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病理學知識點歸納
病理學(pathology)是一門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醫學基礎學科,揭示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改變和轉歸。
一、病理學的內容和任務
病理學教學內容分為總論和各論兩部分。
總論主要是研究和闡明存在於各種疾病的共同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及轉歸等發生、發展規律,屬普通病理學(general pathology),包括組織的損傷和修復、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炎症和腫瘤等章節。
各論是研究和闡明各系統(器官)的每種疾病病因、發病機制及病變發生、發展的特殊規律,屬系統病理學(systemic pathology),包括心血管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淋巴造血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生殖系統和乳腺疾病及傳染病等。
二、病理學在醫學中的地位
病理學需以基礎醫學中的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和免疫學等為學習的基礎,同時又為臨床醫學提供學習疾病的必要理論。因此,病理學在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起著十分重要的橋梁作用。
三、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人體病理學研究方法
1、屍體剖驗(autopsy):簡稱屍檢,即對死亡者的遺體進行病理剖驗,是病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2、活體組織檢查(biopsy):簡稱活檢,即用局部切取、鉗取、細針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術方法,從患者活體獲取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活檢是目前研究和診斷疾病廣為採用的方法,特別是對腫瘤良、惡性的診斷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細胞學檢查(cytology):是通過採集病變處脫落的細胞,塗片染色後進行觀察。
(二)實驗病理學研究方法
1、動物實驗:運用動物實驗的方法,可以在適宜動物身上復制出某些人類疾病的模型,並通過疾病復制過程可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學、發病學、病理改變及疾病的轉歸。
2、組織培養和細胞培養:將某種組織或單細胞用適宜的培養基在體外培養,可以研究在各種病因作用下細胞、組織病變的發生和發展。
四、病理學觀察方法和新技術的應用
1、大體觀察:運用肉眼或輔以放大鏡、量尺、和磅秤等工具對大體標本及其病變性狀(外形、大小、重量、色澤、質地、表面及切面形態、病變特徵等)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檢測。
2、組織和細胞學觀察:將病變組織製成切片,經不同的方法染色後用顯微鏡觀察,通過分析和綜合病變特點,可作出疾病的病理診斷。
3、組織化學和細胞化學觀察:通過應用某些能與組織細胞化學成分特異性結合的染色試劑,顯示病變組織細胞的化學成分的改變,從而加深對形態結構改變的認識和代謝改變的了解,特別是對一些代謝性疾病的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4、免疫組織化學觀察(immunohistochemistry):除了可用於病因學診斷和免疫性疾病的診斷外,更多的是用於腫瘤病理診斷。
5、超微結構觀察:利用電鏡觀察亞細胞結構或大分子水平的變化來了解組織和細胞最細微的病變,並可與機能和代謝的變化聯系起來,加深對疾病基本病變、病因和發病機制的了解。
6、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FCM):不僅可作為診斷惡性腫瘤的參考指標,還可反映腫瘤的惡性程度和生物學行為;亦可用於對不同功能的淋巴細胞進行精確的亞群分析,對臨床免疫學檢測起到重要作用。
7、圖像分析技術(image analysis):主要應用於核形態參數的測定,用以區別腫瘤的良惡性、區別癌前病變和癌、腫瘤的組織病理分級和判斷預後等。
8、分子生物學技術:可應用於遺傳性疾病的研究和病原體的檢測及腫瘤的病因學、發病學、診斷和治療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到了基因分子水平。
五、病理學的發展史
1、器官病理學(organ pathology)
2、細胞病理學(cellular pathology)
3、超微結構病理學(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4、免疫病理學(immunopathology)、分子病理學(molecular pathology)、遺傳病理學(genetic pathology)、定量病理學(quantitative pathology)
第一章細胞、組織的適應和損傷
第一節適應
細胞和其構成的組織、器官能耐受內外環境各種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
活的過程稱為適應。在形態上表現為萎縮、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縮(atrophy):是指已發育正常的實質細胞、組織、器官的體積縮小。
1、生理性萎縮:人體許多組織、器官隨著年齡增長自然地發生生理性萎縮。
2、病理性萎縮:
①營養不良性萎縮:可分為局部營養不良性萎縮和全身性營養不良萎縮,後者如:飢餓和惡性腫瘤的惡病質。
②壓迫性萎縮:如:腎盂積水引起的腎萎縮。
③廢用性萎縮:即長期工作負荷減少所引起的萎縮。
④神經性萎縮:如:神經損傷所致的肌肉萎縮。
⑤內分泌性萎縮:如:垂體腫瘤所引起的腎上腺萎縮。
二、肥大(hypertrophy):細胞、組織和器官體積的增大。
1、代償性肥大:細胞肥大多具有功能代償的意義。
2、內分泌性肥大:由激素引發的肥大稱為內分泌性肥大。
三、增生(hyperplasia):實質細胞的增多,可導致組織器官的增大。
1、生理性增生:生理條件下發生的增生。
2、病理性增生:在病理條件下發生的增生。
四、化生(metaplasia):一種分化成熟的細胞轉化為另一種分化成熟細胞的過程。
1、上皮性:胃腺上皮→腸上皮化生
柱狀上皮(氣管、宮頸、膽囊)→鱗狀上皮化生
2、間葉性:纖維結締組織→骨、軟骨
骨骼肌→骨
第二節細胞、組織的損傷
一、原因和發生機制
二、形態學變化
(一)變性(degeneration):是指細胞或細胞間質受損傷後因代謝發生障礙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態學變化。表現為細胞漿內或間質中出現異常物質或正常物質異常增多。
1、細胞水腫(cellular swelling):細胞內水分的增多。
肉眼:器官體積腫大,顏色蒼白。
鏡下:依病變輕重,分別呈顆粒變性,疏鬆樣變,氣球樣變。
2、脂肪變性(fatty degeneration):細胞內甘油三脂的蓄積。
①好發部位:肝細胞、心肌纖維、腎小管上皮。
②病理變化:肝脂肪變性(嚴重時為脂肪肝)
心肌脂肪變性→虎斑心
3、玻璃樣變(hyaline change):又稱透明變性。
①細胞內玻璃樣變:漿細胞中的Russell小體、酒精性肝病時肝細胞內Mallory小體、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玻璃樣小滴。
②纖維結締組織玻璃樣變:膠原纖維增寬融合,呈均質紅染。
③細動脈玻璃樣變:管壁增厚,有紅染蛋白性物質沉積,管腔狹窄。
4、澱粉樣變:組織間質中有澱粉樣物質沉積。
5、粘液樣變性:組織間質中類粘液物質增多。
6、病理性色素沉著:指有色物質(色素)在細胞內外的異常蓄積,其中包括含鐵血黃素、脂褐素、黑色素及膽紅素等。
7、病理性鈣化:指骨和牙齒以外的組織中有固體鈣鹽的沉積,包括轉移性鈣化和營養不良性鈣化。
(二)壞死(necrosis):活體內范圍不等的局部組織細胞死亡。
1、基本病變:細胞核:核固縮、核碎裂、核溶解。
細胞漿:紅染、進而解體。
細胞間質:崩解
2、類型:
(1)凝固性壞死:壞死組織發生凝固,常保持輪廓殘影。
好發部位:心肌、肝、脾、腎。
病理變化:肉眼:組織乾燥,灰白色。
鏡下:細胞結構消失,組織輪廓保存(早期)。
特殊類型:乾酪樣壞死(發生在結核病灶,壞死組織呈灰黃色,細膩。鏡下壞死徹底,不見組織輪廓。)
(2)液化性壞死:壞死組織因酶性分解而變為液態。
好發部位:腦、脊髓等。
病理變化:壞死組織分解液化。
特殊類型:脂肪壞死(分為創傷性、酶解性,分別好發於乳腺、胰腺)。
(3)壞疽(gangrene):大塊組織壞死後繼發***菌感染,所形成的特殊形態改變。
乾性壞疽:好發於四肢末端,壞死組織乾燥,邊界清楚。
濕性壞疽:好發於腸管、膽囊、子宮、肺,壞死組織濕潤、腫脹,邊界欠清。
氣性壞疽:常繼發於深達肌肉的開放性創傷,由產氣莢膜桿菌引起,壞死組織內含氣泡呈蜂窩狀。
(4)纖維素性壞死(fibrinoid necrosis):壞死組織呈細絲、顆粒狀,似紅染的纖維素。
好發部位:結締組織和血管壁。
疾病舉例:急進性高血壓、風濕病、系統性紅斑狼瘡。
3、結局
(1)局部炎症反應:由細胞壞死誘發。
(2)溶解吸收:壞死組織溶解後常由淋巴管、血管吸收或被巨噬細胞吞噬清除。
(3)分離排除形成缺損:表現為糜爛、潰瘍、空洞、瘺管、竇道。
(4)機化:肉芽組織取代壞死組織的過程。
(5)包裹、鈣化:前者指纖維組織包繞在壞死組織周圍,後者指壞死組織中鈣鹽的沉積。
(三)凋亡(apoptosis):活體內單個細胞或小團細胞在基因調空下的程序性死亡。死亡細胞的質膜不破裂,不引發死亡細胞的自溶,不引起急性炎症反應。
第二章損傷的修復
一、再生(regeneration):組織損傷後,由損傷周圍的同種細胞來修復稱為再生。
(一)再生的類型
1、完全再生:指再生細胞完全恢復原有組織、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2、不完全再生:經纖維組織發生的再生,又稱瘢痕修復。
(二)組織的再生能力
1、不穩定細胞(labile cells):如表皮細胞、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皮細胞等。
2、穩定細胞(stable cells):包括各種腺體或腺樣器官的實質細胞。
3、永久性細胞(permanent cells):包括神經細胞、骨骼肌細胞和心肌細胞。
(三)各種組織的再生
1、上皮組織的再生:
(1)被覆上皮再生:鱗狀上皮缺損時,由創緣或底部的基底層細胞分裂增生,向缺損中心遷移,先形成單層上皮,後增生分化為鱗狀上皮。
(2)腺上皮再生:其再生情況以損傷狀態而異。腺上皮缺損腺體基底膜未破壞,可由殘存細胞分裂補充,可完全恢復原來腺體結構;腺體構造(包括基底膜)完全破壞時則難以再生。
2、纖維組織的再生:受損處的成纖維細胞在刺激作用下分裂、增生。
3、軟骨組織和骨組織的再生:軟骨起始於軟骨膜增生,骨組織再生能力強,可完全修復。
4、血管的再生:
(1)毛細血管的再生:出芽方式。
(2)大血管修復:大血管離斷需手術吻合,吻合處兩側內皮細胞分裂增生,互相連接,恢復原來內膜結構。離斷的肌層不易完全再生。
5、肌肉組織的再生:肌組織再生能力很弱。橫紋肌肌膜存在、肌纖維未完全斷裂時,可恢復其結構;平滑肌有一定的分裂再生能力,主要是通過纖維瘢痕連接;心肌再生能力極弱,一般是瘢痕修復。
6、神經組織的再生:腦及脊髓內的神經細胞破壞後不能再生。外周神經受損時,若與其相連的神經細胞仍然存活,可完全再生;若斷離兩端相隔太遠、兩端之間有瘢痕等阻隔等原因時,形成創傷性神經瘤。
(四)再生的調控
1、與再生有關的幾種生長因子:PDGF、FGF、EGF、TGF、VEGF、CK等。
2、抑素(chalon)與接觸抑制(contact inhibition)。抑素具有組織特異性。皮膚創傷,缺損部周圍上皮細胞分裂增生遷移,將創面覆蓋而相互接觸時,細胞停止生長不致堆積的現象稱為接觸抑制。
3、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細胞再生過程中的作用。組成ECM的主要成分有膠原蛋白(collagen)、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粘連蛋白(adhesive glycoproteins)。
二、纖維性修復
(一)肉芽組織(granulation tissue):由新生薄壁的毛細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纖維細胞構成,並伴有炎性細胞浸潤,肉眼表現為鮮紅色、顆粒狀、柔軟濕潤,形似鮮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1、結構:新生毛細血管、纖維母細胞、炎細胞
2、作用:
(1)抗感染保護創面
(2)填補創口及其它組織缺損
(3)機化或包裹壞死、血栓、炎性滲出物及其它異物。
(二)瘢痕組織:是由肉芽組織經改建成熟形成的纖維結締組織,對機體有利也有弊。
三、創傷癒合
(一)皮膚創傷癒合基本過程
1、傷口早期的變化:傷口局部壞死、出血及炎症反應。早期以中性粒細胞浸潤為主,3天後轉為巨噬細胞為主。
2、傷口收縮:2-3往後傷口周圍出現新生的肌成纖維細胞
3、肉芽組織增生和瘢痕形成:創傷後約莫第3天最先;肉芽組織中的毛細血管垂曲於創面發展,瘢痕中的膠原纖維(5-7天起由成纖維細胞發生,在局部張力的作用下)最終究皮膚外觀仄止。瘢痕大約在一個月閣下完全形成。
4、表皮和其他組織再生:創傷24小時內,已起頭建復
(二)創傷癒合的類型:按照損傷水平和有沒有感染,可分為一期癒合和二期癒合
一期癒合特點是:缺損小、無感染,炎症輕、少許肉眼組織、傷心縮短不較著,愈應時間短,形成的瘢痕小
二期癒合特點是:缺損大、常伴感染、炎症重、大量肉芽組織、傷口收縮顯著(肌成纖維細胞起重要作用,與膠原無閉)、癒合時候長、形成的瘢痕大。
(三)骨折癒合
1、血腫形成
2、纖維性骨痂形成:骨折後2-3天,血腫入手下手由肉芽組織代替而機化,繼而發生纖維化。肉眼及X線查抄見骨合局部成梭形腫脹。約1周擺布,形成透明軟骨(多見於骨膜的骨痂區)
3、骨性骨痂的形成:纖維性骨痂分化出骨母細胞,並形成類骨組織,今後出現鈣化,形成編織骨。纖維性骨痂中的軟骨組織也改變為骨組織。
4、骨痂改建或再塑:在破骨細胞的骨質吸收以及骨母細胞的新骨質形成的調和作用下完成的。
(四)影響癒合的因素
全身因素:青少年、機體含充沛維生素C、含硫氨基酸時,癒合快。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第一節充血
器官或組織內血液含量異常增多稱為充血(hyperemia)。
一、動脈性充血(arterial hyperemia):器官或組織因動脈輸入血量的增多而發生的充血,又稱主動性充血(active hyperemia),簡稱充血。
1、原因:生理、病理情況下,血管舒張神經興奮或舒血管活性物質釋放,使細動脈擴張,動脈血流入組織造成。
2、類型:生理性充血,炎症性充血,減壓後充血。
3、病變:器官、組織腫大,呈鮮紅色,溫度升高。
4、後果:多為暫時性血管反應,對機體無重要影響和不良後果。
二、靜脈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器官、組織由於靜脈迴流受阻,血液淤積在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內,簡稱淤血(congestion)。
1、原因:靜脈受壓、靜脈腔阻塞、心力衰竭。
2、病變:器官或組織腫脹,暗紅,在體表時可有紫紺,溫度下降。代謝功能低下,鏡下見小靜脈及毛細血管擴張,可伴組織水腫及出血。
3、後果:取決於淤血的范圍、器官、程度、速度及側支循環建立的情況。表現為:淤血性出血、淤血性水腫、實質細胞變性壞死、淤血性硬化及側枝循環的開放。
4、幾個重要臟器的淤血:
(1)慢性肝淤血:大體上表現為「檳榔肝」,鏡下肝小葉中央靜脈擴張淤血,周圍肝細胞脂肪變性。
(2)慢性肺淤血:肺組織腫脹,呈暗紅色,鏡下肺泡壁毛細血管及間質小血管擴張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