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心胸比的測量方法及正常值

心胸比的測量方法及正常值

發布時間:2023-10-22 15:58:53

❶ 產科超聲知識

產科超聲知識

超聲評估胎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需要參照妊娠周數和胎齡,根據胎體各部分超聲測量值是否與其相符合來綜合判斷。下面是我為帶來的產科超聲知識,歡迎閱讀。

超聲簡介:

超聲評估胎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需要參照妊娠周數和胎齡,根據胎體各部分超聲測量值是否與其相符合來綜合判斷。臨床上採用妊娠齡來推算孕齡,評價胎兒發育情況。妊娠齡為受精日前 14 日算起,對於月經周期為 28 天的婦女來說,孕齡即從末次月經第一天算起。若月經周期不規則,或末次月經遺忘,則需根據超聲檢查胎兒發育推斷孕周。

超聲檢查估計孕齡早期可採用胚胎頭臀徑(CRL),中晚期則通過測量胎兒頭雙頂徑、頭圍、腹圍、股骨長度等判斷。超聲檢查越早估計孕齡越准確,超聲估測的孕齡誤差為所估計孕齡的 ±8%,也就是說,孕齡越大,誤差范圍越大。妊娠囊:經腹超聲最早在停經後 6 周可見,經陰道超聲最早 5 周可見。

如經陰道超聲未發現妊娠囊,且血 β-hCG>2000IU/ml(IRP)則高度懷疑異位妊娠或宮內異常妊娠。

孕期超聲檢查最少要有 5 次可監測胎兒發育及畸形

一般來說,孕期必要的超聲檢查有5次,孕婦應該按時做,不能缺少。這 5 次檢查依次為:孕 7~8 周確定宮內妊娠活胎,孕 11~14 周行頸項透明層檢查,孕18~24 周行胎兒系統篩查,孕 32 周行胎兒生長發育評估,孕 38 周及以後(生產前)行胎兒生長發育評估。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孕 11~14(32) 周及孕 18~24 周的檢查是整個孕期最重要的兩次檢查,一定要到專業機構且具有產前超聲診斷資質的醫院進行檢查。

早期妊娠的孕齡估計

對於月經周期不規律、末次月經不清和提前或推遲排卵者,在早期行超聲檢查,根據胚胎和胎兒發育情況可以准確地推算孕齡。

1.妊娠囊測量:

以妊娠囊大小計測孕周准確性不高,妊娠囊的出現是診斷早孕的依據,而胚胎的出現才能正確判斷胎齡。測量妊娠囊可取最大寬徑和橫徑,測量時以內壁間距離為標准,推算孕周的計算方式有多種,因形態不同和個體差異較大的緣故,對臨床幫助不大,較少應用。簡便估計孕齡的方法有:

(1)孕齡(周)=妊娠囊最大直徑(cm)+3

(2)妊娠 6 周前妊娠囊直徑 ≤2cm;妊娠 8 周時妊娠囊約占宮腔 1/2;妊娠 10周時妊娠囊占滿子宮腔。

2.胚胎形態及胎兒頂臀徑(CRL)測量

妊娠 5 周,妊娠囊內可見胚胎呈點狀高回聲,經腹掃查難辨心管搏動,經陰道超聲常可見心管搏動。

妊娠 6 周,胚胎呈小芽狀,多數能見心管搏動。

妊娠 7 周,胚胎呈豆芽狀,胎心搏動明顯。

胚芽:經陰道超聲最早 6 周,經腹超聲最早 7 周可以見到胚芽及胎心搏動。

妊娠齡:妊娠齡(天)=妊娠囊平均內徑(mm)+30(適用於孕7周內)

妊娠 8 周,胚胎初具人形,可通過測量頂臀徑推算胎齡,頂臀徑測量方法:顯示胚胎頭部至臀部的正中矢狀切面,從頭部頂點測量到臀部的最低點。

簡便估計方法為:CRL(cm)+ 6.5 =孕齡(周)。

妊娠齡(天)=胚長(mm)+ 42 (適用於孕 7 周-12 周)

簡便估計法在臨床上較實用,此法可沿用至 14~15 周,15 周後由於脊椎生理彎曲的出現,頂臀徑測量誤差較大。

孕囊增長速度:1.2~1.5mm/d

3mm <卵黃囊直徑≤ 10mm(異常提示妊娠後果不良)經腹超聲最早 6 周可查見,經陰道超聲最早 5 周查見,約 10 周時消失,12 周後完全消失。3mm< 正常卵黃囊直徑 ≤10mm(卵黃囊過大、過小或缺失,提示妊娠後果不良)

胎心率:6周前:100—115次/min 至8周:144—159次/min 9周後:137—144次/min

妊娠囊內各結構出現時間:

①孕 5 周出現孕囊雙環狀。②孕 5—6 周出現卵黃囊。③孕 6—7 周可見胚芽及胎心管搏動。

④孕 7—8 周可見胚胎輪廓。⑤孕 8—9 周可辨頭體及肢芽。⑥孕 9—10 周可見胎頭及腦泡。

⑦孕 10—11 周可見四肢骨及指趾。⑧孕 12 周以後可見四腔心及脊柱。

羊膜與絨毛膜融合時間:孕 12—16 周。個別晚妊期仍可見,無意義。

胚胎停育診斷標准:

①頭臀長度≥7mm且無心跳;②孕囊平均直徑≥25mm且無胚胎;

③檢查出無卵黃囊的孕囊2周後不見有心跳的胚胎;④檢查出有卵黃囊的孕囊11天後仍不見有心跳的胚胎。

滿足以上條件的任何一項,可以超聲診斷為妊娠失敗

對孕周較准確的宮內單胎妊娠之胎兒進行超聲檢查,測量胎兒各部位的徑線,進行統計學分析,從而得出胎兒生長發育的超聲測量指標,有助於推算孕齡、判斷異常。建立正常值應考慮人口、地區、民族的差異,根據本地區的資料確定相應的正常值范圍。

1. 雙頂徑

測量方法:取頭部橫切面的丘腦平面,此平面要求大腦鐮居中,雙側丘腦對稱顯示,頭顱前方顯示透明隔及兩側的側腦室前角,後方顯示側腦室後角,測量時從高回聲的頭骨板的中點至對側的中點,也可以從外側緣測至內側緣,或內緣測至外緣。雙頂徑增長速度:31周前:3mm/周。31—36周:1.5mm/周。36周後:1mm/周。

2. 頭圍

雖然雙頂徑測量簡便實用,但由於胎頭發育的不一致性,頭型可以是圓形、長橢圓形,此時頭圍測量比雙頂徑更能反映胎頭增長情況。

測量方法:在雙頂徑測量平面測量高回聲顱骨的周徑。可以採用儀器內橢圓形周徑測量功能測量,也可以直接用手動描計胎頭顱骨周徑,還可以採用測量胎頭雙頂徑和枕額徑計算頭圍:頭圍=(雙頂徑+枕額徑)×1.62。頭徑指數 CI=雙頂徑(BPD)/枕額徑(OFD)×100%正常值:70%—86%。異常值:>85%診為短頭畸形 <70%或>86%應改用頭圍來評估孕周。

3. 眼眶間距

測量方法:取胎頭經眼眶的橫切面,測量雙側眼眶的寬度,可選測雙側眼眶外緣間距、雙側眼眶內緣間距或眼球中心間距,測量時應於註明。一般內側-內側間距為外側-外側間距的三分之一,測量眼眶中心間距可以粗略判斷孕周,一般眼眶中心間距(mm)約等於孕周數,據此可以判斷有無眼間距變窄或增寬。眼距:孕 20 周前LD=RD(眶內距)=1/3D(眶外距)。孕20周後眶內距略大於眶外距。

4.鼻骨和下頜骨

測量方法:測量鼻骨時取胎頭面部的正中矢狀切面,測量鼻骨長徑。測量下頜骨取胎頭下頜斜切面,顯示一側下頜骨全長,測量下頜關節至下頜牙槽中點。

鼻骨:測量時間:11 周~13+6 周,平均長度約2~3mm,低於同孕齡5個百分位考慮鼻骨短。鼻骨角度:鼻骨與額骨延長線夾角>44°。

下頜骨:正常下頜骨長度約1/2雙頂徑,小下頜畸形是下頜骨長度常常小於雙頂徑21%。

IFA角:下頜、上唇兩點連線與額骨垂直線的夾角角度,正常值65°,小於50°,可定義為下頜退縮。

5. 心臟大血管

測量方法:測量心臟房、室和心肌厚度等應取心臟四腔心平面;測量大血管時,在主動脈、肺動脈瓣膜水平,瓣膜關閉狀態下,測量大血管內徑。

股骨增速:孕 30 周前:2.7mm/周。孕 31-36周前:2.0mm/周。孕 36 周後:1mm/周。

足長≈股骨長 股骨長/足長<0.85有染色體異常可能(16—21周敏感)。

胎兒頸部透明層測量

測量時間:10—14周(CRL約4.5~8.4cm)異常值:NT≥3mm:胎兒染色體異常風險增加。

NT≥4mm:即使染色體正常的胎兒其妊娠結果亦較差。

(1)適應證

適合所有孕婦,尤其是有以下適應證的孕婦:

孕婦年齡<18歲或≥35歲孕婦

夫婦一方是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

孕婦染色體異常

孕婦患有如貧血、糠尿病、高血壓、嚴重營養障礙等疾病

孕婦吸煙、酗酒

孕早期有X線照射史或病毒感染史

有異常胎兒妊娠史

有遺傳病家族史

試管嬰兒

(2)檢查內容

①胎兒數目及絨毛膜性

②胎心搏動

③胎兒生物學測量:頭臀長

④測量NT

⑤胎兒附屬物:

ⅰ胎盤:觀察胎盤位置、測量胎盤厚度。

ⅱ羊水量:測量羊水最大深度。

⑥孕婦子宮:主要觀察宮頸內口,如孕婦提供子宮肌瘤病史需評估肌瘤位置及大小。

(3)建議存留以下超聲圖像

胎兒正中矢狀切面、胎兒頭頸及上胸部正中矢狀切面(NT測量圖)。

(4)測量NT的`注意事項

①NT 建議在頭臀長為 45-84 mm時測量,相當於 11-13+6 孕周。

②標准測量平面是胎兒正中矢狀切面,此切面亦是測量頭臀長的標准切面。

③應盡可能放大圖像至只顯示胎兒頭頸部及上胸部,令測量游標的輕微移動只能改變測量結果 0.1 mm。

④應清楚顯示並確認胎兒背部皮膚及 NT 前後平行的兩條高回聲帶,測量時應在 NT 最寬處測量,且垂直於 NT 無回聲帶,測量游標的內緣應置於無回聲的NT 外緣測量。

⑤應測量三次,並記錄測量所得的最大數值。

⑥有頸部腦脊膜膨出時,注意辨認,避免誤測。

⑦有臍帶繞頸時,需測量臍帶繞頸處上下NT厚度,並取其平均值。

⑧應明確區分皮膚和羊膜,避免將羊膜誤認為皮膚而誤測NT。

胎兒頸後皮膚皺褶測量:

測量時間:14—20周。

異常值:≥6mm。

顱骨骨化時間:第10周開始,第11—12周骨化明顯。

脊椎骨化時間:第10周開始,骶尾部到16—18周完成。

性別分化時間:8—11周。

膀胱檢出時間:12—13周。

胃檢出時間:8—13周。

膽囊檢出時間:14周。

生理性中腸疝:12周消失,CRL>4.4cm不再有。

胎位與胎兒方位:

頭先露:脊柱右→前為左

脊柱左→前為右

臀先露:脊柱右→前為右

脊柱左→前為左

胎位的寫法由三方面來表明:

①代表骨在骨盆的左側或右側,簡寫為左(L)或右(R);

②代表骨名稱,如頂先露為“枕”,即“O”,臀先露為“骶”,即面先露為“頦”,即“M”,肩先露為“肩”,即“Sc”;

③代表骨在骨盆之前、後或橫。例如頂先露,枕骨在骨盆左側,朝前,則胎位為左枕前(LOA),為最常見之胎位。

胎位ROA表示:頭先露,右枕前。

在順產的最佳胎位來講,這種胎位排第二。LOA頭先露,左枕前排第一。

側腦室各部、顱後窩、透明隔腔(第五腦室)寬均<10mm。

側腦室寬10—15mm:腦室擴張。

側腦室寬>15mm:腦積水。

LVW(腦中線至側腦室外側壁距離)/HW(腦中線至顱骨內緣距離)<1/3。

第三腦室(兩側丘腦中間縫隙)<2mm。

①孕20周前LD=RD(眶內距)=1/3D(眶外距)。孕20周後眶內距略大於眶外距。

②脈絡叢:孕 13 周前幾乎充滿整個側腦室,13—15 周始側腦室前角出現無回聲。

③胼胝體:18—20 周發育完全,故應20周之後檢查。

④顱後窩結構:20—22 周前檢查,顱後窩內的小腦半球、小腦蚓部、第四腦室、顱後窩池等難以分辨,可能顯示出第四腦室與顱後窩池相通。應在20—22周後再檢查。

胎兒心胸比值:心圍/胸圍≈0.40,心臟面積/胸腔面積≈0.25—0.33

脊髓圓錐:脊髓末端呈圓錐狀,其最低位置隨孕周增大,逐漸升高,中晚孕位於L2~L3之間。一般相當於腎臟最下緣水平,過低時因注意探查是否存在脊柱裂。

大腦中動脈(MCA)意義:

大腦中動脈搏動指數(MCA-PI)值降低、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MCA-PSV)升高是一些不良妊娠預後不好的指標。但是單獨使用MCA血流指標對不良妊娠結局的預測價值並不高,應當臍動脈UA的指標綜合評估。

①MCA-PI/UA-PI<1.08,提示缺氧,發生腦保護效應

②MCA-PSV超過1.5倍MOM值,以下情況不同孕周時PSV升高提示貧血風險提高:

20周PSV>38cm/s; 24周PSV>44cm/s; 24周PSV>56cm/s;

32周PSV>66cm/s; 36周PSV>80cm/s; 40周PSV>95cm/s;

胎兒缺氧診斷標准:

①比值標准:妊娠期,大腦中動脈RI<臍動脈RI;

②臍動脈標准:孕30周後,S/D>3;晚孕期,RI>0.75;孕18~20周後,臍動脈舒張期缺如或反向;

③子宮動脈標准:孕26或27周後,子宮動脈S/D>2.7,有舒張早期切跡。

注意幾個診斷的時間段的前提,臍動脈S/D是孕30周後,正常胎兒30周前,S/D可以>3。

胎兒靜脈導管(DV):胎兒臍靜脈經靜脈導管匯入肝靜脈,迴流入下腔靜脈。正常頻譜為三相波,S波、D波及a谷,三者均為同向,如果a波方向,提示胎兒心臟異常可能。早孕期a波可出現短暫反向。

臍動脈血流:正常期待S/D、RI隨孕周增大而降低,晚孕期S/D應<2.5,早中孕S/D可以為2.0~5.0

胎兒心胸比值:心圍/胸圍≈0.40,心臟面積/胸腔面積≈1/3

胎兒心軸:心臟縱軸與胸廓前後連線正常角度為45°±20°

胃橫徑:<2.5cm。

結腸內徑:<20mm。

小腸內徑:<7mm。

腎臟長徑:24周:2.2—2.7cm32周:2.8—3.3cm足月:3.6—4.1cm

腎盂前後徑:33周後≤7mm

先天性巨膀胱診斷標准:孕10~14周,膀胱縱徑≥7mm

腹圍切面:胎兒腹部最大橫切面。該切面顯示腹部呈圓形或橢圓形(受壓時),脊柱為橫切面,胎胃及肝內門靜脈1/3段同時顯示。

一側腎圍/腹圍:0.27—0.33

孕35周前腹圍<頭圍

孕35周左右腹圍≈頭圍

孕35周後腹圍>頭圍股骨(FL)/腹圍(AC):<20%可能巨大兒,>24%可能IUGR。

;

❷ 胎兒的心胸比例正常值是多少

心胸比正常值0.33-0.57,即胎兒的心臟的面積與胸腔面積的比值。

❸ 護士考試常用的20個計算公式

2020年護考已經考完了,新一輪的護考復習又快要開始了。我整理了護士考試常用的20個計算公式,希望能給考生帶來幫助。

護考常用計算公爛租式

1. 平均動脈壓(MAP)計算公式

MAP=舒張壓(DBP)+ 1/3( 收縮壓SBP - 舒張壓DBP)

正常值:10.67~13.3Kpa (80 ~ 100 mmHg)

2.血壓指數:

血壓指數=踝部血壓/上臂血壓

正常值:1~1.3

臨床意義:間隙性跛行者平均為0.7,休息下肢痛者一般在0.3以下,壞疽者為0。

3.周圍總阻力公式:

周圍總阻力=平均動脈壓(mmHg)/心輸出量(L/min)

正常值約:600~2000

4.氧消耗量計算公式:

氧消耗量(ml/min)= 209*基礎熱量*體表面積(m2)/60

註:209為每卡熱量需氧ml數,60系小時換算為分鍾,基礎熱量或體表面積可根據公式計算或查有關表得出飢圓兆。

5.心排血量計算(行右心導管檢查)

心排血量(l/min)=氧消耗量(ml/min)/[ 動脈血氧含量(VOL%)-混合靜脈氧含量(VOL%)]*0.1

正常參考值:>3.5 L/min

6.體循環血流量計算(行右心導管檢查)

體循環血流量( L / min)= 氧消耗量(ml/min)/[ 周圍動脈血氧含量(VOL%)- 混合靜脈血氧含量(VOL%)]* 0 .1

7.肺循環血流量計算(行右心導管檢查)

肺循環血流量(L/min)= 氧消耗量(ml/min)/[ 肺靜脈血氧含量(VOL%)-肺動脈血氧含量(VOL%)]*0.1

8.估計休克程度指標公式:

(1)休克指數=心率(b/min)/收縮壓(mmHg)

指數為0.5:血容量正常

指數為1:約丟失20~30%血容量

指數>1:約丟失30~50%血容量

(2)休克度=心率(b/min)/脈壓(mmHg)

正常參考值為2.4~2.6,值越大休克程度越重。

9.心胸比計算公式:

心胸比例=兩側心緣到正中線的兩條最長垂線之和(T1+T2)/胸廓最小橫位

正常值小於0.5

10.心輸出量公式:

心輸出量(ml/min)=每搏輸出量(毫升/次)*心率(次/分)

正常值4.5~6L/min(靜息時)

11.正常人心輸出量與體、肺循環血量的關系:

心輸出量(L/min)=體循環血流量(L/min)-肺循環血流量(L/min)

12.腎衰指數(RFI)

腎衰指數=尿鈉*血肌酐/尿肌酐

正常值:1 臨床意義:腎前性腎功能不全 1,腎後性腎功能不全急性期 1。

13.腎功能障礙時延長給葯間期計算:

患者給葯間期=正常給葯間期*患者血肌酐值(mg/dl)

本法不減量,只延長給葯間期,嚴重感染者,不宜用此法,因給葯間期延長,很難使血葯濃度保持在有效濃度。

14.肌酐身高指數計算:

肌酐身高指數=24小時尿肌酐(mg/dl)/標准身高肌酐*100%

表示瘦體組織的空虛程度,正常值為1.09,營養不良時為0.5。

15. 血尿素氮和腎功能損害程度:

腎功能損害程度 血尿素氮值

輕度 25-40mg/dl

中度 40-70mg/dl

重度 70-100mg/dl以上

16.吸氧濃度計算公式

吸氧濃度很隨意,吸多吸少你來定??這可不能開玩笑!氧氣濃度也是有計算公式的哦!

吸氧濃度=21+4×氧流量(L/min)

17.燒傷補液計算公式

在嚴重燒傷治療中,早期靜脈輸液是抗休克的重要措施。補液的主要目的除補充血容量外,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還在於糾正低鈉血症,酸中毒及低蛋白血症等。具體的補液也是要依靠公式進行計算的。

傷後第一個24小時補液量按病人每千克體重每1%燒傷面積(Ⅱ~Ⅲ度)補液1.5ml(小兒1.8ml,嬰兒2ml)計算,即

【第一個24小時補液量】=體重(kg)×燒傷面積(%)×1.5ml,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即為補液總量。

電解質液和膠體溶液的比例一般為2:1,深度燒傷為1:1,即每1%燒傷面積每千克體重補充電解質溶液和膠體溶液各0.75ml。

【傷後第二個24小時補液量】為第一個24小時計算量的一半,日需量不變。

【第三個24小時補液量】根據病情變化決定。

18.小兒體重的計算

1~腔吵6個月:出生體重+月齡X0.7

7~12個月:6+月齡X0.25

2~12歲:年齡X2+8

註:出生體重平均為3kg,生後3~4個月時體重約為出生時的2倍。一歲時約為3倍,2歲時約為4倍。

19.小兒身高的計算

出生時約為50cm,半歲時約為65cm;

一歲時75cm,2歲時87cm,2~12歲身高=年齡X7+70(或75)

註:身高低於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為異常。

20.空氣消毒劑用量計算

常用消毒劑及用量

2%過氧乙酸每立方米需8ml;純乳酸每立方米需0.12ml,食醋每立方米需5~10ml。

公式:

(1)過氧乙酸需要量=房間長x寬x高x8ml

(2)純乳酸需要量=房間長x寬x高x0.12ml(重點)

(3)食醋需要量:①最小量:房間長x寬x高x5ml;②最大量:房間長x寬x高x10ml

護考必記知識點

1.護理程序是以促進和恢復病人的健康為目標,進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的護理活動,通過對護理對象進行主動、全面的整體護理,使其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是一個綜合的、動態的、具有決策功能和反饋功能的過程。

2.護理程序一般可分為五個步驟,包括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計劃、實施和評價。

3.護理診斷一般由四部分組成,包括名稱、定義、診斷依據和相關因素。

4.護理診斷常用的陳述方式:

PES公式陳述法,又叫三部分陳述,多用於陳述現存的護理診斷。

PE公式陳述法,又叫兩部分陳述,多用於「有危險的」護理診斷。P(問題)陳述法,多用於健康的護理診斷。

5.護理記錄單:記錄病人的健康狀況和護理措施的實施情況。書寫時可採用PIO格式進行記錄:P:病人的健康問題;I:針對病人的健康問題所採取的護理措施;O:經過護理後的效果。

6.急診護理工作的預檢分診:急診科,應有專人負責出迎病人。預檢護士要掌握急診就診標准,通過一問、二看、三檢查、四分診的順序,初步判斷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時分診到各專科診室。

7.白天病區較理想的聲音強度應維持在35~40dB.聲音強度達到50~60dB,可產生相當的干擾。長時間暴露在90dB以上的環境中,可導致疲倦、焦躁、易怒、頭痛、頭暈、耳鳴、失眠以及血壓升高等。超過120dB時,可造成聽力喪失或永久性失聰。

8.一般病室適宜的溫度為18~22℃;嬰兒室、手術室、產房等,室溫調高至22~24℃為宜。病室相對濕度以50%~60%為宜。

9.備用床目的:保持病室整潔、美觀,准備接收新病人。移開床旁桌距床約20cm,移床旁椅至床尾正中,距床尾約15cm;枕頭四角充實,開口背門。

10.暫空床目的:供暫時離床的病人使用;保持病室整潔;迎接新病人。在備用床的基礎上,將床頭蓋被向內反折1/4,再扇形三折於床尾;必要時加鋪橡膠單、中單,上端距床頭45~50cm.

11.麻醉床目的:便於接受、護理麻醉手術後病人;保證病人安全、舒適,預防並發症;保護床上用物不被血漬或嘔吐物等污染。

12.按順序排列住院病歷:體溫單、醫囑單、入院記錄、病史和體格檢查單、病程記錄、各種檢驗檢查報告單、護理記錄單、住院病歷首頁、門診或急診病歷,填寫入院登記本、診斷小卡、床尾卡或床頭卡;進行人院評估,填寫入院護理評估單。

13.四人搬運法:適用於頸椎、腰椎骨折,或病情較重的病人。平車緊靠床邊,大輪端靠床頭,固定車閘。在病人腰、臀下鋪帆布兜或中單;甲在床頭,托住病人頭、頸、肩部;乙站在床尾,托住病人雙腿;丙和丁分別站在病床和平車兩側,緊緊抓住帆布兜或中單四角。

14.主動卧位:病人根據自己的習慣,可隨意自主採取的卧位。

15.被動卧位:病人自身無改變卧位的能力,卧於被安置的卧位,常見於昏迷、極度衰弱、癱瘓等病人。

16.被迫卧位:病人意識清晰,有改變卧位的能力,但由於疾病、治療、或減輕痛苦的原因,被迫採取的卧位,如支氣管哮喘病人發作時,因呼吸困難而採取端坐卧位;膀胱鏡檢查時採取截石位等等。

17.頭低足高位:病人仰卧,枕頭橫立於床頭,床尾墊高l5~30cm.十二指腸引流。以利於膽汁引流。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液易於咳出。妊娠時胎膜早破,可減輕腹壓,降低羊水沖力,以防止臍帶脫垂。

18.頭高足低位:病人仰卧,枕頭橫立於床尾,床頭墊高l5~30cm.頸椎骨折病人進行顱骨牽引時,可利用人體重作為反牽引力。減輕顱內壓,以預防腦水腫。

19.外源性感染(又稱交叉感染)是病人之間,病人與工作人員,病人與護理人員之。間的直接感染,或通過水、空氣、醫療設備等發生的間接感染。

20.內源性感染(又稱自身感染)指病原體來自於病人自身所引起的感染。主要是指在病人體內或體表定植、寄生的正常菌群,在人體的健康狀況不佳、免疫功能受損、正常菌群移位時,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等,引起的感染。

21.清潔: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體表面的污垢、塵埃和有機物,即去除和減少微生物,並非殺滅微生物。

22.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清除或殺滅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的過程。

23.滅菌: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去除或殺滅全部微生物的過程。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細菌芽胞和真菌孢子。滅菌必須達到完全無菌。

24.燃燒法:常用於無保留價值的污染物品,如;污染紙張,帶膿性分泌物的敷料,廢棄物及病理標本等;某些金屬器械、搪瓷類物品急用時及微生物實驗室接種環的消毒滅菌也可用燃燒法。銳利刀剪禁用此法,以免鋒刃變鈍。使用時,可直接點燃或在焚燒爐中焚燒;金屬器械可在火焰上燒灼20秒;搪瓷類容器可倒人少量95%~100%乙醇,轉動容器使其分布均勻,然後點火燃燒至火焰熄滅。

25.煮沸消毒法:適用於耐濕、耐高溫的物品,如:金屬、搪瓷、玻璃及橡膠類等,不能用外科手術器械的消毒。消毒方法是將物品刷洗干凈後,全部浸沒在水中,加熱。消毒時間從水沸騰後算起,中途另加物品,則再次水沸騰後重新計時。

26.使用六步洗手法:掌心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搓擦,手心對手背搓擦,掌心相對手指交叉搓擦,手握大拇指搓擦,彎曲各指關節搓擦,指尖在掌心搓擦,持續15秒。注意指甲、指縫、拇指、指關節等處;打開水龍頭,流水沖凈雙手;關閉水龍頭,用紙巾或毛巾擦乾雙手或在干手機上烘乾雙手。

27.淋浴和盆浴目的:去除污垢,保持皮膚清潔,使病人舒適,使肌肉放鬆;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增強排泄功能,預防皮膚感染及壓瘡等並發症;觀察全身皮膚有無異常。

28.壓瘡指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的組織潰爛壞死,又稱為壓力性潰瘍。

29.壓瘡好發部位,仰卧位:好發於枕骨粗隆處、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等,最常發生於骶尾部;俯卧位:好發於面頰、耳廓、肩峰、髂前上棘、肋緣突出部、膝前部、足尖等處;側卧位:好發於耳廓、肩峰、肋骨、髖部、膝關節內外側、內外踝等處;坐位:發生於坐骨結節處。

30.發熱程度(以口腔溫度為標准)

(1)低熱:體溫37.3~38.0℃。

(2)中等度熱:體溫38.1~39.0℃。

(3)高熱:體溫39.1~41℃。(4)超高熱:體溫在41℃以上。

❹ 2周歲5個月寶寶心胸比0.57正常嗎

你好,正常人的心胸比例立位胸片測量大約不應超過0.52,你的寶寶的心胸比例稍高。 建議: 1、首先確定孩子的X光片是站立還是躺著照的,如果躺著照的,不準確。 2、如果站立位照的,建議加做心臟B超檢查。

閱讀全文

與心胸比的測量方法及正常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蘭蔻小黑瓶大眼精華使用方法 瀏覽:214
老街這一課短文的命題方法是什麼 瀏覽:658
手指發黑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752
小羔羊口瘡快速治療方法 瀏覽:525
手機做飯的成功方法 瀏覽:557
如何三十秒就可以瘦腿的方法 瀏覽:692
分析政治事件的方法 瀏覽:404
威朗汽車電動座椅安裝方法 瀏覽:260
小米接聽手勢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9
竹炭一梳黑使用方法 瀏覽:746
怎樣和老師溝通交流有哪些方法 瀏覽:933
evoh阻氧管的鑒別方法 瀏覽:797
47乘99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186
磁鐵的簡便方法怎麼做 瀏覽:893
香料怎麼種植方法 瀏覽:366
銀針擦根的方法視頻 瀏覽:413
世界投資分析方法 瀏覽:850
分析多動症最簡單方法 瀏覽:810
練肌肉的最好方法視頻 瀏覽:919
政治題如何學習的答題方法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