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幫我看看我家寶寶現在有多重
親,我去年的這個時候也在琢磨琢磨如何測寶寶體重呢!呵呵!我採取的是以下測算方法,個人感覺還挺準的!供您參考!測量胎兒雙頂徑(BPD)、 頭圍(HC)、 腹圍(AC)、 股骨長度(FL), 以厘米(cm)為單位。 BPD測量採用丘腦與第三腦室平面〔3〕, 並測量枕額徑(OFD), 然後按 1.57×(...BPD+OFD)計算HC。 腹圍測量採用胎兒臍部橫切面〔3〕, 與脊柱垂直, 顯示脊柱、 胃泡、 肝臟、 臍靜脈, 臍靜脈長度約為胎腹前後徑的1/3。 測量胎腹前後徑及橫徑, 測量定點均取腹外緣, 按1.57×(前後徑+橫徑)計算AC。 體重以克 為單位。 最後寶寶重量的計算公式是: EFW=0.0261×HC的立方+0.30408×AC的平方×FL 預測胎兒體重採用下列三種計算公式: (1)腹圍×宮高+200; (2)宮高×100; (3)雙頂徑(mm)×90~5000。統計方法:直線相關,X2檢驗。 2 結果 分別按以上三個方法計算胎兒的理論體重,並與實際出生體重對比驗證,根據凌蔓達教授提出的實際體重與預測體重的絕對誤差≤250g為符合,其符合率見表1,分別為56.26%、59.26%、55.56%,三種方法預測胎兒體重的符合率無差異,X2= 1.96,P>0.05。 如何根據B超結果,測算胎兒體重(公式) 胎兒體重預測: 公式1: Y=-4973.72+260.69HC 公式2: Y=-2686.60+17 1.48AC 公式3: Y=-223 2.56+747.42FL 公式4: Y=-251 3.51+1049.90FTH 公式5: Y=-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 1.43FTH 說明: 1. 可以使用其中任一個公式計算,公式5的精度最高。 2. 參數的含義如下,參數可以從B超單中查到: Y: 胎兒體重的估算值(g) HC: 頭圍 AC: 腹圍 FL: 股骨長 FTH: 胎兒腿部皮下脂肪 親,是的公式5 的精確度最高,呵呵!
❷ 2011新生兒復甦指南
最新國際新生兒復甦指南 絕大多數患兒只需A、B兩步 若正壓通氣30min心率<60次/分進入流程C 流程C:胸外心臟按壓 方法:拇指法(首選)、食中指法 部位:胸骨下1/3處,乳頭線下方 頻率:90次/分 深度:胸廓前後徑的1/3 同時繼續正壓通氣,的按3:1比例進行 如開始即無呼吸、心率,B、C二步同行 胸外按壓30min評價心率 心率>60次/分,停止按壓,繼續正壓通氣至呼吸恢復、心率>100、膚色轉紅後監護、觀察 心率<60次/分,進入流程D 流程D:用葯 罕有需要 進入流程D的指征(1條) 經正壓通氣30min和胸外按壓加正壓通氣30min後心率仍
❸ 吃替硝唑膠囊,阿奇黴素膠囊,羅紅黴素分散片後發現懷孕了,會不會影響寶寶,幫幫我!!!
這些葯物都是孕婦慎用的,有一定的致畸作用,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發生,建議你定期做產檢,詳細檢查孩子的發育情況, 1、B型超聲儀 超聲檢查是一項簡便無創傷的產前診斷手段。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B型超聲儀對胎兒進行檢查,一般認為超聲強度在20mW/cm2以下 ,持續時間不超過30分鍾,對孕早期3個月以內的胎兒是安全的。 B超能顯示胎兒、胎盤及羊水情況,如顯示胎兒頭顱,面部,心臟、脊柱和四肢等。可用於診斷各種胎兒畸形,如無腦兒,腦積水,脊柱裂,內臟畸形等。在妊娠18周以後,可以辨認胎兒性別,用於X連鎖隱性遺傳病的產前診斷。 四維彩超 一般在孕22~26周常規畸型篩查,至足月普通B超檢查胎兒是否成熟及胎盤成熟度,孕期如有異常可酌情復查。 2、彩色多普勒超聲儀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可檢查胎兒臍帶血流的情況,還可用於檢查胎兒有無先天性心臟病。四維彩超更先進。 3、羊膜穿刺術 經腹羊膜穿刺的目的在於獲得羊水和胎兒細胞。穿刺時間:一般在妊娠16~20周進行。取羊水20毫升。 4、妊娠早期絨毛活檢(CVS) 妊娠早期絨毛活檢的目的在於孕早期獲得胚胎絨毛,進行產前診斷。時間:一般在妊娠6~9周進行。絨毛內層為細胞滋養層,制出的絨毛染色體核型即是胎兒的染色體核型。可以診斷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異常;也可以測定胎兒性別,以早期發現伴性遺傳病。絨毛含有豐富的酶,可用生化方法檢測遺傳代謝病。還可以通過絨毛細胞中DNA分析,對胎兒進行基因診斷。 5、經皮臍靜脈穿刺取血術 經皮臍靜脈穿刺取血術是在B型超聲引導下經孕婦腹壁穿刺抽取胎兒臍靜脈血的方法。此方法能安全有效的獲得純胎兒血標本用於產前診斷。操作時間:在妊娠18周後進行。胎兒血用途十分廣泛,可用於各種生化檢查,診斷先天性代謝病;胎兒血中的有核細胞可進行染色體分析;提取細胞中DNA可用於基因診斷。 6、胎兒鏡檢查 胎兒鏡是一種光導纖維內窺鏡。可經母體腹壁穿刺進入羊膜腔,用於觀察胎兒、抽取臍血、取胎兒組織活檢,並可對胎兒進行宮內治療。檢查時間一般在妊娠15~22周進行。 操作步驟:術前備皮,排空膀胱;術前10 分鍾肌肉注射鎮痛劑B超檢查選擇穿刺點;局部麻醉後,在穿刺處用刀片作2厘米皮膚切口,從切口處刺入帶芯套管進入羊膜腔,拔出針芯,換上胎兒鏡;接上冷光源後可以進行以下操作:觀察胎兒外形和胎盤情況;抽取胎血;取胎兒皮膚或肌肉進行活檢。檢查完畢後,退出胎兒鏡和套管,壓迫穿刺點5分鍾,包紮,平卧3~5小時,觀察母體和胎兒的情況注意有無羊水或血液溢漏。 7、細胞遺傳學檢查 細胞遺傳學檢查是利用絨毛細胞、羊水細胞或胎兒血細胞制備染色體標本並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可以發現染色體數目異常。用胰蛋白酶處理常規染色體標本,染色體上會顯示出寬窄不一的帶紋,稱為 G 顯帶,可用於識別每一條染色體並分析其結構變化。高分辨顯帶技術可用於分析一些微小的染色體結構異常。 8、生化分析 單基因遺傳病往往表現為酶和蛋白質的改變或缺如,從而累及一些器官的發育和正常的代謝,並在臨床上表現出一系列症狀。因此,採用生化方法檢查酶和蛋白質可反映相關基因變異,對遺傳病進行診斷 。產前診斷中常採集絨毛、羊水、臍帶血和胎兒皮膚等標本進行生化分析。 9、基因分析 基因診斷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直接從DNA水平上檢測遺傳病的基因缺陷。常用方法有各種分子雜交技術、聚合酶鏈反應技術和DNA測序方法。
❹ 胎兒雙側腦室增寬
問個非常不專業的問題: 胎兒發育中是怎麼確定腦室增大的啊? 因為胎兒的大腦發育的時候腦室的確也是越長越大的阿。 因為什麼標准裁判定的增大啊?
❺ 產科超聲知識
產科超聲知識
超聲評估胎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需要參照妊娠周數和胎齡,根據胎體各部分超聲測量值是否與其相符合來綜合判斷。下面是我為帶來的產科超聲知識,歡迎閱讀。
超聲簡介:
超聲評估胎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需要參照妊娠周數和胎齡,根據胎體各部分超聲測量值是否與其相符合來綜合判斷。臨床上採用妊娠齡來推算孕齡,評價胎兒發育情況。妊娠齡為受精日前 14 日算起,對於月經周期為 28 天的婦女來說,孕齡即從末次月經第一天算起。若月經周期不規則,或末次月經遺忘,則需根據超聲檢查胎兒發育推斷孕周。
超聲檢查估計孕齡早期可採用胚胎頭臀徑(CRL),中晚期則通過測量胎兒頭雙頂徑、頭圍、腹圍、股骨長度等判斷。超聲檢查越早估計孕齡越准確,超聲估測的孕齡誤差為所估計孕齡的 ±8%,也就是說,孕齡越大,誤差范圍越大。妊娠囊:經腹超聲最早在停經後 6 周可見,經陰道超聲最早 5 周可見。
如經陰道超聲未發現妊娠囊,且血 β-hCG>2000IU/ml(IRP)則高度懷疑異位妊娠或宮內異常妊娠。
孕期超聲檢查最少要有 5 次可監測胎兒發育及畸形
一般來說,孕期必要的超聲檢查有5次,孕婦應該按時做,不能缺少。這 5 次檢查依次為:孕 7~8 周確定宮內妊娠活胎,孕 11~14 周行頸項透明層檢查,孕18~24 周行胎兒系統篩查,孕 32 周行胎兒生長發育評估,孕 38 周及以後(生產前)行胎兒生長發育評估。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孕 11~14(32) 周及孕 18~24 周的檢查是整個孕期最重要的兩次檢查,一定要到專業機構且具有產前超聲診斷資質的醫院進行檢查。
早期妊娠的孕齡估計
對於月經周期不規律、末次月經不清和提前或推遲排卵者,在早期行超聲檢查,根據胚胎和胎兒發育情況可以准確地推算孕齡。
1.妊娠囊測量:
以妊娠囊大小計測孕周准確性不高,妊娠囊的出現是診斷早孕的依據,而胚胎的出現才能正確判斷胎齡。測量妊娠囊可取最大寬徑和橫徑,測量時以內壁間距離為標准,推算孕周的計算方式有多種,因形態不同和個體差異較大的緣故,對臨床幫助不大,較少應用。簡便估計孕齡的方法有:
(1)孕齡(周)=妊娠囊最大直徑(cm)+3
(2)妊娠 6 周前妊娠囊直徑 ≤2cm;妊娠 8 周時妊娠囊約占宮腔 1/2;妊娠 10周時妊娠囊占滿子宮腔。
2.胚胎形態及胎兒頂臀徑(CRL)測量
妊娠 5 周,妊娠囊內可見胚胎呈點狀高回聲,經腹掃查難辨心管搏動,經陰道超聲常可見心管搏動。
妊娠 6 周,胚胎呈小芽狀,多數能見心管搏動。
妊娠 7 周,胚胎呈豆芽狀,胎心搏動明顯。
胚芽:經陰道超聲最早 6 周,經腹超聲最早 7 周可以見到胚芽及胎心搏動。
妊娠齡:妊娠齡(天)=妊娠囊平均內徑(mm)+30(適用於孕7周內)
妊娠 8 周,胚胎初具人形,可通過測量頂臀徑推算胎齡,頂臀徑測量方法:顯示胚胎頭部至臀部的正中矢狀切面,從頭部頂點測量到臀部的最低點。
簡便估計方法為:CRL(cm)+ 6.5 =孕齡(周)。
妊娠齡(天)=胚長(mm)+ 42 (適用於孕 7 周-12 周)
簡便估計法在臨床上較實用,此法可沿用至 14~15 周,15 周後由於脊椎生理彎曲的出現,頂臀徑測量誤差較大。
孕囊增長速度:1.2~1.5mm/d
3mm <卵黃囊直徑≤ 10mm(異常提示妊娠後果不良)經腹超聲最早 6 周可查見,經陰道超聲最早 5 周查見,約 10 周時消失,12 周後完全消失。3mm< 正常卵黃囊直徑 ≤10mm(卵黃囊過大、過小或缺失,提示妊娠後果不良)
胎心率:6周前:100—115次/min 至8周:144—159次/min 9周後:137—144次/min
妊娠囊內各結構出現時間:
①孕 5 周出現孕囊雙環狀。②孕 5—6 周出現卵黃囊。③孕 6—7 周可見胚芽及胎心管搏動。
④孕 7—8 周可見胚胎輪廓。⑤孕 8—9 周可辨頭體及肢芽。⑥孕 9—10 周可見胎頭及腦泡。
⑦孕 10—11 周可見四肢骨及指趾。⑧孕 12 周以後可見四腔心及脊柱。
羊膜與絨毛膜融合時間:孕 12—16 周。個別晚妊期仍可見,無意義。
胚胎停育診斷標准:
①頭臀長度≥7mm且無心跳;②孕囊平均直徑≥25mm且無胚胎;
③檢查出無卵黃囊的孕囊2周後不見有心跳的胚胎;④檢查出有卵黃囊的孕囊11天後仍不見有心跳的胚胎。
滿足以上條件的任何一項,可以超聲診斷為妊娠失敗
對孕周較准確的宮內單胎妊娠之胎兒進行超聲檢查,測量胎兒各部位的徑線,進行統計學分析,從而得出胎兒生長發育的超聲測量指標,有助於推算孕齡、判斷異常。建立正常值應考慮人口、地區、民族的差異,根據本地區的資料確定相應的正常值范圍。
1. 雙頂徑
測量方法:取頭部橫切面的丘腦平面,此平面要求大腦鐮居中,雙側丘腦對稱顯示,頭顱前方顯示透明隔及兩側的側腦室前角,後方顯示側腦室後角,測量時從高回聲的頭骨板的中點至對側的中點,也可以從外側緣測至內側緣,或內緣測至外緣。雙頂徑增長速度:31周前:3mm/周。31—36周:1.5mm/周。36周後:1mm/周。
2. 頭圍
雖然雙頂徑測量簡便實用,但由於胎頭發育的不一致性,頭型可以是圓形、長橢圓形,此時頭圍測量比雙頂徑更能反映胎頭增長情況。
測量方法:在雙頂徑測量平面測量高回聲顱骨的周徑。可以採用儀器內橢圓形周徑測量功能測量,也可以直接用手動描計胎頭顱骨周徑,還可以採用測量胎頭雙頂徑和枕額徑計算頭圍:頭圍=(雙頂徑+枕額徑)×1.62。頭徑指數 CI=雙頂徑(BPD)/枕額徑(OFD)×100%正常值:70%—86%。異常值:>85%診為短頭畸形 <70%或>86%應改用頭圍來評估孕周。
3. 眼眶間距
測量方法:取胎頭經眼眶的橫切面,測量雙側眼眶的寬度,可選測雙側眼眶外緣間距、雙側眼眶內緣間距或眼球中心間距,測量時應於註明。一般內側-內側間距為外側-外側間距的三分之一,測量眼眶中心間距可以粗略判斷孕周,一般眼眶中心間距(mm)約等於孕周數,據此可以判斷有無眼間距變窄或增寬。眼距:孕 20 周前LD=RD(眶內距)=1/3D(眶外距)。孕20周後眶內距略大於眶外距。
4.鼻骨和下頜骨
測量方法:測量鼻骨時取胎頭面部的正中矢狀切面,測量鼻骨長徑。測量下頜骨取胎頭下頜斜切面,顯示一側下頜骨全長,測量下頜關節至下頜牙槽中點。
鼻骨:測量時間:11 周~13+6 周,平均長度約2~3mm,低於同孕齡5個百分位考慮鼻骨短。鼻骨角度:鼻骨與額骨延長線夾角>44°。
下頜骨:正常下頜骨長度約1/2雙頂徑,小下頜畸形是下頜骨長度常常小於雙頂徑21%。
IFA角:下頜、上唇兩點連線與額骨垂直線的夾角角度,正常值65°,小於50°,可定義為下頜退縮。
5. 心臟大血管
測量方法:測量心臟房、室和心肌厚度等應取心臟四腔心平面;測量大血管時,在主動脈、肺動脈瓣膜水平,瓣膜關閉狀態下,測量大血管內徑。
股骨增速:孕 30 周前:2.7mm/周。孕 31-36周前:2.0mm/周。孕 36 周後:1mm/周。
足長≈股骨長 股骨長/足長<0.85有染色體異常可能(16—21周敏感)。
胎兒頸部透明層測量
測量時間:10—14周(CRL約4.5~8.4cm)異常值:NT≥3mm:胎兒染色體異常風險增加。
NT≥4mm:即使染色體正常的胎兒其妊娠結果亦較差。
(1)適應證
適合所有孕婦,尤其是有以下適應證的孕婦:
孕婦年齡<18歲或≥35歲孕婦
夫婦一方是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
孕婦染色體異常
孕婦患有如貧血、糠尿病、高血壓、嚴重營養障礙等疾病
孕婦吸煙、酗酒
孕早期有X線照射史或病毒感染史
有異常胎兒妊娠史
有遺傳病家族史
試管嬰兒
(2)檢查內容
①胎兒數目及絨毛膜性
②胎心搏動
③胎兒生物學測量:頭臀長
④測量NT
⑤胎兒附屬物:
ⅰ胎盤:觀察胎盤位置、測量胎盤厚度。
ⅱ羊水量:測量羊水最大深度。
⑥孕婦子宮:主要觀察宮頸內口,如孕婦提供子宮肌瘤病史需評估肌瘤位置及大小。
(3)建議存留以下超聲圖像
胎兒正中矢狀切面、胎兒頭頸及上胸部正中矢狀切面(NT測量圖)。
(4)測量NT的`注意事項
①NT 建議在頭臀長為 45-84 mm時測量,相當於 11-13+6 孕周。
②標准測量平面是胎兒正中矢狀切面,此切面亦是測量頭臀長的標准切面。
③應盡可能放大圖像至只顯示胎兒頭頸部及上胸部,令測量游標的輕微移動只能改變測量結果 0.1 mm。
④應清楚顯示並確認胎兒背部皮膚及 NT 前後平行的兩條高回聲帶,測量時應在 NT 最寬處測量,且垂直於 NT 無回聲帶,測量游標的內緣應置於無回聲的NT 外緣測量。
⑤應測量三次,並記錄測量所得的最大數值。
⑥有頸部腦脊膜膨出時,注意辨認,避免誤測。
⑦有臍帶繞頸時,需測量臍帶繞頸處上下NT厚度,並取其平均值。
⑧應明確區分皮膚和羊膜,避免將羊膜誤認為皮膚而誤測NT。
胎兒頸後皮膚皺褶測量:
測量時間:14—20周。
異常值:≥6mm。
顱骨骨化時間:第10周開始,第11—12周骨化明顯。
脊椎骨化時間:第10周開始,骶尾部到16—18周完成。
性別分化時間:8—11周。
膀胱檢出時間:12—13周。
胃檢出時間:8—13周。
膽囊檢出時間:14周。
生理性中腸疝:12周消失,CRL>4.4cm不再有。
胎位與胎兒方位:
頭先露:脊柱右→前為左
脊柱左→前為右
臀先露:脊柱右→前為右
脊柱左→前為左
胎位的寫法由三方面來表明:
①代表骨在骨盆的左側或右側,簡寫為左(L)或右(R);
②代表骨名稱,如頂先露為“枕”,即“O”,臀先露為“骶”,即面先露為“頦”,即“M”,肩先露為“肩”,即“Sc”;
③代表骨在骨盆之前、後或橫。例如頂先露,枕骨在骨盆左側,朝前,則胎位為左枕前(LOA),為最常見之胎位。
胎位ROA表示:頭先露,右枕前。
在順產的最佳胎位來講,這種胎位排第二。LOA頭先露,左枕前排第一。
側腦室各部、顱後窩、透明隔腔(第五腦室)寬均<10mm。
側腦室寬10—15mm:腦室擴張。
側腦室寬>15mm:腦積水。
LVW(腦中線至側腦室外側壁距離)/HW(腦中線至顱骨內緣距離)<1/3。
第三腦室(兩側丘腦中間縫隙)<2mm。
①孕20周前LD=RD(眶內距)=1/3D(眶外距)。孕20周後眶內距略大於眶外距。
②脈絡叢:孕 13 周前幾乎充滿整個側腦室,13—15 周始側腦室前角出現無回聲。
③胼胝體:18—20 周發育完全,故應20周之後檢查。
④顱後窩結構:20—22 周前檢查,顱後窩內的小腦半球、小腦蚓部、第四腦室、顱後窩池等難以分辨,可能顯示出第四腦室與顱後窩池相通。應在20—22周後再檢查。
胎兒心胸比值:心圍/胸圍≈0.40,心臟面積/胸腔面積≈0.25—0.33
脊髓圓錐:脊髓末端呈圓錐狀,其最低位置隨孕周增大,逐漸升高,中晚孕位於L2~L3之間。一般相當於腎臟最下緣水平,過低時因注意探查是否存在脊柱裂。
大腦中動脈(MCA)意義:
大腦中動脈搏動指數(MCA-PI)值降低、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MCA-PSV)升高是一些不良妊娠預後不好的指標。但是單獨使用MCA血流指標對不良妊娠結局的預測價值並不高,應當臍動脈UA的指標綜合評估。
①MCA-PI/UA-PI<1.08,提示缺氧,發生腦保護效應
②MCA-PSV超過1.5倍MOM值,以下情況不同孕周時PSV升高提示貧血風險提高:
20周PSV>38cm/s; 24周PSV>44cm/s; 24周PSV>56cm/s;
32周PSV>66cm/s; 36周PSV>80cm/s; 40周PSV>95cm/s;
胎兒缺氧診斷標准:
①比值標准:妊娠期,大腦中動脈RI<臍動脈RI;
②臍動脈標准:孕30周後,S/D>3;晚孕期,RI>0.75;孕18~20周後,臍動脈舒張期缺如或反向;
③子宮動脈標准:孕26或27周後,子宮動脈S/D>2.7,有舒張早期切跡。
注意幾個診斷的時間段的前提,臍動脈S/D是孕30周後,正常胎兒30周前,S/D可以>3。
胎兒靜脈導管(DV):胎兒臍靜脈經靜脈導管匯入肝靜脈,迴流入下腔靜脈。正常頻譜為三相波,S波、D波及a谷,三者均為同向,如果a波方向,提示胎兒心臟異常可能。早孕期a波可出現短暫反向。
臍動脈血流:正常期待S/D、RI隨孕周增大而降低,晚孕期S/D應<2.5,早中孕S/D可以為2.0~5.0
胎兒心胸比值:心圍/胸圍≈0.40,心臟面積/胸腔面積≈1/3
胎兒心軸:心臟縱軸與胸廓前後連線正常角度為45°±20°
胃橫徑:<2.5cm。
結腸內徑:<20mm。
小腸內徑:<7mm。
腎臟長徑:24周:2.2—2.7cm32周:2.8—3.3cm足月:3.6—4.1cm
腎盂前後徑:33周後≤7mm
先天性巨膀胱診斷標准:孕10~14周,膀胱縱徑≥7mm
腹圍切面:胎兒腹部最大橫切面。該切面顯示腹部呈圓形或橢圓形(受壓時),脊柱為橫切面,胎胃及肝內門靜脈1/3段同時顯示。
一側腎圍/腹圍:0.27—0.33
孕35周前腹圍<頭圍
孕35周左右腹圍≈頭圍
孕35周後腹圍>頭圍股骨(FL)/腹圍(AC):<20%可能巨大兒,>24%可能IUGR。
;❻ 產後出血的診斷及處理方法是什麼
1. 定義
胎兒娩出後24 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ml 者稱為產後出血,是引起孕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2. 病因及診斷要點
(1)宮縮乏力:不能有效關閉胎盤附著部位的子宮血竇、血栓形成障礙而出血。①臨床表現
●胎盤娩出後陰道出血陣發性增多,子宮輪廓不清、軟,按壓宮底有大量血塊排出。●有時陰道出血不多,但血塊大量積存於宮腔內,當產婦出現休克時已為時過晚。②影響子宮收縮的因素
●雙胎、羊水過多、巨大兒。●產程延長、滯產致孕婦衰竭。●產程中過多使用鎮靜劑、麻醉劑。●全身急慢性疾病。●嚴重貧血、妊高征、子宮胎盤卒中。●子宮發育不良、感染、畸形、肌瘤。●膀胱過度充盈。(2)胎盤因素
①胎盤滯留:胎兒娩出後30 分鍾,已剝離的胎盤尚未娩出者(宮縮乏力、膀胱過度充盈)。②胎盤嵌頓:宮腔操作或宮縮劑使用不當,子宮局部形成狹窄環或宮頸口收縮,剝離的胎盤不能娩出。③胎盤剝離不全:由於宮縮乏力,或胎兒娩出後過早過度擠壓子宮、粗暴牽拉臍帶。④胎盤部分粘連:胎盤部分已剝離,部分粘連子宮壁上不能自行剝離出血。常見於多次人流刮宮後、多產婦。⑤胎盤部分植入:胎盤部分植入,另一部分已與宮壁分離引起大出血。⑥胎盤殘留:胎盤娩出後多量流血,持續不止,檢查胎盤有殘缺,或副胎盤殘留宮腔而致出血。(3)軟產道損傷
胎兒娩出後持續性陰道流鮮紅血,子宮收縮好,胎盤、胎膜完整。會陰、陰道或宮頸處有裂傷,並有活動性出血。①產程進展過快,胎兒過大,有的在胎兒未娩出前已有裂傷出血。②宮口未開全,過早使用腹壓致裂傷。③保護會陰不當或助產手術操作不當。④會陰切開過早致切口流血過多,會陰切口過小裂傷而出血。⑤子宮破裂未及時發現而逐漸休克。(4)凝血功能障礙
產後出血,血不凝固。應結合病史、體征和實驗室檢查加以確診。(5)剖宮產的出血問題
①除胎盤剝離出血外,尚有手術切口出血,麻醉等,產後出血危險性大。②前置胎盤種植在子宮下段前壁,在此處切開子宮時易損傷胎盤。③胎兒娩出後立即剝離胎盤。④胎兒、胎盤娩出後,由於子宮下段菲薄,胎盤種植部位血管豐富,子宮缺乏有力的收縮。⑤若羊水通過創面進入子宮血竇,發生急性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大出血。⑥子宮切口損傷。●切口位置過低或過高,切口弧度欠。●胎頭深嵌入盆腔或高浮。●手法不正確,暴力娩出胎頭。●胎位不正。●胎兒巨大。引起切口向兩側撕裂(左側多見)。可延伸至闊韌帶,向下至宮頸、陰道穹隆或陰道上l/3,累及宮旁或陰道壁的血管叢,發生難以控制的出血。3. 產後出血量測量方法
(1)常用的產後出血量測量方法
①目測法:即肉眼估計法,憑經驗、估計血量常是實際出血量的一半。②面積法:浸濕兩層敷料的面積來估算,如5×5cm2 計血量2ml;10×10cm2 計血量5ml;15×15cm2 計血量10ml 等。受敷料吸水量不同的影響,常常只做大概估計。③容積法:使用彎盤、有刻度的積血器測量,較准確。④稱重法:出血量(ml)=(物品用後重量-物品用前重量)÷ 1.05⑤容積法+ 稱重法:出血量(ml)= 容積法測量出血量 + [(物品用後重量-物品用前重量)÷ 1.05 ] (2)測量出血量的注意事項
①產後2 小時是觀察和及時處理產後出血的重要時期。②產後出血標準定為≥ 500ml,然而待出血已達500ml 時再進行處理已為時過晚,出血量達200ml 時,即應查找原因並積極處理。③注意陰道出血的同時,注意會陰切開、剖宮產腹部切口、子宮切口出血量,紗布和敷料上吸附的血量。④在陰道出血中,來勢兇猛的出血固然危險,但小量持續不止的流血,即「細水長流」式出血的潛在危險更大。⑤產後24 小時內要密切觀察是否存在宮腔積血。4. 預防措施
①嚴密觀察產程,應用產程圖監測產程進展,及時發現引起產程延長的因素,及時轉診。②嚴格掌握剖宮產及會陰切開的適應證及時機,並注意止血。③正確應用宮縮劑預防產後出血。胎肩娩出後,子宮肌注射縮宮素20U,5% 葡萄糖液500ml 加入縮宮素20U 靜脈滴注。米索前列醇400μg 嚼碎口服。④胎兒娩出後及時檢查軟產道有無裂傷,縫合止血。⑤掌握胎盤剝離徵象,胎盤未完全剝離前嚴禁暴力推壓子宮和牽拉臍帶。⑥胎兒娩出後10 ~ 15 分鍾胎盤尚未娩出者,應查找原因及時處理。⑦陰道助產常規檢查軟產道有無裂傷。⑧胎盤、胎膜娩出後仔細檢查其完整性,可疑胎盤胎膜殘留者,應及時清除。⑨產後留產房觀察產婦2 小時、觀察血壓、脈搏、一般狀況、陰道出血量和宮縮情況。鼓勵產婦飲水,進食和排尿。新生兒早開奶早吸吮促進子宮收縮。⑩准確收集並測量產後出血量,出血量達200ml 以上時,應查找原因,及時處理。高度重視產後2 小時內出血量。特別警惕識別失血性休克的徵象:如心慌,脈搏快而細;頭暈,面色蒼白,皮膚濕冷等,早期發現早期處理。5. 處理
(1)子宮收縮乏力要促進子宮收縮
①宮縮劑:縮宮素10 ~ 20U 肌注或加入滴管內,麥角0.2mg 肌注。米索前列醇400μg 嚼粹口服。②不能自解小便者,消毒導尿。③按摩子宮:a 經腹按摩子宮法; b 腹部- 陰道雙手壓迫按摩子宮法。④胎盤剝離面出血,可「8」字縫合。⑤ B-lynch 縫合。⑥子宮動脈結扎、髂內動脈栓塞。⑦宮腔填塞紗條;或通過宮頸在宮腔內放置30ml 氣囊的30 號French Foley 導尿管,起到填塞止血的作用。⑧出血仍不止,應行子宮次全切除(前置胎盤注意)。(2)胎盤因素:原則是助娩胎盤
①明確胎盤是否剝離,如已剝離,可協助胎盤娩出。②經臍靜脈推注生理鹽水10 ~ 20ml+ 縮宮素20U。③行手取胎盤術(人工剝離胎盤術)。④若為胎盤部分殘留,可用手取出,必要時行刮宮術,防止子宮穿孔。⑤若為植入性胎盤,切除植入部分。或行次全子宮切除術,切忌用手強行挖取。(3)軟產道裂傷:縫合止血。(4)凝血功能障礙:原則是及時轉診,輸新鮮全血、血小板及凝血因子。6. 產科出血性休克的監測
(1)一般臨床表現
①休克早期;煩躁不安、口渴、血壓下降、脈細快,面色蒼白或輕度發紺,四肢濕冷。②休克加重:表情淡漠,反應遲鈍,血壓繼續下降,脈搏減慢,瞳孔散大,面部白腫,無尿。(2)監測指標
①休克指數(shock index)估計出血量:休克指數 = 心率 ÷ 收縮壓正常值為0 .5
【例】心率120 次/ 分, 收縮壓80mmHg, 休克指數=120÷80=1.5,出血量估計約為1500ml。②血壓:收縮壓
一般情況下,收縮壓< 80mmHg ,估計出血已>1000ml。③平均動脈壓測定:MAP= 舒張壓- 1/3(脈壓差)。正常MAP=90±5mmHg;< 65mmHg 為異常。④脈搏或心率:>100 次/ 分。⑤尿量:少尿。
⑥中心靜脈壓。 7. 產科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治療
(1)綜合措施
①立即止血。② 關心、安慰、精神支持。③體位:自體輸血位(平卧位,下肢抬高20°。呼吸困難者,頭肩亦抬高20°)。④呼吸支持:給氧,保證血液有足夠攜氧能力。⑤建立2 ~ 3 條靜脈通道,安置尿管。(2)補充血容量,疏通微循環,補充細胞外液
①原則:先多後少、先快後慢、先鹽後糖。②快速補充足夠血容量(總量超過失血量2 倍)。●首選平衡液:糖鹽水、乳酸林格氏液(與細胞外液接近)。●血漿增容劑:右旋糖苷、706 羧甲澱粉。可改善微循環。●輸血:補充失血量的1/3 ~ 2/3。●輸全血量:液體量=1 ∶ 3
●全血 (新鮮最好 ):含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漿。紅細胞有攜氧能力。●血漿(FFP):擴充血容量的膠體溶液,含全部凝血因子。●濃縮紅細胞:只含紅細胞,補充血液攜氧能力輸血速度(HCT ≤ 25% ~ 30%)。●血小板:多用於凝血障礙。(3)糾正酸中毒:輕度酸中毒不需處理
(4)應用利尿劑:如血容量基本糾正,尿量少
(5)應用心、血管活性葯
嚴重休克,心肌缺氧,心功能不全,可用毛花苷C 0.2~ 0.4mg(P >120 次/ 分)。短時間應用血管收縮葯物升壓,爭取時間補充血容量。多巴胺:增加心排出量,減少外周阻力,微弱升壓作用,擴張腎血管。麻黃鹼:在估計擴容滿意後使用,可以升高血壓,用量半支,在血壓恢復後立即停葯。(6)納洛酮的應用
阿片肽強心,擴張冠脈,穩定細胞膜,維持血壓。用法:10μg ~ 4mg/kg 靜脈滴注。效果好,安全而副作用少,休克早期應用更好。(7)抗感染(
8)出血性休克糾正的指標
①收縮壓>90mmHg。②中心靜脈壓回升到正常。③脈壓差>30mmHg。④尿量>30ml/h。
⑤血氣分析正常。⑥一般情況:皮膚溫暖、紅潤,靜脈充盈,脈搏有力。8.. 轉診
(1)轉診指征
①對具有產後出血危險的孕婦,應於近預產期或臨產初期上轉至有輸血條件的醫院分娩。②對產後出血產婦,積極進行緊急處理的同時盡速上轉。
③產道裂傷,縫合有困難時,應用消毒紗布壓迫後上轉。④如出現凝血障礙應立即上轉。⑤如手取胎盤困難,疑胎盤部分植入時,應填塞宮腔紗條後上轉。(2)轉診過程的處理
①產婦取平卧位,注意保暖,避免劇烈振動,嚴密觀察生命體征。②保持輸液通暢,給予宮縮劑及抗生素治療。③轉診途中隨時注意宮縮及陰道流血量,隨時按摩子宮,及給予宮縮劑。④轉診要一次到位,避免反復轉診延誤搶救時機。⑤醫生、護士全程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