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組合體畫圖和看圖的方法宜採用什麼
形體分析法輔以面線分析法。組合體畫圖和看圖是指根據組合體的形狀,將其分解成若幹部分,弄清各部分的形狀和它們的相對位置及組合方式,分別畫出各部分的投影,常用的方法是形體分析法輔以面線分析法。
2. 如何教學生識讀組合體的三視圖
一、組合體的組合形式和形體分析法
1、組合體的組合形式
1.疊加型 由幾個簡單形體疊加而形成的組合體稱為疊加型組合體。
2.切割型 一個基本體被切去某些部分後形成的組合體稱為切割型組合體。
3.綜合型 即有「疊加」,又有「切割」而形成的組合體稱為綜合型組合體。它是組合體最常見的組合形式。
2、組合體表面連接關系
1.不平齊 兩形體表面不平齊時,兩表面投影的分界處應用粗實線隔開。
2.平齊 兩形體表面平齊時,構成一個完整的平面,畫圖時不可用線隔開。
3.相切 相切的兩個形體表面光滑連接,相切處無分界線,視圖上不應該畫線。
4.相交 兩形體表面相交時,相交處有分界線,視圖上應畫出表面交線的投影。
畫組合體三視圖時,只有通過形體分析,搞清各組成部分的組合形式及相鄰表面的連接關系,想像出物體的整體結構形狀,才能不多線、不漏線,按正確的作圖方法和步驟畫出組合體三視圖。
3、形體分析法
在對組合體畫圖、看圖及尺寸標注過程中,通常假想把組合體分解成若干個形體,搞清楚各形體的形狀、相對位置、組合形式及表面連接關系,這種分析的方法稱為形體分析法。這里所說的形體可以是一個基本體,也可以是一個基本體經過一定的切割,或者基本體的簡單組合,分解以後的各部分形體必須簡單明了。
圖6-1
如圖6-1所示的軸承座,可以想像分解成底座、圓筒、支承板、肋板四個形體。底座可以看成在一個四稜柱中切去一個四稜柱凹槽、兩個帶圓弧面的三稜柱及兩個圓柱體形成的。支承板與肋板放在底座的上面,圓筒放在支承板與肋板上面。這四個形體的左右對稱中心面重合,底座、支承板與圓筒的後面平齊,肋板在支承板
3. 怎樣識讀組合體三視圖
識讀組合體三視圖的方法主要分為兩種:形體分析法和面形分析法。
1. 形體分析法
該方法涉及將組合體的三視圖中顯現形狀特徵明顯的部分,按照線框劃分為若幹部分。接著,根據投影關系,在其餘視圖中尋找這些部分的對應投影,從而分析和想像出各部分的形狀及其相互位置關系,最終綜合這些信息來想像出組合體的整體形狀。讀圖的步驟包括:
- 劃分線框,分析各個形體;
- 對照投影,想像各部分的形狀;
- 綜合各部分,構建整體形狀。
例如,閱讀軸承座的視圖時,首先將主視圖中的明顯特徵部分編號為1'、2'、3'、4',然後在俯視圖中找到對應的線框1、2、3、4。通過比較這些線框在兩個視圖中的位置,分別想像出四部分的形狀。根據視圖中的投影關系,可以確定一、二、三部分位於四部分上方,其中一部分在左側,另一部分在右側,第三部分位於中間。將這些部分按照位置關系組合起來,就能想像出軸承座的立體形狀。
2. 面形分析法
這種方法基於點、線、面的投影規律,對不完整的基本體投影中的線條和線框的含義、形狀及其相對空間位置進行分析,以理解視圖內容。看圖的步驟包括:
- 觀察視圖,想像基本體的形狀;
- 審視視圖中的斜線、線框、缺口等在另外兩視圖中的對應投影,推斷切割方法和位置;
- 綜合這些信息,想像出立體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