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嬰兒身高怎麼量
許多爸爸媽媽都在意寶寶的身高問題,都認為寶寶長得越高就越好,在寶寶還是嬰兒期的時候,就想方設法測量嬰兒身高。然而一周歲未到的嬰兒是沒有辦法站立的,這個時候嬰兒身高怎麼量呢?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給這些嬰兒身高進行測量呢?道具:兩本書(最好是字典,比較厚重,不易移動)、一把捲尺 1. 在嬰兒熟睡的時候,將一本書輕輕抵住寶寶的頭。 2. 把寶寶的身體放平直。 3. 在用一隻手按直寶寶的同時,另一隻手將另一本書抵在寶寶的腳掌後。 4. 把兩本書都立穩之後,將寶寶輕輕移開。 5. 書與書的距離就是寶寶的身高值了。 6. 用捲尺從第一本書量到第二本,這樣的話,就可以看出嬰兒身高了。愛心小貼士:嬰兒往往比較好動,因此測量嬰兒身高的時候,父母應該在嬰兒熟睡時來進行,不然的話至少要兩個人合力才可以測量出嬰兒身高。
『貳』 怎麼測量寶寶身高啊
寶寶測量身高的正確方法
測量嬰兒身高,最好由兩個人進行。給寶寶脫去鞋子、襪子、帽子、厚的衣服並去掉尿布(如果是新生寶寶則最好在熟睡時進行),臉朝正上方。
一人用手固定好寶寶的膝關節、髖關節和頭部;一個人把一本書輕輕抵住寶寶的頭,將另一本書抵在寶寶的腳掌後,最後把兩本書都立穩後,將寶寶輕輕移開。這時兩本書的距離就是寶寶的身高了。兩三周測量一次即可。
寶寶身高增長的規律
1、1歲以內嬰兒身高增長很快,前3個月每月可增長3、0~3、5厘米,以後增長速度逐漸減慢。嬰兒期平均每月身高增長2~3厘米。前半年大約可增長約16厘米,後半年的增長8~9厘米。
2、1周歲時身高約在75厘米左右,約為出生時的1、5倍。寶寶第二年身高增長速度減慢,一年約增加10厘米;兩歲以後身高增長速度趨於平穩,平均每年增長5~7厘米。
3、身高增長速度在四季也不相同,春季萬物生長,寶寶的生長激素也分泌的比較多,因此身高增長最快的是五月份,而十月份則長得最慢。
所以,每年四五月份是寶寶身高增長的最佳時間,新爸爸新媽媽們要把握好寶寶的生長高峰期。
4、寶貝的頭、軀干、下肢的比例在不同年齡階段會不一樣,年齡越小頭部和上半身的比例越大。隨著年齡增長,下半身的增長速度快於上半身。
5、在12歲前,同齡男孩要比女孩高,但到了青春發育前期女孩發育較快,這時女孩又比同齡男孩高,到青春期結束男孩再次比同齡女孩高。
所以,每年四五月份是寶寶身高增長的最佳時間,新爸爸新媽媽們要把握好寶寶的生長高峰期。 4、寶貝的頭、軀干、下肢的比例在不同年齡階段會不一樣,年齡越小頭部和上半身的比例越大。隨著年齡增長,下半身的增長速度快於上半身。 5、在12歲前,同齡男孩要比女孩高,但到了青春發育前期女孩發育較快,這時女孩又比同齡男孩高,到青春期結束男孩再次比同齡女孩高。
『叄』 怎麼測量寶寶的身高
生長發育的形態指標是指身體及其各部分在形態上可測出的各種量度(如長、寬、圍度以及重量等),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態指標是體重和身高。
此外,代表長度的還有坐高、手長、足長、上肢長、下肢長;代表寬度的有肩寬、骨盆寬、胸廓橫徑和前後徑;代表圍度的有頭圍、胸圍、上臂圍、大腿圍、小腿圍;代表營養狀況的有皮褶厚度。
1.體重
體重是指人體的總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兒童的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內臟重量及其增長的綜合情況,也作為計算葯量的重要依據。與身高相結合可用以評價機體的營養狀況和體型特點。
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體重平均為3千克左右,出生後3—4個月體重達6千克左右,1歲時達9千克。1歲內嬰兒的體重可按以下公式估算:
1—6個月 體重(千克)≈出生體重(千克)+月齡×0.7 kg
7—12個月 體重(千克)≈6 kg+月齡×0.25 kg
2歲時,兒童體重平均為12千克左右,此後平均每年增加2千克,故2—10歲兒童的體重可按下式估算:
體重(千克)≈年齡×2+8
定期測量體重可了解兒童的生長發育狀況和營養狀況,並作為指導兒童喂養及早期發現疾病的依據。測量前應排完大小便、赤腳、只穿背心短褲。測量須使用專門的人體測量杠桿秤,站或蹲在秤台中央。1月以內的嬰兒用特製的嬰兒磅秤,讓兒童卧於秤盤中進行測量。使用前先校正零點,測量誤差不得超過0.1千克。
用體重評價兒童的營養狀況時一般用兩種方法:①按年齡的體重。按兒童年齡分組,用體重的均值作為標准,以均值±10 %作為正常范圍,大於l0%為超重,大於20%以上為肥胖;相反,小於10%為輕度營養不良,小於20%一40%為中度營養不良,小於40%以上為重度營養不良。②按身長(身高)的體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准,用不同數值的身長(身高)所應有的體重為基準,不分年齡和性別,用百分位數法列表,使用時按照兒童的身長(身高)值查出標准體重,如果所測兒童的體重位於第20百分位數到第80百分位數之間,說明該兒童的體重屬正常范圍。
2.身是(身高)
身長是指人體站立時顱頂到腳跟的垂直高度,是最基本的形態指標之一,常被用以表示全身生長的水平和速度。身高方面表現的個體差異,比體重所表現的更大。身高方面的異常,大多由於先天性的骨骼發育異常與內分泌疾病所致。
與出生時的身長相比,1周歲時的身長約為1.5倍,4歲時為2倍。2歲以後,兒童的平均身高可按下面公式估算:
身高≈(年齡×5)+75厘米
3歲以下的兒童可用量床測身長(卧位時顱頂點到腳跟的垂直長度);3歲以上的兒童可用身高計測身高(站立時,顱頂點到腳跟的垂直高度)。在使用身高計測量兒童身高時,受測兒童脫去鞋帽,取立正姿勢鶼立在身高計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並攏,足尖分開。足跟、骶骨部和肩胛間三點靠在身高尺上,軀干自然地挺直,兩眼平視前方,頭部保持正直。測量者將滑測板輕壓受測者頭頂,測量者的眼睛與滑測板呈水平位。讀數時,以厘米為單位,至小數點後1位。
3.坐高(頂臀長)
坐高是坐位時從顱頂點至臀部接觸底座平面的垂直高度,可表示軀乾的生長情況,與身高比較時可說明下肢與軀乾的比例關系。
3歲以下兒童應卧位測量頂臀長。嬰幼兒平卧於量板上,使之身體伸直、兩腿並攏,用兩手將兒童頭貼緊固定於正中位置。測量者左手將兒童兩腳提起,使小腿與大腿成直角,右手將活動板貼住臀部,測得值即為頂臀長。
3歲以上兒童坐位測量,稱坐高。受測兒童坐於高度相宜的矮凳上,先令其身軀前傾,骶部緊貼至尺或牆壁,然後坐直,對頭、肩的位置與測身高時相同,兩大腿伸面與身軀成直角而與地面平行,且兩腿靠攏,兩足平放在地面,足尖向前。測量者以手移動滑測板輕壓顱頂點後進行讀數。讀數時以厘米為單位,至小數點後1位。
4.頭圍
頭圍能反映顱和腦的大小以及發育情況,是判斷大腦發育障礙,如腦積水、頭小畸形等的主要診斷依據。兒童出生時,頭圍已達到成人頭圍的65%左右,10歲時則達到成人頭圍的95%以上。新生兒頭圍平均值為34 cm,1周歲時為45 cm,2周歲時為47 cm,3~4歲共增長1.5 cm,以後增長得更少。所以對頭圍的監測在出生後頭2年尤為重要。
測量頭圍時,測量者面對兒童,將布捲尺的始端固定於眉間最突出點,然後環繞頭圍,經過枕骨粗隆,再向眉間圍攏,捲尺在頭兩側的水平要一致。讀數時,以厘米為單位,至小數點後1位。
5.胸圍
胸圍表示胸廓的容積以及胸部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層的發育情況,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身體形態及呼吸器官的發育狀況,以及體育運動的效果。
出生時,胸圍為32 cm左右,兒童的平均胸圍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增加12 cm,速度最快;第二年增加3 cml以後每年約增加1 cm。
測量胸圍時,3歲以下的兒童取卧位,3歲以上取立位,均不取坐位。要讓兒童的呼吸處於平靜狀態下再測量胸圍。在取立位測量時,受測者自然站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雙肩放鬆,兩上肢自然下垂。測量者面對受測者,將帶尺上緣經背部肩胛骨下角下緣至胸前,帶尺下緣經過乳頭上緣。讀數時以厘米為單位,至小數點後一位。
『肆』 一歲三個月怎麼測量身高
給嬰幼兒測量身高,針對1周歲以內的嬰幼兒站不直或者是站立的姿勢不是很正確時,以平卧平躺測量身高為主,家長需要輔助嬰幼兒將腿伸直,隨機測量身高是最準的,建議每天殲鬧櫻上午進行測量身高,晨起之後測量升高是最標準的數值。針對1周歲以上能夠正常、自如行走的幼兒測量身高可以站著,在牆上用米尺標記刻度之後,進行測量身高就可以。同樣也是需要在固定的位置,用固定的測量工具、固定的人來測量,測量的時間也選擇上午或者晨起固定的時間,這樣測量是最標準的,可以正確衡量身高增長的曲線是否在正常水平。
1歲3個月寶寶身高體重標准值為:
一歲三個月男寶寶:身高76.6-82.3cm,體重:9.8-12.0kg;
一歲三個月女寶寶:身高74.8-80.7cm,體重:9.1-11.3kg。
想要寶寶發育的更加良好就要注意孩子飲食上的問題:每天多給孩子吃些蔬菜、水果。寶寶每天營養的主要來源之一就是蔬菜,彎鄭特別是橙綠色蔬菜。氏叢適量攝入動植物蛋白。在肉類、魚類、豆類
和蛋類中含有大量優質蛋白。牛奶中營養豐富,特別是富含鈣質,利於寶寶吸收,因此這一時期牛奶仍是寶寶不可缺少的食物,每天應保證攝入250~500毫升。粗糧細糧都要吃,可以避免維生
素B1缺乏症。主食可以吃軟米飯、粥、小饅頭、小餛飩、小餃子、小包子等。注意防止孩子出現挑食或者是飲食不當等問題而影響了營養的吸收,最後導致孩子的發育受到影響。
『伍』 正確測量身高的方法
正確的測量身高,首先就是要把鞋子脫掉,然後找一時子從腳的位置,然後量到身高,眼睛平視前方,然後測量這個身高就是正確的。
『陸』 在家裡怎樣給嬰幼兒測量身高呢
高是頭部、脊柱與下肢骨骼長度的總和。新生兒出生時平均身高為50厘米,生後第一年增長最快。0—6個月每個月平均增長2.5厘米,共計增長15厘米。7-12個月每月平均增長1.5厘米,共計增長10厘米。出生至1歲嬰兒的身長可達75厘米。第二年增長的速度略減慢,這一年一共增長10厘米左右,因此,兩歲小兒的身高可增長至85厘米左右。第三年以後,小兒身高的增長逐漸平穩增長,每年的增長波動在5-7.5厘米左右。因此2歲到10歲小兒的身高可用下列公式來估算: 身高(厘米)年齡x7十70 例如一個5歲兒童,用以上公式來估算身高,應該是105厘米。 孩子至青春期以後,身高的增長明顯加快,每年平均增長8厘米左右。女孩比男孩青春期早兩年,但最終的身高一般來說還是男孩高於女孩。 小兒身高的測量方法,要根據不同的年齡選擇不同的方法。3歲以下的嬰幼兒,由於站立時不易合作,可採用仰卧位測量。在保健單位一般都有秤式量板床。測量者首先讓孩子頭頂接觸量板頭端,兩耳在同一水平位,左手將孩子的雙膝放平,兩腿伸直,右手推動量板端接觸到孩子的腳跟,讀出量板床的數字,也就是孩子的身高了。如果在家裡,為嬰幼兒測身高,可選用有木床頭的床,用此代替床頭板,孩子的頭頂接觸此板,按上面介紹的方法,使孩子的身體保持平直,將足跟部在床面上的位置做個記號,然後測量床頭至足跟記號的距離就是孩子的身高了。用這種方法為孩子測量身高時,最好鋪一條格子布的床單,更易檢查孩子的身體是否平直,也便於標記與測量。 如果給3歲以上的孩子量身高,就可以用立位身高計,在家庭里可以用門框,讓孩子取立正姿勢,兩腳跟靠攏,腳尖分開約60度,將孩子的腳跟、臀部、兩肩胛間三點同時靠在立柱上,頭為正中位。測量者將滑板移至孩子的頭頂部,如果在家庭用門框測量身高時,可用一塑料板放在孩子的頭頂部在門框上做一標記。以上兩種方法都可以測出孩子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