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與剛間的摩擦系數
鋼與鋼之間的摩擦系數----靜摩擦:無潤滑0.15,有潤滑0.1~0.12;動摩擦:無潤滑0.15
有潤滑0.05~0.1通常加潤滑油會是摩擦系數降低,鋼之間用油潤滑,不能用石墨。
低碳鋼與低碳鋼 0.005
淬火鋼與淬火鋼 0.001
鑄鐵與鑄鐵 0.005
木材與鋼 0.03~0.04
木材與木材 0.05~0.08
從測定方法分析
摩擦系數通常可以用摩擦角的方法測定,其方法一般是:將所要測量的兩物體中的其中一個傾斜放置作為斜面,另一個放在斜面體上沿其滑下,逐漸減小斜面傾角θ,可以發現,當θ達到某一數值θ0 時,物體勻速下滑,則由
mgsinθ0=μmgcosθ0,
得:μ=tan θ0。 (1)
θ0 是摩擦角,測得了θ0 ,就可以知道此兩物體間μ的值,從(1)式容易看到:
當θ0 <45 °時,μ<1,
當θ0=45 °時,μ=1,
當θ0>45 °時,μ>1 。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摩擦系數
㈡ 如何測量摩擦系數呢
(若你是高中生)是否高中有一題當物體沿斜面恰好滑落下來 (若你是大學生) Serway 的普物習題中有一題就是說明測量摩擦系數的裝置 因為沒有你的背景資料 只能如此回覆了!希望你不是國中生 標准課本里是寫............靜摩擦系數 :於水平面上 物體在滑動前會承受到接觸面一個最大靜摩擦力 此最大靜摩擦力 f 會與接觸面給予的正壓力N成正比 即澤物體剛要動時 F = fs為靜摩擦系數 與接觸面之性質有關 但與接觸面積及正壓力大小無關.(我不曉得為何與接觸面之性質有關?)當物體在斜面時 調整斜面傾斜角度而使物體恰開始運動時 此時沿斜面下滑力 等於最大靜摩擦力 即此時之傾斜角 剛檢視了一下 有個符號沒有打好 請版主幫我修正 正向力"N"的下標位置為水平位置 從我們學校抓下來的,參考一下:4.摩擦系數實驗 一.目的: 觀察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形,並測定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系數。 二.原理: (一) 靜摩擦系數(μs) (二) 動摩擦系數(μk) 一. 步驟: (一) 靜摩擦系數(μs)之測定 (1) 調整斜面,使其成大致水平。 (2) 將待測物(木塊或壓克力塊)置於斜面上。 (3) 量測靜摩擦角 (θS) :慢慢提升斜面的斜度,在物體」恰好」下滑時,記錄斜面的傾斜角,即為θs (4) 代入公式計算μs值 ( μs = tanθs ) (5) 檢查數據是否合理,並加以解決 (二) 動摩擦系數(μk)之測定 (1) 設定θ值 (可讓待測物下滑的斜面角度) (2) 設定S值(在斜面上所架設的兩只光電管之間的距離) (3) 測量t值(使用光電計時器測量,待測物經過S距離所需時間) (4) 計算a(加速度)值( a = 2s/t2 ) (5) 代入公式求μk值( μk = gsinθ-a gcosθ (6) 檢查數據是否合理,並加以解決8:匿名者張貼:2003-11-20 16:01:00:地點 台灣台北 [回應上一篇] Quote: 在2003-10-21 18:10, 黃福坤 寫了: (若你是高中生)是否高中有一題當物體沿斜面恰好滑落下來我們繫上的物理實驗技職體系的摩擦系數實驗 就是利用[恰好滑落下來]的傾斜角 代入經驗式算出摩擦系數這角度是固定的 小於它的不可代 因為當角度不足時, 重力對物體在斜面上的水平分力將小於它與斜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 故沒有滑落下來的事件發生 也因此沒有所謂的[摩擦系數與角度有關] 這是簡單的邏輯推理 但也經常不容易弄懂[ 這篇文章被編輯過: 狄卡爾 在 2004-03-11 21:16 ]11:啄木鳥榮譽點數19點 (大學理工科系)張貼:2004-03-11 21:27:00:地點 台灣台北 [回應上一篇] Quote: 在2003-10-21 18:10, 黃福坤 寫了: (若你是高中生)是否高中有一題當物體沿斜面恰好滑落下來我們繫上的物理實驗技職體系的摩擦系數實驗 就是利用[恰好滑落下來]的傾斜角 代入經驗式算出摩擦系數這角度是固定的 小於它的不可代 因為當角度不足時, 重力對物體在斜面上的水平分力將小於它與斜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 故沒有滑落下來的事件發生 也因此沒有所謂的[摩擦系數與角度有關] 這是簡單的邏輯推理 但也經常不容易弄懂[ 這篇文章被編輯過: 狄卡爾 在 2004-03-11 21:16 ]這段敘述能類推到圓球的滾動嗎?嗯~~狄卡爾 該是如此認為吧!!!_________________啄木鳥12:狄卡爾榮譽點數25點 (大學理工科系)張貼:2004-03-11 21:44:00:地點 台灣高雄 [回應上一篇] Quote: 在2003-10-21 18:10, 黃福坤 寫了: (若你是高中生)是否高中有一題當物體沿斜面恰好滑落下來我們繫上的物理實驗技職體系的摩擦系數實驗 就是利用[恰好滑落下來]的傾斜角 代入經驗式算出摩擦系數這角度是固定的 小於它的不可代 因為當角度不足時, 重力對物體在斜面上的水平分力將小於它與斜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 故沒有滑落下來的事件發生 也因此沒有所謂的[摩擦系數與角度有關] 這是簡單的邏輯推理 但也經常不容易弄懂[ 這篇文章被編輯過: 狄卡爾 在 2004-03-11 21:16 ]這段敘述能類推到圓球的滾動嗎?嗯~~狄卡爾 該是如此認為吧!!!摩擦系數與接觸面積無關 也與角度無關因此取一個與方塊同樣材質的圓球 摩擦系數的經驗式仍然適用雖然好像感覺上圓球的[摩擦系數會比較小] 但是若你把想像中的問題用經驗式量化 就不會有連續幾日來的疑惑(其實是你自己觀念不清)可能你聽完這些還是堅持自己錯誤的想法 也不覺得那些網頁內容的經驗式正確 但是基於[摩擦系數只與接觸面性質有關] 因此同樣材質的方塊與圓球 摩擦系數也會一樣 就好比[比熱]一樣 比熱不隨物質的形狀改變和那個平行四邊形的問題一樣 你還是到現在仍維持相同錯誤的思考模式 : [形狀若改變 一切物理量都要修正] 可是你想想這合理否?有時候按照錯誤的思考模式重復發表個人的看法 實質上也沒多大的意義 也不會進步[ 這篇文章被編輯過: 狄卡爾 在 2004-03-11 22:13 ]15:牛角尖榮譽點數58點 (大學理工科系)張貼:2004-03-11 23:08:00:地點 台灣台北 [回應上一篇] 因此取一個與方塊同樣材質的圓球 摩擦系數的經驗式仍然適用 雖然好像感覺上圓球的[摩擦系數會比較小] ........但是基於[摩擦系數只與接觸面性質有關] 因此同樣材質的方塊與圓球 摩擦系數也會一樣 就好比[比熱]一樣 比熱不隨物質的形狀改變......我們就 別隨意批評別人說些離題言語了. 只請教一下 狄卡爾. 請問: 根據你所提供的"實驗4摩擦系數的測定" 如果用相同材料, 一個作成圓球 ; 一個作成方塊 , 現在已經有儀器可以直接測量和該儀器間的交互作用力並直接傳到電腦中 將該儀器連接物體後開始逐漸增加作用力 (拉該儀器) 這樣就可以一個實驗同時量出最大靜摩擦和動摩擦 即使沒有類似的儀器 也可以用彈簧秤設計實驗達到相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