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極限法測定幾種頻率的聽覺閾限
感覺閾限(sensory threshold),又稱閾限,是傳統心理物理學的核心概念。閾限可以分為兩種:一為絕對閾限(absolute threshold),通常簡寫為RL(德語Reiz Limen),指剛好能夠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其操作定義設定為:有50%的實驗次數能引起反應的刺激值;二為差別閾限(difference threshold),通常簡寫為DL(德語Differenz Limen),指剛好能引起差異感受的刺激變化量,其差別閾限定義為有50%的實驗次數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兩個刺激強度之差。正是基於上述操作定義,費希納設計了三種測量感覺閾限的方法——極限法、恆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誤法。這些方法後來被統稱為傳統心理物理法。
本實驗採用極限法測量幾種頻率的聽覺閾限。極限法是一種測定閾限的直接方法,又稱最小變化法、最小可覺刺激或差別法。其特點是刺激按「漸增」和「漸減」兩個序列交替變化組成,且每次變化的數量是相等的。每一個序列的刺激強度包括足夠大的范圍,能夠確定從一類反應的瞬間轉換點或閾限的位置。因為極限法刺激的兩個系列被試預先知道,他也知道每次都有一定強度的刺激出現,因此極限法便易產生兩種誤差:一種是在漸增序列中提前報告「有」和在漸減序列中提前報告「無」的期望誤差;另一種是在漸減序列中堅持報告「有」和在漸增序列中堅持報告「無」的習慣誤差。漸增序列和漸減序列相互交替出現,在確定閾限時,求各次結果均值的方法就是為了平衡這一系統誤差(一般稱作「常誤」)。因為極限法的刺激系列反復出現,被試很快就會了解刺激范圍,為了克服定勢的影響,兩個系列的起始點不要相同,要經常無規則的變化才行。為了檢查被試是否有期望或習慣誤差,↑和↓的操作順序還要作適當的安排。因為在多次測量的過程中,往往會受練習或疲勞的影響而產生不一致的情況。要檢查↑和↓所測結果是否有差別,就要使兩者受練習或疲勞的影響程度相等,也就是使兩者在測定順序上機會均等(假設練習或疲勞的作用隨測定次數增多而等速變化)。
聲音響度與聲波的振幅相對應,音高則是與聲音的頻率相對應的。但是這種對應關系並不是簡單的直線性的。對不同頻率的純音進行聽覺閾限的測定,可以揭示這種對應關系,而且也是一切與聽覺有關的研究的基礎工作之一。同時,這種工作對於通訊器材的設計、醫用測聽器的校準和聾症的診斷等有很大的助益。
本實驗的目的在於:1.熟悉極限法的應用2.初步了解純音聽覺閾限與不同頻率的關系
㈡ 實驗 傳統的閾限理論與信號檢測論兩者在測定閾限的方法上有什麼不同
根本就在兩個層面上打個比方吧 我覺得傳統閾限法就像行為主義 完全看到的是外部的表現而信號檢測論就像是認知主義 其意義在於探究個體的內在標准
㈢ 心理學里的閾下、閾限,各是什麼意思
閾下知覺(subliminal perception)低於閾限的刺激所引起的行為反應。作用於各種感受器的適宜刺激,必須達到一定的強度才能引起感受。那種剛剛引起感受的最小刺激量,稱為絕對感覺閾限。低於絕對閾限的刺激,雖我們感覺不到,但卻能引起一定的生理效應。
閾限(sensory threshold),亦稱「感覺閾限」。感受性衡量指標。感覺器官感知范圍的臨界點的刺激強度。包括感官能感知的刺激強度和兩個刺激間的最小差異,即絕對感覺閾限和差別感覺閾限。由刺激系列和反應系列的差異引起。在自然和社會環境中,各種物理、化學刺激作用於人的感官引起相應的感覺變化。每種刺激若按能量的大小排列,可組成一個刺激系列。其范圍可從零開始一直延伸到無窮大。
(3)傳統的閾限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閾限分類
絕對閾限(絕對感覺閾限):指的是剛剛引起有機體感覺的最小刺激量,「剛剛感覺到」意味著這種感覺量正處在「感覺到」與「感覺到」的過渡地帶,而且在從「感覺不到」到「感覺到」的轉折點上。
差別閾限(差別感覺閾限):指的能引起有機體對兩種刺激量差異所能感覺出來的最小刺激量。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之間的最小強度差叫作差別閾限又稱為最小可覺差(J.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