實。
4.3.5.4 牽引地錨的位置與桿塔基桿中心距離不應小於桿塔高度的1.2倍。
4.3.6 組立桿塔用木抱桿的規定:
4.3.6.1 組立12米及以上的單桿或10米以上的π型桿,應使用「人」字抱桿,抱桿與地面夾角應為60°,抱桿高度應不小於桿塔高度的1/2。
4.3.6.2 組立15米以下的單桿或10米以下的π型桿塔其抱桿的梢徑不應小於130毫米。
4.3.6.3 組立15米以上的單桿或10米以上的π型桿塔其抱桿的梢徑不應小於170毫米。
4.3.6.4 組立15米以上的π型桿,其抱桿的梢徑不應小於190毫米。
4.3.6.5 在土壤鬆散或硬滑地面上工作,應分別採取防止抱桿基腳下沉或滑動的措施。
4.3.7 起立結構形式特殊或重量過大的桿塔,必須執行該工程開工前制定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4.3.8 一切牽引繩索,在吊持處至少纏繞2圈。
4.3.9 如因起吊需要在某些塗刷油漆或有尖銳稜角的鋼鐵部件上栓挽鋼絲繩時,應在栓挽處採取襯墊措施。
4.3.10 起立撥梢15米及以下的單桿時,吊點可參考下表:
表4-2 15米以下單桿起立時吊點
梢 徑 長度(米) 重心距大頭(米) 參考重量(公斤)
Φ190 9
10
11
12
13
14
15 3.95
4.4
4.85
5.3
5.7
6.6 710
800
900
1020
1280
1560
4.3.11 組立帶有水泥叉梁的π型桿塔時,為防止叉梁自重造成下垂,應在叉粱中間加綁補強橫木。組立無叉梁的π型桿塔時,為防止桿身的偏扭,亦應加裝臨時的補強措施裝置。
4.3.12 桿塔起吊開始後,其頂部離開地面0.5米時,應暫時停止起吊,檢查各部狀況安全可靠後再繼續起吊,在起吊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桿根是否對准桿基中心,各部地錨是否有上拔現象,如桿根偏斜或地錨有上拔現象應停止立桿,待採取措施後再行起吊。
4.3.13 在桿塔起吊過程中,若發現抱桿滑動,應立即停止起立,設法固定好抱桿後再繼續起吊。當桿起立到70°左右時,應留好反向方向的臨時拉繩,起立到80—85°時,應停止起立,然後緩緩的壓縮牽引繩調整桿塔。
4.3.14 當桿塔起立後,其基礎回填尚未夯實前,不準拆除臨時拉線。淺埋式的桿塔必須加裝正式拉線後,方可拆除臨時拉線。
4.4 質量標准
4.4.1 水泥桿組立後安裝尺寸,其誤差不得超過下列規定。
4.4.1.1 根開距離尺寸±5/1000
4.4.1.2 兩桿的扭轉(邁步)1/lOO(根開距離)
4.4.1.3 橫欄長桿塔結耕面的歪扭5/1000,(橫擔長度)
4.4.1.4 桿塔偏離中心線50毫米
4.4.1.5 桿塔順線路向前後移動,直線、耐張桿為100毫米,轉角桿50毫米
4.4.1.6 桿塔傾斜度3/1000桿高。
4.4.1.7 雙桿型桿高低差:根開3米及以下距離時, 不得超過30毫米,根開3米以上距離不得超過40毫米。
4.4.2 終端桿及轉角桿在架線後嚴禁拉線點向受力側偏離,因此在未架線前應根據受力大小預先向外側傾斜桿徑的1/2 或全徑。
4.5 運行中水泥桿的檢修工藝:
4.5.1 運行中的水泥桿塔其傾斜、彎曲超過允許范圍的矯正工作應遵守下列規定:
4.5.1.1 順線路的傾斜矯正,66千伏以上的線路可根據傾斜情況使用牽引工具,並在傾斜的方向裝設臨時拉線後再刨開基部泥土矯正。有卡盤的應將卡盤露出,矯正後如導線線夾和防震錘傾斜時應調整。10KV線路可根據傾斜情況使用大繩或人力矯正,但事先應將瓷瓶線全部松解,並適當將塔基部泥土刨開。
4.5.1.2 橫線路方向傾斜的矯正,除不松解導線線夾及瓷瓶綁線外,其它均應按上述規定執行。但對有又梁的π型桿應採取邊矯正桿塔邊矯正叉梁的方法。
4.5.1.3 轉角和終端桿端傾斜的矯正,應根據桿塔傾斜程度和導線或避雷線弛度松緊情況確定施工方法。可將導線松開進行矯正,但必須設好臨時拉線,防止松解導線和避雷線時桿塔傾倒和被拉扭。可利用桿塔的拉線進行,但事先應檢查拉線的強度和牢固狀況是否可靠,必要時設置絞磨或其它牽引機具進行矯正。
4.5.2 對於特殊桿塔或噸位較大的桿塔,其矯正工作須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4.5.3 桿塔因受外力沖擊或運行中老化變形而出現彎曲露筋及裂紋,在輕微影響桿基強度的情況下,可增抹環氧樹脂膠泥處理。
五 橫擔安裝組合:
5.1 橫擔的組裝位置除設計有規定外,一律裝在受電側,承力桿橫擔裝於拉線側,轉角桿的橫擔應裝於分角線上。
5.2 鐵橫擔及桿塔上其它鐵件均應熱鍍鋅處理。絕緣子用的螺栓孔徑,必須與螺栓直徑相等。其它螺栓孔徑允許比直徑大1.5-3毫米。
5.3 高低壓橫擔的垂直與交叉距離,在無設計規定時不應小於表5--1所列數值。
表 5-1 單位:毫米
項目 380/220V 低壓線與6—10 千伏線路
垂直 交叉 垂直
檔距不超適60m 750 400 1500
5.4 線間距離在無設計規定時,至少不應小於表5-2的規定:
表 5-2 單位:米
電壓等級 檔 距(米)
40以下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6-10千伏 0.6 O.65 O.70 O.75 O.85 O.90 1.OO 1.05 1.15
380/220伏 0.30 0.40 0.45 O.50
5.6 橫擔安裝後的歪斜一般不應超過橫擔全長的

閱讀全文

與立桿安裝金具方法視頻教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荒野亂斗寶石的快速獲得方法 瀏覽:457
燈微亮的解決方法 瀏覽:529
簡單又好看的美容方法 瀏覽:358
鐵紐扣安裝方法 瀏覽:282
直齒圓錐齒輪外錐高快速計算方法 瀏覽:189
如何喝水減肥最快最有效方法 瀏覽:453
可樂瓶做老鼠的簡單方法 瀏覽:183
如何快速成為學霸真實的方法 瀏覽:772
一樓房子不熱解決方法 瀏覽:221
想要退出公會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242
小孩老流涕怎麼辦最有效方法 瀏覽:549
迭代教師教學方法 瀏覽:591
快速消失副牌的方法 瀏覽:428
簡單熱轉印方法 瀏覽:75
軟膏劑制備方法有哪些有什麼特點 瀏覽:415
護膚品標貼使用方法怎麼寫 瀏覽:467
氣墊唇彩使用方法 瀏覽:928
護眼睛方法圖片 瀏覽:889
眉毛脫落原因及治療方法 瀏覽:918
鼻頭粉刺怎麼去除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