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方法是一種與規范研究(Normative Research)方法相對應的方法,它是基於觀察和試驗取得的大量事實、數據,利用統計推斷的理論和技術,並經過嚴格的經驗檢驗,而且引進數量模型,對社會現象進行數量分析的一種方法,其目的在於揭示各種社會現象的本質聯系。相比規范研究方法,實證研究方法主要進行定量分析,依據數據說話,使其對社會問題的研究更精確、更科學。
實證研究離不開三方面的要素:
第一是科學理論。理論開展是實證研究的基礎,脫離了科學理論的實證研究,無異於進行一次數據挖掘和組合的游戲。在實證研究的各個環節,如提出研究假設、設計研究變數,構建模型、分析結果,都離不開理論。
第二是數據。數據之於實證研究,如同大米之於巧婦,數據越完整、越准確,實證研究的可靠性也越高。
第三是方法。實證研究主要基於計量經濟學的分析方法,融合了統計推斷、參數估計等現代統計學知識。實證研究方法的基本框架如下圖所示:
實證研究的基本流程
2
第一步:確定研究選題。社會科學以人類活動為研究對象,人類活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為實證研究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比如,會計報表是否具有信息含量,公司會計政策變更會有什麼經濟後果,宏觀經濟政策如何影響微觀企業行為,企業高管的政治關聯對企業經營有什麼影響等,這些問題都是實證研究可行的選題,也是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選題。
第二步:理論推導並提出研究假設。一旦確定了研究選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理論推導來說明選題的合理性。例如,確定了研究選題是宏觀經濟政策會影響微觀企業行為,研究者需要從理論上推導宏觀經濟政策為何以及如何影響微觀企業行為,具體會影響企業哪些微觀行為。當研究者從理論高度推導出可能的研究結論,就可以提出實證研究的待檢驗假設。也就是說,直接去檢驗理論的真偽,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基於邏輯理論推導,可以通過研究假設,直接證明理論的真偽。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假設要緊密結合理論推導,並且研究假設表意要清晰,可操作性要強。
第三步:數據收集與實證研究設計。提出研究假設之後,要圍繞研究假設收集數據。收集數據有兩層含義:一是收集的數據要同研究假設中的概念相一致,即假設中的概念轉換為數據;二是數據要完整、合理、力求准確。當數據收集完畢,研究者要設計實證計量模型,將零散的數據組合起來,以便於進一步分析。
例如,研究者經過理論推導,提出研究假設:宏觀經濟政策會影響企業債務融資,這需要兩個關鍵數據:一是如何刻畫計量宏觀經濟政策;二是如何計量企業債務融資。研究者需要根據理論建立實證研究模型,模型的設定既要考慮經濟含義,也要考慮計量經濟學中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要將模型設定的偏誤盡可能降到最低,以保證研究結論的可靠穩健。
② 實證研究有哪些具體方法
實證研究方法包括觀察法、談話法、測驗法、個案法、實驗法。實證性研究是通過對研究對象大量的觀察、實驗和調查,獲取客觀材料,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首先,實證主義社會學是由法國社會學家孔德創立的,其代表作為《實證哲學教程》,後由法國的社會學家迪爾凱姆所繼承和發展,其主要著作有:《論社會分工》、《社會學方法的規則》、《論自殺》。孔德生活的時代正式法國社會變革的時代,他親歷法國大革命,看到了封建社會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於是他把社會學界定為研究社會秩序和社會進步的科學。
其理論基礎是:「起源於經驗主義哲學,是一種『樸素的現實主義』」。在對客體的認識方式上,承認在人的外部存在著一個真實世界,它獨立於並外在於人類的感官和意識,通過科學方法人類可以直接地認識這一真實世界,並且這個「真實世界」又由社會事實所決定的。
③ 實證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實證研究方法包括哪些方法
1、實證研碰蘆灶究方法包括觀察法、談話法、測驗法、個案法、實驗法;
2、其中,實證研究方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笑扮的實證研究方法是指利用數量分析技術,分析和確定有關因素間相互作用嘩升方式和數量關系的研究方法,廣義的實證研究方法以實踐為研究起點,認為經驗是科學的基礎。
④ 《組織與管理研究的實證方法》-第三部分:管理學研究中的測量統計方法
1. 理論構念與測量指標
(1)反映型測量指標:
(2)形成型測量指標
2.觀察測量指標與理論構念關系的兩種方法: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驗證性因子分析
鏈接:
https://wiki.mbalib.com/wiki/%E6%8E%A2%E7%B4%A2%E6%80%A7%E5%9B%A0%E5%AD%90%E5%88%86%E6%9E%90
3. 內部一致性與穩定性的評價
(1)信度:「信度」可以用來衡量測量結果的一致性、穩定性及可靠性,被理解為一個理論構念的真實分數
(2)我們無法直接計算一個構念的真實分數與其測量誤差,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4. 聚合效度和區分效度
鏈接: https://bbs.pinggu.org/thread-8054492-1-1.html
(⊙o⊙)…這個書是很多人一起搞出來的,雖然挺好的,但是重復的內容也不少,哈哈~
1.指標的觀測值(可觀測 x)=構念的真實值(不可觀測 )+測量誤差(不可觀測 )
2. 古典測量模型與同屬測量模型
(1)古典測量模型:假設每個指標都可以同等程度的代表一個構念(如下圖中假設一所示)。用多個指標對某個構念進行多次測量以減少誤差如測量員工離職傾向時可以設計x 1 、x 2 、x 3 三個測量指標,最後求均值,有
(2)同屬測量模型:測量一個構念所用的兩個指標也許不是完全等同的,也就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如下圖中的假設二所示)。可用公式表示為:
3. 效果指標與構成指標
3.1 效果指標:
(1)與模型的聯系:古典模型用的測量指標就是效果指標。
(2)效果指標的特點有:①效果指標是由看不到的構念引起的②效果不是結果,因此要區分構念的效果和結果。如員工離職傾向(構念A)是由於他們組織承諾(構念B)的水平比較低,可見構念的結果還是構念,不是測量指標;而員工離職傾向這個構念的測量指標可以是我常常想離開這家企業、我不喜歡留在這個公司工作、我很可能於明年另尋新的工作③每一個指標已經足以無偏地代表一個構念④效果指標之間應該是高度相關的
(3)管理學中大部分指標都是效果指標
(4)用效果指標的前提下:構念的方差可以用變數x 1 、x 2 、x 3 的變異共同量來表示,如下,對:
求方差,有:
3.2 構成指標:用在同屬測量模型中。構成指標「構成了」被測量的不可觀測的構念
3.3 構成指標與效果指標的區別:
左圖「離職傾向」為構念,x 1 、x 2 、x 3 為其效果指標,x 1 、x 2 、x 3 任意一個均可完全衡量「離職傾向」,用三個指標來測量是為了減小測量誤差;右圖「社會在適應」為構念,x 1 、x 2 、x 3 為其效果指標,x 1 、x 2 、x 3 代表「社會再適應」的某個部分,用三個指標同時測量是為了保證「社會再適應」指標的完整性。
3.4 指標與結果的關系
圖7表示了效果指標與效果指標的結果的關系,圖8表示了構成指標與構成指標結果的關系。虛線上方的為構念,虛線下方的為指標,除了「社會調整」這一構念,「情緒智力」、「社會網路」、「冒險性」這三個指標全是效果指標。
3.5 與效果指標、構成指標相匹配的方法
(1)效果指標:驗證性因子分析
(2)構成指標: = + + 一式子中,只有x1、x2、x3是可識別的,\theta、γ1、γ2、γk、ƺ是不可識別的,為了使模型可識別,模型中至少應該包括兩條從該構念出發的結果路徑。話句話說,要把構成指標模型中的變數猜出來,至少需要藉助改構念的兩個結果變數(如下圖所示)。
3.6 什麼時候用什麼指標呢?
(1)構成型構念:對應構成指標
(2)效果型構念:對應效果指標
(3)雙面型構念:既可以是構成型構念,又可以是效果型構念。如一個銷售人員的業績,我們既可以把他的銷售業績定義為不同電器產品,如空調、冰箱、彩電等的加權總和(構成型構念),又可以讓他的上級給他在不同方面的表現來打分,比如產品銷售的數量、質量、顧客滿意度等等(效果型構念)。
3.7 備注知識
(1)需要根據構念的性質了解它是反映型的還是構成型的,然後根據它的性質來確定量表設計方法。
(2)一個構念如果既可以用構成型側標測量,也可以用效果指標測量,一般只選一種,不會全部放在一個量表中。
(3)構成型量表設計過程
(4)如何估計構成型構念的量表的信度
首先,對於效果指標,常用「內部一致性(α系數)」和「再測信度」;其次,對於構成指標,要麼用多個樣本來檢驗信度,要麼通過誤方差的大小進行估計。
4. 多維構念的三種類型
4.1 潛因子模型(潛因子多維構念:LMC)。如一般智力能力(GMA)是眾多智力活動(語文能力、數量計算能力、記憶和推理能力)背後的一個共同因素
4.2 合並模型(合並型多維構念:AMC):合並模型的各個維度就是多維構念的不同組成部分。如公民組織行為(OCB)=γ 1 (利他行為)+γ 2 (勤勉正直)+γ 3 (公民道德)+γ 4 (謙恭有禮)+γ 5 (運動員精神)。如下圖所示的工作滿意度。
4.3 潛因子模型與合並模型的估計:
(1)對於LMC僅僅用它各維度就可以進行估計
(2)AMC,由於γ可以取人一直,方程沒有固定節,所以我們需要一些其他的變數。因此在估計AMC時,必須使用它的結果變數。
4.4 組合模型:
(1)舉例:如Tsui(1997)提出了組織中可能存在的四種類型額僱傭關系,由兩個關鍵變數交叉組成,這兩個維度是企業對員工「提供的誘因」和企業對員工「期望的貢獻」,這樣員工——組織關系可以被分為四種類型,如下圖所示:
(2)如果想研究一個公司相互投資類型關系的程度與公司收益率的關系,需要判斷A公司與B公司誰更像相互投資型的員工—組織關系。方法1是聚類分析;方法2是把兩個變數分為兩類「虛擬編碼法」,即確定一個中值把「誘因」和「期望」全部分為高分組和低分組,這樣所有公司被分為4類。
4.5 三種模型的區別:
⑤ 確定評價指標的實證研究方法有哪些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啟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數量研究法
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層次的科學研究活動。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創造新知識,產生出新穎而獨特的成果或產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美國數學、通訊工程師、生理學家維納認為,客觀世界有一種普遍的聯系,即信息聯系。當前,正處在「信息革命」的新時代,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可以開發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據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的原理,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和整理獲得知識,並應用於實踐,以實現新的目標。信息方法是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層次的規律,幫助人們提高和掌握運用規律的能力。
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上升為經驗的一種方法。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是人類歷史上長期運用的較為行之有效的領導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種簡單的研究方法,它將已有的現象、規律和理論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驗證,給予敘述並解釋出來。它是對各種理論的一般敘述,更多的是解釋別人的論證,但在科學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問題,揭示弊端,描述現象,介紹經驗,它有利於普及工作,它的實例很多,有帶揭示性的多種情況的調查;有對實際問題的說明;也有對某些現狀的看法等。
數學方法
數學方法就是在撇開研究對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況下,用數學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量的處理,從而作出正確的說明和判斷,得到以數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學研究的對象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它們的質和量是緊密聯系,質變和量變是互相制約的。要達到真正的科學認識,不僅要研究質的規定性,還必須重視對它們的量進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確地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特性。數學方法主要有統計處理和模糊數學分析方法。
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進行思維和准確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包括歸納演繹、類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辯想像、分析綜合等,它對於一切科學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系統科學方法
20世紀,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等橫向科學的迅猛發展,為發展綜合思維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學研究方法不斷地完善。而以系統論方法、控制論方法和資訊理論方法為代表的系統科學方法,又為人類的科學認識提供了強有力的主觀手段。它不僅突破了傳統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變了科學方法論的體系。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為經驗方法,作為獲得感性材料的方法來使用,也可以作為理論方法,作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方法來使用,而且作為後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顯。它們適用於科學認識的各個階段,因此,我們稱其為系統科學方法。
祝你成功!朋友,加油。
⑥ 實證研究的具體方法
實證研究的具體方法
你有了解過實證研究的具體方法嗎?實證研究是一種特殊的研究方法,實證研究講求效率、證據和真實的證據,實證研究在研究中非常重要。我精心為大家整理了實證研究的具體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實證研究方法是在價值中立(價值祛除)的條件下,以對經驗事實的觀察為基礎來建立和檢驗知識性命題的各種方法的總稱。所謂價值中立,指的是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不可以用自己特定的價值標准和主觀好惡來影響資料和結論的取捨,從而保證研究的客觀性。實證研究方法包括觀察法、談話法、測驗法、個案法、實驗法。
1、觀察法
研究者直接觀察他人的行為,並把觀察結果按時間順序系統地記錄下來,這種研究方法就叫觀察法。自然觀察與實驗室觀察;參與觀察與非參與觀察、
2、談話法
是研究者通過與對象面對面的交談,在口頭信息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對象心理狀態的方法。分為有組織與無組織談話兩種。須注意:一是目標明確。二是講究方式。三是注意利用「居家優勢」。四是盡量做到言簡意賅。、
3、測驗法
是指通過各種標准化的心理測量量表對被試者進行測驗,以評定和了解被試者心理特點的方法。問卷測試,操作測驗和投射測驗、
4、個案法
對某一個體、群體或組織在較長時間里連續進行調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資料,從而研究其心理發展變化的全過程,這種方法稱為個案法個案研究。
5、實驗法
研究者在嚴密控制的環境條件下有目的地給被試者一定的刺激以引發其某種心理反應,並加以研究的方法稱為實驗法。實驗室實驗和現場實驗兩種、
一、分解課題研究目標,抓准研究切入點。
1、確定研究目標。確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題、總體目標。研究目標可分平行目標、層次目標和綜合目標等。
2、選定研究切入點:一是從基礎性的、容易的'、關鍵性的問題中選定;二是從已經成功的經驗中去尋找;三是從學校教育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去尋找;四是從教育發展的趨勢中去尋找;五是從教育科學理論中去尋找。
二、明確研究思路,確定研究方法。
1、理清研究思路。
通過對研究問題進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歸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
2、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輔法。主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教育實驗法、經驗總結法、比較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質的研究法等等;輔法有統計法、測量法、和問卷法等等。
3、課題研究方法的使用與選擇。
不同類型內容、條件、的研究課題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從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標准選擇研究方法。
以研究過程的階段為標准,按階段研究任務確定方法,以研究對象的性質為標准,按研究對象確定方法,以課題研究的延續性為標准,按延續方向確定方法。以研究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劃分,選擇不同的研究方法。
三、開展理論思維,提出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是研究者將研究問題中的概念轉變為能通過觀察來計量的變數思考時預測的研究結果也稱「半成品」、。
1、積極開展理性思維。
2、掌握研究假設的基本標准。
研究假設應有4條標准:一是能說明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間的期望關系;二是研究者應有該假設是否值得檢驗的明確理由;三是假設應是可檢驗的;四是假設應盡可能簡潔明了。
3、明確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步驟。
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步驟是:⑴提煉問題;⑵尋求理論支持、形成初步假設;⑶推演出理論性陳述,使假設結構化;⑷形成基本觀點;⑸對基本觀點再提煉,形成假設的核心。
4、明確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條件。
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條件:要以科學觀察和經驗歸納為基礎;要以科學的思想方法為指導,通過類比、歸納、演繹等方法,做出合乎邏輯的某種命題;研究者要有豐富的知識、經驗。
5、明確研究假設表述的方式。
研究假設的表述應該是有傾向性的,可以是肯定式或否定式,而且所舉的變數與變數之間的關系應該是能夠操作,能夠觀察和驗證。研究假設可分為描述性假設和解釋性假設。
四、根據課題類型,搞好研究設計。
1、應用性研究課題的設計。
這類課題,重點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學知識同實際教育教學銜接起來,達到某種預定的實際目標。
課題特點:應用性、時代性、效益性和靈活性。
課題設計:要突出「應用」。
2、經驗研究性課題的設計。
經驗研究性總結分為一般性經驗總結和科學性經驗總結兩個層次。
課題特點:在教育實踐中進行的教育科研;具有預先提出的、十分明確的科研目的,工作目的與科研目的一致;有意識地運用教育科研的有關方法;依據科研思路,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採用一定的方法,有意識、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搜集的資料全面、完整等等。
課題設計:要突出通過經驗總結得出理性認識和揭示規律的主題。
3、實驗性課題設計。
實驗性課題是在一定教育理論或假設指導下,通過實驗探究變數關系揭示教育規律的活動。
課題要求:研究者必須有一個關於解決該問題的設想或初步的特徵理論;用比較嚴密的研究程序組織研究,便於重復驗證;預設實驗條件,把變數明確區分,加以控制;對測量的事物規定操作定義。
課題設計:要突出「實驗」的特點,充分體現實驗要求。
⑦ 實證研究法是什麼
1. 什麼是實證研究?
實證研究是一種利用可驗證的證據來獲得研究結果的研究方法。換句話說,這種類型的研究完全依賴於通過觀察或科學數稿帶據收集方法獲得的證據。
根山敬梁據數據樣本的不同,實證研究可以採用定性或定量的觀察方法,即可量化數據或非數值數據。與理論逗運研究依賴於對研究變數的先入為主的觀念不同,實證研究通過科學調查來衡量研究變數的實驗可能性。
⑧ 什麼是規范性研究什麼是實證性研究
1、規范性研究是在若干假定的前提下,依據事物的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從純理論上演繹推導出結論;實證性研究是從調查、觀測或實驗獲取的樣本數據和資料中,發現事物的本原,從個別到一般,歸納總結出帶規律性的結論。
規范性研究的出發點和基礎是一定的價值標准、行為准則,它從理論上對被研究的對象進行純粹的邏輯思辨和數學演繹,對經濟現象或經濟問題做出合理與否的判斷。通常要給出「應該怎樣」「怎樣才是合理的」解說。
2、實證性研究的出發點和基礎是觀測實驗數據,通常要對被研究的現象做出「是什麼」的回答。
(8)實證研究測量運用的方法是擴展閱讀
實證性研究的產生:作為一種研究範式,產生於培根的經驗哲學和牛頓——伽利略的自然科學研究。法國哲學家孔多塞(1743-1794)、聖西門(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導將自然科學實證的精神貫徹於社會現象研究之中。
他們主張從經驗入手,採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會現象的研究達到精細化和准確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實證哲學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開了實證主義運動的序幕,在西方哲學史上形成實證主義思潮。