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楷書橫的寫法
楷書技法 橫的寫法
一個筆畫的書寫都有以下幾個步驟:起筆、行筆、收筆。橫畫也不例外,由於起筆的方式不同,又有圓筆和方筆之分。
一、圓筆橫的寫法
以顏真卿《勤禮碑》和柳公權《玄秘塔碑中的「三」字為例,它們的上橫部是典型的圓筆橫畫。它的書寫方法如下:
① 向右上逆鋒起筆;② 提筆圓轉;③ 中鋒向右行筆;④ 提筆圓轉;⑤ 回鋒收筆。
為什麼要逆鋒起筆且要回鋒收筆?寫橫畫中鋒運筆不逆鋒起筆和回鋒收筆兩頭是尖的,古人將它稱為「棗核」。不完美、不含蓄。
圓頭橫如果沒有①後兩步,就難成其為「圓頭」。
然而,僅有①、②和行筆③就將毛筆直接提起離開紙面,就會出現有些地方有墨。有些地方沒有墨的「折木」的現象。「折木」是橫畫的病筆。④、⑤收筆的目的是為了將「折木」部分填滿寫實,而不是為了收筆而收筆。
初學者在寫圓筆橫畫時,即使按上述步驟寫,還是難寫出像字帖上那樣的橫畫來,往往在橫畫的兩頭出現如啞鈴一般的大墨團。造成這一弊病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 對元書紙的吸水性能掌握不夠,筆上的墨蘸得太多、太飽,一下筆,墨就漲出來了,形成大墨團。
(2) 書寫速度太慢,加上起筆和收筆的地方都有逆鋒、回鋒的往復動作。
(3) 有的家長、老師要求孩子練字起筆時將筆在紙上頓幾下,到收筆時再將筆頓幾下。只知道起收筆的動作,不知道起收筆的目的,頓出了兩個大疙瘩來。
(4) 起筆逆鋒或收筆回鋒時幅度過大,按筆過重,甚至將筆肚子也當作筆鋒逆進去了,這樣在起筆、收筆時將筆轉一大圈子,當然會在筆畫的兩頭大出許多來。其實,所謂逆鋒、回鋒的「鋒」,是筆尖上的那麼一丁點的地方。逆鋒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在筆畫外有尖鋒的外露,因此,逆鋒和回鋒的動作要小,速度要快。
(5) 有一個很關鍵的步驟——「提筆」,被忽略了,特別在最後的④⑤要提筆、圓轉、收筆。如果沒有提筆,筆仍處於下按下的狀態就回轉、收筆,必然會出現大墨團。
二、方筆橫的寫法
以柳體「一」字和顏體「五』字為例。它們是典型的方筆橫畫。書寫的方法如下:
① 切筆直下;② 提筆;③ 折鋒後中鋒行筆;④ 向右上提筆;⑤ 頓筆;⑥ 提筆、圓轉收筆。
切筆直下,就是起筆時直接下筆,沒有逆鋒的動作,應該說方筆的稜角處就是露鋒的一種表現。切筆就是把筆鋒直接切入,古人稱之為「欲橫先堅」。
這時實際上筆毫是倒下去的,筆鋒在上,筆肚子在下,如果直接右行寫橫畫,勢必出現偏鋒,所以緊接著就是提筆②,這個在切筆直下處原地提筆十分重要,它是使筆毫轉變成中鋒運筆的關鍵。這一點,明代的董其昌早已在他的書論中闡明:「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千古不傳語。」發筆處就是起筆的地方,就要把筆提起來;「不使其自堰」,就是不讓它偏鋒運筆。因此可以說「提筆」是下一步運筆的關鍵,也是中鋒運筆的前提,提筆以後是折鋒右行。所謂折鋒,是指筆鋒毫面的折換。譬如切筆直下是用「南面」的筆毫,提筆折鋒後用」東面」的筆毫中鋒書寫橫畫。折鋒也是轉換成中鋒運筆的一種手段,古稱為「翻折」。
初學提筆折鋒有一定的難度,要求筆挺起來的程度恰到好處。提不到位,筆鋒仍處於偏鋒狀態;提過了頭,又會出現起筆切下的墨痕大、中鋒行筆的筆道細,被稱之為「釘頭」的病筆;提筆不夠或不提筆,橫畫的上方露出直下起筆的鋒尖,是古人稱之為「喙」(hui如鳥的嘴巴)的病筆。古代書法家要求寫毛筆字橫畫要「左去喙,右去吻」,說的就是要藏鋒起筆,去除如鳥嘴一樣的「喙」;收筆提筆藏鋒,去掉如嘴巴一樣的或「折木」等缺陷的「吻」。
橫畫除了方筆、圓筆之外還有一種,起筆不是切筆直下而是逆鋒,屬於逆鋒起筆的方筆。其書寫方法是在方筆切筆直下起筆之前加進逆鋒起筆即可,這里不另贅述。
方筆、圓筆的起筆方法是各種書體和各種筆畫的基本運筆方法之一。康有為稱:「書法之妙,全在運筆。該舉其要,盡於方圓。」可見方筆、圓筆的重要。我們將楷書根畫的方筆、圓筆寫熟練了,其他筆畫的方圓寫法無不相類,也很容易過關。此關一過,以後不論寫
行書還是草書,其方筆、圓筆也都以此法人手,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要先學楷書的緣故之一。
三、橫的主次及態勢
橫畫有主筆、次筆的區分。如「三」字和「五」字的底橫均為主筆,其他的橫畫為次筆。我們將這兩個字的橫畫主筆和次筆作一比較就會發現:主筆長、次筆短,主筆重輕起伏大。次筆變化小,尤其是起筆、收筆,主筆強調,次筆馬虎。譬如,主筆橫畫的收筆,與次筆相比多一頓筆的動作。
橫畫除了有主次之分外,還有態勢的變化。它不是平直如尺,而是有一定的斜勢和俯仰的態勢變化。不同的字和不同位置的橫畫其態勢也各不相同,因字而異,不可生搬硬套,須掌握其一般的規律。
(一)橫的斜勢
橫畫是有一定斜勢的。如果每橫都平直無變化,那麼這個字必然僵硬死板,缺乏生氣。因此,顏真卿、柳公權及歷代眾多楷書大家的作品中的根畫都有一定的斜勢。一般橫畫的斜勢都是以左低右高的形式出現。這與從古到今強調寫毛筆字要用右手執筆有關。因為以右手手腕為圓心、以手掌為半徑寫一橫畫,必然會出現左低右高的現象,並形成帶有一定弧度偏勢的橫畫。因此,這一橫畫的態勢是自然的,是右手握筆的必然結果。
一般楷書橫畫的傾斜度往往與水平線呈5度左右的夾角。正因為這左低右高的斜勢,使字體形成略微左傾的態勢,從而產生一些動感。
(二)橫的俯勢
以柳體「三」字的底橫為例,橫呈中間拱、兩頭低的態勢,叫俯勢,也叫「覆勢」。「覆」,底朝天往下蓋的意思。也就是說,其態勢像是一隻底朝天的盤子。如果在「三」字下橫底部畫一直線,就會發現橫的兩端基本呈水平狀態。這就告訴我們『三」字下橫雖有斜勢,且中拱,但支撐點仍然是很平穩的。
(三)橫畫的仰勢
與俯勢相反的是仰勢。柳體「三』字的上橫就是仰勢。它的中間呈微微的凹陷狀,好像一隻能承接雨露的淺盆。柳體字在一個字里如果出現兩個以上的橫畫時,往往仰勢的橫畫在這個字的上方,平勢的橫畫在中間,俯勢的橫畫在下面或底部,但主筆根畫一般均為俯勢。顏體橫畫也有此特性,不過不若柳體那麼明顯,相對而言,顏體橫畫趨於平緩。
根畫的俯仰之勢是否有一定的規律,能否任意擺布呢?這恐怕跟字形的安穩與美觀、合理有一定的關系。譬如同樣寫一個「二」字,它的兩個橫畫的俯仰可有四組變化:
(1)上仰下仰。兩個橫畫均為仰勢,下底呈圓弧狀態,如不倒翁一般。使人覺得這個字很容易搖晃。不穩定。
(2)上俯下俯。兩個橫畫均為俯勢,重心是平穩了,但兩個橫畫同向平行的弧形態勢,給人以重復雷同的感覺,不夠完美。
(3)上俯下仰。上橫是俯勢,下橫是仰勢,重心不穩。
(4)上仰下俯。上橫仰勢,下橫俯勢,這一組應該說是最合理的搭配。這種組合既能重心平穩,又有勢態的變化,既安穩又美觀,故成為歷代書家經常採用的態勢,也是橫畫俯仰規律的體現。
四、橫的病筆及其糾正方法
(一)柴擔
「柴擔」是指俯勢橫畫寫得過於彎曲,如挑擔時的扁擔——兩頭抵、中間拱。
形成原因:俯勢橫畫的弧度是很小的,如果起伏過大,走勢不是直線而是弧線,必然顯得軟弱無力。
糾正方法:將所寫的病筆橫畫與字帖上的橫畫仔細加以對照,減小弧度起伏。具體一點說,假設橫畫的起筆到落筆有一根中心線的話,俯勢弧度的筆畫下邊不能離開中心線,保持平穩。橫要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平中要有態勢變化,沒有一定幅度的變化,就缺少果敢的力度。
(二)骨節
「骨節」是指橫畫起筆、收筆處粗壯如肉骨頭。其形成原因及糾正方法.請見圓筆橫的寫法。
(三)折木
「折木」是指橫畫收筆處呈折斷的木片狀。
形成原因:收筆時,缺少提筆回鋒的運作。
糾正方法:注意在收筆前提筆、圓轉並回鋒,參見圓筆橫的寫法。
(四)鳥喙
「鳥喙」指橫的起筆處呈上翹的鳥嘴狀。形成原因及糾正方法,請見方筆橫的寫法。
(五)釘頭
「釘頭」指橫的起筆呈釘頭狀。形成原因及糾正方法,請見方筆橫的寫法。
(六)蜂腰
「蜂腰」指橫畫的中間部分太細,如蜜蜂的腰那樣。
形成原因:寫橫畫行筆到中段時提筆太高,即提筆幅度過大,使筆畫過細。
糾正方法:寫橫畫到中間行筆時稍作提筆,但要注意適度。
(七)運算元
「運算元」是古代計數用的籌碼,這里指方筆橫畫過於方整刻板,如僵死的竹片、木塊一樣,缺少變化。
形成原因:運筆沒有提拔起伏,一味地平移。
糾正方法:加強起筆、收筆和提按的起伏動作及斜勢,使其富有變化。
2. 書法中短橫的寫法
很多人練字都從橫入手,今天就通過圖例來詳細講解「橫」的寫法。
首先看「長橫」
寫「長橫」要注意兩點,一是左低右高,不能寫成水平;二是左右兩端的面是要平的,寫的時候要掌握筆的運行軌跡,可以分解成4個步驟,如下圖:
第一:頓筆
第二:斜向上橫過去
第三:頓下來
第四:原路返回
這是比較完整的寫法,下面看具體書寫。
起筆的時候,左端這個面應該像刀切過一樣,比較平整,在毛筆書法裡面這個叫做「殺紙」,就像用鋒利的刀把紙切割下去的感覺。
在具體書寫過程中,可以有適當的書寫變化,直接起筆,輕到重,按下來,收筆,同樣是左低右高。
還有一個是提高書寫效率的寫法,也是比較難的寫法。就是上面的第三步頓筆和第四步原路返回合並成一步直接往下提。
說完「長橫」再說「短橫」,短橫形狀有點類似於撇的形狀,由輕到重、原路返回,兩個動作就可以完成。
書寫的時候,寫到最後一定要原路來回,避免缺口,這樣看起來就比較圓潤。
最後再講解下短橫和長橫結合的字,以「三」為例。
同樣是橫,要講究變化。
有頓筆的起筆,有尖的起筆,一個字頓筆太多會顯得厚重、死板,而且都是頓筆也會影響書寫速度。
所以我們既要學會頓筆起筆,也要學會直接起筆、尖的起筆。對於收筆,既要學會原路返回
也要學會直接提起來的收筆。
關於「橫」的寫法今天就講到這,方法很重要,平時勤加練習也很重要哦!
3. 一橫的寫法
一橫的寫法如下:
在漢字書寫中,一橫是基礎筆畫之一,其寫法相對簡單。
一橫的寫法步驟
1. 起始位置:從上方垂直下筆,注意力度均勻。
2. 延伸過程:保持水平方向,平穩延伸線條。
3. 收筆位置:線條終止時,自然停筆,不宜出現斷裂或彎曲。
具體解釋
1. 起始動作:在書寫一橫時,首先要確保筆鋒垂直向下,並且接觸紙面時要控制好力度,不可過重或過輕。
2. 橫線的穩定性:在橫線書寫過程中,要始終保持筆直的線條,避免線條彎曲或抖動。這需要練習者具備一定的手穩功夫和對線條的控制能力。
3. 收筆技巧:一橫的收筆同樣重要,收筆時要自然停筆,不能匆忙或強行終止,以免影響整體美觀。
注意事項
* 在書寫時,要注意與其他筆畫搭配的協調性,一橫的長度、傾斜角度等都需要根據具體的字型和結構來調整。
* 初學者可以通過使用字帖或描紅本進行練習,逐漸掌握一橫的寫法及其在實際應用中的變化。
* 持之以恆的練習是提高一橫書寫質量的關鍵,只有不斷練習,才能真正掌握其技巧。
總的來說,一橫的寫法雖然簡單,但要寫好卻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練習。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實踐,可以逐漸掌握其要領,提高漢字書寫的整體水平。
4. 毛筆字的橫怎麼寫
對於毛筆初學者而言,初學毛筆書法,不僅要使用合適的書寫工具,還要掌握正確
毛筆執筆方法。寫毛筆字,使用五指執筆法,要做到指實、掌虛、掌豎、腕平、管直。
指實掌虛,掌心空虛,靈活運動筆有長短鋒。
指實,就是手指執筆要有力量,著實執住筆管,指尖用力控制筆管。外側四指相互靠攏,骨節向外,密實而不鬆散。指實,才能做到「毫無虛發,墨無旁溢,力聚管心,執筆穩定」。
掌虛,就是執筆時掌心要虛空,無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貼到掌心,好像手心裡握著一個雞蛋。大拇指和食指間的虎口要張開大些。
執筆的步驟:
1、自然伸出手掌,大拇指向上。
2、將無名指和小指稍加彎曲,手掌要平。
3、將毛筆放在中指和無名指之間。
4、大拇指按在中指與食指之間,向上為佳。
寫橫畫的步驟:
1、提筆,提筆要輕,以斜勢(45°)下筆,要求下筆要輕,角度要斜。
2、頓筆,將毛筆按下去。側鋒帶筆形成平行四邊形塊面。
3、行筆,向右行筆。筆鋒不須提起,接著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時針轉動筆桿。
4、提筆,行筆到格子四分之三的時候向上反彈提筆。注意是稍提,一點點即可。
5、收筆,筆鋒上挑,在「挑」之後折筆(方向與起筆點的方向保持平行)向右下形成方角,最後圓轉形成圓弧收筆,手腕帶動毛筆,使筆鋒輕松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