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國四大木耳基地都在哪些城市
中國是木耳的主要產地,產地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北、陝西和浙江等省,其中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的海林市和東寧縣以及吉林省交河縣的黃松店鎮是中國最大的木耳基地。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以吃、葯、補。中國人在飯桌上久吃不厭,被譽為“素菜中的葷菜”,在世界上被稱為“中餐的黑色瑰寶”。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在世界農業、園藝和真菌藝術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㈡ 木耳種植條件,對生長環境要求
1. 木耳種植環境:木耳適宜生長在陰涼濕潤的環境中,通常在腐朽的樹幹上或銀杏樹上種植。人工種植時,常用椴木和袋料作為基體,確保養護期間有充足的水分供給,以利於其生長發育。
2. 木耳生長氣候:木耳偏好涼爽濕潤的氣候,生長溫度應保持在20-24度之間,這樣可以保證其良好的生長態勢。
3. 木耳種植區域:木耳具有耐寒性,主要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種植,尤其是亞洲的中國和日本。在中國,木耳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湖北等省份。
4. 木耳種植時間:木耳的種植季節通常在春季和秋季。春季種植一般在3月,10月開始產孢生長;秋季種植在9月,11月開始產孢生長。在種植期間,確保適宜的溫度至關重要。
5. 木耳種植效益:木耳不僅是常見的食用菌,也是葯用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鐵質,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此外,木耳還具有降血脂和抗衰老的保健作用。
6. 木耳種植要點:種植木耳時,必須提供適宜的溫度條件,保證充足的養分供給,及時澆水以維持土壤濕潤,並確保良好的通風環境,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㈢ 木耳產地(我國的木耳產地有哪些)
中國是木耳的主要生產國,產地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北、陝西和浙江等地,其中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海林市、東寧縣和吉林省蛟河縣黃松甸鎮是中國zui大
的黑木耳基地。木耳生長於櫟、楊、榕、槐等120多種闊葉樹的腐木上,單生或群生。河南盧氏縣有一種。野生黑木耳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林區、秦巴山脈、伏牛山脈等。湖北房縣、隨州、四川青川、雲南文山、紅河、保山、德宏、麗江、大理、西雙版納、曲靖等地州市和河南省盧氏縣是中國木耳的生產區。黑木耳是
可葯、可補,中國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厭,有「素中之葷」之美譽,世界上被稱之為「中餐中的黑色瑰寶」。而黑木耳培植方法,在世界農藝、園藝、菌藝史上,都堪稱一絕。
木耳從顏色分有白木耳和黑木耳兩種,從養殖分有野生的和人工培育的兩種。市場上銷售的絕大部分是人工培育的,野生黑木耳珍貴
富有彈性;不僅僅口感好,而且營養價值也是比其他產地所出產的要高很多。其中說到東北木耳,大家自然也會想到了大小興安領、長白山,這兩處產地遠離城市,是一處純凈的大森林,所產的黑木耳以高品質而享譽海內外地區,是東北地區赫赫有名的「山珍」。其中人工栽培的長白山黑木耳是吉林東部山區特產,具有其它地區難以企及的優良質地。真正的長白山黑木耳,無論是野生的還是人工栽培的,其品質都屬上乘。
除了東北產地的黑木耳品質是比較優越突出的話,其實在許多地區產地的黑木耳質量也是較好的,比如有秦巴山脈、伏牛山脈等。湖北房縣、隨州、四川青川、雲南文山、紅河、保山、德宏、麗江、大理、西雙版納、曲靖等第;還有河南省盧氏縣所產的黑木耳也是較為特別的,河南省盧氏縣、黑龍江牡丹地區是我國zui
大產地和黑木耳種植基地;其中河南盧氏縣為zui
大野生黑木耳產地。
牡丹江地區處於長白山上東北部的張廣才領,以及老爺嶺鍋盔山脈的交匯地帶。該地區林業資源豐富,氣溫和濕度條件貴州、武夷山、神農架、秦嶺巴山等地區也是出產黑木耳的產地. 黑木耳,是一種生長在櫟、楊、榕、槐等120多種闊葉樹的腐木上,單生、散生或群生,為美味、食療、葯用於一身的食用 產品。
以上對於木耳給大家介紹的比較詳細,著重也介紹一下我們中國比較有名的黑木耳,以及黑木耳產地,大家可以通過這篇文章,才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木耳,北方木耳偏厚,南方木耳偏爽脆,如果想腌制菜選南方木耳,如果想燉菜,
北方的木耳。
㈣ 黑木耳種植方法
黑木耳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國傳統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因生長於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
黑木耳栽培主要有段木栽培與代料栽培等方法。
段木栽培流程是:一是選擇場清讓地。避風向陽,近有水源,便於進行人工噴水。二是預備菌種:既可購買也可自種。制菌方法有鋸木屑菌種與枝條菌種,前者用鋸木屑與麥麩等配製成培養基;後者用直徑1cm的枝條切成1.5cm長,加入蔗糖、米糠等營養成分,裝瓶後高壓滅菌,接入母種,在25~28℃下培養1個月,菌絲即可長滿瓶。三是准備段木:栽培場地選好後就應准備耳木,常用的耳木種類有完斗科和樺木材的樹種,直徑10~12cm的耳樹,砍伐後截成1~1.2m長段,置於通風向陽處架曬。四是接種:用電鑽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鋸木屑菌種則應填滿穴,按緊後蓋好預制的樹皮蓋。枝條菌種插答正局入接種孔後清純用錘敲緊,使之與段木表面平貼、無孔隙。五是定植管理:首先應上堆發菌,將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內溫度以20~28℃為宜,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方3~4星期,北方需要4~5星期,當菌絲已伸延到木質部並產生少量耳芽時,應及時散堆排場。一般採用平鋪式排場,用枕木將耳木的一端或兩端架起,整齊地排列在栽培場上,經過1個月左右即可起架。搭架一般採用「人」字形方法,先埋兩根有杈的木樁,地面留出70cm高,杈日上橫放一根橫木,耳木斜立在橫木兩側。呈「人」字形,相距7cm,角度約45°為宜,起架階段栽培場的溫、濕、光、通氣條件必須調節好,但管理重點是水份問題。應採用人工噴水方式,保持相對濕度在90%~95%左右。噴水時間應在早晨和傍晚進行。出耳後,若遇連續3天以上陰雨,生長出來的木耳有可能發生腐爛,應及時採摘。
段木種植,一般在春天來臨時開始種植,到第二年夏季結束。
我國的東北,湖北,浙江,雲南等地是木耳主產區。
木耳新鮮時軟,干後成角質。富含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8種氨基酸,口感細嫩,風味特殊,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
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氣不飢等,有補氣益智,潤肺補腦,活血止血之功效。故對於痔瘡出血、痢疾以及貧血、高血壓等心血管病症的食療。
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表明,還能減少血液凝塊,有效預防動脈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