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主要海洋測繪方法有哪些
測量方法主要包括海洋地震測量、海洋重力測量、海洋磁力測量、海底熱流測量、海洋電法測量和海洋放射性測量。因海洋水體存在,須用海洋調查船和專門的測量儀器進行快速的連續觀測,一船多用,綜合考察。基本測量方式 包括:路線測量。即剖面測量。了解海區的地質構造和地球物理場基本特徵。面積測量。按任務定的成圖比例 尺,布置一定距離的測線網。比例尺越大,測網密度愈密。在海洋調查中,廣泛採用無線電定位系統和衛星導航定位 系統。 海洋測量的對象是海洋,而海洋與陸地的最大差別是海底以上覆蓋著一層動盪不定的、深淺不同的、所含各類生物和無機物質有很大區別的水體。由於這一水體的存在,使海洋測量在內容、儀器、方法上有如下明顯不同於陸地測量的特點:由於這一水體,使目前海洋測量只能在海面航行或在海空飛行中進行工作,而難以在水下活動。因而在海洋水域沒有居民地,也沒有固 定的道路網,除淺海區外,也沒有植被。因此海洋測量的內容主要是探測海底地貌和礁石、沉船等地物,而沒有陸地那樣的水系、居民地、道路網、植被等要素,而且海底地貌也比陸地地貌要簡單得多,地貌單元巨大,很少有人類活動的痕跡。但這並不是說海洋測量比陸地測量要簡單得多,相反,海洋測量在許多方面比陸地測量要困難。
首先,水體具有吸收光線和在不同界面上產生光線折射及反射等效應,在陸地測量中常用的光學儀器,在海洋測 量中使用很困難,航空攝影測量、衛星遙感測量只局限在海水透明度很好的淺海域。海洋測深主要使用聲學儀器。但 是超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隨海水的物理性質,如海水鹽度和溫度等的變化而不同,這就增加了海洋測深的困難。其次,由於水體的阻隔,肉眼難以通視海底,加上傳統的回聲測深只能沿測線測深,測線間則是測量的空白區,海底地形的詳測需要進行加密,或採用全覆蓋的多波束測深系統,這就會大量地增加測量時間和經費。
② 大海的深度到底是怎麼測出來的呢
利用聲波進行探測,回聲進行定位,計算海面海底的距離。
簡單來說是在海面上向垂直於海面的海底發出某種特定的、穿透性非常強的聲波,等待接收聲波在接觸了海底的地面後反饋回來的聲波,計算聲波從發出到接收的時間差,通過特定的公式加以計算,即可得知海面到海底的真實距離(這種方式也可稱之為回聲定位)。
PS:聲波打到生物身上時,會有一部分發生反射,另一部分會通過生物身體向下繼續穿透,遇到下一個物體時再重復這樣的過程。所以,最後得到的聲波反射圖是需要精加工,並且有專業人士對其進行分析才能最終找到精準的海底深度數據。
③ 怎樣測量水的深度
一般用一條繩子綁上重物,掉到水裡面,等重物沉到水底,量下繩子有多少長,就可以知道水的深度了,不過在海上不一樣.長久以來,海員們用「測深索」來估測海洋的深度.他們把一根已知長度的繩索放下海,直到繩上的重物觸到海底,根據繩索的長度就知道海洋的深度.但這種方法速度很慢而且很不可靠.因為當重物隨著不斷下降的繩索進入海洋深處,很難判斷它是否已觸到海底以及這時的繩索是否是綳緊的.
對於深海的研究始於一艘科研船HMS挑戰者號,它是由英國戰艦改裝成的.1872年12月首航,任務是「全面了解海洋」.挑戰者號對全球的海洋作了首次全面的研究.這艘蒸汽帆船穿越了除北冰洋以外的所有大洋.它載著273名船員和6名科學家航行了68890英里.在威維利·湯姆森爵士的帶領下,考察了所有可能影響水生生物的物理和生物因素.
船上所有人員共作了492次水深測量和133次取樣工作.每次測量,他們都費力地把系有重物的繩索放入海中.最後,測得馬里亞納海溝深約27000英尺,證明了海洋比人們想像中要深得多.同時,他們還掘取了洋底的~沉積物~標本,以供進一步研究並發現新的物種.
盡管這次航行帶回了豐富的數據(航行報告足足有50卷),人類對於海底的認識卻仍是膚淺的.廣闊的海底世界又豈是靠一次一次的測量就能夠完全了解的呢.這之後,航行越來越多,資料一點一點慢慢地積累起來.
1920年,由於一項技術上的突破,人們可以藉助聲波來探測海底.通過電子回聲探測器(後被稱作聲納),人們可以進行精確的深度測量.回聲探測器裝在船上,可測得一次聲波脈沖傳到海底並反射所需的時間.把這個時間除以二,再乘以聲音在海水中的平均速度(每秒4925英尺)就得到海洋的深度.把連續的回聲波繪制下來,就可以大致了解海底的情況.
1922年,U.S.S.斯圖爾特號第一次使用這項新技術,作了900次~回聲~測量.接著,德國流星探索號把自然海洋學帶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從1925年到1927年,它十四次穿越南大西洋,搜集了70000多次水深測量的數據.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到海底是崎嶇不平的.
現在,科學家們採取另一種方法--太空衛星來了解海底情況.衛星上裝有~測高儀~,通過雷達來測量海洋的准確深度.由於洋底的萬有引力不同,這一深度會有所不同.大洋中脊、海山、海溝等造成地殼密度不同,因而對海面的引力也不同.計算機就利用這些數據來推測海底的情況.
④ 水下地形圖的測量方法
一般有斷面法,角度交會法,斷面角度交會法,極坐標法,六分儀法,距離交會法(微波測距),GPS全球定位系統定位,雙曲線無線電定位法和衛星多普勒定位法等。
1、斷面法:沿斷面測量水深。在水流湍急的河段,測船難以循斷面行駛或錨定船位時,間或以鋼纜固定廚面,沿鋼纜遂點定位側出水深。
2、角度交會法:以2~3台經緯儀或平板儀在岸上已知點設站,同步測定方向、交會船在測深時的點位。常用於流速較大的河段。
3、斷面角度交會法:斷面祛和角度交會法的結合。測船沿確定的斷面航行,同時用1~2台經緯儀或平板儀測定方向,與斷面線相交,確定船上的測深點位。
4、極坐標法:以電磁波測距儀或經緯儀在岸上已知點設站並選定零方向,測最測深點的距離和水平角,確定點位。
5、六分儀法:在船上靠近測深點處以2台六分儀同步觀測岸上已知點,確定點位,適用於能目視觀測岸,上目標的較開闊水域。
(4)19世紀測量海底方法擴展閱讀
水深測量的傳統工具是測深桿和測深錘。現代普遍使用回聲測深儀,精度和效率均大為提高,最大測深可達10000m,並已從單頻、單波束發展到多頻、多波束,從點狀、線狀測深發展到帶狀測深,從單純測深發展到圖像顯示和實時繪圖。
例如海底地貌探測儀(又稱側掃聲納),可探測礁石、沉船等船底航行障礙物的概略位置、范圍、形狀、性質和海底表面形態,並以圖像顯示。多被束測深系統能同時發射數十個相鄰的窄波束,配合微處理機精確測出,並以圖像顯示一定寬度的航行線水下障礙物位置,深度、范圍、形狀以及海底的地貌,由機助繪圖儀繪出等深線圖。
此外,還在探索利用雙頻激光、衛星像片或航空像片測量解譯水深,為水深測量技術的發展開辟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