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養泥鰍啊
養殖泥鰍方法如下:
池塘選擇要領
養殖場要找就近水源,便於加水。池塘養殖泥鰍,池塘深約80-150cm,水深50-120cm,池底最好有15-20cm的淤泥,進出水口方便。為了方便魚塘管理,池塘規格以2-10畝為宜。
池塘消毒及天然餌料培育
放養前2周,池塘的消毒很重要。池塘消毒可以將池塘內雜魚、青蛙、蛇蟲鼠蟻清除干凈,使泥鰍生長有安全的空間。放養前2周,每用40公斤生石灰全池潑灑,目的是將池塘內雜魚、青蛙、蛇蟲鼠蟻清除干凈,使泥鰍生長有安全的空間。3天後,將乾燥無霉的玉米秸、稻草等秸稈,用10號鐵絲捆紮成直徑40~50厘米的秸草捆,放入池塘浸泡10天左右,使得魚塘中產生藻相。同時,施有機肥,使得魚塘中出現大量浮游微生物。
圍網防止天敵
泥鰍的天敵是影響泥鰍成活率的主因。泥鰍主要天敵有:塘內兇猛性魚類如羅非、生魚等;青蛙進塘產子,蝌蚪與泥鰍爭飼料,影響泥鰍生長速度;蛇蟲鼠蟻吃泥鰍;蜻蜓吃泥鰍幼苗等。因此,圍網可以防止泥鰍天敵進入池塘內,這樣可以提高泥鰍的成活率。圍網應當在放苗前15天進行,池塘周圍應用高約1m的網圍起來,防止蛇、鼠、青蛙等天敵。同時,水面要種植一定量的水浮蓮,運用「魚菜共生」原理,泥鰍的生長發育就有保障了。
苗種投放注意事項
泥鰍要求個體強壯,規格均勻,且泥鰍規格應在4-6cm為宜。苗種過大,苗種運輸損耗加大;苗種過小,影響泥鰍成活率。魚苗到達養殖現場後,要使泥鰍適應水溫後再將苗種放入池塘內。根據各大養殖現場的實際情況,雜交泥鰍苗投放密度在8-20萬尾/畝,台灣泥鰍苗6-8萬尾/畝。同時,有條件的魚塘可以在塘中放大頭魚、扁魚、鯽魚等混養,以提高養殖效益。
投喂管理
在苗種投放前,池塘已產生大量的浮游微生物,浮游微生物可以作為泥鰍進入池塘中的天然餌料。在提供天然餌料的基礎上,應當投喂人工配合飼料。泥鰍屬於直腸消化類魚類,吃食比較少,因此,人工配備的飼料應當經過發酵後的飼料,這樣,泥鰍的消化也較順暢,減少腸炎發生的幾率。一般,每天5:00-7:00,18:00-19:00各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都應當在固定地方投喂,每15平方米設置一個投喂盆,以2小時為宜起一次盆,若2小時內飼料全部吃完,第二次投喂就適當增加飼料。同時,在日常的管理中要注意觀測水質狀況,做好日常的魚體保健等工作。
注意事項:
首先檢測泥鰍是否帶蟲,亞硝酸鹽是否超標;如有蟲先有針對性殺蟲,如亞硝酸鹽超標可以適量換水,再用「萬能亞硝靈」降解;
如果水質變差(變黑、變濃),適當換水;換水後立即用「解毒改水寶」調節;
出現大量死亡(超過100條),並且死亡症狀為爛身爛尾爛鰓;選用「滅孢爛腐靈+止血爛鰓康」處理,死亡量減少後,隔一天再用「高碘腐皮康」(如果水質偏濃可以搭配硫酸銅使用),根據情況連用一次;
出現大量死亡(超過100條),並且死亡症狀為紅嘴紅點紅鰭,選用「病毒靈+出血止」,根據死亡情況連用;
拓展資料:
從養殖角度來看,泥鰍病害少,繁殖簡單,運輸方便,而且泥鰍能用腸呼吸,耐低氧,食性雜,幾乎什麼動、植物食料都能吃,飼料來源廣,最有利於養殖的是由於能耐低氧,泥鰍的適應力特別強,幾乎能在各種容器和水域中養殖,像木箱、水缸、水桶、土池、水泥池、稻田、蓮田、荸薺田等,甚至排水溝中也能養。而且,養殖泥鰍成本低,市場價格高,所以經濟效益顯著。稻田養殖,既可收稻穀又可產泥鰍,一舉兩得,每667 平方米稻田可產泥鰍50~100 千克,增加產值1 000 元以上;池塘養殖,每667 平方米可產泥鰍1000 多千克,產值至少10000 元,除去苗種成本、飼料成本、水電、防治疾病葯物成本等,每667 平方米可獲純利6000~7000 元;網箱養殖,普通8 平方米網箱,可產泥鰍1000 千克左右,產值也要過萬元,由於網箱養殖成本較高,純利潤能達5 000 元左右.
事實證明,泥鰍養殖有廣闊的市場為依託,有成熟的技術為保證,必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幫助養殖者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