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易孔明燈的製作方法
孔明燈是中國自古以來許願和美好的象徵,但是孔明自己怎麼製作很多朋友不是很了解,下面來為大家介紹如何製作孔明燈。
方法/步驟
1.准備四根吸管,把吸管兩兩連接。
市場上的孔明燈的結構可分為主體、底圈和燃料三部份,主體大都採用安全阻燃棉紙或加厚阻燃拷貝紙糊成燈罩,普通紙張因為燃點低,不耐高溫,所以市場售賣的孔明燈大多都是添加了阻燃劑的安全阻燃紙,底部的支架則以竹削成的篦和鐵絲組成(部分出口國外的外貿貨使用的是竹條和高檔防火棉線製作的底圈),超大號的孔明燈底圈大多採用玻璃鋼桿和包塑鐵絲作為主要製作材料,孔明燈的燃料也區分多種,最常見的是白色小蠟塊燃料,主要成分是石棉和蠟油,稍微高檔些的孔明燈燃料一般是紙板和棉布專門定製的棉布燃料,火力更大。孔明燈可大可小,一般為橢圓形,愛心形,圓柱體或長方體形狀
㈡ 如何製作孔明燈的簡單方法
簡易孔明燈的具體做法如下:
工具和材料:塑料袋、吸管、打火機、蠟燭。
1、准備四根吸管,把吸管兩兩連接。
孔明燈,又叫天燈,俗稱許願燈、祈天燈,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手工藝品。
孔明燈在古代,多做軍事用途。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願,象徵豐收成功,幸福每一年。
孔明燈一般在元宵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施放。
孔明燈的飄移方向人無法控制,只能「聽天由命」。升空後一旦風力、方向不穩或燃放不當,孔明燈將直接威脅飛機、高壓供電設備、通信設施、山林以及各類建築安全,對地面防火安全危害極大。
淵源
相傳五代(公元907~960)時,有一個莘七娘,隨丈夫在福建打仗時,她曾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做成大燈,底盤上放置燃燒著的松脂,燈就靠熱空氣飛上天空,用作軍事聯絡信號。這種松脂燈,在四川稱孔明燈。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亮 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另一種說法是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亮所發明。當年諸葛亮被司馬懿圍困在平陽,全軍上下束手無策,諸葛亮想出一條妙計,明算準風向,命人拿來白紙千張,糊成無數個燈籠;
再利用煙霧向上的引力帶著它們升空,一個個小小的燈籠升起,營內的士兵高呼著:「諸葛先生坐著天燈突圍啦!」。
司馬懿竟然信以為真,帶兵向天燈的方向追趕,諸葛亮得以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
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願,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