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頸椎cobb角測量方法

頸椎cobb角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4-09-06 23:38:05

怎麼簡單的測量腰椎曲度

常用的脊柱測量方法及其臨床意義
頸椎曲度測量

1

三種方法常用來測量頸椎曲度:Cobb角、Jackson生理應力曲線、Harrison後切線法。其中Harrison法測得數值較為准確,但目前臨床仍最常用Cobb法評估頸椎曲度,因其較易操作,且組內、組間可靠性均較好。據報道,通過C1測得Cobb角角度較大,而通過C2測得頸椎前曲角度較小。

各學者對於頸椎前凸曲度的正常值的報道各有不同,Grob等認為C2-C7生理曲度為24°,Hardacker等認為正常范圍在10 °-34 ° ,目前大多數文獻公認的曲度正常值為21 ° - 22 ° 。

椎體Borden式測量法:C2後上角與C7後下角連線,頸椎各椎體後緣畫連線,兩線最寬處垂直距離。正常值為12±5mm。
頸椎退行性變時,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甚至出現反弓,患者提早發生頸椎骨質增生、椎間隙狹窄及椎體旋轉等表現。
Mc Aviney等發現頸曲小於20 °或頸曲達到31 ° - 40 °與頸痛有密切聯系。

對於頸椎OPLL的患者,K線可以作為術式選擇的一項依據:當後縱韌帶骨化灶沒有超過K線,為K線陽性,此時可考慮頸椎後路手術;反之為K線陰性,此時為頸椎後路手術的禁忌症。

K線是頸椎側位片上連接頸2與頸7椎管中點的直線

脊柱不穩

2

枕頸不穩

寰樞椎不穩
側位片示寰齒間隙增寬

寰樞椎不穩
張口位片示齒突雙側間隙寬度不對稱

下頸椎不穩

腰椎不穩

Panjabis法測量腰椎不穩:
A 動力位片上位椎體後緣移位角度;
B 椎體前移位>4.5mm;
C、D 關節突接觸面<50%;
E 棘突間隙增寬;
F 棘突旋轉;
G CT示一側關節間隙後緣張開。

Hanley法:前屈-後伸位X光片示椎體移位>4mm或角度變化>10 °即可診斷腰椎節段性不穩。

椎管狹窄

3

頸椎管狹窄:構成頸椎管各解剖結構因發育性或退變等因素造成一個或多個平面管腔狹窄,導致脊髓血液循環障礙、脊髓及神經根壓迫症狀者為頸椎管狹窄症。
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症
退變性頸椎管狹窄症
醫源性頸椎管狹窄症
其他病變和創傷

椎管矢狀徑為椎體後緣至棘突基底線的最短距離,凡矢狀徑絕對值<12mm屬頸椎管狹窄,絕對值<10mm屬絕對椎管狹窄。

採用Pavlov比值表示更為准確:Pavlov ratio = b / a當比值<0.75則可以診斷頸椎管狹窄。
a.椎體矢狀徑b.椎管矢狀徑c.棘突基底連線

腰椎管狹窄症指各種原因引起的骨質增生和纖維組織增生肥厚,導致椎管或神經根管內徑較正常狹窄,並產生刺激和壓迫脊神經根或馬尾神經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狀。
中央型椎管狹窄:一般橫徑<18mm、矢狀徑<13mm 診斷椎管狹窄,其中10-12mm為相對狹窄,10mm以下為絕對狹窄。
神經根管狹窄。
側隱窩狹窄:側隱窩前後徑5mm以上為正常,3mm以下為狹窄。

比值在1:4.5以上為中央椎管狹窄。
此法不受X光片放大率影響,但存在假陽性率高的弊端。

腰椎神經根管是指神經根自硬脊膜發出,斜向外下,直至出椎間孔外口所路經的管道,但這一概念只適用於腰4、腰5、骶1神經根。
分為:入口區、中間區(真骨性區)、出口區。

腰椎滑脫

4

影像表現:

1、正位片(不易顯示峽部病變):

椎板外測端呈斷肩樣改變;

椎板外側上下緣顯示邊緣硬化的新月狀凹陷;

椎弓根區密度不均,結構紊亂或有破碎;

或見椎體旋轉。

2、側位片:

椎弓根後下方細長或見透明裂隙,關節突間常見硬化徵象;

上位病變椎體出現滑移;

椎間隙狹窄,前後比例異常;

可對滑脫程度進行測量。

滑脫程度的測量:

A Meyerdin分度:5度、B 滑脫百分率= X/X`*100%

C 滑脫角、D 骶骨傾斜角

E 骶骨水平角、F 腰椎指數= Y/Y

腰椎前凸角和腰骶角

斜位片、 可顯示峽部崩裂情況

脊柱側彎

5

SVA:矢狀面垂直軸
sagittal vertical axis

Nash-Moe椎體旋轉度測量法

發育成熟度鑒定:第二性徵、骨齡、Risser征

基本概念

主側彎:是最早出現的彎曲,也是最大的結構性彎曲,柔軟性和可矯正性差。
次側彎:又稱代償性側彎或繼發性側彎,彈性較主側彎好,可以是結構性或非結構性。
端椎(EV):脊柱側彎的彎曲中最頭端和最尾端的椎體。
頂椎(AV):彎曲中畸形最嚴重、偏離骶骨中心垂線最遠的椎體或椎間隙。
中間椎(IV):頂椎與端椎之間的椎體,一般為頂椎上方或下方第1或第2椎體。
中立椎(NV):全脊柱站立正位像上無旋轉且保持中立的椎體。
穩定椎(SV):骨盆水平後,骶骨中心垂線

② 脊柱側彎的問題!!

缺陷已經形成,你要有個正確的態度去對待。是因為一點挫折放棄美好的生活,還是坦然面對、積極的態度面對。要是實在解不開這個疙瘩手術治療。個人感覺也是沒必要。僅供參考!!!

③ 股骨頸仰卧水平側位投照方法

在骨科閱片中,我們經常會利用一些角度的准確測量,來評估病情明確診斷,這對治療方案、手術方式、固定方式的選擇和治療效果的評價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脊柱的主要角度測量

1、頸椎測量角度、脊柱測量角度;

2、cobb角;

3、腰骶角;

4、腰椎滑脫角;

5、骶骨傾斜角;

6、骨盆入射角等。

A、正常 B、側彎

沿第7椎下緣至第1肋弓作AB連線,經第7椎棘突作CD垂線並與AB線成90°角,然後取上部頸椎C3、C4側突分別作EFGH點。

A、正常ECD角=FCD角約10°,GCD角=HCD角約15°。

B、ECD角12°減去10°,側彎為2°,GCD角18°減去15°,側彎3°。

A圖顯示的是頸椎前傾角測量方法:CD線為正常椎曲的矢面中軸線,即第1頸椎棘突基底線至第7頸椎後下緣連線。AB線是寰椎前緣至第7頸椎前下緣連線AB線與CD線平行,EF分別為椎體的後上角和前下線,EF線延長與CD線交角為前傾角。

正常E2(C2)約60°、E3(C3)約45°、E4(C4)約45°、E5(C5)約35°、E6(C6)約35°。

B圖示:C3、4、5、6前傾角加大,分別為60°、47°、44°、38°,示椎曲加大。

C圖顯示的是後傾斜角測量法

AB線同圖A、E為反弓椎體後上角,AB線與EB線交角為後傾角,示椎曲消失且反弓成角。

環樞關節正常解剖關系:

1、S1、S2、S3三線應平行,S1-2左右間距應當向等;齒突中軸線(S3)應與環椎中軸線重合

2、S3線應與環底線(S4)垂直

3、外傾角約為20度(如圖)

4、齒位干聘枕線以下,超過以上7mm可診斷為顱底凹陷症

5、齒突前緣與環椎前弓後緣關節間隙應小於2mm

(備註:齶枕線亦稱錢氏線(Chamberlain』sline),即頭顱側位片上由硬齶後緣向枕大孔後上緣作一連線,即為錢氏線正常人齒狀突在此線的3mm以下,若超過此限,即為顱底凹陷症。)

准確測量頸椎曲度對手術方式的測定和術後療效的評價至關重要

④ 脊柱側彎測量方法及判斷方法

給患者拍站立位的脊柱全長X線片,包含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全部范圍,站立位拍攝才能真實反映患者脊柱側彎的真實情況。
在片子上找到側彎的節段,找到屬於此彎的最後一個椎體,在最上椎體的上緣,最下椎體下緣分別劃平行線,夾角即是Cobb角。
脊柱側彎可以用度數來分級:10 - 20度為輕度側彎;20 ~-40度為中度側彎;40度以上為重度側彎。

⑤ 脊柱側彎的確診方法

確診脊柱側彎的最常用方法是X光片檢查。患者一定要到三級甲等醫院去拍攝正規脊柱正側位片,全脊柱包含了頸椎、胸椎、腰椎及骨盆,一次成像一張X光片,通過這張片子可以診斷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確診還需要醫生進行角度測量,臨床上用的最多是Cobb角測量方法。發生脊柱側彎,測量角度後,如果Cobb大於10度,基本上可以確診是脊柱側彎。根據角度大小,還會進一步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比如輕型10-20度患者,隨訪即可。如果是20-40度,根據小孩或者患者目前發病年齡,是否處於生長發育期,可能還需要持續治療。如果40-50度,甚至大於50度,到60-70度,這時候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閱讀全文

與頸椎cobb角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翻毛鞋面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127
小米的照片隱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61
小米5s有nfc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6
如何選購老班章保存方法 瀏覽:468
貼磚神器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991
手機特效牛奶製作方法 瀏覽:813
教學方法學生的感受 瀏覽:259
土壤污染解決方法 瀏覽:251
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 瀏覽:423
廣東辣條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47
不銹鋼天花的安裝方法 瀏覽:265
屋內潮濕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瀏覽:277
治療被嚇到了的方法 瀏覽:510
全民練兵訓練方法 瀏覽:34
長袖衣服做布袋簡單方法 瀏覽:89
神經與微血管緊密關系治療方法 瀏覽:357
如何正確去黑頭這個方法簡單有效 瀏覽:277
公共調查研究的常用方法有 瀏覽:833
手機觸屏使用方法 瀏覽:732
研究管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