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測量方法技術的起源

測量方法技術的起源

發布時間:2025-02-04 19:18:49

① 古代是用什麼東西計量長度

1、布手知尺

《孔子家語》:「布手知尺、布指知寸,舒肘知尋,斯不遠之則也。」大意是:中指節上一橫紋,叫一 寸;拇指同中指一叉相距為一尺;兩臂伸長,叫一尋。

咱們的祖先首先拿什麼東西測量呢?最直接、簡單、粗暴的辦法——人的身體。不過「布手知尺」限於男子,女子的手小怎麼辦呢?古代人管女人拇指指尖到食指指尖的長度為「咫尺」。

2、舉足為跬

先秦時商鞅規定「舉足為跬,倍跬為步」,即單腳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賣出為「步」。跬是早期社會中,土地面積測量的最小單位。秦代曾規定「六尺為步」相當於現在的1.4米。商鞅說,舉足為跬,倍跬為步。也就是單腳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邁出為步。

3、掬手成升

掬手成升,也是用手來測量。兩手合盛就是掬,一隻手盛的就是「溢」。人們採用「掬手成升」的原始計量方法使生活中的商品交易等變得有據可依。《小爾雅·廣量》曰,「掬四渭之豆」,即4掬=1豆;《左傳·昭公三年》說,「四升為豆」,即4升=1豆。

我國度量衡歷史悠久。據古書記載:自夏代以來,不僅有了度量衡器具,而且還建立了度量衡制度。春秋戰國時期,度量衡單位制度混亂。

(1)測量方法技術的起源擴展閱讀

古代是用計量長度即古代的容量、長度或者重量單位等。常見容量單位有石、豆和斛;常見重量單位有石、鈞;常見長度單位有:跬、仞、舍和尋。

1、跬:長度單位,半步為跬。

2、仞:長度單位,古代以七尺或者八尺為一仞。

3、舍:長度單位,古代行軍時以三十里為一舍。

4、尋: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古代容量單位:

1、石:古代的容量或者重量單位。十斗為一石,一百二十斤為一石。

2、豆:容量單位。

3、斛:容量單位,五斗為一斛。

4、鈞: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

② 古代測量長度和時間的方法

世界各地都不大一樣的,有些國家或是地區是由統治者決定 由什麼做為基準測量長度,比如統治者的手臂長度為基準,中國在秦始皇帝時統一了度量衡,法國在18世紀左右以通過巴黎的子午線的四千萬分之一做為基準米,從那以後全世界開始認同了.
時間從最初時看太陽升落到立桿見影,到後來的日晷,,線香和沙漏到鍾表的發明,

閱讀全文

與測量方法技術的起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焦油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289
草酸用什麼方法能夠去掉 瀏覽:224
紅參原液的使用方法 瀏覽:1002
用電腦鍵盤關機操作方法 瀏覽:741
牛皮癬運動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503
噴霧香水使用方法 瀏覽:682
戒除美沙酮的最佳方法 瀏覽:12
大池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507
測量方法技術的起源 瀏覽:363
崗位分析方法的選擇依據是 瀏覽:983
食用鑄鐵消除內應力最好的方法 瀏覽:517
測量透鏡焦距的方法哪個好 瀏覽:194
3x97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557
益節美國氨糖食用方法 瀏覽:561
飛利浦溫奶器使用方法 瀏覽:925
FDMS顆粒物測量方法 瀏覽:777
2015新君威後備箱進水解決方法 瀏覽:931
北京標桿企業調研方法有哪些 瀏覽:115
鉛筆生活技巧和方法 瀏覽:539
煙氣控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