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蹇冭剰瓚呭0涓昏佹祴鍊
鍝︼紝鎴戠粰鎮ㄦ彁渚涜存槑
AO鏄涓誨姩鑴夛紙鍐呭緞錛
LVDd鏄宸﹀績瀹よ垝寮犳湯鏈熷唴寰勶紝姝e父鐢鋒т笉瓚呰繃55mm錛屾偍鐨勬槸鏄庢樉鎵╁ぇ浜
IVS鏄瀹ら棿闅旓紝鍙傝冭寖鍥7-11mm錛
LVEF鏄宸﹀績瀹ゅ皠琛鍒嗘暟錛岃繖涓鏄鐪嬩綘宸﹀績瀹ゆ敹緙╁姛鑳界殑錛屼竴鑸鏄蹇呴』澶т簬50%
LA鏄宸﹀績鎴匡紝鍙傝23-38
LVDs宸﹀績瀹ゆ敹緙╂湯鏈熷唴寰勶紝涔熷ぇ浜嗭紝浜哄惰垝寮犳湯鏈熷唴寰勭殑涓婇檺
LVPW宸﹀績瀹ゅ悗澹佹e父鍙傝冧篃鏄7-11mm
LVFS鏄宸﹀績瀹ょ煭杞寸緝鐭鎸囨暟錛屼篃鏄鐪嬩綘宸﹀績瀹ゆ敹緙╁姛鑳界殑錛屾e父涓鑸鑷沖皯澶т簬25%錛屾湁鐨勮存槸澶т簬29%
鏈鍚庝竴涓涓嶅悓鏂規硶嫻嬮噺LVEF
緇煎悎浣犱笂闈㈢殑鎯呭喌錛屽乏蹇冨ゆ槑鏄炬墿澶э紝蹇冨ゅ佹病鏈夎偉鍘氾紝宸﹀績瀹ゆ敹緙╁姛鑳芥槑鏄句笅闄嶏紝榪欎釜褰撶劧瑕佽冭檻鎵╁紶鍨嬪績鑲岀棶鐨勫彲鑳斤紝浣嗘槸蹇呴』娉ㄦ剰鎺掗櫎鍏朵粬鐨勭戶鍙戞у彲浠ュ紩璧峰乏蹇冨ゅ傛ゆ敼鍙樼殑鐤劇棶錛屾瘮濡傜敳鐘惰吅鍔熻兘寮傚父絳夌瓑
2. 心排血量的超聲多普勒法
超聲多普勒測CO主要有兩種方式即經食管超聲多普勒(EDM)和經氣管超聲多普勒(TTD)。目前主要用EDM。經食管超聲多普勒由Arrow公司生產的HemoSonicTM100 EDM監測儀已在國外得到廣泛的應用,研究結果表明:其操作簡單、准確性高。
1、原理和方法 HemoSonicTM100的超聲多普勒探頭通過測定紅細胞移動的速度來推算降主動脈的血流量,其配有的M型超聲探頭,還可直接測量降主動脈直徑的大小,而不需要根據年齡、身高等參數來間接推算主動脈直徑,這樣就提高了測量結果的准確性。由於降主動脈的血流量是CO的70%(降主動脈血流與CO的相關系數是0.92), 故其計算公式為:CO=降主動脈血流量×降主動脈的橫截面積÷70%。
具體操作方法為將一帶有多普勒探頭及M型超聲探頭的經食道導管經口插入食道(相當於第三肋間水平,此點的食管與降主動脈相平衡。),根據顯示屏上的主動脈壁,血流波形及多普勒聲音上下旋轉調整探頭位置直至獲得滿意的信號質量,然後使監測儀進入測定狀態後即能顯示降主動脈血流、主動脈直徑、CO、左室收縮性、MAP、外周血管阻力等血流動力學參數。結合CO2圖譜分析還能及時提示組織的灌流狀態。
3. [轉載]超聲心動圖是怎樣估測肺動脈壓的
超聲心動圖常根據三尖瓣返流程度估測肺動脈收縮壓,其方法:先用脈沖多普勒或連續多普勒測量三尖瓣返流速度,根據多普勒公式獲得右房與右室間收縮期最大壓力差(跨瓣壓差),此跨瓣壓差加上右房壓即等於右室收縮壓,而一般情況下右室收縮壓等於肺動脈收縮壓,這樣,就不難得到肺動脈收縮壓的數據。 說明: 1.一般情況下,右房壓的確定常用經驗估測方法:小兒為5mmHg,正常成人為8mmHg,伴右心衰者為12mmHg,如患者放置中心靜脈壓測定管,則可直接引用右房壓數據。如一肺心病伴右心衰的病人,根據三尖瓣返流測得跨瓣壓差為35mmHg,則其肺動脈收縮壓=右室收縮壓=35+12mmHg=47mmHg。 2. 方法使用的前提條件是:1.須有三尖瓣返流的存在,2.不存在肺動脈瓣或右室流出道的狹窄(即有肺動脈瓣或右室流出道的狹窄的病人,不適合用此方法)。例如:肺動脈瓣狹窄病人,三尖瓣返流估測的是右室收縮壓,並不等於肺動脈收縮壓。 3.肺動脈高壓(收縮壓)分度:輕度:30-40mmHg,中度:40-70mmHg,重度:>70mmHg。 4.超聲心動圖尚有其他估測肺動脈壓的方法,但用三尖瓣返流程度估測的方法,被證明與心導管測定的肺動脈壓有良好的相關性,方法簡便,因此,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超聲科 朱文軍
4. 產科超聲知識
產科超聲知識
超聲評估胎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需要參照妊娠周數和胎齡,根據胎體各部分超聲測量值是否與其相符合來綜合判斷。下面是我為帶來的產科超聲知識,歡迎閱讀。
超聲簡介:
超聲評估胎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需要參照妊娠周數和胎齡,根據胎體各部分超聲測量值是否與其相符合來綜合判斷。臨床上採用妊娠齡來推算孕齡,評價胎兒發育情況。妊娠齡為受精日前 14 日算起,對於月經周期為 28 天的婦女來說,孕齡即從末次月經第一天算起。若月經周期不規則,或末次月經遺忘,則需根據超聲檢查胎兒發育推斷孕周。
超聲檢查估計孕齡早期可採用胚胎頭臀徑(CRL),中晚期則通過測量胎兒頭雙頂徑、頭圍、腹圍、股骨長度等判斷。超聲檢查越早估計孕齡越准確,超聲估測的孕齡誤差為所估計孕齡的 ±8%,也就是說,孕齡越大,誤差范圍越大。妊娠囊:經腹超聲最早在停經後 6 周可見,經陰道超聲最早 5 周可見。
如經陰道超聲未發現妊娠囊,且血 β-hCG>2000IU/ml(IRP)則高度懷疑異位妊娠或宮內異常妊娠。
孕期超聲檢查最少要有 5 次可監測胎兒發育及畸形
一般來說,孕期必要的超聲檢查有5次,孕婦應該按時做,不能缺少。這 5 次檢查依次為:孕 7~8 周確定宮內妊娠活胎,孕 11~14 周行頸項透明層檢查,孕18~24 周行胎兒系統篩查,孕 32 周行胎兒生長發育評估,孕 38 周及以後(生產前)行胎兒生長發育評估。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孕 11~14(32) 周及孕 18~24 周的檢查是整個孕期最重要的兩次檢查,一定要到專業機構且具有產前超聲診斷資質的醫院進行檢查。
早期妊娠的孕齡估計
對於月經周期不規律、末次月經不清和提前或推遲排卵者,在早期行超聲檢查,根據胚胎和胎兒發育情況可以准確地推算孕齡。
1.妊娠囊測量:
以妊娠囊大小計測孕周准確性不高,妊娠囊的出現是診斷早孕的依據,而胚胎的出現才能正確判斷胎齡。測量妊娠囊可取最大寬徑和橫徑,測量時以內壁間距離為標准,推算孕周的計算方式有多種,因形態不同和個體差異較大的緣故,對臨床幫助不大,較少應用。簡便估計孕齡的方法有:
(1)孕齡(周)=妊娠囊最大直徑(cm)+3
(2)妊娠 6 周前妊娠囊直徑 ≤2cm;妊娠 8 周時妊娠囊約占宮腔 1/2;妊娠 10周時妊娠囊占滿子宮腔。
2.胚胎形態及胎兒頂臀徑(CRL)測量
妊娠 5 周,妊娠囊內可見胚胎呈點狀高回聲,經腹掃查難辨心管搏動,經陰道超聲常可見心管搏動。
妊娠 6 周,胚胎呈小芽狀,多數能見心管搏動。
妊娠 7 周,胚胎呈豆芽狀,胎心搏動明顯。
胚芽:經陰道超聲最早 6 周,經腹超聲最早 7 周可以見到胚芽及胎心搏動。
妊娠齡:妊娠齡(天)=妊娠囊平均內徑(mm)+30(適用於孕7周內)
妊娠 8 周,胚胎初具人形,可通過測量頂臀徑推算胎齡,頂臀徑測量方法:顯示胚胎頭部至臀部的正中矢狀切面,從頭部頂點測量到臀部的最低點。
簡便估計方法為:CRL(cm)+ 6.5 =孕齡(周)。
妊娠齡(天)=胚長(mm)+ 42 (適用於孕 7 周-12 周)
簡便估計法在臨床上較實用,此法可沿用至 14~15 周,15 周後由於脊椎生理彎曲的出現,頂臀徑測量誤差較大。
孕囊增長速度:1.2~1.5mm/d
3mm <卵黃囊直徑≤ 10mm(異常提示妊娠後果不良)經腹超聲最早 6 周可查見,經陰道超聲最早 5 周查見,約 10 周時消失,12 周後完全消失。3mm< 正常卵黃囊直徑 ≤10mm(卵黃囊過大、過小或缺失,提示妊娠後果不良)
胎心率:6周前:100—115次/min 至8周:144—159次/min 9周後:137—144次/min
妊娠囊內各結構出現時間:
①孕 5 周出現孕囊雙環狀。②孕 5—6 周出現卵黃囊。③孕 6—7 周可見胚芽及胎心管搏動。
④孕 7—8 周可見胚胎輪廓。⑤孕 8—9 周可辨頭體及肢芽。⑥孕 9—10 周可見胎頭及腦泡。
⑦孕 10—11 周可見四肢骨及指趾。⑧孕 12 周以後可見四腔心及脊柱。
羊膜與絨毛膜融合時間:孕 12—16 周。個別晚妊期仍可見,無意義。
胚胎停育診斷標准:
①頭臀長度≥7mm且無心跳;②孕囊平均直徑≥25mm且無胚胎;
③檢查出無卵黃囊的孕囊2周後不見有心跳的胚胎;④檢查出有卵黃囊的孕囊11天後仍不見有心跳的胚胎。
滿足以上條件的任何一項,可以超聲診斷為妊娠失敗
對孕周較准確的宮內單胎妊娠之胎兒進行超聲檢查,測量胎兒各部位的徑線,進行統計學分析,從而得出胎兒生長發育的超聲測量指標,有助於推算孕齡、判斷異常。建立正常值應考慮人口、地區、民族的差異,根據本地區的資料確定相應的正常值范圍。
1. 雙頂徑
測量方法:取頭部橫切面的丘腦平面,此平面要求大腦鐮居中,雙側丘腦對稱顯示,頭顱前方顯示透明隔及兩側的側腦室前角,後方顯示側腦室後角,測量時從高回聲的頭骨板的中點至對側的中點,也可以從外側緣測至內側緣,或內緣測至外緣。雙頂徑增長速度:31周前:3mm/周。31—36周:1.5mm/周。36周後:1mm/周。
2. 頭圍
雖然雙頂徑測量簡便實用,但由於胎頭發育的不一致性,頭型可以是圓形、長橢圓形,此時頭圍測量比雙頂徑更能反映胎頭增長情況。
測量方法:在雙頂徑測量平面測量高回聲顱骨的周徑。可以採用儀器內橢圓形周徑測量功能測量,也可以直接用手動描計胎頭顱骨周徑,還可以採用測量胎頭雙頂徑和枕額徑計算頭圍:頭圍=(雙頂徑+枕額徑)×1.62。頭徑指數 CI=雙頂徑(BPD)/枕額徑(OFD)×100%正常值:70%—86%。異常值:>85%診為短頭畸形 <70%或>86%應改用頭圍來評估孕周。
3. 眼眶間距
測量方法:取胎頭經眼眶的橫切面,測量雙側眼眶的寬度,可選測雙側眼眶外緣間距、雙側眼眶內緣間距或眼球中心間距,測量時應於註明。一般內側-內側間距為外側-外側間距的三分之一,測量眼眶中心間距可以粗略判斷孕周,一般眼眶中心間距(mm)約等於孕周數,據此可以判斷有無眼間距變窄或增寬。眼距:孕 20 周前LD=RD(眶內距)=1/3D(眶外距)。孕20周後眶內距略大於眶外距。
4.鼻骨和下頜骨
測量方法:測量鼻骨時取胎頭面部的正中矢狀切面,測量鼻骨長徑。測量下頜骨取胎頭下頜斜切面,顯示一側下頜骨全長,測量下頜關節至下頜牙槽中點。
鼻骨:測量時間:11 周~13+6 周,平均長度約2~3mm,低於同孕齡5個百分位考慮鼻骨短。鼻骨角度:鼻骨與額骨延長線夾角>44°。
下頜骨:正常下頜骨長度約1/2雙頂徑,小下頜畸形是下頜骨長度常常小於雙頂徑21%。
IFA角:下頜、上唇兩點連線與額骨垂直線的夾角角度,正常值65°,小於50°,可定義為下頜退縮。
5. 心臟大血管
測量方法:測量心臟房、室和心肌厚度等應取心臟四腔心平面;測量大血管時,在主動脈、肺動脈瓣膜水平,瓣膜關閉狀態下,測量大血管內徑。
股骨增速:孕 30 周前:2.7mm/周。孕 31-36周前:2.0mm/周。孕 36 周後:1mm/周。
足長≈股骨長 股骨長/足長<0.85有染色體異常可能(16—21周敏感)。
胎兒頸部透明層測量
測量時間:10—14周(CRL約4.5~8.4cm)異常值:NT≥3mm:胎兒染色體異常風險增加。
NT≥4mm:即使染色體正常的胎兒其妊娠結果亦較差。
(1)適應證
適合所有孕婦,尤其是有以下適應證的孕婦:
孕婦年齡<18歲或≥35歲孕婦
夫婦一方是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
孕婦染色體異常
孕婦患有如貧血、糠尿病、高血壓、嚴重營養障礙等疾病
孕婦吸煙、酗酒
孕早期有X線照射史或病毒感染史
有異常胎兒妊娠史
有遺傳病家族史
試管嬰兒
(2)檢查內容
①胎兒數目及絨毛膜性
②胎心搏動
③胎兒生物學測量:頭臀長
④測量NT
⑤胎兒附屬物:
ⅰ胎盤:觀察胎盤位置、測量胎盤厚度。
ⅱ羊水量:測量羊水最大深度。
⑥孕婦子宮:主要觀察宮頸內口,如孕婦提供子宮肌瘤病史需評估肌瘤位置及大小。
(3)建議存留以下超聲圖像
胎兒正中矢狀切面、胎兒頭頸及上胸部正中矢狀切面(NT測量圖)。
(4)測量NT的`注意事項
①NT 建議在頭臀長為 45-84 mm時測量,相當於 11-13+6 孕周。
②標准測量平面是胎兒正中矢狀切面,此切面亦是測量頭臀長的標准切面。
③應盡可能放大圖像至只顯示胎兒頭頸部及上胸部,令測量游標的輕微移動只能改變測量結果 0.1 mm。
④應清楚顯示並確認胎兒背部皮膚及 NT 前後平行的兩條高回聲帶,測量時應在 NT 最寬處測量,且垂直於 NT 無回聲帶,測量游標的內緣應置於無回聲的NT 外緣測量。
⑤應測量三次,並記錄測量所得的最大數值。
⑥有頸部腦脊膜膨出時,注意辨認,避免誤測。
⑦有臍帶繞頸時,需測量臍帶繞頸處上下NT厚度,並取其平均值。
⑧應明確區分皮膚和羊膜,避免將羊膜誤認為皮膚而誤測NT。
胎兒頸後皮膚皺褶測量:
測量時間:14—20周。
異常值:≥6mm。
顱骨骨化時間:第10周開始,第11—12周骨化明顯。
脊椎骨化時間:第10周開始,骶尾部到16—18周完成。
性別分化時間:8—11周。
膀胱檢出時間:12—13周。
胃檢出時間:8—13周。
膽囊檢出時間:14周。
生理性中腸疝:12周消失,CRL>4.4cm不再有。
胎位與胎兒方位:
頭先露:脊柱右→前為左
脊柱左→前為右
臀先露:脊柱右→前為右
脊柱左→前為左
胎位的寫法由三方面來表明:
①代表骨在骨盆的左側或右側,簡寫為左(L)或右(R);
②代表骨名稱,如頂先露為“枕”,即“O”,臀先露為“骶”,即面先露為“頦”,即“M”,肩先露為“肩”,即“Sc”;
③代表骨在骨盆之前、後或橫。例如頂先露,枕骨在骨盆左側,朝前,則胎位為左枕前(LOA),為最常見之胎位。
胎位ROA表示:頭先露,右枕前。
在順產的最佳胎位來講,這種胎位排第二。LOA頭先露,左枕前排第一。
側腦室各部、顱後窩、透明隔腔(第五腦室)寬均<10mm。
側腦室寬10—15mm:腦室擴張。
側腦室寬>15mm:腦積水。
LVW(腦中線至側腦室外側壁距離)/HW(腦中線至顱骨內緣距離)<1/3。
第三腦室(兩側丘腦中間縫隙)<2mm。
①孕20周前LD=RD(眶內距)=1/3D(眶外距)。孕20周後眶內距略大於眶外距。
②脈絡叢:孕 13 周前幾乎充滿整個側腦室,13—15 周始側腦室前角出現無回聲。
③胼胝體:18—20 周發育完全,故應20周之後檢查。
④顱後窩結構:20—22 周前檢查,顱後窩內的小腦半球、小腦蚓部、第四腦室、顱後窩池等難以分辨,可能顯示出第四腦室與顱後窩池相通。應在20—22周後再檢查。
胎兒心胸比值:心圍/胸圍≈0.40,心臟面積/胸腔面積≈0.25—0.33
脊髓圓錐:脊髓末端呈圓錐狀,其最低位置隨孕周增大,逐漸升高,中晚孕位於L2~L3之間。一般相當於腎臟最下緣水平,過低時因注意探查是否存在脊柱裂。
大腦中動脈(MCA)意義:
大腦中動脈搏動指數(MCA-PI)值降低、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MCA-PSV)升高是一些不良妊娠預後不好的指標。但是單獨使用MCA血流指標對不良妊娠結局的預測價值並不高,應當臍動脈UA的指標綜合評估。
①MCA-PI/UA-PI<1.08,提示缺氧,發生腦保護效應
②MCA-PSV超過1.5倍MOM值,以下情況不同孕周時PSV升高提示貧血風險提高:
20周PSV>38cm/s; 24周PSV>44cm/s; 24周PSV>56cm/s;
32周PSV>66cm/s; 36周PSV>80cm/s; 40周PSV>95cm/s;
胎兒缺氧診斷標准:
①比值標准:妊娠期,大腦中動脈RI<臍動脈RI;
②臍動脈標准:孕30周後,S/D>3;晚孕期,RI>0.75;孕18~20周後,臍動脈舒張期缺如或反向;
③子宮動脈標准:孕26或27周後,子宮動脈S/D>2.7,有舒張早期切跡。
注意幾個診斷的時間段的前提,臍動脈S/D是孕30周後,正常胎兒30周前,S/D可以>3。
胎兒靜脈導管(DV):胎兒臍靜脈經靜脈導管匯入肝靜脈,迴流入下腔靜脈。正常頻譜為三相波,S波、D波及a谷,三者均為同向,如果a波方向,提示胎兒心臟異常可能。早孕期a波可出現短暫反向。
臍動脈血流:正常期待S/D、RI隨孕周增大而降低,晚孕期S/D應<2.5,早中孕S/D可以為2.0~5.0
胎兒心胸比值:心圍/胸圍≈0.40,心臟面積/胸腔面積≈1/3
胎兒心軸:心臟縱軸與胸廓前後連線正常角度為45°±20°
胃橫徑:<2.5cm。
結腸內徑:<20mm。
小腸內徑:<7mm。
腎臟長徑:24周:2.2—2.7cm32周:2.8—3.3cm足月:3.6—4.1cm
腎盂前後徑:33周後≤7mm
先天性巨膀胱診斷標准:孕10~14周,膀胱縱徑≥7mm
腹圍切面:胎兒腹部最大橫切面。該切面顯示腹部呈圓形或橢圓形(受壓時),脊柱為橫切面,胎胃及肝內門靜脈1/3段同時顯示。
一側腎圍/腹圍:0.27—0.33
孕35周前腹圍<頭圍
孕35周左右腹圍≈頭圍
孕35周後腹圍>頭圍股骨(FL)/腹圍(AC):<20%可能巨大兒,>24%可能IUGR。
;5. 心臟的超聲測量
成人心臟測量正常值
范 圍(厘米)
平均值(厘米)
年 齡(歲)
13~54
26
體表面積(平方米)
1.45~2.22
1.8
右室內徑(RVDD)(平卧)
0.7~2.3
1.5
右室內徑(RVDD)(左側)
0.9~2.6
1.7
左室舒張期內徑(LVDD)(平卧)
3.7~5.6
4.7
左室舒張期內徑(LVDD)(左側)
3.5~5.7
4.7
左室後壁厚度(LVPWD)
0.6~1.1
0.9
左室後壁運動幅度(LVPWd)
0.9~1.4
1.2
室間隔厚度(IVSD)
0.6~1.1
0.9
中部室間隔運動幅度(IVSd)
0.3~0.8
0.5
心尖部室間隔運動幅度(IVSad)
0.5~1.2
0.7
左房內徑(LAD)
1.9~4.0
2.9
主動脈根內徑(AOD)
2.0~3.7
2.7
主動脈瓣開放幅度(LVD)
1.5~2.6
1.9
平均周經縮短率(FS)(%)
1.02~1.94周/秒
1.3周/秒
【測量方法】
右室內徑(RVDD)為在心電圖R波處右室前壁回聲後緣到室間隔右室面回聲前緣間的距離。
左室舒張期內徑(LVDD)系指在心電圖R波處室間隔左室面後緣到後壁心內膜前緣的距離。
左室後壁厚度(LVPWD)系指在心電圖R波處左室後壁心內膜前緣到心外膜前緣間的距離。
左室後壁運動幅度(LVPWd)系指左室後壁心內膜回聲最大運動幅度。
室間隔厚度(IVSD)即在心電圖R波處室間隔右室面前緣到左室面後緣間的距離。
中部室間隔運動幅度(IVSd)系指聲束穿過左室中部時所得室間隔左室面回聲的運動幅度。
心尖部室間隔的運動幅度(IVSad)即聲束穿過乳頭肌附近時室間隔左室面回聲的收縮期運動幅度。
左房內徑(LAD)系指收縮末期主動脈瓣水平主動脈後壁回聲後緣到左房後壁前緣間的距離。
主動脈根內徑(AOD)系指在心電圖R波處主動脈前壁前緣到後壁前緣間的距離。
主動脈瓣開放幅度(LVD)即收縮早期主動脈瓣前葉後緣到後葉前緣間的距離。
6. M型超聲心動圖的方法
(1)4區(心底部)檢查方法:4區~2b區均以胸骨左緣左室長軸斷面圖為基礎。
①4區的取樣線通過主動脈、左房,解剖結構自前至後(示波屏為自上而下)為胸壁及右室前壁(無運動之回聲),右室流出道、主動脈根部(前壁、後壁兩條平行運動回聲,收縮期向前,舒張期向後,主動脈腔內有主動脈瓣回聲,收縮期開放,舒張期關閉),左房腔及左房後壁。
②測量法及觀察內容:有主動脈瓣回聲為主動脈根部標准部位。
A.測主動脈根部舒張末期(指同步顯示之心電Q波開始處,下同)的內徑,即從主動脈根部前壁回聲上緣到後壁回聲上緣。主動脈壁增厚或夾層動脈瘤應分別測量外徑及內徑。
B.測主動脈瓣開放幅度,即右冠狀動脈瓣(上瓣)回聲下緣到無冠狀動脈瓣(下瓣)回聲上緣之垂直距離。
C.分別測左房收縮及舒張末期內徑,即在心電T波與R波對應點主動脈根部向前運動達頂點處,從主動脈後壁回聲下緣至左房後壁回聲上緣之垂直距離。④觀察主動脈瓣回聲有無增強、多重反射、絨毛狀附著物,運動形態,左房腔有無異常回聲團,回聲團形態、大小、活動性與左房壁的關系及各種測量數據。
(2)3區(二尖瓣)檢查法
①取樣線通過二尖瓣前瓣瓣尖,探及呈「M」形快速運動之二尖瓣前葉回聲。從前到後的解剖結構為胸壁及右室前壁、右室腔、室間隔、左室流出道、二尖瓣前葉、左房後壁(或過渡區)。
②測量法及觀察內容:
A.二尖瓣前葉運動幅度:二尖瓣曲線最低點(C點)之上緣到最高點(E點)之上緣之垂直距離(以下測幅度均同此法)。
B.二尖瓣前葉舒張早期關閉速度(EF速度)沿E至F段畫一向下延長線,沿E點向右畫一水平線,取相當1s之一段長度,在1s線末段畫一向下垂直線,與EF延線相交於一點,測量此點以上之垂直線長度,即為EF速度(mm/s)。以下凡測回聲速度,方法同此。
C.二尖瓣最大開放速度,即DE速度;
D.二尖瓣關閉速度,即AC段速度;
E.二尖瓣前葉A峰速度,即A點至C點之垂直距離;
F.二尖瓣前葉A峰/E峰比值,即A峰幅度/CE幅度;
G.左室流出道寬,二尖瓣前葉C點到室間隔左室面之距離;
H.觀察二尖瓣回聲(內容同主動脈瓣)。注意前葉後有無回聲團,左室流出道內有無絨毛狀回聲。
(3)2a區(二尖瓣前後葉)檢查法
①取樣線通過二尖瓣前後瓣的瓣尖,從前到後之解剖結構為:胸壁及右室前壁、右室腔、室間隔、左室腔,左室腔內有二尖瓣前後葉、左室後壁。
②測量法及觀察內容:二尖瓣前葉E峰到後葉E峰的距離,即二尖瓣前後葉間最大開放幅度;A峰到A峰的距離,即二尖瓣在舒張末期的開放幅度,如CD段向左房方向運動,測量CD段運動的幅度。觀察二尖瓣前後葉有無異常運動。如收縮期、舒張期有無震動運動,後葉與前葉同向運動等。
(4)2b區(右室、室間隔、左室)檢查法
①取樣線通過顯示有二尖瓣腱索的左室,從前到後之解剖結構為:胸壁及右室前壁、右室腔、室間隔、左室腔(左室腔內有二尖瓣腱索或二尖瓣前葉片斷回聲)、左室後壁。
②測量法及觀察內容:
A.右室內徑:測舒張末期右室前壁內膜回聲下緣至室間隔右室面回聲下緣之垂直距離。如室隔肥厚,應測右室前壁與室隔右室面間的距離。
B.室間隔的測量:
a.厚徑,包括舒張末期厚徑和收縮末期(室間隔收縮期向下運動達頂峰處)之厚徑,均為右室面回聲上沿至左室面回聲上沿之垂直距離。可用下述公式計算收縮期厚徑增加率:(收縮期厚徑-舒張期厚徑)×100/舒張期厚徑。
b.收縮運動幅度:舒張期至收縮期室間隔向下運動之幅度。
c.收縮速度:室間隔收縮期向下運動回聲之速度。
C.左室:
a.舒張末期內徑:即舒張末期,室間隔左室面回聲上緣至左室後壁心內膜回聲上緣的垂直距離。
b.收縮末期內徑,即左室後壁收縮期向前運動達頂峰處心內膜回聲上緣至室間隔左室面回聲下緣之垂直距離。
D.左室後壁:
a.收縮期運動幅度,即心內膜回聲於收縮期開始向前運動至達頂點之垂直距離。
b.收縮期最大運動速度,即心內膜回聲於收縮期向前運動的速度。
c.舒張期最大運動速度,即心內膜於舒張期從向前運動頂點轉向後運動至最低點的速度。
d.厚徑,即測舒張末期時後壁心內膜回聲上緣至心外膜回聲上緣之距離。
E.觀察內容為室間隔,左室後壁運動形態,前、後心包區有無無回聲區,左室內於舒張期有無異常雲絮狀回聲團,各種測量數據。探及心尖部時,可見左室腔小,其內僅有乳頭肌回聲,無二尖瓣及腱索者為1區,以觀察左室有無擴大。
(5)5區(三尖瓣)檢查法:
①以胸骨旁右室流入道長軸圖、主動脈短軸圖、胸骨旁或心尖四心腔圖為基礎,取樣線通過三尖瓣前瓣,從前向後之解剖結構為:胸壁及右室壁、右室腔、三尖瓣前葉、右房。
②測量法及觀察內容:與二尖瓣前葉所測部位及觀察內容相同。
(6)區(肺動脈瓣)檢查法
①以胸骨旁右室流出道長軸圖、肺動脈分叉長軸圖為基礎,取樣線通過肺動脈瓣,從前到後的解剖結構為:胸壁及右室前壁、右室流出道、肺動脈瓣。
②測量法:舒張期e~f速度,右房收縮引起之a波深(幅度),肺動脈瓣開放速度(b~c速度),開放幅度(b~c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